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胖妻宠 > 第141章 双解元

胖妻宠 第141章 双解元

作者:弥音儿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1 14:00:16 来源:小说旗

不过他们选择走科举之路,自然是为了效忠陛下。而且,陛下是一位深得民心的仁君。

“只是……”

顾庭之明白他的意思:“大人是担心,安雄赫忍痛斩下自己一条手臂,定是会将这笔账算在我们头上?”

言暮秋点头,“以安雄赫龇眦必报的性子,你们现在已经上了他的黑名单。如若乡试放榜后,你们未能中举,他或许会放过你们,如果相反,你们前往京城参加会试,他定会让你们有去无回。”

张子恒现在完全处于懵逼状态,这一切的起因也就是当初孟磊硬要抢他们的桌子,他不服气不肯相让,怎么现在事情演变得越来越大,直接牵扯上了安首辅,那可是门生遍布大齐,跺跺脚,大地都能抖三抖的安首辅。

“都是我的错,如若当初我不争那口气,也就没有后续这些事情了。”张子恒自责不已。

言暮秋摇头:“这事十七与我说过,与此事关系不大,陛下早欲掰倒安雄赫,奈何手中权势分散,目前还无法破釜沉舟,只能逐个击破。你们这次算是立了大功,我定会如实禀告陛下。”

几人不知道自己该作何表情,他们还没有参加会试和殿试,但经过这件事,自己的详细资料便先一步呈到了陛下眼前,让陛下先一步认识了他们,这算不算一件光宗耀祖之事?

“言大人,那您的意思是?”张子恒挠了挠头,还是有些不太明白。

言暮秋抚了抚自己的胡须:“陛下此次能拔掉孟忠行这颗毒牙,你们立了大功。所以,这次的乡试,不论你们考得如何,定是能榜上有名,所以,安心准备来年二月的会试吧。”

……

如言暮秋所言,九月初,乡试放榜。

顾庭之四人都成功中举,封君麟排名二十六,张子恒排名三十七。其中,林默荣获乡试第六名,为亚魁,而顾庭之,第一名,为解元。

对于这个结果,顾庭之也有些意外,他并不认为自己能强过百年难见的奇才葛瑞祺。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众位滞留在酉州城内的学子,以及酉州当地的百姓,早已经在放榜时便炸开了锅。

那位当初自己与家人饭后闲谈的对象,写下一首七言绝句回骂他们是小人的顾庭之,竟然还真的考中了解元,与他们心目中的状元之才瑞少并列第一。

这也是大齐开国以来,第一次出现乡试并列第一的情况。

放榜的第一日,考中前六的考生卷子立马被粘贴在了贡院门口,供众位学子观摩学习,再者是为了平民议。

其中,顾庭之与葛瑞祺的卷子并排粘贴在第一列。

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次日的鹿鸣宴,两位解元均没有参加。

本来想一睹解元风采的各位举人,有些失望的同时又暗自庆幸,各自牟足了劲,在诸位陪同的官员面前刷足了好感。

而顾庭之几人,乡试一放榜,确定了各自的名次后,便提着早已经收拾妥当的包袱,与张大娘道别。

相处了这么长时间,现在要送他们离开,张大娘极其不舍。

都是好孩子,又个个有出息,真的是让人不喜欢都难。

她不停嘱咐着:“路上一定要注意安全,往后经过酉州时,记得过来看看我这个老婆子。”

“张大娘,我们省得,您一定要保重身体。”

“好好好,快上马车吧,别耽搁了行程,这些都带到路上吃。”张大娘将手中的包裹递给他们。

几人郑重接过,再次道谢。

两辆马车绝尘而去。

已经离家两个多月,他们早就已经归心似箭。此刻真的是恨不得长了双翅膀,下一息便能飞到家。

直到晌午,他们并没有去找酒楼吃饭,而是将马车停靠在官道旁的一处亭子里,想着先将张大娘给他们备的食物吃干净,不然坏了就可惜了。

包裹里有煮鸡蛋、牛肉饼、猪肉白菜包、烤馍片,甚至还有几个烤红薯。

封君麟眼睛一亮,他目前爱上了这一口,张大娘烤的红薯真的一绝。

“张大娘还是最疼我。”他笑呵呵地拿起一个,准备去剥皮,却见到对面的林墨目光沉沉地盯着他手中的……红薯。

“额……表弟,不至于吧,这么多,你就看中了我拿着的这个?”

见他不回应,封君麟将手中的红薯递给他:“算啦算啦,这个给你,我重新换一个。”

林墨伸手接过,可却并没有吃红薯,而是将包着红薯的那层纸剥了下来,展开。

“庭之,你看。”他将手中的宣纸递到旁边。

顾庭之接过来一看,脸色也微微有些异样。

大家不解,凑过去伸长脑袋看,纸上就一句普普通通的经义,是赵康写的。

张大娘应是烤完红薯,觉得太烫,又怕弄脏包袱,这才进了儿子的书房,拿了些空白的宣纸包了,没注意到有张宣纸上写了字。

张子恒看了又看,不明其意。

“阿墨,庭之,你们这是在打什么哑谜,快说说,我都要急死了。”

林墨伸手点了点宣纸,淡淡吐出两个字:“等我。”

几人可都不笨,很快反应过来,这张宣纸上的字迹,同在王芸的那本女戒里翻出来的字迹一模一样!

王芸的情郎是赵康?不对,或许应该说胡梦兰的情郎是赵康。

至于那张宣纸为何会藏在王芸书房的那本女戒里,就不得而知了,这往后怕是永远都不会有人再知道。

……

连续两天,两位举人的话题热度也没有降下去。贡院门口持续水泄不通,前来围观的众人每日必争议的话题便是,两位解元到底谁更胜一筹。

要命的是,两位解元从字迹,卷容到答题正确率都旗鼓相当,至于最后的五道时务策,结合经学理论对当朝的时事政务发表议论和见解,两人写的也是相当精彩,从各个方面引经据典逐个剖切,看得众学子大呼过瘾。

就连州学山长张长鹞,也在夜黑风高时,出现在了贡院门口,由呈原举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