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重生之我在大明练修仙 > 第75章 洛阳王

重生之我在大明练修仙 第75章 洛阳王

作者:北宋杨六郎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11 13:41:40 来源:小说旗

巴蜀大地烽烟四起的时候,我让世子殿下做了一件事情,拿出五十万两白银让万总管去京师活动,力争把静安郡王改封到洛阳,让万安郡王当洛阳王,争取把洛阳军政大权也掌握在周王府手中。

万总管星夜赶路,这种活动我没经验,所以就没有参与,而且,五十万两银子换成了银票,万总管和几个王府私兵一起走目标小,也没有人注意,以防万一,我把92f手枪借给万总管防身,除非遇到黄巾魔教的渠帅,一般江湖人士伤害不了他。

万总管到达北京之后,联系上了大总管曹化淳,想要见到曹大公公,见面礼就要两万两银子,有了两万两银子做开门砖,事情就进行的十分顺利。

万总管和曹公公把酒言欢,宾主双方十分的尽兴,一来万总管是替世子做事,去年的开封保卫战世子大出风头,皇帝陛下十分赏识,俨然是皇帝眼中的红人,宠臣自然曹公公就乐意交往。二来,万总管和世子殿下十分懂礼数,大把大把银子花出去肯定有成效,曹公公软硬不吃,就吃银子这一套,有银子开路,大杀四方,屡战屡胜。

万总管在京城住了小半个月,有曹公公帮忙引荐,什么内阁大学士,内阁首辅,户部侍郎,户部尚书,御史中承等等这些大小官员全都混了个脸熟,只是这个静安郡王移封,开国以来还是首次,没有先例不太好办。

不过万总管银子开路,什么规章制度都没有银子好使,户部上报可以特事特办,毕竟福王刚死,洛阳守备松懈,必须一名王爷坐镇,小福王是打死也不愿意回洛阳镇守了,正好静安郡王可以填补这个空缺,皇帝有些松口了。

万总管一看这事情有戏,又忙活着把大把银子送进后宫,太皇太后也得了好处,反正是顺水人情,就找了个皇帝高兴的时候把这件事提了提,崇祯皇帝也没有什么意见,就在朝会上让内阁把这件事情议论一下。

内阁朝房内,龙腾阁大学士礼部尚书杨元庆喝着茗茶道:“诸位,静安郡王移封这件事情万岁爷既然已经吩咐下来,咱们几个怎么着也要议一议。”

首辅大臣王永泰道:“这个事情其实也好办,静安郡王移封要看皇上和小福王殿下意思,他们不反对就行。当然,皇上的意思已经告诉我们了,他不反对。”

内阁大学士徐光泰早就得了五千两银子孝敬,对这件事也不反对:“王阁老说得极是,皇上那边没问题了,小福王呢?谁知道小福王殿下什么意思?”

王永泰说道:“小福王此时就在京中,我已经派人去请,即刻就到,我们不妨吃点茶,吃点点心,耐心等一等。”说罢端起茶杯示意,其他几位大臣急忙端起茶杯喝茶。

不多时,衣着华丽的小福王缓缓走进朝房,小福王是福王的次子,去年福王和福王世子遇难之后,崇祯皇帝就让他即了福王位子,不过小福王惧怕贼军再次袭击洛阳,迟迟不肯就藩,念及他父兄早死,太皇太后又出面说情,崇祯皇帝也就特事特批暂缓小福王返回洛阳的时间。

小福王虽然名号尊为王爷,但福王积攒的那些财产都被李自成贼军洗劫一空,他在京城全靠崇祯皇帝调拨一笔抚恤金以及一些大臣乡绅的捐赠,过的日子也很辛苦,万总管已经提前送给了小王爷一笔五万两银子的礼金,小福王也打定了主意,这辈子不离开北京了。

通过万总管的协调,静安郡王答应每年给小福王一笔两万两银子的礼金,理解为租金也行,有了这笔银子,小福王只要在北京不在花天酒地,还是可以过得潇洒自如的,加上周王世子也答应每年给他京城郊区一处田产的收入年约7-8千两银子,小福王立刻就答应了与静安郡王换封的要求。

