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花间一梦:历史名妓录 > 第111章 殷桂英(中)

花间一梦:历史名妓录 第111章 殷桂英(中)

作者:西唐居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14:24:13 来源:小说旗

殷桂英的故事在青楼中流传着,她的坚韧和勇气也成为了许多人的榜样。她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即使生活再艰难,只要有信念和希望,就一定能够走出困境,迎接新的曙光。

而柳永康和苏媚也在蓬莱城中过着幸福的生活。他们时常会想起殷桂英,但更多的是对她的祝福和感激。他们知道,没有殷桂英的放手和祝福,他们也不会有今天的幸福。

虽然殷桂英已经离开了他们,但她的影子却永远留在了他们的心中。他们知道,殷桂英一定会在某个地方过着属于自己的生活,也会一直祝福着他们。

就这样时光荏苒,蓬莱城的繁华依旧,而殷桂英在青楼中的名声也越发响亮。她不仅以其绝美的容貌吸引了众多客人,更以她的聪明才智和善良心肠赢得了无数人的尊重。

青楼中的日子虽然忙碌,但殷桂英却过得充实而快乐。她用心服侍每一位客人,用她的微笑和温柔给他们带去欢乐。同时,她也时刻关注着那些生活在底层的人们,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他们。

在这个过程中,殷桂英遇到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一起为青楼中的女孩子们争取更好的待遇,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伸出援手。殷桂英的善举逐渐传遍了整个蓬莱城,她的名字也成为了爱与希望的象征。

然而,命运似乎总是在捉弄人。就在殷桂英以为自己已经重新找到了生活的平静和幸福,一切步入正轨的时候,命运再次向她展示了它的无常。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殷桂英收到了一封来自柳永康的信件。信封上简单的字迹透露着柳永康深深的思念和愧疚。

殷桂英坐在窗边,静静地拆开了信件。柳永康的笔迹跃然纸上,每一个字都充满了情感的波动。信中,柳永康坦诚地表达了对殷桂英的思念和愧疚之情。他回忆起两人曾经的点点滴滴,承认了自己的过错和背叛,希望能得到殷桂英的原谅。

殷桂英的眼眸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她曾经深爱过柳永康,那段感情如同烙印一般刻在她的心头。然而,柳永康的背叛也曾让她痛苦不堪,甚至一度让她对爱情失去了信心。如今,柳永康的道歉和悔过让她的心情变得复杂起来。

她深吸一口气,闭上眼睛,试图平复内心的波澜。她知道,时间已经冲淡了一切恩怨情仇,她已经学会了放下和原谅。那些曾经的痛苦和背叛,或许对于柳永康来说是无法弥补的伤害,但对于她来说,已经不再是心中无法释怀的结。

于是,殷桂英提起笔,给柳永康回了一封信。她的笔触柔和而坚定,字里行间透露着成熟和宽容。她告诉柳永康,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她已经放下了所有的恩怨情仇。她希望柳永康能够珍惜眼前的幸福,与苏媚共度美好时光。

柳永康收到殷桂英的回信后,心中五味杂陈。他坐在书房的椅子上,久久无法平静。信纸的质感在他指尖传递着殷桂英的深情和宽容。他读着殷桂英的文字,仿佛能够看到她微笑的脸庞和坚定的眼神。

他知道殷桂英的选择是出于无奈和现实的考虑,她是在为他和苏媚的幸福让步。然而,柳永康也深知自己曾经对殷桂英造成的伤害是多么深重。他无法弥补过去的错误,但他可以用自己的行动去证明自己的改变和诚意。

柳永康深吸一口气,决定给殷桂英一个意外的惊喜。他精心准备了一份礼物——那是一串殷桂英曾经赞美过的珍珠项链。他希望通过这份礼物表达自己对殷桂英的感激和祝福。

当殷桂英收到这份礼物时,她的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和喜悦。她看着手中的珍珠项链,仿佛看到了柳永康真诚的心意。她轻轻地抚摸着项链上的珍珠,心中涌起了一股暖流。

