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官途借势 > 开发区传闻

官途借势 开发区传闻

作者:凤凌苑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01 07:30:47 来源:平板电子书

肖子山脸上的笑似乎更浓了些,见杨东轩到了,笑呵呵地说,“杨区长更见精神了呢。”“肖科长也是春风满面,有什么好事?”“书记刚刚到,杨区快进去吧。”肖子山不想说及其他,将话题转开,在前面带路走。

进包厢,肖子山脸上的笑收敛一些,显得稳重多了。杨东轩跟在他身后,琢磨着会有什么好事?城南区在引进远扬金属项目上遭遇挫折,对整个城南区领导而言处境微妙,如非有好事杨卓林也不会叫他过来一起吃饭。

杨卓林、苏培秀、李佳乐、唐建都在包间,看众人显得轻松确定是有美事。杨东轩没等肖子山说话,先抢着说,“书记、苏常委、李主任、唐局,久等了吧,道歉道歉。”

“先坐下说话,客气做什么。”杨卓林说,李佳乐和唐建站了起来,对杨东轩这个年轻的区政府领导,自然要给祖国的面子,只是,有杨卓林大书记在场,有些动作又该收敛些。这些该怎么表现,李佳乐、唐建等都是老油子,把握精准。李佳乐给杨东轩弄杯茶,唐建掏出烟来散发,都有借口。杨东轩谢了,特别是对李佳乐这个区政府大管家,两人行政职务有高下,可杨东轩还是当他做自己领导来对待,很尊重。

喝茶、抽烟,这些人也不讲究,大家随意惯了,不在乎烟和茶是不是和谐。杨东轩不急着问,看苏培秀时不时跟杨卓林说两句,而李佳乐、唐建并不知内情。随后,姚动成也到了,大家招呼后,杨卓林说,“人齐了,是先上菜还是先聊天?”

“我是真饿了。”杨东轩说。这种场合说句那个些的话,整个气氛给调动起来,是领导们希望见到的,只是,调动气氛的人要和符身份。

“那就先上菜,免得心里总挂着吃什么。”杨卓林笑着说,人到齐了,什么时候说事只要不多喝酒便不会误事,再者,喝点酒说事更容易沟通。

肖子山传话上菜,不算丰盛只是有杨卓林在,档次不会差。先上两瓶酒,苏培秀站起来给大家分,杨东轩笑呵呵地帮忙,先将酒送到杨卓林前面,再给姚动成、苏培秀和李佳乐,唐建看杨东轩端酒送过来,忙双手接住再端送到杨东轩身前桌上,将最后一杯酒才是他自己的。这种规矩本来可不要过于讲究,但彼此在一起吃饭机会并不多,杨东轩客气,唐建哪肯在他面前摆老鸟。

喝过两轮,接下来是随性时间,也是杨卓林说事时段。大家心里清楚,吃两口菜便等着领导发话,杨东轩确实有些饿,但也控制节奏,其他人停下来时他还在忙,见杨卓林似乎要说话了,笑着说,“书记,我听着呢。”

“年轻就是好,有好胃口才有好精力啊,真让他羡慕。”杨卓林笑着说,其他人便笑,杨卓林接着说,“城南区在招商引资工作是栽一个跟头,一个教训,也给我们一些启示。这几天我在想,城南区是不是该搞一个开发区?招商引资经验少,那得将这个工作加大力度,好好琢磨一番,将我区经济推动起来,还是要人来做这方面的工作,不怕失败,不断地积累经验,积累之后总会有量变提升为质变的机会,如果我们因为失利和挫折,在招商引资工作上便缩手缩脚,接下来的发展、全面提振又如何迈开第一步?”

“书记这想法好。”姚动成说,“城南区这几年因为有国道线、有火车站,比起其他区县要活跃一些,但跟外面相比却没有将这些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回头看看,这几年城南区的步子停下了,没有往前走。再耽误下去肯定不成啊,书记一句话点在最核心处,开发区运作出来是必须的路子。”

“有了梧桐树才会引来凤凰。”李佳乐接着说。

“就是一个思路,今天舍了老本请大家过来,就是要听一听你们的意见。建立开发区不是第一次提了,十年前就有这样的提法,后来不少领导提过,只是,开发区要怎么搞可不是几句话就能够解决的问题。”杨卓林显得严肃,在坐的人对以前怎么提出建立开发区也熟悉,就杨东轩一个了解较少。

