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官途借势 > 枝头挂的蜜桃

官途借势 枝头挂的蜜桃

作者:凤凌苑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01 07:30:47 来源:平板电子书

="('" =>

杨东轩心里又是一愣,这是什么节奏?真真说不好了。冲动过后,理智占据上风,虽念想过周思雨的好,却不能真害了她。周思雨跟文璐等人不同,与王晓梅的情况也不一样。她又舍不下的家,真到那一步会害了她的,这却不是杨东轩希望见到的事。

“周姐,对不起。”

“东轩,你真变坏了。”周思雨还不能从那种情绪里超脱出来,陷进去后,女子感性上很难压制的。

“哪有。”“还说呢,信不信我跟李捷说,让她收拾你。”周思雨脸虽红如苹果,这会慢慢顺过气,身子的力气也渐渐恢复一些。身子往后稍挪,两人隔得稍远,她一只手抚在他脸上,轻轻摩挲,柔情至极。“听李捷说,你好些年都没女人在身边,我不怪你呢。真……真要难受……”

“听她瞎说,李捷有几句话能够信她……”杨东轩忙将周思雨的话头掐断,如果她说出那种话来,两人反而没了退路,弄不好会疏远甚至不相往来。

“李捷什么不知道?说话有时候是直了些,难听一些,心里却很有主见很有分寸,她是心疼你呢。”“知道了呢,周姐。”

“要不要周姐也心疼你一番?”周思雨放开他,两人散开。周思雨虽这样说,却不敢看他,心里怪怪的,既安慰又觉得失落。面前这个男人有多优秀,不仅是李捷说得多,她也一直在观察他。从当年的普通教师到如今的副区长。

“……”

两人继续跳舞,彼此之间却维持着应有的距离,知道超越这个距离之后,真会变了样。心里都清楚,虽然都有心里预设又都没有充足的准备。连续跳几支曲子,便适应这样的关系,变得轻松自如起来,周思雨不时看杨东轩的脸,彼此视线对撞也不回避。

送周思雨回学校,杨东轩不下车,怕跟李捷碰面。随后直接找文璐,先放肆一番才聊工作上的事情,交待一番,这次去省里可能要三五天,好些工作要叮嘱到位。

意犹未尽,与文璐分开后到方琼那里,闹到下半夜,方琼连连求饶才睡了。

城南区这边要做到事多,田涛走不开、张诚智也走不开。向丽梅等人是可以抽身,杨东轩却不想带。午饭过后,联系周思雨,两人上车出发。

这时见面已经没有尴尬,周思雨上车,杨东轩只是笑着说,“周姐,李捷不去?”“我准备带她一起走,可她却说不太舒服,就不勉强她了。”这话也不知真假,杨东轩不会找李捷核实。“就我们俩一起去,担心吗?”“有什么担心的,你是大老虎会吃人啊。”“那可说不好。”杨东轩笑着说。

腰身一挺,周思雨说,“你是大老虎我便是武松,谁怕谁?”她这个表现,杨东轩便放心了,周思雨如今是枝头上熟透的蜜桃,随时可采摘,可见,昨晚她也是反复想过的。

一路上的话题都是讨论教育管理方面的问题,这个话题此时说起来很切合心情,讨论宽泛有时候又深入,把上回在吃饭时讨论过的话题经过思考后再讨论,一些想法又有改变和提高,路上不寂寞,两人也丝毫没有那种男女之间的情绪。

带周思雨去周瑾瑜家,周婶在家见杨东轩带人来多少有些疑惑,杨东轩介绍周思雨后,周婶没多想。周瑾瑜见过周思雨,晚饭后,杨东轩和周思雨陪周瑾瑜说话,杨东轩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周瑾瑜说,“时间太紧,不能弄巧成拙,好事变坏事。”

“九月新招生,对港南实业集团而言也是最有利的契机,拖到春季,学校也不好操作,总不能将其他学校的学生直接迁过来。”

“确实也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建设工程的质量关是最重要的,这一点必须保障。至于你说将工程建设分包到不同公司,齐头并进进行施工,确实是一个思路,能够行得通的确缩短这个项目的建设周期。你有心要请专业的人来策划,可见对这事深思过的。这是好事。”锻炼这段时间,杨东轩跟当初显而易见地稳住多了,考虑问题也全面,周瑾瑜很满意。

周瑾瑜亲自给唐毅打电话让他过来一趟,唐毅也不知忙不忙,应一声,表示尽快赶过来。接下来聊到平秋市教育的发展,这一点也非常重要,包括周瑾瑜也一直在思考、琢磨。省里将教育发展规划建设的试点放在城南区,不仅是建设上的示范样板,督促全省加强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以教育投入量作为评价地方主政领导重要指标,同时,投入加大了,教育质量该有怎样的提升?对教育战线又该做怎么样的要求?