她知道柳永康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向她道歉和祝福。虽然过去的伤害无法弥补,但殷桂英也明白柳永康是在努力弥补自己的过错。她决定放下过去的阴影,用宽容和理解去面对柳永康。

从此以后,殷桂英和柳永康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和谐和融洽。他们不再纠结于过去的恩怨情仇而是用宽容和理解去经营彼此之间的关系。柳永康也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自己的改变和诚意他成为了一个更加成熟和有担当的男子。

而殷桂英也在柳永康的祝福下继续追寻自己的幸福。她明白真正的幸福不是靠别人给予的而是需要自己去努力和争取的。她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去面对生活的挑战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

时间流转岁月如梭。柳永康和苏媚的婚姻生活越来越美满他们共同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但始终相互扶持、相濡以沫。而殷桂英也在自己的生活中找到了新的目标和动力她成为了一个独立而自信的女性用自己的方式去诠释着幸福的含义。

命运虽然总是在捉弄人但也在不经意间为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和转折。或许我们无法掌控命运的安排但我们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面对和拥抱它让生命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然而,生活总是充满了意外和转折。就在柳永康准备放手祝福殷桂英的时候,苏媚却突然病倒了。经过医生的诊断,他们发现苏媚患上了一种罕见的疾病,需要一种珍贵的药材才能治愈。虽然当初苏媚的父亲是富商,但最近几年家道中落也只能维持温饱。

苏媚身患重病,急需一种稀有的药材来治疗。为了拯救心爱的女人,柳永康毫不犹豫地踏上了寻找这种药材的旅程。

他四处奔波,询问了无数的药商和医者,但始终没有找到那种药材的踪迹。这种药材名为“灵心草”,生长在极为偏僻的山谷之中,采摘困难,且价格昂贵。柳永康的积蓄渐渐耗尽,但他仍然不肯放弃,为了苏媚,他愿意付出一切代价。

就在柳永康陷入绝望之际,殷桂英听说了这件事。她曾经与柳永康有过一段纠葛的过往,但在得知苏媚的病情后,她决定放下过去的恩怨,伸出援手帮助柳永康。

殷桂英在青楼中的人脉广阔,消息灵通。她动用了所有的关系,终于打听到了灵心草的下落。这种药材极为珍贵,市场上很难买到,但她还是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手段,成功地找到了那株灵心草。

殷桂英亲自将灵心草送到了柳永康的手中。当她看到柳永康因为感激而泪流满面时,她的心中也涌起了一股复杂的情感。她知道柳永康曾经对她造成了无法弥补的伤害,但她也明白柳永康目前的处境。她希望这次能够帮助柳永康和苏媚渡过难关,也希望能够让柳永康和苏媚你能够幸福的在一起。

柳永康看着手中的灵心草,激动得无法言语。他知道这株药材是殷桂英用心血和汗水换来的。他深深地鞠了一躬,真诚地说道:“殷桂英,谢谢你!我会永远记住你的恩情!”

殷桂英淡淡地笑了笑,说道:“柳永康,你不必感激我。我只是希望你和苏媚能够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过去的恩怨就让它过去吧,我们都不应该再纠结于那些事情了。”

柳永康默默地听着殷桂英的话,心中涌起了一股暖流。他知道殷桂英是一个善良而坚强的人,她不计前嫌地帮助自己和苏媚,这份情谊让他无法忘怀。

在殷桂英的帮助下,柳永康成功地治愈了苏媚的疾病。他们的生活渐渐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与幸福。每当回忆起那段艰难的时光,他们都会对殷桂英的恩情心存感激。

然而,生活总是充满了变数。就在殷桂英以为自己不会再为感情伤神的时候,命运又安排了一位翩翩少年闯入她的平静生活。

那是一个春日的午后,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在幽深的巷子里。巷子两旁,杨柳依依,花香袭人,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画卷中。

