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花间一梦:历史名妓录 > 第149章 玉如意(上)

花间一梦:历史名妓录 第149章 玉如意(上)

作者:西唐居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14:24:13 来源:小说旗

在明朝时期繁华热闹的江南水乡苏州城之中,有一家专门经营金石玉器的店铺。这家店的掌柜名叫董兴德,此人不仅精通鉴别古董文玩之道,而且还拥有一双能够洞察真假、判断价值高低的慧眼金睛。无论是什么样的金石玉器摆放在眼前,只需看上一眼,董兴德便能准确地分辨出其真伪以及市场价值。

后来,董兴德迎娶了一位温柔贤淑的女子柳氏为妻,并与她共同孕育了一个可爱的女儿。夫妻二人对这个孩子视若珍宝,给她取名为董玉,希望她能像美玉一般纯洁无瑕、美丽动人。

然而,尽管董兴德有着非凡的鉴宝能力,但由于本金有限,店里的生意始终未能如他所愿那般蒸蒸日上、红红火火。面对这种局面,董兴德虽然心中焦急万分,但却也无可奈何。

在一个清晨,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房间里,董兴德轻轻地起身,穿上衣服。他默默地走到床边,看着熟睡中的女儿董玉那可爱的脸庞,心中充满了不舍。然而,作为一名淘宝者,他知道自己必须离开家人,前往乡村山野寻找珍贵的宝物。

董兴德背上褡裢,与妻子柳氏深情道别。尽管心中有着无尽的牵挂,但他明白这是他们家庭生计的重要来源。他踏上了旅程,希望能够带回一些珍稀的物品,改善他们的生活。

在乡村山野间,董兴德漫步于古老的小径上,感受着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有时候生意清淡,他便喜欢四处游历,探索那些被遗忘的角落。或许正是这种坚持和机遇,让他偶尔能捡到一些被忽视的宝贝,从中赚取一些微薄的利润。

当夜幕降临时,董兴德来到了一个小村庄。他向村民们打听是否有人家中藏有老一辈留下的金石玉器等宝物愿意出售。这时,人群中突然传来一个声音:\"徐老伯,您家里不是有一块祖传的血色玉如意吗?何不拿出来让这位先生看看呢?\"

众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一个颤抖着身体的老汉身上。经过询问,董兴德得知这位老汉名叫徐祥清,他的老伴刚刚离世不久,膝下也无儿无女,生活异常困苦。起初,徐祥清显得有些犹豫不决,似乎并不想将祖传之物轻易示人。但在众人的劝说和起哄之下,他最终还是无奈地回到家中,取出了那块传说中的血色玉如意。

董兴德接过这块玉如意,仔细端详起来。它散发着一种神秘而诱人的光芒,色泽鲜艳如血,仿佛蕴含着无尽的故事。董兴德心中暗喜,他意识到自己可能遇到了一件真正罕见的宝贝。然而,在喜悦之余,他也不禁对徐祥清的处境心生怜悯。

这只血色玉如意足有半米之巨,通体猩红如血,色泽鲜艳夺目,令人不敢直视。董兴德小心翼翼地将其捧入手心,仔细端详片刻后,心中已然明了。

此时,人群中有人按捺不住好奇,高声问道:“此等宝物究竟价值几何啊?”

面对众人急切的目光,董兴德并未直接给出答案,而是不紧不慢地开始讲述起关于玉石鉴别的学问来:“诸位且听我一言,这件血色玉如意虽看似不凡,但实际上它只是由一块极为寻常的鸡血石雕琢而成。真正珍贵的鸡血石必须满足几个条件——首先,血色要纯正鲜亮,我们通常称之为‘活血’;其次,血量不宜过多,以六七成为最佳,如此方可称为稀世珍宝。此外,血形亦需独具特色才行。尽管眼前这块玉如意色彩艳丽,雕工精湛,但无奈其充血过度,毫无独特血形可言,并且上方还有一个空洞,内部竟是空心的。综上所述,其价值自然也就大打折扣了。”

众人听他所言甚是有理,皆频频颔首表示赞同。终于有人按捺不住性子,出声问道:“那这玩意儿究竟价值几何啊?”董兴德嘴角微扬,轻笑一声答道:“此玉如意虽非稀世珍宝,但因其乃鸡血石所制,亦可称得上是件不凡之物。现今市场行情,约莫能售得二十两银子罢。”

