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花间一梦:历史名妓录 > 第116章 颜令宾(上)

花间一梦:历史名妓录 第116章 颜令宾(上)

作者:西唐居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14:24:13 来源:小说旗

在唐德宗年间的长安城,繁华与贫贱并存,荣耀与苦难交织。在这个庞大的都市中,有一个名叫颜中代的贫苦男子,以做苦力维持着生活。颜中代,一个名字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却是当地有名的贫困户。

一天,在繁华喧嚣的长安城中,颜中代在城中搬运货物时,偶然间遇到了一个名叫孟香的乞讨女子。孟香衣衫褴褛,头发散乱,但她的面容却清秀可人,眼中透着一丝倔强与不甘。她跪在路边,双手合十,向过往的行人乞讨。颜中代经过时,不禁多看了她几眼。他看出孟香并非一般的乞讨者,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与众不同的气质。颜中代心中一动,他走到孟香面前,蹲下身子与她交谈。他问起她的遭遇和家境,孟香眼中闪过一丝泪水,低声诉说了自己的不幸遭遇。她原本出身于一个书香门第,但因为家道中落,父母双亡,她被迫流落街头,以乞讨为生。

颜中代静静地听着孟香的诉说,心中充满了同情。他想起了自己曾经的艰辛生活,也明白了孟香此刻的无助和孤独。他决定帮助这个可怜的女子,不仅是出于同情,更是因为他从孟香的眼中看到了一种坚强和不屈的精神。

颜中代带着孟香来到了自己的家中,给她换上了一身干净整洁的衣服,又为她准备了一顿丰盛的饭菜。孟香感激涕零,她从未想过自己会得到这样的帮助和关怀。她望着颜中代,眼中闪烁着感激和喜悦的泪花。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颜中代一直在帮助孟香。他帮她找到了一份工作,让她能够自食其力,又帮她租了一间房子,让她有了一个安身之处。他还经常去看望她,给她带去一些生活用品和食物。孟香也渐渐地恢复了自己的信心和勇气,她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努力工作,希望能够有一天报答颜中代的恩情。

随着时间的推移,孟香和颜中代之间的关系也逐渐加深。他们成为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互相倾诉着自己的心事和烦恼。颜中代发现,孟香是一个非常聪明和善良的女子,她有着一颗感恩的心和强烈的正义感。他开始对孟香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情感,但他不知道这种情感是什么,也不知道该如何表达。

渐渐地,孟香在颜中代的帮助下,逐渐恢复了自信和活力。她对颜中代充满了感激之情,两人之间也渐生情愫。直到有一天,颜中代终于忍不住向孟香表白了自己的爱意。孟香感到非常惊讶,但她也感受到了颜中代的真诚和善意。她考虑了一下,最终答应了颜中代的请求。不久后,颜中代娶了孟香为妻,两人共同开始了新的生活。

两年后,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孟香为颜中代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女儿,取名颜令宾。这个家庭虽然贫穷,但自从有了颜令宾,就仿佛有了无尽的欢笑和希望。颜令宾从小就聪慧过人,不但模样可爱,而且举止得体,深受父母的喜爱。每当忙碌一天之后,颜中代和孟香看到女儿稚嫩的笑脸,所有的疲劳都烟消云散。

然而,幸福的日子总是短暂的。随着颜令宾渐渐长大,家庭的开支也日益增加。颜中代虽然勤劳,但由于没有一技之长,只能靠打零工维持生计。他嗜酒如命,常常为了买酒而发愁。孟香虽然不满,但也知道丈夫的压力大,只能默默忍受。

有一天,颜中代在酒馆里被卖酒的掌柜奚落了一番。掌柜嘲讽道:“想喝酒,把你女儿卖了换酒喝啊!”这句话原本只是掌柜的一句玩笑话,但颜中代却记在了心里。他回到家后,看着正在玩耍的颜令宾,心中涌起了一股莫名的冲动。

孟香察觉到了颜中代的异样,她关切地问:“你今天怎么了?看起来心事重重的。”

颜中代沉默了一会儿,终于开口说:“我今天在酒馆里听到了一句话,让我有了个主意。”

孟香皱眉道:“什么主意?不会是那些歪门邪道吧?”