殷桂英的名声早已传遍了整个城市,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无论是车马喧嚣的大道,还是这幽深的巷子,总有人慕名而来,希望能一睹这位美人的风采。因此,这里的热闹非凡,美女帅哥出出进进,仿佛是一个繁华的小世界。然而,在这个看似繁华的世界里,也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就在这天下午,一位名叫王魁的落魄才子误打误撞地走进了这个院子。他原本是一位家境贫寒的书生,父母都是务农为生,根本无法资助他的生活。然而,他从小聪明过人,怀揣着金榜题名的梦想,毅然决然地踏上了科举之路。

然而,科举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虽然王魁才华横溢,但竞争对手众多,想要脱颖而出并不容易。这一年,他首试落榜,心中充满了失望和无奈。他的朋友们为了排遣心中的苦闷,有的借酒浇愁,有的寻花问柳。而王魁则因为囊中羞涩,无法与他们一同放纵。

就在这时,一位阔绰的好友向他提议去殷桂英的闺阁找乐子。虽然王魁有些犹豫,但最终还是被好友说服,跟随他来到了这个神秘的地方。

他刚进院子,就被满园的花草吸引了。只见身旁绿柳成荫,花团锦簇,蝴蝶翩翩起舞,鸟儿欢快歌唱。阳光透过柳树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微风拂过,带着丝丝花香。在幽深的巷子里,远远地望见一座雕梁画栋的精致阁楼,那便是头牌殷桂英所在的闺阁。传闻中,酒香不怕巷子深,此处的车马人群络绎不绝,美女帅哥出出进进,热闹非凡。这里真是一个人间仙境啊!王魁心中不禁感叹。

他正在院中沉醉于这片美景时,一位画着浓妆的鸨母满脸堆笑地迎了上来。她热情地招待着王魁和他的好友,却告诉他们殷桂英出门了,不在阁中。好友有些失望,但仍然执意要等,他告诉王魁,殷桂英不是寻常的女子,一定要见一面,或许能暂时缓解他无处安放的心。

王魁好奇地问好友:“殷桂英究竟是怎样的女子?为何你如此执着于要见她一面?”

好友笑了笑,神秘地说:“殷桂英可是这蓬莱城里最有名的美人之一,不仅容貌倾城,更难得的是她才华横溢,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许多人都为了一睹她的芳容而慕名而来。我也是听说她的名声已久,一直无缘得见,今日既然来了,怎能轻易放弃?殷桂英不是寻常的女子,如果能与她见面,或许能暂时缓解他无处安放的心。”

王魁听了好友的描述,心中不禁生出一丝好奇和期待。他想象着殷桂英的容貌和气质,是否真的如好友所说那般非凡。

就这样,他们二人在院中耐心等待。王魁四处张望,欣赏着院子里的景色。突然,他的目光被一棵盛开的桃树所吸引。那桃花粉嫩娇艳,仿佛少女的脸颊般红润,王魁不由自主地走了过去,靠近了桃树。

于是,两人便在院子中等候起来。王魁一边欣赏着四周的美景一边胡思乱想着。他心中既期待能见到殷桂英又担心自己的身份和处境会让她看不起。

就在这时,一阵轻盈的脚步声传来。王魁抬头一看,只见一位女子轻盈地走了过来。她略施淡妆,容颜清丽脱俗,宛如一朵盛开的荷花般清新自然。她身着一身藕色罗裙,裹着苗条的身材,腰肢随风摇摆,婀娜多姿。一双明亮的大眼睛宛如秋水含情,透着一股聪明伶俐的神采。她身着华丽的衣裳头上戴着精美的发饰每一步都走得那么从容优雅。当她走进院子时整个院子都仿佛亮了起来。

王魁一瞬间被眼前的这位美人所震撼,他感到自己的心跳加速,脸红到了耳朵根。他从未见过如此风情万种的女子,她的美丽和气质让他感到既惊艳又羞涩。好友告诉王魁她就是殷桂英,鸨母也告诉殷桂英王魁已经等了一天了。