二十两白银,于这贫瘠之地而言,无疑是笔巨款,惹得在场诸人不禁咋舌惊叹,眼中满是艳羡之色。董兴德目光扫过徐祥清,见其似乎并未心动,心中暗自思忖该如何令其上钩。实不相瞒,此块玉如意实际价值高达千两纹银,然而,董兴德并不愿耗费巨资购入,若无盈利可言,他断不会轻易出手。毕竟,从事古玩玉器买卖行当,靠的便是眼力与智谋,首次出价,自是万不可一步到位。

徐祥清接过玉如意后,毫不犹豫地转身准备离开。董兴德心里暗叫不好,他意识到自己这次可能碰到硬茬儿了。眼看着煮熟的鸭子就要飞了,他连忙喊住徐祥清:“老伯,请等一下!这块石头您是否打算出售呢?您年事已高,留下它似乎也无太大用处。不如将其卖给我吧,我愿意再额外增加十两银子作为酬劳,这已经是最高价了哦!”

听到这话,徐祥清缓缓转过身来,脸上露出一丝惊讶和喜悦之色,他回应道:“若是再加十两银子,那我便考虑将其卖给你。”然而就在此时,一个身材魁梧、膀大腰圆的壮汉突然发话,声音洪亮如雷贯耳:“给五十两银子,我就让徐老伯把玉如意卖给你!”

五十两银子对于董兴德来说并不是小数目,这样一来他几乎没有利润可言了。但一想到这笔交易背后潜在的巨大财富,董兴德还是强装出一副忍痛割爱的模样,咬着牙点了点头,表示同意。而徐祥清根本没有理会那个壮汉所说的话,毅然决然地决定将玉如意卖给了董兴德。

在一个宁静而平凡的黄昏,董兴德满心欢喜地带着收到一块玉如意回到了家。他的脸上洋溢着难以掩饰的喜悦和得意,仿佛捡到了什么大宝贝一般。妻子柳氏远远地看到丈夫那春风满面的样子,心中不禁好奇起来,猜想这次外出丈夫定是有了什么意外之喜。

柳氏心中暗自高兴,赶紧拉着女儿董玉的小手,两人一同走到门口,热情地迎接董兴德的归来。董兴德一进门,便迫不及待地将手中的玉如意展示给妻子和女儿看。

他得意洋洋地笑着对柳氏说:“娘子,你猜猜看,我这次出门碰到了什么好事?我可是捡了个大漏啊!”

柳氏好奇地接过玉如意,仔细端详着,只见它晶莹剔透,雕工精细,确实是一件难得的宝贝。但她还是不敢相信地问:“相公,这东西真的这么值钱吗?要是真的,我们家可真的要发达了。”

董兴德信心满满地回答:“娘子,你放心吧,这块玉如意绝对是个宝贝。我只花了四十两银子就把它收了,要是转手卖出去,至少能赚一千多两银子呢!”

柳氏听后,惊喜交加,连声赞叹:“相公真是好眼光,我们家这次真的要翻身了!”

就在两人兴奋讨论的时候,董兴德两岁的女儿董玉突然拿起那块玉如意,好奇地玩弄起来。她似乎对这块玉如意情有独钟,爱不释手。

董兴德看着女儿与玉如意的亲昵场景,心中灵机一动,笑着对柳氏说:“娘子,我看我们女儿这么喜欢这块玉如意,不如就给她起个小名叫玉如意吧,也算是纪念我们家兴旺发达的开始。”

柳氏听后,觉得这个名字既吉祥又富有纪念意义,便欣然同意了。从此,他们家的小女儿便有了一个寓意深远、充满吉祥的名字——玉如意。

果然不出董兴德所料,当他将那块玉如意以高价卖出后,立即获得了近两千两银子的利润。这笔巨款让董兴德信心倍增,他决定借此机会扩大自己的金石玉器店铺。他租下了更大的铺面,聘请了更多的工匠和伙计,生意也日渐红火起来。

短短不到两年的时间,董兴德的店铺成为了当地最有名的金石玉器商店,他也因此成为了富甲一方的大户人家。而那个曾经只有两岁、拿着玉如意玩耍的小女孩董玉,如今也长成了四岁的大户千金,她的名字更是与那块玉如意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然而,正如俗话说的那样,人怕出名猪怕壮。董兴德的暴富并没有逃过县太爷的眼睛。这个贪婪无耻的县官,一直在寻找机会狠狠敲诈董兴德一笔。