颜中代叹了口气道:“我想把令宾卖到青楼换点钱。”

孟香瞬间脸色大变,她难以置信地盯着颜中代:“你说什么?把令宾卖到青楼?你怎么能这么狠心!”

颜中代低下头,声音有些颤抖:“我也是没办法,家里实在太穷了,而且我又嗜酒如命。我只是想用这笔钱暂时缓解一下家里的困境。”

孟香气得浑身发抖:“缓解困境?你就不怕毁了令宾的一生吗?她才十二岁,还是个孩子啊!”

颜中代沉默不语,孟香继续质问道:“你难道忘了当初我们是怎么相遇的吗?你当初也是被生活所迫,但我没有放弃你,而是选择了与你共度难关。现在你怎么能这么对待我们的女儿呢?”

颜中代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愧疚:“我知道我这么做不对,但我真的没有其他办法了。我只是想暂时缓解一下压力,等有钱了再把令宾赎回来。”

孟香愤怒地吼道:“你这是在毁了她的一生!她将来怎么见人?怎么生活?”

颜中代无言以对,他知道自己这么做确实对不起女儿和妻子。但他也被生活逼得走投无路,只能寄希望于暂时的权宜之计。

孟香决定采取行动,她不能让颜中代毁了女儿的未来。她开始四处求人帮忙,希望能够找到一条挽救女儿的道路。然而,在这个人情冷漠的社会里,她四处碰壁,没有人愿意伸出援手。

与此同时,颜中代也在暗中张罗着将女儿卖到青楼的事情。他联系了一家青楼的老鸨,谈好了价钱和交易的时间地点。他觉得自己已经为家庭做出了最大的牺牲,只是暂时将女儿送去青楼而已,等有钱了再把她赎回来。他没有想到自己的这种行为会给女儿带来多大的伤害和阴影。

终于有一天,孟香得知了颜中代已经决定将女儿卖到青楼的消息。她感到心如刀绞,无法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她找到颜中代,两人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孟香哭道:“你怎么能这么狠心?你真的要把我们的女儿送进那种地方吗?”

颜中代沉默了片刻,然后冷冷地说:“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我已经决定了,明天就把她送过去。”

孟香愤怒地扇了颜中代一巴掌:“你这个禽兽不如的东西!你怎么能这么对待自己的亲生女儿?”

颜中代被孟香打得有些发愣,他怒气冲冲地吼道:“你以为我不想让令宾过上好日子吗?我也是被逼无奈!你以为我愿意看着她进青楼吗?我也是没办法!”

孟香泣不成声:“你就是个懦夫!你宁愿毁掉女儿的一生也不愿去面对生活的困难!你怎么配做父亲?”

颜中代无言以对,他知道自己的行为确实不对。但他也被生活逼得走投无路,只能寄希望于暂时的权宜之计。他没有想到自己的这种行为会给女儿和妻子带来这么大的伤害和痛苦。

孟香决定采取极端措施来阻止颜中代的行动。她找到了一些邻居和亲朋好友,向他们求助并请求他们帮忙阻止颜中代的计划。然而,在这个人情冷漠的社会里,孟香的求助并没有得到太多的回应和支持。邻居和亲朋好友都表示无能为力,他们觉得这是颜家的私事,不便干涉。

孟香感到无助和绝望,她不知道该怎么办才能救下女儿。她整日以泪洗面,痛不欲生。她开始策划一场冒险的行动,她决定亲自去青楼救回女儿。

夜幕降临,孟香换上男装,偷偷地溜出了家门。她心中充满了恐惧和不安,但她知道自己没有选择,只能冒险一试。她沿着阴暗的街道前行,心中默默祈祷着能够顺利救出女儿。

经过漫长的跋涉,孟香终于来到了青楼。她深吸一口气,推开门走了进去。青楼里灯光昏暗,音乐靡靡,一群花枝招展的女子在调笑嬉戏。孟香强忍着心中的恶心和不适,四处寻找着女儿的身影。