王魁一抬眼仔细打量殷桂英,眼前的这位叫殷桂英美人令他神魂颠倒,惊心动魄。只见她略施淡妆,一身藕色罗裙裹着苗条的身材,腰肢随风摇摆,一双明亮的大眼睛像发着光。王魁头一次见如此风情万种的女子,瞬间感到脸红到耳朵根。

好友见状,悄悄地退了下去,留下王魁和殷桂英单独相处。殷桂英把王魁请进了前厅,亲自冲上香茶,开始闲聊起来。

殷桂英打量着王魁,心中也暗暗赞叹。她见过许多男子,但像王魁这般清秀俊逸、气质非凡的少年却并不多见。他的眼神中透着一股坚定而单纯的光芒,让人不禁想要多了解他一些。

殷桂英把王魁请进了前厅,冲上香茶,开始闲聊。

殷桂英打量着这位名叫王魁少年,他身材瘦削,面容清秀,双眸中透着一股坚定而单纯的光芒。他穿着简朴的衣物,身上没有一丝奢华的气息,但却自有一种风华绝代的气质。

王魁被殷桂英的美貌和气质所吸引。他坐在那里,目不转睛地盯着殷桂英,仿佛整个世界都静止了。殷桂英感受到他的目光,抬起头来与他相视一笑。那一刻,两人的心中都涌起了一股莫名的情愫。

“请问姑娘芳名?”王魁终于回过神来,有些结巴地问道。虽然刚才已经介绍过了,但王魁实在找不到谈话的话题。

“我叫殷桂英。”殷桂英微笑着回答道。

“殷姑娘真是美若天仙,不知可否赏脸与我共饮一杯?”王魁鼓起勇气,诚恳地邀请道。

殷桂英略一思索,便点了点头。两人便在青楼的一隅坐下,开始聊起了天。

王魁告诉殷桂英,他来自一个贫苦的家庭,父母都是勤劳的农民。他从小就渴望能够通过科举考试改变自己的命运,为家人创造一个更好的生活。然而,他却在首试中落榜了,这让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失落和迷茫。

殷桂英听着王魁的诉说,心中不禁涌起了一股同情和敬佩。她深知科举考试的艰辛和残酷,也知道一个贫穷少年要承受多大的压力和挫折。但她也看到了王魁眼中的坚定和执着,这让她对他充满了信心。

“王公子,科举考试并非易事,但只要你坚持不懈、努力奋斗,相信总有一天会金榜题名、光耀门楣的。”殷桂英温柔地鼓励道。

“多谢殷姑娘吉言。其实我来找姑娘并非只是为了排遣苦闷,更是希望能够得到姑娘的指点和帮助。”王魁坦诚地说道。

殷桂英微微一愣,她没有想到这个少年会如此直接地表达自己的意图。但她并没有感到惊讶或反感,反而觉得这是一个有担当、有追求的少年。

“王公子,我愿意尽我所能帮助你。不过,我也希望你能够明白,人生并非只有科举一条路可走。有时候,换个角度看待问题,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殷桂英认真地说道。

王魁听后默然许久,最终点了点头。他感激地看着殷桂英,心中暗自发誓要为了这个美丽善良的姑娘而努力奋斗。

两人聊得很投机,仿佛彼此之间有着一种默契和共鸣。殷桂英向王魁讲述了自己的身世和经历,她曾经也是一个出身名门望族的千金小姐,但因家族衰败而沦落到青楼之中。然而她并未因此而放弃自己,依然努力学习琴棋书画,不断提升自己的才华和修养。