一天,县太爷带着几个手下,亲自上门拜访董兴德。董兴德虽然心中有所警惕,但还是热情地招待了这位县太爷。

县太爷坐在堂屋里,环顾着四周的金石玉器,眼中闪烁着贪婪的光芒。他假意夸赞董兴德的生意兴隆,随后却话锋一转,说道:“董老板,你生意做得这么大,可别忘了给县里交点税赋啊。”

董兴德心中一紧,知道县太爷这是在敲竹杠。他强装镇定,微笑着回应道:“县太爷说得是,我自然不敢忘记对县里的贡献。只是我的生意虽然红火,但利润并不高,还要养活这么多伙计和工匠,实在是难以承受太重的税赋啊。”

县太爷听后,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他冷冷地说道:“董老板,你可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我知道你赚了不少钱,但税赋是必须要交的。如果你不交,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董兴德心知肚明,这个县太爷是在威胁他。但他也清楚,自己现在已经成为当地的大户,不能轻易示弱。于是,他依然保持着微笑,坚定地说道:“县太爷,我自然会按照规矩交税。但我也希望您能公平对待我们这些商人,不要让我们承受过重的负担。”

县太爷见董兴德如此坚定,知道再威胁下去也没有什么意义。他沉思片刻,然后说道:“好吧,董老板,我就给你一个面子。但你要记住,县里可不是你一个人的天下,不要以为自己有钱就能为所欲为。以后每个月的税赋,你可要准时交纳哦。”

董兴德心中松了一口气,知道这次算是暂时摆平了县太爷。他恭敬地送走了县太爷和他的手下,心中却暗自警惕:这个贪婪的县太爷肯定不会善罢甘休,自己必须要更加小心谨慎才是。

一日,阳光透过半开的门帘,斑驳地洒在董兴德金石玉器店铺的柜台上。董兴德正专注地鉴赏着一块新到货的玉石,店里伙计在一旁整理着摆放整齐的玉器。

这时,门口的风铃叮咚作响,一位外地人模样的商人走了进来。他风尘仆仆,面带疲惫,看起来有些狼狈。商人环顾四周,眼神中透露出对董兴德店铺中琳琅满目的金石玉器的羡慕和渴望。

他走到董兴德面前,小心翼翼地从一个精致的锦囊中取出一块玉佩,双手递给董兴德。他低声说道:“董老板,在下是从山西远道而来的商人。不幸的是,我在路上遭遇了强盗,所有的财物都被洗劫一空。现在,身无分文的我连回家的盘缠都没有了。这块玉佩是家传之宝,无奈之下,我只好将其变卖以换取回家的路费。”

董兴德接过玉佩,仔细端详起来。玉佩质地温润,雕刻精细,显然是一件价值连城的宝贝。他抬头看着这位外地商人,发现他的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无奈和恳切。

董兴德心中一动,他想起了自己早年创业时的艰辛和不易。他深知在外经商的艰辛和风险,也明白一个人在困境中的无助和无奈。于是,他放下手中的玉佩,温和地对商人说道:“这位兄弟,你的遭遇确实令人同情。这块玉佩确实是一件难得的珍品,但你现在急需的是回家的路费,而不是这块玉佩的价钱。我给你一百两银子,收下这玉佩,你拿着这些钱回家去吧。”

商人听到董兴德的话,眼眶不禁湿润了。他激动地握住董兴德的手,声音颤抖地说道:“董老板,您真是大善人啊!您的大恩大德,我没齿难忘!”

董兴德微笑着摆摆手,说道:“兄弟,出门在外,谁没有个难处呢?能帮一把就帮一把,这是做人的本分。你拿着这些钱,尽快回家去吧,家人一定很担心你。”商人感激涕零,连声道谢后离开了店铺。董兴德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门口。

在晨曦刚刚洒满大地的时分,董兴德的金石玉器店铺还未完全苏醒。突然间,县太爷带着一帮凶神恶煞的衙役闯了进来,打破了这清晨的宁静。他们个个面目狰狞,仿佛带着一种不可一世的威严。

县太爷铁青着脸,眼神如刀一般锐利地射向董兴德。他不客气地指着董兴德大声喝道:“董兴德,你好大的胆子,竟敢拦路抢劫!本官接到报案,说你抢了人家的玉佩,我还不信,现在证据就在你店里,你还有什么好狡辩的?”