看见小福王进来,几个大学士急忙起身行礼,叫着“王爷好。”小福王也一一答礼,等小福王落座,首辅王大人拱手道:“福王千岁,我们刚刚商议静安郡王与您换封一事,皇上的意思必须有一位王爷镇守洛阳重镇,您要是迟迟不愿意回去,皇上也可以理解。不过,皇上说了,还是要听听您的意思。”

小福王摆摆手道:“洛阳那个鬼地方,你们谁愿意去谁去,我是不回去了,易守难攻不说,上次被李贼袭破,我好不容易才跑了出来,还让我回去送死,我不干。”

王永泰陪着笑道:“那福王殿下是同意让静安郡王移封洛阳,镇守洛阳了。”

小福王笑道:“我静安郡王哥哥愿意去是最好不过了,反正皇上就是要个王爷镇守洛阳,他愿意去最好,就让他去,干好了我把洛阳让给他,我早就看破红尘了,就我那个死鬼老爹和哥哥看不穿,这下好了,他们永远留在哪里了,我看就是北京最安全,我就待着不走了,王大人,移封的事情,你们看着办吧,我先走了,翠红楼的娘们还等着我呢,哈哈哈。”

说完,小福王起身离开,只留下几个大学士面面相觑。

内阁几个大学士早都收了万总管的银子,对这件事情自然没有异议,这件事很快就通过了廷议,内阁首辅王大人上奏皇帝陛下,皇帝陛下下圣旨,盖玉玺,正好一个月时间,静安郡王改封洛阳的旨意就下达了。

众人皆大欢喜,官员们欢喜,收了银子,曹公公欢喜,即收了银子,还结交了周王世子殿下,崇祯皇帝也欢喜,私库进账十万两银子,洛阳也有了镇守王爷,我和世子也欢喜,五十万两银子居然还剩下五万两。

既然有了旨意,我的意思万安郡王马上启程到洛阳监督陈永福修葺城防,而且,因为静安郡王对世子殿下言听计从,静安郡王也就是现在的洛阳王可以将世子的意见完全传达命令给陈永福,对此,洛阳城的防御可以更上一层楼。

洛阳位置极其重要,乃四战之地,但易攻难守,要守住洛阳,就要守住洛阳周边几个主要城镇,否则洛阳很容易失守。

函谷关,孟津关,伊阙关,轩辕关,大谷关,王屋山,邙山,守住这几个要地,洛阳固若金汤,不过目前洛阳城里只有陈永福带领的三千福字营,五千城防营,这些人力防守洛阳城都有些吃力,何况防守五关两山了。

静安郡王移驾洛阳第一件事情就是让王侃,王俊两兄弟募集五千流民在王屋山训练,力求在最短时间让这些人具备基本的战斗能力,让周泰,周琪父子募集五千流民在邙山训练,训练完毕马上让这批人驻防函谷关,防备在西面游荡的李自成贼军。

募集训练这一万人几乎耗费完了静安郡王这些年攒下的银子,我马上从周王府库提取一万两银子给静安郡王送过去,以解他的燃眉之急,静安郡王看着银子长吐了一口气,有了银子就有了练兵的底气。

洛阳民众数量还有几十万,我用三个月时间搭建了一条简易铁轨,当然不可能按照后世的标准搭建,一是时间来不及,二是费用也不够,就是我简简单单用铁水浇灌了一段铁轨,而后让工匠们按照这个标准浇灌了几百段铁轨,验收之后我带着几百名民工及工匠从开封西门护城河之外一处仓库门口,打下了第一颗钢钉。

一段一段的铁轨顺着开封到洛阳的驿站道路蔓延,虽然钢铁要用来铸造大炮和炮弹,但为了缩短从开封到洛阳之间的运输时间,我还是忍痛将行军炮的生产速度放缓,先以修筑这条开封到洛阳的铁路为主。

工钱给足,伙食跟上,民工和工匠们干劲十足,工地上热火朝天,每隔25米铺设一根木头枕木,之间用大铁钉加固,反正我也不让它跑蒸汽火车,就是用马匹拉着一大串铁盒子跑,要求没有后世那么高。

