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花间一梦:历史名妓录 > 第180章 胡宝玉(中)

花间一梦:历史名妓录 第180章 胡宝玉(中)

作者:西唐居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14:24:13 来源:小说旗

伊奇志立于灯火阑珊的青楼门前,心如止水。眼前的女子,身着锦绣华服,妆容华丽,却正是他儿时的未婚妻——胡宝玉。岁月蹉跎,命运之轮竟让两人在如此场合重逢。

他深吸一口气,迈步向前,声音温柔而坚定:“宝玉,看你如今身着锦绣,品尝着世间的珍馐美味,又有这红尘繁华相伴,难道不觉得这日子如梦似幻吗?官府对你亦是另眼相看,谁还敢小觑你半分?世事难料,你家道中落,夫婿下落不明,何不放下过往,尽享这眼前繁华?”

胡宝玉闻言,秀眉轻蹙,眼中闪过一丝复杂之色。她转身面对伊奇志,声音带着几分哀怨:“伊公子,你可知我心中滋味?自古以来,女子皆愿有一个安稳的家。我沦落至此,非我所愿。当年我夫家显赫,若是他们安好,我又怎会踏入这烟花之地?”

她轻叹一声,继续说道:“‘女子生而愿为之有家’,古人之言,句句戳心。想我当年出身名门,嫁入豪门,本是风光无限。可如今,却身陷这风尘之地,无法抽身。即便夫家无恙,我又何颜面对他们?若是有幸能嫁得良人,哪怕粗茶淡饭,荆钗布裙,我也甘之如饴。至少能过上安稳的日子,不用在这里强颜欢笑,应酬往来。”

伊奇志闻言,心中一动,不禁点头赞叹:“宝玉,你之志向,实乃女子中之佼佼者。既如此,我必助你达成心愿,让你重获新生。”胡宝玉听到伊奇志的提议,心中泛起了千层的波澜,如同秋日的湖水,表面平静却暗藏着涌动的情感。她犹如一颗漂泊在风尘中的明珠,等待着有人能发现她深藏的价值。

她轻轻颤动着眼睫,似乎要将内心的欢喜和忧愁一同抖落。她低头,默默道谢:“官人,您若能将我这沉沦于风尘的女子救出,这份大恩大德,我此生无以为报,只盼来世能化作草木,为您结草衔环。”话语间,她仿佛看见了自己从那个繁华而冷酷的世界中抽身而出,走向一个全新的生活。

就在这时,房门突然“嘎吱”一声被推开,程海涛的笑声如春风般飘了进来:“哈哈,这**一刻值千金,怎能少了美酒助兴?”他的笑声打破了这份宁静,也将胡宝玉从美好的幻想中拉回现实。

伊奇志无奈地摇了摇头,苦笑着回应程海涛的调侃:“昨夜酒醉,今晨尚有宿醉之感,恐是难以再饮。”

程海涛却不以为意,他打趣道:“你这哪里是酒醉,分明是心中有事,醉在了那红尘之中。”

伊奇志微微一笑,回应道:“你错了,我是醉在了酒中,也醉在了人间真情里。”此言一出,众人皆是大笑,气氛顿时轻松起来。

随后,新的酒菜上桌,一行人继续畅饮。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欢声笑语中,时光悄然流逝。待得酒足饭饱,众人方才尽兴而归。

数日后,伊奇志设宴回请程海涛,并特意邀请了胡宝玉作陪。胡宝玉早早地来到了宴席之上,她穿着素净的衣裳,脸上没有了往日的浓妆艳抹,显得清新脱俗。

伊奇志见到她,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感。他端坐在席上,神情严肃地问道:“前两日你曾说,若能脱离这风尘之地,即便嫁给一个平凡之人也心甘情愿。如今我妻已逝,尚未续弦,不知你可愿随我归家?”