董兴德被这突如其来的指控吓得脸色苍白。他连忙摆手,急切地辩解道:“县太爷,您这是误会了。这玉佩是我昨天从一个外地商人手里买下的,他说是为了回家的路费才卖给我的。我怎么可能去抢劫呢?”

县太爷根本不听董兴德的辩解,他挥手示意衙役们开始搜查店铺。很快,他们就在董兴德的库房里找到了那块玉佩。县太爷得意地举起玉佩,冷笑道:“看看,这就是证据!你还有什么话说?”

董兴德感到一阵无力,他知道,现在无论自己怎么解释,县太爷都不会相信。而且,他清楚地意识到,这是县太爷设计陷害自己的一场阴谋。他心中涌起一股悲愤之情,却无处诉说。

董兴德心中一阵凄凉,他知道自己现在已经是瓮中之鳖,无处可逃了。他被衙役们粗鲁地押解到大牢里,店铺里的财物也被县太爷洗劫一空。在牢房里,董兴德痛苦地闭上眼睛,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悔恨和无奈。

这场突如其来的陷害让董兴德陷入了绝境。他不仅失去了自己的财物和店铺,更被冤枉成了罪犯。然而,他深知,在这个世界上,弱肉强食是常态,而他这次所遭遇的,只不过是一场更为残酷的较量而已。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董兴德如同跌入了无尽的深渊。牢房里的环境恶劣至极,潮湿、阴暗、寒冷,连基本的清洁都无法保证。他的食物粗糙而稀少,每一口都仿佛是对胃部的折磨。但比身体的痛苦更令他难以忍受的,是心灵上的折磨。他不断回想自己是如何被县太爷陷害的,那些曾经的辛苦和付出,如今却化为泡影。

就在这时,牢房的门“吱嘎”一声开了,一束微弱的光线透了进来。董兴德的妻子柳氏,带着一脸憔悴和担忧,走进了牢房。她的眼里含着泪水,但当她看到董兴德时,还是强忍着没有让泪水落下来。

柳氏颤抖着手,摸出了一个小小的包裹,递给董兴德:“相公,这是我偷偷带来的一点吃的。你吃点吧,身体要紧。”

董兴德看着眼前的妻子,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紧紧握住柳氏的手,声音沙哑地说:“娘子,你怎么来了?这里很危险,万一被县太爷知道了……”

柳氏轻轻摇了摇头,打断了董兴德的话:“我不怕。我只是来看看你,看看你过得好不好。兴德,我听说铺子的财物被县太爷洗劫一空了,这是真的吗?”

董兴德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愤怒和无奈:“是的,娘子。我辛辛苦苦积累的家业,就这样被人恶意侵占了。我……”说到这里,他的声音突然哽咽了,眼中闪过一抹决绝。

柳氏看到董兴德的表情,心中一紧。她深知丈夫的性格,知道他是一个坚强而执着的人,但此刻他的眼中却透露出一股绝望和悲凉。她不禁紧紧抱住董兴德,泪水终于忍不住滑落下来:“相公,你要坚强。无论如何,我和女儿都会等着你的。”

然而,董兴德的内心已经遭受了太大的打击。他感觉自己辛辛苦苦建立的一切都在瞬间崩塌了,那种绝望和无力感让他无法承受。他闭上眼睛,深吸了一口气,试图平复自己的情绪。

然而,就在这时,他的身体突然剧烈地抽搐起来。柳氏惊恐地看着丈夫,不知所措。她大声呼喊着狱卒,但四周却一片寂静,无人应答。

就在这时,董兴德猛地睁开眼睛,眼中闪过一抹疯狂的光芒。他用力推开柳氏,身体摇摇晃晃地站了起来。他的口中喷出一口鲜血,染红了牢房的地面。他大声呼喊着:“不!我不能就这样失败!我不能让我的家业就这样被毁掉!”