孟香紧张地四处张望,生怕被青楼的人发现。她小心翼翼地靠近一个昏暗的角落,看到了自己的女儿颜令宾。颜令宾只有十二岁,但此刻她的眼中却充满了惊恐和无助。孟香看到女儿的模样,心如刀绞,她决定立刻救出女儿。

孟香深吸了一口气,鼓足勇气冲上前去,紧紧抓住颜令宾的手,低声喊道:“令宾,快走!妈妈带你回家!”颜令宾被母亲突如其来的出现吓得愣住了,但很快就反应过来,紧紧地抓住母亲的手,跟着她往外跑。

青楼里顿时响起了一片惊叫声和咒骂声,但孟香已经顾不了那么多了。她只想尽快带着女儿离开这个可怕的地方。她拉着女儿飞快地穿过青楼的大厅,一路奔逃。然而,她们并没有能够顺利逃脱。青楼的老板和打手们很快就追了上来,将孟香和颜令宾团团围住。

青楼的老板怒气冲冲地吼道:“你们竟敢在我的地盘上捣乱!找死!”说着,他挥手示意打手们上前抓住孟香和颜令宾。孟香毫不畏惧,她护住女儿,瞪视着那些打手,大声说道:“我是来找我的女儿的!你们敢动她一根手指,我就让你们付出代价!”

打手们被孟香的勇气和决心震慑了一下,但他们很快就恢复了凶恶的表情。他们纷纷上前围攻孟香,试图将她制服。孟香毫不退缩,她与打手们展开了激烈的搏斗。然而,孟香并不是那些打手们的对手,她很快就被打倒在地。颜令宾也被抓住,她挣扎着想要挣脱那些打手们的束缚,但无济于事。

孟香挣扎着爬起身来,她不顾一切地冲向女儿,试图将她从打手们手中救出来。她用力拉扯着打手们的手臂,大声呼喊着:“放开我的女儿!你们这些畜生!”然而,这一切都是徒劳的。孟香无法挣脱那些打手们的束缚,也无法救出女儿。

青楼的老板冷笑着看着这一幕,他挥手示意打手们将孟香和颜令宾带走。孟香被打手们押着往前走,她心中充满了绝望和无助。她知道自己这次可能无法逃脱了,但她仍然紧紧抓着女儿的手,不愿放手。

颜令宾被抓住后,眼中闪烁着泪光,但她没有哭出来。她知道自己必须坚强,必须保护好自己。她紧紧握着母亲的手,试图给母亲一些力量和勇气。孟香感受到了女儿的坚强和勇气,她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知道自己不能放弃,不能让女儿失望。

然而,孟香回到家后,却无法再面对那个丑恶的男人颜中代。她无法接受失去女儿的痛苦和羞辱,她觉得自己的生活已经失去了意义和价值。她感到无尽的绝望和悲痛,她觉得自己无法再承受这样的苦难和折磨了。

孟香独自坐在房间里,她默默地注视着窗外的夜空。她心中充满了痛苦和悔恨,她觉得自己是一个失败的母亲和妻子。她无法原谅自己的无能和软弱,她觉得自己应该为女儿的未来负责,但却无法做到。

孟香感到自己的生命已经走到了尽头,她觉得自己无法再继续生活下去了。她决定结束自己的生命,以此来解脱自己的痛苦和苦难。她找来一根绳子,挂在梁上,上吊自尽啦。颜令宾得知后,痛苦万分。但命运如此,她又能做什么呢。

颜令宾被卖入青楼后,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虽然年纪尚幼,但天赋异禀,腰肢纤细、秀目粉靥、身材高挑,又有过人的才华与智慧。青楼老鸨见了她后大为欢喜,决定重点培养她。于是,颜令宾开始了她的青楼生涯。

在青楼里,颜令宾逐渐崭露头角。她不仅容貌出众,还精通琴棋书画,善于诗词歌赋。她的才华与智慧让她在众多女子中脱颖而出,很快就受到了达官贵人、名人雅士的追捧。

盛世唐朝的青楼女子一般可分成三等:上等以接待达官贵人、名人雅士为主;中等以接待富商巨贾、中小官吏为主;下等则是只要给票子就可与之交欢。而在上等里面还有一个特殊的存在,称为“都知”,这些女子基本都是只卖艺不卖身,是青楼中的佼佼者。