胡宝玉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与犹豫。她轻轻咬了咬下唇,眼中泪光闪烁,似乎想要掩盖住内心的激动。她深吸一口气,声音颤抖却坚定地说:“贱妾虽身陷风尘,但心中尚存一丝清明。若大人不嫌弃,愿随大人归家,为奴为婢,只求能有一个安稳的归宿。”

伊奇志听后,心中动容。他站起身来,走到胡宝玉身边,轻轻握住她的手:“我知你心中所想,也知你曾受过许多苦难。今后,你便是我家的一员,我会尽我所能给你一个安稳的生活。”

胡宝玉闻言,泪水夺眶而出。她紧紧握住伊奇志的手,仿佛要将这份温暖牢牢抓在手中。她知道,自己终于走出了那个黑暗的世界,迈向了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独处于一隅,胡宝玉暗下决心,要用自己的方式报答司户大人的深恩。伊奇志听得此言,内心翻涌着难以名状的酸楚,他默默凝视着眼前的女子,那双含泪的眸子仿佛承载了无尽的故事。

“宝玉,你对此地生活的厌弃,我早已心知肚明。”伊奇志轻叹一声,声音里透着无法言喻的柔情,“你的心意,我如何能不感动?我会竭尽全力,助你逃离这牢笼,重获新生。”

正当此时,程海涛踏门而入,见胡宝玉泪痕斑斑,打趣道:“哎呀,这是怎么了?难道是喜事过头,反倒伤怀了?”

胡宝玉强颜欢笑,却无法掩饰内心的哀伤,她郑重地对程海涛道:“程大人,请勿取笑。小女子心中所藏,实乃无尽忧愁,非言语所能表达。”

伊奇志见状,便将胡宝玉渴望从良的愿望告诉了程海涛。程海涛听后,眉头紧锁,沉思片刻后道:“宝玉,你既有此意,我程某人定当竭尽全力助你。这烟花之地,终非长久之计。只是,前路漫漫,艰辛困苦皆在所难免,你可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胡宝玉闻听此言,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连连点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声音略带颤抖地说道:“程大人放心,小女子已深思熟虑,决心已定。只要能逃离这烟花之地,重获自由之身,哪怕前路荆棘密布,小女子也愿勇往直前,无怨无悔。”

伊奇志凝视着胡宝玉那坚毅的目光,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和宽慰。他深知,这柔弱的女子虽身处泥沼,却怀揣着对自由和尊严的执着追求。

于是,伊奇志毫不犹豫地向程海涛提出了为胡宝玉赎身的想法。程海涛听后,先是愣了一下,随即露出赞许之色,缓缓说道:“伊大人若真有意为之,我自然乐于成人之美,尽一份绵薄之力。”

此言一出,三人相视而笑,原本沉重的气氛顿时变得轻松愉悦起来。他们知道,在这漫长而艰辛的道路上,他们将携手并进,共同为胡宝玉的重生而努力。紧接着,大家欢聚一堂,围绕一张朴实无华的圆桌,他们的身影在柔和的灯光下交错重叠,像是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卷。酒杯轻轻相碰,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伴随着欢笑声和谈话声,在空气中交织成一首欢快的交响乐。

胡宝玉脸上洋溢着由衷的感激之情,她眼神闪烁着坚定和期待。她轻声细语地分享着自己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与期望,每一个字都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向往。她描述着自己想要实现的梦想,想要追求的幸福,仿佛已经看到了那美好的未来在自己眼前展开。

程海涛静静地聆听着,时而点头赞同,时而给出一些建议和鼓励。他的话语充满了智慧与温情,像一股暖流温暖着胡宝玉的心房。他的鼓励像是给她插上了翅膀,让她更有勇气去面对未来的挑战。

就这样,在这个温馨和谐的氛围中,时间悄然流逝。窗外夜色渐浓,而屋内却仿佛有着永不消逝的温暖和欢乐。这一刻,胡宝玉感受到了亲情的力量,也坚信自己在未来一定能够实现梦想。

宴会上的欢笑如同天边短暂的流霞,一瞬即逝,化作朦胧烟雾,弥漫在空气中。宾客们纷纷如潮水般涌出大门,每个人踏上属于自己的归程,留下的是身后空荡的厅堂和一片静寂。

在这无声的厅堂中,伊奇志孤独地坐在那儿,仿佛一个被遗忘的角落。他的面前,摆放着一只空酒杯,那杯中的光泽,竟映照出他心中那份沉甸甸的思绪。他望着窗外渐行渐渐远的身影,心中却是波涛汹涌,思绪万千。