“第一是立项,如今申请成立开发区难度不小,城南区目前毫无优势可言,既没有项目又没有什么厂子,工业基础薄弱。即使市里这一关能够过,省里哪那一关如何通过?”杨卓林说着却看向杨东轩。杨东轩不肯接过话头,开发区是什么东西他真不知道更不了解到市里省里的运作程序。

“书记,城南区工业上还是有一点点基础的,将市里各家小厂子同意搬迁集中,合起来的总产值也有几百万吧。”姚动成说。

“老姚这几百万是不是像一些地方算农业产值时,将稻草、油菜杆、辣椒树、红薯藤都算进去了。”苏培秀笑着说。

“姚常委这话怎么听着让人那个,你还是区委大管家呢,家里有多少家当都不清楚?”姚动成也笑着跟他驳斥,“区里几家酒、醋、酱油、糖果加工、家具加工除外,一直保留的水泥厂、碗厂、制镜厂除外,水泥预制板厂、砖厂产量都不小,总合起来资产也差不多千万了。”

杨卓林听姚动成算计,也注意听着,杨东轩对这些之前不关注,但城南区确实有不少很不起眼的小厂在生产,单个厂没什么效益但总和起来,在城南区经济里也有一席之地。不过,哪怕是总合起来,也无法跟一些大厂家的分厂相比较。

“平秋市发展并不慢,未来可预见,市区的扩建会更快。这些小厂子也该搬迁、统一规划才符合城市建设和城市民居。总不能将厂子和商业街、居民区混杂在一起,是不是?即使不能成立开发区,城南区也该专一划出一块区域安置这些小厂。我觉得,在规划上要做大气些,不能只顾眼前,十年、五十年后,这些厂区够不够用?城市发展会不会将厂区再次合围?”姚动成有些动情地说,“我觉得,在城市规划上要向教育发展规划建设看齐,杨区长在这方面很有经验,做得很好。”

被点到名字,杨东轩不好沉默,“姚区长,我可是一直听领导的话、执行领导的工作意图啊。姚区长提出城南区小厂要集中规划,择地部署这一条我觉得放在哪都该这样做,运输上还讲究人货分离,人居问题更应该将生产厂子迁走。很好的一个例子就是成鑫铝材被逼迫迁离临海省。我们城南区这些小厂污染不严重但也不是毫无污染,今后肯定会有更多厂家做起来,划一块地方给他们是必然的举措。”

“我个人认为,即使城南区不能申请成立开发区,至少要对工业区进行规划,这也是我们市政工作重点。几位领导,申请开发区目前条件显然不足,能不能先规划工业区?将城南区的商用地、民居用地、工业用地和农业用地统一进行规划,等所有小厂搬迁后,或许条件就成熟了,到时候申报成立开发区也算水到渠成。”李佳乐说。

“这样讨论思路清晰了,城南区目前要做什么样的工作,哪一些工作最急迫也明朗了,好好好。”杨卓林很满意,连说三个好,“也给大家透露一点消息吧。因为城南区在引进远扬金属项目上遇到的问题,同时,也暴露了整个平秋市地区在招商引资工作上的严重不足,市里有推动成立开发区、经开区的想法。具体怎么运作还没定下来,城南区多少有些优势,我们积极进行准备,力争将开发区落在城南区。”

听杨卓林如此说,到来的人心里有数,情况肯定比杨卓林说的要更好,或许市里已经有意向在城南区弄一个开发区,至于具体操作,也要城南区这边积极争取,更主动、勇于创造条件。各人注意力都放在唐建身上,作为城建局对规划城南区一个有一个更具体的设想。

唐建这时候也不肯做声,领导才透露出这个意思,城建局要将这意图执行下去,变成具体的工作方案,可这时候也不能随口表态,他要是仅在口头上说些表态的套话,说不定会在领导心目中失分。

“唐局长有什么好想法?”杨卓林说。

“书记、几位领导,城南区的建设一直以来都处于有规划没确切落实、显得混乱、无序,是规划局、城建部门工作不到位,我们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唐建说,“对区域内用地进行有序规划、做前瞻性的规划是国内很多城市都在推行的工作,这是一个健康的、阳光的城市必须的工作。对城南区进行十年甚至五十年未来规划,涉及到的市政区域肯定比目前要大得多,我想,城南区要做到真正的科学规划,是不是请省里专家过来看看?听听专家的意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