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官途借势 > 做新教育人

官途借势 做新教育人

作者:凤凌苑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01 07:30:47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中午跟张悦和李捷吃饭,主要话题还在如何将扶贫小学的教学走出新路子。w w. . c o m)一改之前那种教学模式已经是必须,张悦对新的理念有系统而深刻的理解,德诚中学模式虽不能完全搬过来用,可从小学开始改变教学模式,对孩子们的影响却又是最多的。

主动、积极地学习比起灌输式、填鸭式、题海战术、疲劳战术显而易见地要高效,不会导致学生反感学习,厌学心一起,这个学生在学习上基本没救了。学生厌学虽说原因复杂,可学校教学旧模式却是重要因素之一。

杨东轩对这个话题很有兴致,也支持扶贫小学在教学上进行的改革,这种教学模式的改变,首先要求教师观念的更替,随后才是教学方式、手段的选择。对教师整体的培训,将是扶贫小学管理层要做的大量工作。张悦将开学前学校所作的工作进行汇报,将学期过程中有哪些培训也做了汇报,对扶贫小学所做的准备,是非常满意的,也能够看到扶贫小学今后可能的变化。

随着城南区教育基础建设的推进,对城南区各学校的教学模式、手段也有新的变化。有扶贫小学先行探索,对整个城南区教学都会有根本性的触动和改变。要整体提高教学水准,这种探索与改变则是必须的,探索中或许会有失败、误区、甚至代价,却都是城南区教育发展过程的经历与积累。

这个话题牵涉太广,三个人讨论主要还是记者在扶贫小学的教学问题上。

回到办公室,在工作备忘录做了记载,搜索相关的信息来补充自己。

秋季开学前全区校长会议的主题是“做城南区新的教育人”,有杨卓林、叶幸和杨东轩三位区里主要领导参加,教育局那边格外重视,会场不是设在教育局六楼而是放在区政府大礼堂,也就是大会议室。可容下四五百人的大会议室是当年的大礼堂改造而成的,教育局办公室的人早早将参会的人划定区域,座位上贴了个人的名字。

领导在台上,放有各人的铭牌。

杨东轩比开会时间提早半小时赶到,虽说今天有教育局办公室的人在忙,他们经验也足,不会出什么差错,但还是要先过来看一看。毕竟杨卓林和叶幸同时参与这会,只要有一点点瑕疵,对教育战线都不利。年连伟不在这边,他会陪同杨卓林过来开会。张诚智、卢俊丰、林长顺、陈青梅等领导都在这边。见杨东轩到了,张诚智和卢俊丰忙过来,先握手致意,杨东轩说,“会议准备情况再复查一遍,可不敢有丝毫差错。”

“好,我让办公室的再逐项查一遍。”卢俊丰当即打电话交待办公室的人过来,自己陪着杨东轩走进会场,看里面的布置。陆续有与会的人到来,见杨东轩是都恭敬地问好。对全县校长、副校长和教务主任,认识虽多却不能完全叫出名字,都笑着跟他们招呼。这些先到来的,都是在乡镇学校的领导,比起市区内学校工作上艰苦多了。

跟这些人一一握手致意,张诚智在身旁陪着,知道杨东轩不一定认出所有的人,便先给他介绍。对其中一些人在教育教学上有业绩的,杨东轩会在接受后将其业绩说出来,并表示感谢之意。这些人顿时有了知音之感,很激动,那份从业的执着更加坚强、稳固。先到会场来,主要是两个目的,一要督促教育局这边不出差错,再者便是给在乡镇工作的学校领导们一份关怀、感谢他们的坚持与付出。城南区教育薄弱的环节不少,乡镇教育教学也是强弱差别大,对有业绩的公开表示关怀,会让更多的人安心在乡镇从教,也是从另一种角度来警示一些不踏实的人。城南区教育教学的提升,不单在市区内,市区内学校今后的比重会更重,但乡镇这个环节却是提升的要害。

到会的人渐渐多了,杨东轩和张诚智一起将绝大部分的人都接触到,间接地做了一次思想工作。

见叶幸到来,教育局这边李槐陪着,杨东轩便迎上去,先跟叶幸问好,随后表示了感谢。城南区教育要发展、要提升,非常关键的一环就是区里主要领导的重视。虽说从中央到地方有对党政一把手关心教育情况的评定方案、甚至有一票否决等措施,可真正在实际工作中,是不是真关心教育,关键是在具体工作上的做法,而不是方案或汇报材料。