他缓缓地伸出手,从怀中取出一纸一笔,那笔杆沉甸甸的,仿佛承载着他所有的决心与期待。他深吸一口气,开始给远在家乡的父亲伊建彬写下一封家信。那信笺上的字迹,宛如刀刻般刚劲有力,每一个字都饱含着他的深情款款。

“父亲大人敬启:

近日,儿得知岳父一家遭遇变故,心中倍感痛惜。胡家小姐胡宝玉,虽经历劫难,幸得逃脱,却不幸沦为风尘,以歌妓之身于世。儿闻之,心痛如绞。

儿与胡小姐昔日曾有婚约,虽世事难料,但儿心犹存旧情。观其志向坚定,虽身处泥淖,却仍保持清白之身,儿深感欣慰。故儿今愿遵守旧约,娶胡小姐为妻,与之共度余生。

望父亲大人成全,让儿得一良伴,共度风雨。

儿 奇志 敬上。”

写完信后,伊奇志轻轻将信笺折叠好,交给一旁守候的仆人,嘱咐他尽快送往家乡。他的心中,既有对过去美好回忆的留恋,也有对未来幸福生活的憧憬,更有对胡宝玉的深深关切与同情。

不久后,伊建彬收到了儿子的来信。他坐在书房中,静静地拆开信封,一字一句地读着信中的内容。他的脸上,从平静逐渐转为震惊,最后化作深深的思索。他抬起头,看向身旁的妻子,沉声道:“你看看吧,奇志他居然想娶那个胡宝玉为妻。”

妻子接过信,仔细地阅读起来。读完后,她也不禁感慨万分:“世事难料啊,谁能想到那个胡宝玉会落到这种地步。不过,奇志这孩子真是有情有义,愿意信守承诺,娶她为妻。”

伊建彬点了点头,道:“是啊,奇志这孩子从小就懂事,有主见。既然他已经决定了,那我们就成全他吧。只是,那个胡宝玉毕竟是歌妓出身,不知道会不会引起什么麻烦。”

妻子想了想,说:“我们可以给苏州太守写封信,请他帮忙处理一下。毕竟奇志是他的下属,他应该会卖我们个面子的。”

于是,一封封承载着希望与期待的信件,在通往家乡的道路上疾驰而去。而伊奇志的心中,也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伊建彬心中激荡,他坚信他的计划能够改变胡宝玉的命运。于是他挥毫泼墨,以诗意流淌的文字,给苏州的太守写了一封情感真挚的信。信中,他细细描述了胡宝玉的才华与善良,请求太守赐她脱离歌妓身份,给予她新生。

夜幕降临,万籁俱寂。伊建彬合上书本,毫不犹豫地起身,迈向门外。他跨上骏马,缰绳一勒,马蹄声响彻夜空,向着苏州方向飞奔而去。

繁星点点,宛如璀璨宝石镶嵌在浩瀚天幕之上;明月高悬,银辉洒向大地,照亮了前方漫长的道路。伊建彬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坚定信念,全然不顾身体的疲惫,一路疾驰。

当东方露出鱼肚白,晨曦微露之际,伊建彬终于抵达了苏州城。此时城中晨雾弥漫,如梦如幻。他顾不上休息片刻,径直朝着司户衙门走去,急切地想要找到自己的儿子伊奇志。

伊奇志正在衙内处理公务,听闻父亲到来,喜出望外,急忙放下手头事务,快步迎出门外。父子二人目光交汇的瞬间,都露出了会心的微笑,那笑容中蕴含着深厚的亲情和无需言语的默契。

\"父亲,您怎么亲自来了?孩儿实在惶恐不安!\"伊奇志恭恭敬敬地说道,表示对父亲的敬重之情。伊建彬看着眼前英气勃发的儿子,眼中满是骄傲和欣慰,他拍了拍伊奇志的肩膀,温和地说:\"为父挂念你,特来看看。况且此次前来,还有要事与你商议。\"

