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官途借势 > 市里下任务

官途借势 市里下任务

作者:凤凌苑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01 07:30:47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这一趟去省城,收获明显,对城南区教育提升会有多少,谁也无法估计。只是,能够跟诚德中学合作,肯定能够促进城南区教育的改变。带着收获回来,周思雨跟教育局汇报了情况,杨东轩也跟杨卓林、叶幸汇报到省城的情况。

杨卓林对平秋市一中与诚德中学合作很关心,问了细节,也问杨东轩合作会给城南区教育带来多少改变。

“书记,虽然合作了,我们也不能有太多的期待,城南区教育的改变与提升至少要五年或十年才会见到一些变化,甚至都看不到明显变化。”“是啊,是我太心急了。教育上的事不是一蹴而就,不是一两年就可见效的。不管怎么样,我相信大家有改变的愿望又付出努力,肯定会有更好的效果。”

对城南区教育的改变与提升,杨东轩虽有信心但不敢给杨卓林做出具体的保证,教育这东西很难说清楚,整体实力的提升能够让人体会到,可要实际数据来支撑时,会落到高考、中考等数据与省城或周边地区进行比较,分出高低。这种数据又不是充分而科学的,令教育人非常尴尬的事情便是如此。

因为考试的数据与当次试题难易有关、也与参考学生个体情况有关,如果某一年出一两个顶尖学生,发挥好一点会考入顶尖大学,便让社会充分认可学校的业绩,而下一年可能缺少这样的学生,学校便又沉寂下去。

“书记关心教育、关心教育人,大家都知道,城南区整个教育战线都会尽全力拼搏,不会辜负区里的期待,努力做到让社会、让人们群众满意的教育。”杨东轩还是表一个态度,如此,在杨卓林面前才能过关。行政上的人思维与教育战线不同,杨东轩如今也渐渐适应。

“这个话题有些沉重,我相信城南区全体教育人能够做到最好。东轩啊,今天还有件事情想跟你说说。”杨卓林别有意味地看着杨东轩。

“书记,有什么事物一定做好。”很干脆应下来,杨东轩知道推不掉,能不能做好是另一回事,先有一个好态度非常重要。

“好,东轩就是有冲劲。”杨卓林笑呵呵地,给杨东轩丢一支烟,说,“不要紧张,工作上的事情尽全力就成,不要有过多压力。东轩,之前市里有意要运作一个开发区项目,跟省里进行沟通,省里虽还没有同意,但有所松动,只要公关省里几处部门,这项项目可以促成。市里觉得城南区条件最成熟,如果需要,市里会全力支持这些没得运作,包括将城北区的一些厂子迁入城南区这边的开发区来。”

“哦,市里真下大本钱了啊。城北区肯让厂子迁过来?”平秋市几乎没有成一定规模的厂子,但从六十年代、七十年代陆续创办的集体制厂子不少、街道办创立的厂子也不少,这些厂子经过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竞争,关闭了大部分还有一些得以保存留下来。新世纪后,个别厂历经关停并转、重新找到新路子便活过来,规模虽不大、盈利不丰,却有一些竞争力。平秋市对这些厂子非常珍惜,市领导给政策、扶持、关注等等,希望能够壮大起来,作为整个平秋市工业的种子和面子。其中,有三家厂就在城北区。一家面粉厂、一家肉食加工厂、一家陶瓷厂,三家将平秋市市场挤占了,立足在平秋市地区的市场支撑,活力是平秋市最强的存在。城北区对三家厂看护又看护,是城北区领导们的宝贝。

市里真要迁动这三家厂进开发区,会使开发区的底蕴提升一个层次,申请开发区项目想来阻力会更小一些。开发区也好、高新区也好、经开区也罢,都是实力做支撑,招商引资的规模大小、项目区域内落户的商家多少、资产和创利等综合权衡、评定。

见杨卓林点点头,说明这段时间看起来平静,平秋市却忙活着。“书记,开发区划定区域与学校有交涉?学校这边肯定服从大局,你放心。”杨东轩是做教育方面工作的,开发区组建工作也就这点有交叉的可能。他便先明确自己的态度。

城南区是不是适合运作开发区项目杨东轩觉得只要城南区这边能够凝聚力量,将各方面的综合实力聚在一处,总比相互拉扯、消耗要好,而目前,平秋市确实该动一动。动一动,会让局面有改观的可能性。

“就知道你对区里工作会无条件支持,好好好,东轩,你觉得城南区运作开发区项目该从哪开始着手?”