就这样,这些工匠也是第一次接触铁轨这种东西,十分新奇,不知道这些铁条到底有什么用,不过我也不需要他们明白,照着做就行。

很快,随着时间的推移,铁轨也慢慢的向着洛阳延伸过去,每隔五十里地,我就设置一个中转站,用于马匹休息和货物堆积,同时为了保护这条铁路线,我设置了一个专门机关,护路局,编制两千人,武器装备和军饷与开封城防军一个标准,人就从城防军调派,城防军缺额从开封民众中补齐,现在开封人民可喜欢参军了,待遇好,安全好,还可以保家卫国,何乐不为,就连开封少女都以嫁给开封城防军军人为荣。

护路局指挥使就由开封保卫战表现优秀的陈德担任,这小子有勇有谋,有胆识,对于这个任命,陈德十分的兴奋,我告诉他千万不得大意,要知道战时,这条铁路线肯定会遭到敌军的重点照顾,如果失去了这条补给线,洛阳军民会牺牲非常大,我也不能手下留情,军法无情。

三个月后,等这条铁路线的尽头终止在洛阳东门时,我设计的简易小火车也全都出炉了,以马匹或人力为动力,小火车仅有刹车一种功能,但使用四匹马拉拽的时候,可以拖挂十五节铁盒子,铁盒子按照后世火车厢形状打造,结构也是十分简单,铁皮薄到可以成型就行了,底部轮子仿照我记忆中的后世轮子打造,以动物油脂润滑。

装满粮食或物资,小火车在马匹拉动下缓缓行动,顺着铁路线一路驶向洛阳,中途几次喂马和休息之后,带着二十吨物资,我们只用了一天时间就从开封赶到了洛阳,要知道两地间隔400里地,平时运输一次物资需要十天左右,这条铁路线大大减少了两地之间的运输时间。

我们给静安郡王和陈永福带来了粮食,武器,盔甲,箭矢,炮弹,甚至还有两门红衣大炮,陈永福看着这些物资激动的说不出话来,握着我的手道:“兄弟,兄弟,这让哥哥说什么好呀,这些物资太珍贵了。”

我哈哈笑道:“陈大哥,这算什么,不瞒你说,这只是第一批物资,后面我还会和世子殿下全力以赴往洛阳运输物资,你这里缺什么,只管开口。”

陈永福激动的说道:“不瞒兄弟呀,哥哥这里什么都缺,武器,盔甲,火炮,火铳,粮食,兵士,粮饷,可以说什么都不够,洛阳安危全靠兄弟和周王世子殿下了,感激涕零。”

我急忙站起来说道:“陈大哥,给我一碗水喝,我千里迢迢运物资过来,也不能不给碗水喝吧,喝完我马上回去调集物资,连夜往这里运送,哥哥放心,开封有什么,哥哥这里就有什么?”陈永福哈哈大笑急忙让人端水过来。

我端起水杯一饮而尽对静安郡王和陈永福拱拱手,大步流星出了洛阳城,带着小火车连夜往回赶,力争三天之内再送一批物资过来,我一直有个不好的感觉,大战恐怕一触即发了,必须尽可能加强备战,否则牺牲会很大,只有洛阳顶住了,开封才能不受攻击,从这一点说来,给点物资算什么,他要是开口要学员兵,我也要忍痛给他。

第二次运输过来物资中有两辆铁甲战车,所谓的铁甲战车也就是简简单单的搞了个装甲车造型而已,里面可以容纳七八个兵丁,装备弓弩或者火铳,有了这个大铁架子,可以硬扛敌人多少部队,敌人弓弩和火铳打不穿,我们的人可以躲在里面从容不迫的射击,靠近了我们还有刀枪向外捅。

当然也不能拿这东西当无敌东西使用,还需要各部配合,这里面的人没吃没喝,被包围了也坚持不了多久,最好的状态就是依托城墙作战,保护城门和重要设施,我估计要是被投石车砸中也够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