伊奇志引领父亲进入厅堂,命人奉上香茗。两人相对而坐,伊建彬语重心长地讲述起此行的目的。原来,他得知了一些关于伊奇志和胡宝玉之间感情发展的消息,心中十分欢喜。他希望能尽快促成这桩美好姻缘,让他们早日携手共度幸福人生。

伊奇志感动得热泪盈眶,他深深明白父亲的一片苦心。伊建彬温柔地拍了拍儿子的肩膀,眼神中流露出满满的父爱:“奇志啊,关于你和胡宝玉之间的事情,为父已经有所耳闻。我跟你母亲也商量过了,我们都认为既然你们俩有婚约在身,而且她虽然身处烟花之地,但内心却怀着高尚纯洁的志向,那我们又怎么能不满足你们呢?”伊奇志听后,心情异常激动,眼眶微微泛红:“非常感谢父亲和母亲的理解和支持!孩儿现在立刻就去找程海涛,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他!”

不过,伊建彬却面带微笑地轻轻摇了摇头,说道:“奇志,你先不要着急。这件事情还需要向太守禀报清楚,让胡宝玉能够脱离乐籍成为良民之后,你们才可以光明正大地结婚成家。”

伊奇志点了点头,表示明白父亲的意思,然后问道:“那么父亲大人,接下来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伊建彬沉思片刻后回答道:“首先,我会准备一份详细的书信呈交给太守大人,说明情况并请求他批准胡宝玉脱籍之事。”

伊奇志连连颔首,表示认同,紧接着便马不停蹄地去找寻程海涛,并原原本本地向其讲述了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程海涛听完之后,情不自禁地慨叹道:“正所谓‘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啊!你虽然出身名门望族,但却丝毫没有看不起这位沦落风尘的女子,反而对她情深意重、一片赤诚,这样真挚的情感实属难能可贵啊!我程海涛当然会竭尽所能地支持你所做出的抉择!”

伊奇志满怀感激地凝视着程海涛说道:“多亏有程兄您如此侠肝义胆出手相助!然而要想让我们能够名正言顺地结为夫妻,还需要得到太守大人的首肯才行啊。”程海涛毫不犹豫地点头应道:“所言极是,那我们现在立刻动身前往太守府邸,如实地向太守大人禀报具体情况吧。”就这样,二人并肩而行抵达了太守府,毕恭毕敬地向太守详细陈述了整件事的前因后果。

伊奇志毕恭毕敬地用双手将父亲亲自书写的信件呈递上去,信中的每一字每一句无不流露出其父对于胡宝玉满满的关怀和殷切的期盼之情。

太守阅信后,深受感动,当即表示会尽力促成此事,让胡宝玉得以脱离风尘,重获新生。太守接过那封字迹清秀的信笺,慢慢摊开,宛如开启一个深藏在心底的故事。他的眼神在字里行间游走,仿佛被那流淌的墨香所吸引,沉浸在那份深情厚意之中。

信的内容仿佛是一首动人的诗篇,描绘出了一段跨越风尘的爱情传奇。伊奇志,一个英俊潇洒的公子,为了心中的挚爱胡宝玉,不惜跋山涉水,四处奔波。而胡宝玉,虽曾沦落风尘,却保持着高洁之志,她的美丽与坚韧,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照亮了伊奇志的人生之路。

太守读完信后,抬起头,眼中闪烁着赞许的光芒。他看着眼前的两位年轻人,仿佛看到了爱情的力量,也看到了人性的光辉。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缓缓说道:“如此美事,我岂有不成全之理?”他的声音充满了坚定与力量,仿佛一股暖流,流淌在每个人的心间。

伊奇志和程海涛闻言,心中涌起了无尽的感激。他们向太守鞠躬致谢,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太守摆了摆手,笑道:“不必言谢,这是我作为太守应尽的职责。”他的笑容如同春天的阳光,温暖而明媚。

