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官途借势 > 到一中看看

官途借势 到一中看看

作者:凤凌苑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01 07:30:47 来源:平板电子书

="('" =>

田志豪也在家里,之前到过周瑾瑜家、吃过饭,周瑾瑜来村里,自然要赶回来。.. ..见到周瑾瑜,非常客气地请进院子,之后让往楼上。院子还在忙,热火朝天的,人多杂乱,不便于聊天。

到楼上,房间大,没什么摆设。空空的房间摆一大盆炭火,比空调房让人舒适得多。杨东轩让开门开窗,房间虽大,但跟在领导身边的人却坐不下。杨东轩不便安排,但各人心里也有数,熊锐聪让村干们先去帮忙做饭,留下田志豪、杨东轩、赵丽丽、他自己,陪着周瑾瑜和刘老说话,村里各家这时候也可轮流进来说几句话,见一见面。

话题再一次转到对教育的理解与认知,杨东轩不插话,听周瑾瑜和刘老谈论,感叹着全国教育形势虽然比之前要有很大进展,只是,地域之间的差距却是拉开了。教育完全受到经济环境、经济条件、思想观念等影响。周瑾瑜话题一转,跟熊锐聪说,“熊区长,我之前到平秋市几趟,每一次都匆忙而过,研究这边的教育状况也仅仅有一个印象,能不能请你从区里多角度来谈谈?”

熊锐聪也是很有能力的,加上他本人的气质有着一些文质韵味,在常务副区长的位子上,对城南区的教育平时即使不关心,也会知道一些情况。见周瑾瑜点名,也不可能说自己不知,传会省里肯定会给人撸掉,熊锐聪也不能确定周瑾瑜是真正要听平秋市的教育发展,还是另有用意。

看不出状况,熊锐聪沉默一下,组织言语,说,“平秋市在全省的经济一直偏低,城南区虽说在平秋市的区县里经济排在前列,但要说能够挤出多少资金投放在教育上,确实只能用一个词来表述,那就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有心无力啊。就目前平秋市总体情况看,能够拿得出来跟全省进行比较的,就是平秋市一中。一中是十五年前规划并建设成目前的状况,当年对平秋市而言是大手笔。当初选目前这个位子作为校园,也是在郊区又离市区不远,便利师生。然而,到今天一中已经给周边都包围起来,街道、商铺等,要想再对一中进行投入建设,可能性就小了。两年前,有人提出将一中高中部和财政部剥离,将初中部搬迁的方案。初看起来能够解决目前学校用房的紧张问题,但实际上却是无法做到。”

“哦。”周瑾瑜应一声,看了杨东轩一眼。

杨东轩没有表示,一副聆听的样子。

“两年前提这个方案时,区里就预算过,如果进行搬迁,至少要六千万甚至八千万的资金。城南区和平秋市两级政府都没有这样的财力,到如今,随着周边地价飙升,要搬迁一中的可能性更小。”熊锐聪说,“东轩局长当初就在一中上班,对一中的情况很熟悉。”

“是啊,两年前一中的老师们很兴奋一阵子。”杨东轩苦笑着说。

“市区除了一中之外,另外城南二中和三中的投入也有不足。这几年,对乡镇学校建设的投入比例一年比一年高,特别是寄宿制学校的建设,新修了十几所中小学,使得乡镇教育在硬件设施上得到了很大的改变。城南区的规划是先将乡镇学校完善硬件建设滞后,再集中财力投入到市区几所中学的建设。对一中,不能搬迁,我们可以向空中发展,将目前的教学楼、综合楼有计划地一栋栋地改造、加层或重建,能够缓解目前的用房紧张局面。”

这是目前区里对一中问题解决的主流思路,相对说来,这是话费成本最低的办法。

周瑾瑜听了后,说,“如今,乡镇中小学的入学情况如何?”