颜令宾十五岁便成为了这样的“都知”。她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她的肤若凝脂,秀目粉靥,腰肢纤细,身材高挑,成为了长安城中最耀眼的存在。而她的才华与智慧更是让她在众多“都知”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当之无愧的女神。

然而,尽管颜令宾在青楼中风光无限,但她的内心却是孤独而寂寞的。她渴望真正的爱情与自由,但却被命运束缚在这青楼之中。每当夜幕降临,她站在窗前,望着星空发呆,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思念与渴望。

在长安城的平康里巷中,颜令宾的名字如同璀璨的明星,闪耀在青楼的夜空中。她的美貌令人惊叹,如同一朵盛开的牡丹,娇艳欲滴。琴棋书画样样拿手,每一次的抚琴弄筝,每一次的泼墨挥毫,都能引来一片赞叹之声。她的才识更是令人钦佩,无论是对诗词歌赋的独到见解,还是对时政要闻的敏锐洞察,都让人为之折服。

鸨母,青楼的老板娘,是一个精明能干的女人。她一眼就看中了颜令宾的潜力,将她视为青楼的金字招牌。每当有重要的客人来访,鸨母总是会亲自出面,带着颜令宾一同迎接。她深知颜令宾的魅力所在,也清楚客人的需求,总是能在最恰当的时机将颜令宾介绍给客人。

这一日,长安城中的一位富商前来青楼拜访。他早已听闻颜令宾的大名,此次前来便是为了一睹芳容。鸨母见状,心中暗喜,知道这次又能大赚一笔。她亲自将颜令宾带到富商面前,微笑着介绍道:“这位便是我们青楼的颜令宾姑娘,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定能让公子满意。”

富商眼中闪过一丝惊艳,他上下打量着颜令宾,心中暗自赞叹。颜令宾也不失时机地展现了自己的才华,她轻启朱唇,悠扬的歌声便飘了出来。她的声音如同天籁之音,让人陶醉其中。富商听得如痴如醉,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随着交谈的深入,富商发现颜令宾不仅美貌动人,更有着不凡的才识和灵慧。他对颜令宾的钦佩之情油然而生,开始与她探讨起诗词歌赋来。颜令宾应对自如,她的谈吐风雅多趣,总是能恰到好处地回应富商的问题。富商越聊越投机,心中的欣赏之情也越发浓烈。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已是夜深人静。富商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青楼,心中却早已将颜令宾视为知己。他知道自己这次没有白来,不仅欣赏到了颜令宾的美貌和才华,更与她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而颜令宾也深感欣慰,她知道自己的努力和才华得到了认可,也为青楼带来了更多的名声和财富。

从此以后,颜令宾在青楼中的名声越发响亮。她的美貌和才华成为了青楼的招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客人前来拜访。而鸨母也对她越发器重,将她视为自己的得力助手。颜令宾在青楼中的日子也越发滋润起来,她用自己的努力和才华赢得了尊重和自由。

然而,颜令宾并没有满足于现状。她知道青楼虽然繁华,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她渴望能够有朝一日脱离青楼的生活,追求更加自由和美好的生活。于是,她开始在心中默默规划着自己的未来。

在康里巷深处的青楼里,颜令宾的传说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据传说,每当有人撩开那珠帘,床榻上的颜令宾露出那婀娜的身姿,那一刻的惊艳,便需要付出一百两银子的代价。折合现在的四万元,虽然价格不菲,但总有许多人心甘情愿为之付出。因为在他们心中,颜令宾的美貌、才华与风情,早已超越了金钱的衡量。

然而,颜令宾对待客人的态度却并非像那些庸脂俗粉一般,她有着自己独特的标准。她对于那些趾高气扬的大官们并不感冒,反而对那些温文尔雅、才情横溢的文人雅士青睐有加。每当有文人墨客踏入青楼,颜令宾总是热情地迎上前去,亲自为他们斟茶倒水,与他们品茗论诗,畅谈天下大事。

有一次,一位来自江南的才子慕名而来。他手持一把折扇,身着青衫,儒雅之风溢于言表。颜令宾一见到他,便知他是个不凡之人。她热情地邀请才子入座,亲自为他泡上一壶龙井茶。茶香四溢之间,两人开始了愉快的交谈。

才子感慨道:“听闻颜姑娘才貌双全,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不知姑娘平日里喜欢读些什么书?”