王魁听着殷桂英的讲述,心中不禁生出一丝敬佩和怜悯。他觉得殷桂英虽然身处青楼之中,但她的内心却依然保持着一份纯净和坚强,这份品质让他更加欣赏和钦佩她。

王魁与殷桂英的交谈愈发投机,仿佛他们之间的对话已经超越了身份和背景的界限。两人沉浸在诗词歌赋的世界中,不时发出会心的笑声。王魁惊叹于殷桂英的才情,她不仅出口成章,而且对于诗人的逸闻趣事、性格特点都能娓娓道来,仿佛她与他们有着不解之缘。

正当两人谈得兴起时,殷桂英飘然走进了厢房。她轻盈地取出自己的琴,端坐在琴前,开始弹奏。琴声缠绵悱恻、如泣如诉,仿佛诉说着一段段动人的故事。王魁静静地聆听着,感受着琴音中蕴含的深情。他细细打量着殷桂英,只见她的纤纤玉指在琴弦上轻盈地跳跃着,每一次抚弄都如同在诉说着心中的情感。

琴音渐渐落下,殷桂英轻轻抬起头,与王魁的目光相遇。她微微一笑,说道:“酒乃天地之精华,妾为天地之美物。王君拥美物而饮精华,一定是来年登第的吉兆。”

王魁被她的话深深打动,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凝视着殷桂英的眼睛,深情地说道:“桂英姑娘,你的才情与美貌并存,实乃天下罕见。我王魁今生若能与你共度此生,定当不负所托。”

殷桂英听了他的话,眼中闪过一丝感动。她轻轻握住王魁的手,柔声说道:“王君,妾身虽为烟花女子,但心中亦有凌云之志。愿助君一臂之力,共谋功名。”

两人默默无语,相视而笑。在那一刻,他们仿佛已经许下了永恒的诺言,无论未来命运如何波折,他们都将携手共进,不离不弃。

夜幕渐渐降临,月光洒在两人身上,映照出他们紧紧相握的手。王魁深知,这一刻将成为他生命中永恒的回忆。他紧紧握住殷桂英的手,坚定地说道:“桂英姑娘,我王魁此生此世,定不负你。”

殷桂英听后,眼中闪烁着泪光,她认为王魁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她轻轻地靠在王魁的肩膀上,感受着他的温暖和坚定。在这漫长的夜晚里,他们一起憧憬着未来的美好时光,期待着共同创造属于他们的辉煌。

王魁顿时心领神会,终于壮起胆子牵住了她的手。二人默默无语,在花前月下,许下诺言。她许诺想尽办法助他考取功名,他发誓若有朝一日发达了绝不相负。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已是深夜。王魁起身告别殷桂英,她感谢他今天的陪伴和交流让她感到很愉快。王魁也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殷桂英的闺阁,心中却充满了对她的思念和期待。

这次相遇让王魁对殷桂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他想要更多地了解她、接近她。而殷桂英也对王魁产生了良好的印象和信任感,她觉得他是一个值得信赖和依靠的人。两人的缘分似乎就此注定在了这个春日的午后,他们将会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相互陪伴和交流,共同度过一段美好而难忘的时光。

从那以后,王魁便成了青楼的常客。他每天都会来找殷桂英聊天、请教问题,而殷桂英也总是耐心地倾听和解答。两人之间的关系也逐渐升温,从最初的陌生到后来的熟悉和亲密。

同时她也决定接受王魁的感情。虽然她曾经经历过许多磨难和挫折,但她仍然相信爱情的美好和力量。她认为,王魁是一个有情有义的男子,他能够给自己带来真正的幸福和快乐。也迎接着与王魁共同编织的崭新篇章。

王魁得知殷桂英的决定后,心中既激动又感动。他明白,这是殷桂英对他的信任和依赖,也是她对未来生活的勇气和希望。他发誓要用自己的全部努力和真心去呵护这份感情,让殷桂英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从此,王魁如同变了个人似的,全身心地投入到书本之中。他的世界,似乎只剩下了那些字句和篇章,他的心中,只剩下了那一个目标——夺取功名。

每当夜幕降临,明月高悬,殷桂英总能看到王魁在灯火下苦读的身影。她心疼他,却又知道他正在为了他们的未来而努力。她无数次想劝他休息,却又知道,这是他的梦想,也是她的希望。