说完,他的身体猛地一颤,然后重重地倒在了地上。柳氏惊恐地扑上前去,但已经来不及了。董兴德已经失去了意识,他的身体在地上颤抖着,仿佛在挣扎着要重新站起来。

然而,命运却已经对他做出了残酷的判决。董兴德在监狱中吐血而亡,他的家业、他的梦想、他的一切都在这个黑暗的牢房里化为了泡影。他的离去让柳氏痛不欲生,她哭泣着、呼唤着丈夫的名字,但一切都已经无法挽回。而那个阴险狡诈的县太爷却还在外面逍遥自在,继续着他的恶行。

董兴德去世后,柳氏与女儿玉如意相依为命,生活变得异常贫苦。柳氏每日忙于打零工,赚取微薄的收入,只为能让女儿吃得饱、穿得暖。而玉如意,尽管生活艰辛,却依然保持着与生俱来的美貌和聪慧。

有一天,柳氏疲惫地回到家中,看着女儿瘦弱的身影,心中不禁涌起一股酸楚。她轻轻地抱住玉如意,抚摸着她的头发,温柔地说:“如意,你知道吗?你虽然失去了父亲,但你依然是我最珍贵的宝贝。无论生活有多艰难,我都会努力让你过上好的日子。”

玉如意懂事地点了点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娘,我知道。我也会努力学习,争取早日成为一个有用的人,让娘过上幸福的生活。”

然而,美貌却给玉如意带来了无法预料的灾难。不久后,她的美貌在当地传开了,一些不怀好意的人开始注意到了她。一天,一个穿着华丽的男子来到了柳氏的家中,他声称自己是玉如意的远方亲戚,愿意帮助她们度过困境。

柳氏虽然心存疑虑,但在生活压力下,还是选择了相信这个男子。然而,这个男子却是个贪婪的人,他看中了玉如意的美貌,想将她卖到当地的青楼——春艳楼。

一天夜里,这个男子趁柳氏外出打工的机会,偷偷地溜进了家中。他威胁玉如意,强迫她跟随自己前往春艳楼。玉如意害怕极了,但她知道,一旦自己落入那个男人的手中,就再也没有回头路了。于是,她趁着男人不注意,猛地推开他,逃出了家门。

柳氏得知消息后,急忙赶回家中。她看到女儿安全无恙,心中的石头终于落了地。然而,她也明白,这个家已经没有了往日的宁静和安全。那些所谓的亲戚们开始争夺家产,将她视为负担。最终,柳氏在痛苦中离世,留下玉如意孤苦无依。

玉如意失去了唯一的依靠,生活变得更加艰难。那些亲戚们不仅占据了家产,还对她百般刁难。最终,她被迫签下了卖身契,被卖到了春艳楼。

在春艳楼里,玉如意经历了无数的心酸和苦难。她被迫学习各种才艺,以取悦客人。然而,她并没有屈服于命运,她依然保持着那份与生俱来的聪慧和坚强。她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在青楼中开辟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她学会了如何与客人沟通,如何用自己的美貌和才艺赢得客人的赞赏。她不仅成为了春艳楼的头牌姑娘,还结识了许多有影响力的人物。她用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为那些和她一样命运悲惨的女子带来了希望和勇气。

春艳楼,这座位于城市繁华地段的青楼,每当夜幕降临,便成为了一个五光十色的世界。楼前的华灯初上,照亮了街道,也照亮了那些心怀各异的人们的心。琴瑟之音、歌舞之声在楼内悠扬响起,吸引着各色客人络绎不绝地走进这个寻欢作乐的场所。

对于玉如意来说,春艳楼不仅仅是一个新的生活环境,更是一个代表了崭新开始的象征。然而,这个新的开始却伴随着无法逆转的命运改变。当她踏入这座青楼的大门时,她的生活轨迹便已经注定不再平凡。

春艳楼的老鸨,一个精明能干的女人,一眼便看中了玉如意那与众不同的美貌和聪慧。她心中暗自窃喜,因为她看到了一个潜在的巨大商机。在她眼中,玉如意有着成为绝世名妓的潜质,只要加以培养和包装,必定能够成为春艳楼的镇楼之宝。

于是,老鸨开始对玉如意进行全方位的培养。她不仅为玉如意提供了奢华的生活条件,让她住进了楼中最好的房间,还为她雇佣了各种专业老师来教授她各种艺术和技巧。无论是琴棋书画还是歌舞表演,老鸨都希望玉如意能够样样精通。

在这样的指导下,玉如意开始了她的学习之旅。她每天都会花费大量的时间练习琴瑟、学习歌舞,还要跟随书法大师练习书法,跟随画师学习绘画。虽然这些学习和训练非常辛苦,但玉如意却从未抱怨过一句。她明白,这是她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她必须把握住。