颜令宾微笑道:“小女子虽不才,但也爱读诗书。尤其喜欢读些诗词,每每读到佳句妙笔,总是心生向往。”

才子闻言,顿时来了兴趣:“哦?不知姑娘最喜欢哪位诗人的作品?”

颜令宾思索片刻,回答道:“我最爱杜甫的诗,他的诗作深沉而又真挚,反映了社会现实与人生哲理。每当我读到他的诗作,总能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共鸣。”

才子听后,不禁对颜令宾的见解表示赞赏:“姑娘所言极是,杜甫的诗作确实堪称诗史。他的诗不仅富有情感,更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姑娘能有如此见解,真是难得。”

两人就这样在茶香与诗韵中度过了一个愉快的下午。颜令宾的才华与风情让才子为之倾倒,而才子的儒雅与才情也让颜令宾心生敬佩。她知道,自己又遇到了一个知音。

在青楼的日子里,颜令宾的宝箱里总是堆满了小伙伴们赠送的诗笺和字画。这些东西在她眼中是无价的财富,远比那些金银珠宝更加珍贵。她珍视着每一份情谊,也用心呵护着与每一位朋友的友谊。

除了文人墨客外,颜令宾的朋友圈还囊括了商贾巨富和名媛淑女。她善于吸引各种不同类型的人,与他们建立起深厚的友谊。然而,她却从不偏心于任何一个朋友,更不对谁以心相许。她始终保持着一种高雅而独立的姿态,让人们对她充满了敬畏和好奇。

有一次,一位富商为了博得颜令宾的欢心,特意送来了一箱珠宝。然而,颜令宾却婉言谢绝了:“多谢公子厚爱,但这些珠宝对我而言并无用处。公子若真有心意,不妨送我一幅好画或是一册好书。”富商听后,不禁对颜令宾的品格更加钦佩。

颜令宾的故事在长安城中传为佳话,她的美貌、才华与风情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然而,颜令宾自己却从未因此而骄傲自满,她始终保持着一颗谦逊的心,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她知道,只有不断地提升自己,才能更好地与朋友们交流、更好地享受生活。

在唐德宗乾符年间的朝野,如同棋盘上的纷乱棋局,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朝廷的权力如同散沙,而一般的朝廷官员则如同失去了方向的风筝,在权力的旋涡中飘荡,无力自拔。他们失去了曾经的权势和地位,生活的重心也渐渐地偏移,转向了那些声色犬马的场所。

平康里巷,这个青楼歌馆云集的所在,成为了他们寄托空虚、排遣悒郁的避风港。每隔几天,这些官员们就会聚集在这里,举行所谓的“文酒之会”。他们以各种各样的名目为名,共同出资,以寻求一丝丝的刺激和欢乐。在这里,他们沉醉于声乐、美色、诗文与美酒之中,试图填补内心的空虚,驱散胸中的郁闷。

这些文酒之会,并不仅仅限于散闲官员,文人雅士也常受邀参与其中。在他们的簇拥下,场面热闹非凡,丝竹管弦之声此起彼伏,轻歌妙舞让人目不暇接。而在场的中央,总有一位才貌出众、见多识广、能言善道的名妓担任着宴会节目的主持人,她被称为“都知”。

“都知”的人选,无疑是文酒之会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她不仅要有出众的容貌和举止,更要有善于调排周旋的才情。她需要营造出整个场子的气氛,让每一个参与者都能感受到欢乐和满足。而她的个人素质,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她必须能说会唱,善诗知文,博古通今,才能满足在场众人的需求。