城南区之前多次有过的做法,在上级部门检查教育投入资金时,将财政某款划拨到教育局账户上,等检查组对车离开市区,这笔钱又重新划拨回财政局的账户里。教育投入不过是溜一圈做个幌子而已,当然,检查组的人肯定也明白,但他们只要有数据不会过问真实与否。

杨卓林、叶幸这一届领导在这方面算好的,虽说在经费上不是完全到位,至少尽力倾向教育这一块。杨东轩表示下感谢,也是对叶幸的善意的回馈。两人笑着聊几句,叶幸说,“杨区长,城南区教育的提升相信从今年起就是一个划时代的风貌,这一次会很重要,你可要多说一说,让学校管理层做到心里通透,思想认识上提高上来。”

“区长,有你和书记到来,谁还体会不到城南区的新形势?我看今年校长们的精神风貌就截然不同。”“精神风貌提高了就好,城南区目前艰难一些,条件欠缺一些,但只要精神风貌提升了,总能够解决各种上的困难。”“区长这番话说到点子上,精辟,一个人做什么最核心的便是精神风貌上的问题。”李槐说。

杨卓林掐着点到来,年连伟陪着,到来后跟这边叶幸招呼一下,便往会场走。离开会时间还差六七分钟,年连伟见领导进会场,忙跟卢俊丰打手势,意思是要他与办公室一起督查开会的人是不是都来齐了,可不能等书记、区长发言时才匆匆忙忙赶来,留下不好印象。

一个中层领导的能力与素质怎么看定,一是他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应变能力,二是要看他所主持的工作下面人的情况,相对说来,第二点更重要也显示一个干部的综合能力。年连伟虽说没有多少上升空间,但杨卓林和叶幸对他印象好,可能继续担任下一届局长又或平调到另一个好一些的行局,是他目前最好的结果。

到主席台上就座,杨东轩位置比较靠中,挨在杨卓林身边坐。这个安排也比较合理,杨卓林和叶幸一左一右分坐在中间,之外的人按职位高低坐在台上。因为区里主要领导都到来,与会的人也都收敛声气,不像平时在下面乱糟糟地聊天,斗嘴。

主持会议是李佳乐,这一次会议在区政府大会议室又是李佳乐来主持,会议格调便提升不少。宣布开会之后,李佳乐将城南区目前的教育最新形势简短地介绍,随即,请杨卓林书记讲话。

杨卓林主要讲两点,一是国内、省内最新的教育形势,要求城南区教育人要紧跟时代步伐,不能拖后腿;二是城南区对教育战线工作的重视情况,列举一年来城南区在教育基础建设中所作的工作,区委区政府给出这么多的帮扶,能不能将教育真正提升上来,要依靠参会的教育人来努力。

随后,叶幸讲话,叶幸所讲侧重对教育战线的要求,特别是工作纪律、从业纪律的加强与要求,列举了一下不好的反面例子,申明了区政府的态度,从这一天起,如果再有这些纪律和职业道德等方面的问题,一定会及时处理到人,请与会的校长、教育局领导将这些要求实实在在传达到每一个教育人去。

轮到杨东轩讲话,杨卓林先站起来告辞,叶幸没有离开。年连伟、李槐等人出去送杨卓林离开会场,杨东轩在这边继续开会。

“……书记、区长在之前给我们教育人提出来要求、指明了发展道路,接下来该我们自己反思,该怎么做好教育。这是一个宽泛而深远的课题,多少人研究多少人实践又有多少人付出毕生的努力。今天,我们用这样一句话来表示今后的努力方向:做一个新时代的教育人。

核心在哪里?核心就在于新。在于变革、在于思考思索、在于探索、在于创新。什么是创新?创新的核心在哪里?这是一个难以概定的课题。以学生为本、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将永远是我们工作的核心。被动地灌输、机械地接受,知识不能举一反三、不能理解、不能应用,单纯的累积对学生知识、能力的提高有多少帮助?

关于创新的问题,我们可用一年甚至三五年的周期来逐步实现,但从今天起,每一个教育人都要开始反思,自己一贯用习惯的教学方法、思维模式能不能变一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