随着时间的推移,玉如意的才情逐渐展现出来。她的琴瑟之音如泉水般清澈动听,她的歌舞表演更是让人陶醉其中。她的书法和绘画也日渐精进,每一幅作品都充满了灵气和神韵。

春艳楼的客人们很快便注意到了这位新晋的花魁。他们纷纷前来观赏她的表演,为她的美貌和才华所倾倒。玉如意的名声迅速传遍了整个城市,甚至引来了许多外地的客人前来一睹她的风采。

然而,这一切的成功和荣耀背后,却是玉如意付出的艰辛和努力。她每天都在不断地练习和学习中度过,几乎没有时间休息和放松。她知道,只有不断地提高自己,才能在春艳楼这个竞争激烈的地方立足。

尽管如此,玉如意却从未后悔过自己的选择。她相信,只要心中有梦想、有勇气、有努力,就一定能够战胜命运、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她期待着有一天能够走出春艳楼,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在春艳楼的日子里,玉如意经历了无数次的挑战和考验。但她始终保持着那份与生俱来的聪慧和坚强,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赢得了客人们的赞赏和尊重。她知道,这只是她人生旅程中的一段插曲,她将继续前行,追寻属于自己的梦想和幸福。

老鸨心中暗自盘算着,要在玉如意这位绝世佳人的开苞之夜搞一场盛大的拍卖会,拍出一个令人咋舌的高价。她深知玉如意那倾国倾城的容貌与惊世骇俗的才华必定会让无数达官显贵、富商巨贾们趋之若鹜,而这无疑是她大发横财的绝佳契机。

玉如意自幼便熟读经史子集,琴棋书画更是样样精通。她渴望凭借自身卓越的才情技艺安身立命,绝非情愿出卖色相取悦他人。只可惜势单力薄的她终究无法抵御老鸨阴险狡诈的权谋算计以及咄咄逼人的恐吓胁迫,最终也只好无可奈何地选择了屈服。

玉如意生得一副娇媚动人的模样,风姿绰约,楚楚可怜。平日里常以抚琴弄音、吟诗作赋等方式招揽宾客。其言辞谈吐高雅脱俗,尤好诵读圣贤书;又因性格温柔婉约,深得众人喜爱。此外,她还拥有精湛绝伦的绘画技巧,运笔如飞似游龙,画作栩栩如生;且歌喉清脆悦耳,犹如天籁之音,余音袅袅,摄人心魄。如此色艺双绝之人,实乃苏州春艳楼之头牌花魁。

于是,在那个青涩懵懂的 14 岁,玉如意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接受老鸨让她接客的建议。然而,年轻的她并没有轻易妥协,而是坚定地提出了一个特别的条件:接客的价格完全由客人自行决定,但选择哪位客人的权利必须掌握在她自己手中。老鸨听到这个条件时,简直欣喜若狂,几乎要兴奋得跳起来。她敏锐地意识到,这无疑是一个千载难逢的赚钱良机。毫不犹豫地,老鸨愉快地应允了玉如意的要求。

很快,玉如意即将接客的消息像野火般迅速蔓延开来,整个春艳楼顿时变得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各路富商巨贾、文人雅士以及权贵名流纷纷闻风而动,如潮水般涌向这里,将原本就狭小拥挤的春艳楼挤得水泄不通。人们都渴望能成为那位有幸与玉如意共度良宵的幸运儿。

此时的玉如意身着一袭鲜艳夺目的红色绣花锦裙,裙摆随着她轻盈的动作微微摇曳,仿佛是池塘中盛开的荷花,娇艳而又不失清雅。她的秀发被精心梳理得整整齐齐,宛如瀑布般垂落在她纤细的肩头,一根金簪轻轻挽住,增添了几分端庄与妩媚。璀璨的珠宝在她身上闪耀着微弱的光芒,与她的肌肤交相辉映,更显得她容光焕发。

玉如意静静地坐在一张奢华的榻上,周围摆放着精美的茶具和花瓶,散发出淡淡的香气。她的脸上挂着淡淡的微笑,双眼中却透露出无尽的无奈和酸楚。在这喧闹的环境中,她宛如一朵孤独盛开的鲜花,美丽而令人心碎。

在那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夜晚,竞拍现场气氛热烈异常,喧嚣声此起彼伏,如同海浪般汹涌澎湃。人们的目光紧紧锁定在舞台中央那件散发着迷人光芒的宝物——玉如意身上。每一次叫价都如同雷鸣一般震撼人心,价格也如火箭般节节攀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