按经济原则,投入必须有产出,教育也一样。只是,教育具有特殊性,跟工厂不同,跟生产线更不同。投入加大,教育的成果不会直接反馈出来,要怎么样评价、引导、找出新模式下提供教育教学效益,是目前平秋市一个最重要的问题。

总不能投入加大后、基础设施齐备了,只是增多一些学位,学生、教师、学校的风貌都没有改变,这种试点必然会受到攻击,没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如何提高教育教学效益,是省里、平秋市、城南区管理者、学校、教师们必须面对的一个具有时效性的课题。

“周老,初中方面的教育教学是不是听周校长说说她的看法?”周瑾瑜点点头。

“周老,您是全省教育界宿老,这次到省里来也是想有机会聆听您老的教诲。我抛砖引玉说一些浅见。”周思雨多少有些紧张,虽不是第一次跟周瑾瑜这样的大人物说话,可第一次谈自己对教育的思考、理解和想法,也担心出大错。

有些想法自己认为很合理很有新意,说不定是违背教育规律的。

“周老不是那种摆教授架子的人,你尽管放松些。”杨东轩笑着说,不过,周思雨这个态度却是对的,第一次在周瑾瑜这样的大佬面前,必要保持自己的谦逊。

“平秋市一中一直是全市的重点完全中学,因为目前的学位压力,一中分拆已经是必然要做的工作。分拆对一中而言是一个重要的发展契机,首先,学位放开后,生源扩大,一中优势资源会得到更好的利用,学生在设施齐备的环境下学习,学习效果提升便有了基础和可能。对学校而言,分拆之后,学校的有限资源也能够有针对性利用,比如设备更新、辅助手段的运用、教师研究课题的规划和实施、教师的培训等等,分科目、分年级地推动。对教师而言,学校环境改变了,学校的前途与自己的努力联系更加紧密,会有一个主人翁的心态参与学校的管理与发展,精神风貌也容易提起来。其次,教育教学辅助手段、教育资源共享性变成常规化,这对学生是新的感受,对教师也是新的考验,学校该激励教师、引导教师在这样新的模式探索更有效益的教学方法……”周思雨说一阵又沉思一会,接着又说一阵。周瑾瑜一直在听,偶尔插一句话。杨东轩也在听、在思考,周思雨主要是谈新模式下教育教学的改变与探索,具体的操作说得不多。

思路、思考、论证、结论和操作细则,是一个管理者的心路轨迹。

没说透,唐毅到了。周瑾瑜让他与杨东轩说话,继续跟周思雨讨论教育教学的话题。

杨东轩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特别是对学校建设工程分包、几个公司齐头并进地施工,协作完成整个工程。唐毅笑着说,“你总是要玩出一点花样来。”“没办法啊,秋季这所学校能够投入使用对城南区有利对港南实业集团也最有利,才有这样一个想法。”

“施工工程齐头并进没问题,具体工程细节有施工方自己协调,但是,有这么多公司乐意接受分包吗?质量监督任务也非常重。”

“分包十几个公司不可能,五六家公司应该不难吧,我把城南区那个省里试点工程扯在一起,作为投标试点项目的门槛,他们敢不服气?至于质量问题也好操作,城南区退休教师中,有不少人有管理经验,我们返聘他们,一对一地进行监督,签下责任状。”

“这样操作确实有可行性,”唐毅说,“你的意思是什么呢。”

“分包工程会产生很复杂的建设关系,我需要先做出一个完备的策划方案,支持这个项目实施,细化到具体某一个施工环节,时间上完全安排下来,确保在九月能够使用新校。”

“难度确实不小,不过,做起来目标明确,我是派一个人跟你到平秋市去,还是你将资料送到省里来?”

“能够派人过去自然好,只是辛苦一些,我们那边条件差一些,怕委屈唐哥的人。”

“成,过两天让他到平秋市找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