“书记,经济方面我可是大外行。”“聊天吗,不要有任何心理负担,说说看?”杨卓林不想放过他,看着杨东轩笑,等他说话。

“书记,我就不献丑了,饶过我吧。”

苏培秀走进办公室,见两人在谈话,笑着说,“书记,没打搅你们吧。”一般说来,杨卓林与人谈话肖子山会将其他人挡在办公室外,以免打搅领导谈话,今天却有些特殊。杨东轩见苏培秀进来,虽觉得有些不同寻常也不多想。“苏常委好,我的工作已经给书记汇报过了。”

“老苏,过来喝茶,一起聊聊。”杨卓林说,肖子山给苏培秀泡茶,也给杨卓林和杨东轩的杯子续了水。

“书记与杨区长聊什么话题?”苏培秀坐过来,加入他们。

“市里有意让城南区运作开发区项目,正头痛呢。”杨卓林说。

“开发区项目启动是好事,对城南区是一个机会啊。”苏培秀说。“当然是好事,只不过,城南区底子薄,就像一个小孩子要担起大人的担子,弄不好会弄巧成拙,适得其反。”

听两人说话很默契,杨东轩觉得苏培秀今天跑进书记办公室明显是有意的,这跟自己有直接关系?

“我正向东轩问策。”杨卓林笑呵呵地说。“东轩肚里有货,脑子应变灵活,是一个难得的执行力非常强的干部,书记,要好好锻炼他、培养他。”苏培秀说。

“书记、苏常委,两位饶了我,成不成?”杨东轩笑着说,在领导面前必要的低调是必须的,他感觉到领导是有用意了。

“说说你对开发区运作的想法,就让你走。”杨卓林说。

“我哪有什么想法?”杨东轩说,苦笑一下。之前,城南区虽提到开发区这事,但杨东轩觉得这工作跟他没关联,不深想。即使查过开发区相关信息,跟城南区对不上号。不过,杨卓林已经明明白白地说出这话,他也不能一味推干净,想了想,又说,“城南区如果成立开发区,相比平秋市其他区县而言是有些优势,至少,国道、铁路线穿过、大江上的水运如今运力虽弱,也是一种进出城南区的途径,交通上的优势很明显。这可降低商家运输成本,也是吸引商家的条件之一。

正如之前远扬金属所说,平秋市在地里位置上也是有优势的,正处于中部地区与西部各省的衔接部位,商家可在平秋市向西部各省进行覆盖,开发和占据大西部的市场。如果,我们的交通问题得到更好的改善,相信更多的商家看到这个优势而将他们吸引过来。”

“看看看,说到点子上了吧。”苏培秀说,“东轩果然敏锐。”

杨卓林点点头,没做点评,说,“继续,有什么想法都说说,区里也是要集思广益。”

“书记,那我就多说几句外行话。”杨东轩见不能推脱,索性不再顾虑,“开发区要运作起来,硬实力是城南区目前最薄弱的一环,招商引资工作又不能一蹴而就,一目前我们的条件也无法吸引到商家过来投资。单凭市里的政策倾斜,即使将全市的所有厂迁移进开发区,还是无法达到成立开发区的门槛,假如省里放过这一环,那接下来招商引资该如何进行?吸引不了商家,便没有实质性存在。书记,当前要解决的问题一是平秋市的交通,市里能不能到省里争取修一条高速路?如果修通平秋市到省城的高速路,从城南区到省城会节省一半时间,商家最头痛的问题便得以改善。”

“书记,不同的人思路就不同吧。”苏培秀笑了,“思路不同,站点角度就不同。大家都说要请市里做省里工作、先公关通过立项问题。东轩却说要市里跑高速路问题,这路如果真修通了,其他问题虽没有迎刃而解,难度却大大降低了,这个思路好。”

“思路确实不错,可要促成高速路立项也不是容易的事,市里还不是觉得没有可能,才回避不提吗。”杨卓林苦笑一下,表示城南区如今的处境之下,什么都难以做到,“东轩,市里有意思,我和叶幸区长也议过,觉得目前得调整调整你的工作,你有什么想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