颜令宾就是这样一位名动京城的“都知”。她的娇客好友如云,才子佳人络绎不绝。然而,她却从不特别偏心于任何一个,更不对谁以心相许。人们纷纷猜测,是不是因为见惯了红男绿女的她,已经心无春波,或者是她柔弱的身体不堪承受**的纵欲。

在一个看似金碧辉煌的世界背后,颜令宾的心墙高筑,她的世界并非外界所见的那般灯红酒绿,而是充满坚持与原则。这座青楼只是她的舞台,她的内心却比任何一处都更加清醒和独立。她知道,身为烟花女子,她的每一个微笑、每一次点头,都带有一定的责任和意味,但她也明白,她不能被这些束缚,她需要有自己的立场和态度。

那日的文酒之会,如常繁华喧嚣。颜令宾着一袭流云般的华服,面庞上的妆容仿佛出自天工,既有女儿家的细腻,又不失江湖女子的英气。她坐在场中央,犹如一朵盛开的牡丹,吸引着众人的目光。她的声音,宛如琴弦上的清泉,流转自如,既有犀利的机智,又不失幽默的巧思,使在场之人皆陶醉其中。

然而,正当欢宴达到**之际,一个异样的音符闯入了这场和谐的乐章。李谦,这位年轻的文人,带着他的新作,如一颗流星划破夜空,闯入了这个宴会。他眼中闪烁着对诗歌的热爱,脸上写满了对世界的热情。他的出现,立刻引起了一场小小的骚动。

颜令宾看着他,眼中闪过一丝欣赏。她微笑着,如同春风拂过湖面,示意他上前。那一刻,李谦的心跳如鼓,但他的眼神却坚定如石。他知道,这是他的舞台,他要用自己的诗篇,讲述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思考。

他站在场中央,仿佛一座孤独的山峰,他的声音如同山间的溪流,清亮而激昂。他的诗篇如一幅幅生动的画卷,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也揭示了他内心的世界。他的每一句词,每一个音节,都仿佛在空气中跳跃,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了他的热情与才华。

随着他的朗诵,整个宴会仿佛静止了,只剩下他的声音在空气中回荡。人们被他的诗篇所吸引,仿佛被他带进了一个全新的世界。颜令宾看着他,心中充满了欣赏和赞许。她看到了他的才华,也看到了他的坚定和勇气。

当李谦朗诵完毕,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他的诗篇,他的才华,他的勇气,都赢得了在场所有人的尊重。颜令宾看着他,心中明白,这个年轻人,将会在未来的日子里,用他的诗篇,书写属于他的辉煌。李谦的心跳如雷鸣般疾驰,他的内心仿佛被点燃的烟花,绚烂而热烈。他瞥了一眼四周,看到那些曾经怀疑、嘲笑他的人此刻都露出了敬佩和欣赏的表情,他们的目光犹如明亮的星辰,照亮了他心中的道路。

他的诗作《春水初生》就像一把锐利的剑,划破了寂静的夜空,震撼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他的每一句词,每一个字,都如同璀璨的宝石,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人们被他诗中的深情所打动,仿佛看到了他心中那汪纯净而深情的湖水。

颜令宾也站起来,向李谦致以热烈的祝贺。她走到李谦身边,轻轻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她的眼眸中闪烁着欣赏和敬佩的光芒。她微笑着说道:“李公子,你的诗作让我看到了生活的美好和希望,你的才华和勇气让我深受启发。我相信,你的未来一定会像你的诗一样,充满了无尽的魅力和光芒。”

李谦的心中充满了感激和喜悦,他深深地鞠了一躬,向颜令宾表示感谢。他知道,这份认可和鼓励对他来说是无价之宝,它会成为他前行的动力,让他在未来的道路上更加坚定和自信。

然而,尽管颜令宾对李谦有着深深的好感,但她并非一般的青楼女子,她不会盲目地陷入爱情。她欣赏李谦的才华,但并不意味着她会轻易地将自己的芳心交给他。她知道,真正的爱情需要时间的磨砺和考验,而不是一时的冲动和激情。所以,尽管李谦的表现已经足够出色,但他仍然没有获得颜令宾的芳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