“魁哥,别太累了。”殷桂英端着一碗热腾腾的汤走进书房,轻声说道。

王魁抬起头,眼中满是疲惫,但看到殷桂英,他的眼中又充满了温暖。“桂英,你不用担心我,我会照顾好自己的。”他接过汤碗,一口气喝了个精光。

殷桂英看着他,心中既欣慰又忧虑。她知道,王魁是一个言出必行的人,他既然承诺了要夺取功名,就一定会拼尽全力。但是,她也知道,这条路并不容易。她只希望,他能够平安,能够顺利。

日子在忙碌和期待中一天天过去,转眼间,深秋已至,礼部会试的日子也即将到来。殷桂英为王魁准备了所有需要的东西,从盘缠到换洗的衣服,从笔墨到纸砚,无一不精心挑选。

“桂英,你真的不用送我去了。”王魁站在门前,看着忙碌的殷桂英,心中满是感激。

“我知道,我只是想多看你一眼。”殷桂英抬起头,眼中闪烁着泪光。她知道,她不能一直陪在王魁身边,她只能在他背后默默支持他。

王魁紧紧握住她的手,“桂英,等我回来,我一定会骑着高头大马,戴着红花,来迎娶你。”

殷桂英看着他坚定的眼神,心中虽有不舍,但还是点了点头。她知道,这是她选择的道路,也是她必须面对的现实。她只能相信王魁,相信他会实现他的承诺。

王魁的身影渐渐消失在城门之外,殷桂英站在原地,目送着他的离去。她知道,这是一段充满未知和变数的旅程,但她依然选择了信任和支持。她希望,当她再次看到王魁时,他会是一个功成名就的英雄,也是一个对她始终如一的爱人。

自从王魁离开参加礼部会试后,殷桂英的生活仿佛被冻结在了一个静止的时空里。她的心变得如同止水一般平静,没有了往日的波澜和涟漪。她婉拒了所有的访客,甚至对那些平时与她交好的朋友也闭门不见。每当有人劝她不要过于痴情,她只是淡然一笑,并不言语。

白天的时光里,殷桂英常常独自坐在窗前,手指轻轻抚过琴弦,弹出悠扬动听的曲子。她的琴声里充满了对王魁的思念和期盼,每一个音符都似乎在诉说着她的心声。每当夜幕降临,她便会点燃一支香,默默地祷告着,希望王魁能够平安顺利,实现他的梦想。

等待的日子是漫长的,每一刻都充满了煎熬。殷桂英的饭量变得越来越小,茶也喝得无味。她的世界里仿佛只剩下了王魁的身影,其他的一切都变得无足轻重。每当夜深人静时,她常常会陷入深深的沉思之中,回忆着与王魁相处的点点滴滴,那些甜蜜的时光仿佛成了她唯一的慰藉。

“魁哥,你一定要平安回来,实现你的承诺。”殷桂英常常对着窗外的明月低声呢喃着。她的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仿佛有一种信念在支撑着她。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殷桂英的心中也开始涌现出一丝丝不安。她开始频繁地做梦,梦中总是出现王魁骑着高头大马向她走来的场景。每当她伸出手想要牵住他时,却总是牵不到他。那种触手可及却又遥不可及的感觉让她感到无比的痛苦和失落。

“魁哥,你怎么了?为什么总是离我那么远?”殷桂英在梦中轻声呼唤着王魁的名字,但得到的却是一片寂静。她醒来后总是感到一种深深的空虚和孤独,仿佛整个世界都抛弃了她。

这种不安和焦虑让殷桂英变得越来越沉默寡言。她开始避免与人交流,甚至对自己平日交往不错的小姐妹们也变得冷漠起来。她的心中充满了对王魁的担忧和思念,但又无法将这种情感倾诉出来。她只能一个人默默承受这种痛苦和煎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