这也是评价一个地区教育的重要指标,前一些年,实行普九工作。平秋市地区虽说普九验收、复查都已经过了。但实际适龄儿童入学的情况,学校、家长、教育管理部门、政府上下都清楚这个问题。周瑾瑜这样说,也是对这个问题的质疑。当然,他现在不是要翻普九的旧账,周瑾瑜虽然没到平秋市这边验收普九工作,但当年也参加过普九验收工作,知道其中很多猫腻、很多无奈。

乡镇中小学入学情况,既是教育局、教育管理部门的工作,也是政府的工作。但落实到具体问题上,政府和职能部门往往是要结果、要数据,具体的工作则是学校来做,学校又能够做多少工作?劝学的效果是非常有限,每一年都在重复着流失与辍学。杨东轩之前在一中,这种感受还不够强,只是听说起。到副局长位子上后,特别是跟林琳等中学校长一起工作,谈到这些问题,有更切实的感触。

熊锐聪不能不说,从理论上说,作为常务副区长对教育工作是必须要抓的,还是工作的重要方面。“城南区经济状况相对其他区县要强一些,入学的问题也相对好一些,但压力还是比较大。如今,村里年轻人打工的多,十七八岁到五十岁之间的人外出工作,挣钱,他们或将子女带走到打工城市就近入学、或留在家里让老人帮照看,也使得适龄儿童入学问题变得复杂一些。目前,城南区在这方面的工作是实行三家共管齐抓,学校、教育管理部门、政府协同抓适龄学生入学,确保控辍保生达到指标线之上。”

杨东轩听熊锐聪所说,确实佩服他,要说出这一番话,虽然跟实际状况有较大出入,但听着却没有多少漏洞。细究起来,主要是熊锐聪对这些政策大体上是把握得住,又不是详细讨论,泛泛而谈,很容易过关。避重就轻是很妙的办法,杨东轩体会着熊锐聪这番话,觉得今后自己完全可进行借鉴。实际的工作会比规定、底线、要求等有多少距离,确实不好说,今后自己也会遇上这样的情况,到时候,自然不可能直接承认工作没做到位。有些工作也不是哪一个人想做好就能够做到的。

正说着,有村里两家人的家主进来,要感谢周瑾瑜和杨东轩。到此时,赵丽丽依旧弄不请具体原因,看着杨东轩在周瑾瑜身边,气场跟熊锐聪相比都不见得输掉,心里大恨之余,也觉得有些棘手。没弄清杨东轩的底气在哪里之前,有些事情确实不宜就做,否则,只有自己吃亏。今天本想好好抖一下威风,让他在城南区无法立足,成为笑话,谁知弄巧成拙反而让自己受不少的苦,今天的事情会不会传开还是两说。真传开了,传到田盛耳里,他会有什么态度?

才说几句话,楼下有人说可以开饭了。田志豪听到,看着杨东轩。杨东轩说,“周老师、刘老、熊区长、赵主任,下面已经做好饭了,我们是不是边吃边聊?冷了菜就变味道了。”

“好。”周瑾瑜说。

“杨局长,是不是在房间摆一桌?”田志豪说,房间即使门窗开着,冷风也不会灌进来。

“到下面去吧。”杨东轩说,到院子里人多才热闹,对周瑾瑜和刘老说来,要的是这种气氛而不是真正想吃东西。有气氛后吃起来才香。

用大锅做菜比起在家里小锅小灶做出来的饭菜完全不同,不仅入味,火旺,炒出来的菜也绝对不一样。而吃饭也是这样,两三个人吃饭,哪有几桌在一起热闹而有氛围?

到楼下,已经摆好大圆桌,圆桌上放火锅。今天的主菜是全狗,也是村里最便利的菜式。另外,土鸡、鸭、鱼都是自家喂养的,而鱼是农田里长大的,这些食材放在省城至少比市场上的要好一倍,价格也会高得多。

周瑾瑜和刘老也高兴,喝了一点酒,给村里不少人过来敬酒,特别是当初自家孩子掉进厕所里的那几家,非要过来给周瑾瑜敬酒,表达心里的感谢。吃过将近花一个小时,吃过后看看时间已经到下午两点,比起之前预计的时间更长。

对跑面组说来,具体怎么检查也不会有人追究,不过,总得跑几所学校才能交差。

从牛潭村出来,到雄龙镇完小、镇中学都看了看,也不多问了。折回城南区已经到下午四点,进市区后,周瑾瑜突然说,“熊区长还有一点时间,我们到一中看看吧。”

熊锐聪也知道进市区肯定还要再看学校,但一般说来不会看一中,因为一中作为点来验收的。跑面组看定点学校就是重复的,这种可能性小,可周瑾瑜偏偏点了一中,让熊锐聪想到之前在牛潭村讨论是说到一中的搬迁等事宜。是不是因为这个话题才引发周瑾瑜的兴趣?

熊锐聪给杨东轩打电话,说,“通知一中吧。”见周瑾瑜没有反对,熊锐聪也不知到一中去看,要怎么应对。到一中外街道上,下车时熊锐聪还在琢磨琢磨应对到一中后的讨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