第二天,阳光洒满大地,万物生辉。胡宝玉在众人的见证下,正式脱籍归良,与伊奇志结为连理。那一刻,她仿佛脱胎换骨,重新获得了生命的尊严与价值。

然而,期待中的幸福时光并没有如想象般降临。时间来到了第三天中午,那封正式文书仍然毫无踪迹可循。伊奇志的心头逐渐笼罩起一层沉重的阴霾,一种难以言喻的忧虑涌上心头。他开始担忧事情可能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变化,于是急忙命令手下去打听最新的情况。

没过多久,派出去的人匆匆赶回,带回了一个出人意料的消息。原来,此刻府里的厨师们正热火朝天地忙着准备丰盛的宴席。伊奇志听闻此讯,心中顿时升起一团迷雾。他暗自思索:“难道说,这场府中的宴会,是特意为胡宝玉举办的送别仪式?”这个念头让他心生不安和焦虑,但他实在摸不透太守内心真正的想法和意图。

伊奇志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试图从各种线索中找出答案。他回想起与太守交往的点点滴滴,回忆起他们之间曾经谈论过的话题和达成的共识。可越是琢磨,他就越发觉得困惑不解。太守的心思如同深不可测的湖水,令他无从揣测。

时光荏苒,转瞬间便到了约定之日。果不其然,如伊奇志所料想那般,太守差人传话给胡宝玉,请她前往府邸一同饮酒作乐。此番宴请之人并不多,除了胡宝玉外,仅有通判受邀出席这场宴席。

说起这位通判大人,众人皆知其又名监州。尽管其职位略低于太守,但手中同样握有相当大的权势与地位。眼见此景,伊奇志内心的不安愈发强烈起来。他暗自思忖着,生怕这一切不过是个精心设计的圈套罢了,而自己苦苦追寻的幸福终将化作一场虚幻泡影。

待到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际,太守突然将胡宝玉传唤至身前,毫无保留地向她详述了伊奇志对能与她完婚一事的满心期待,以及伊建彬恳请为她脱离乐籍身份等相关事宜。听闻太守所言,胡宝玉心头顿时涌现出一阵感动之情。她情不自禁地俯身跪地,朝着太守叩头致谢道:“奴家此生此世的生死存亡、兴衰荣辱,从今往后全赖恩公您的慈悲眷顾与悉心安排了。”言语之间,满含着无尽的感恩戴德与敬仰之意。

太守目不转睛地盯着她看,突然嘴角泛起一抹玩味的笑,似笑非笑地开口问道:“今天你还在这滚滚红尘之中徘徊留恋,但从明天开始就要成为司户的夫人咯。那么接下来,你打算怎么回报我呀?”他的语调里夹杂着些许戏谑和几分难以言喻的期许。

胡宝玉听到这话,猛地抬头,眼眸中迸射出坚毅的光芒。她毫不犹豫地回答道:“奴家愿意用余生来报答您的大恩大德,只要是恩公您下达的命令,奴家定当全力以赴、不遗余力地去执行!”她的嗓音铿锵有力,其中蕴含的信念坚如磐石,似乎是在对着自己的幸福和美好未来起誓立约。

胡宝玉的言辞轻柔温和,宛如春日初至时那股和煦轻柔的微风:“恩公大人啊,您对我的救命之恩,胡宝玉没齿难忘。如果真的能够从此摆脱苦难折磨,我一定会虔诚地向上天祈祷,祈求神灵保佑恩公您多子多福,家族世世代代繁荣昌盛,以此来报答您的恩情。”说话的时候,她那满含感恩戴德之情的目光如同深不见底的湖水一般,幽深而动人。

太守听完这番话后,眼神便开始在她身上游移不定,似乎完全被那双如秋水一般澄澈动人的眼眸所迷住了,情不自禁地发出由衷的赞美:“果然是人世间难以寻觅到的绝代佳人啊。”然而还没等他把话说完,身体就已经不由自主地站起来了,并慢慢朝着胡宝玉走过去,看样子好像要伸出手臂把她紧紧拥抱进自己怀里一样。

就在这个时候,一旁的通判将眼前发生的一切都看在眼里,心里焦急万分却又不知该如何是好。因为他向来都是以正直刚毅闻名于世的,所以看到太守如此失态的行为之后,马上毫不犹豫地站出来阻止道,语气坚定且充满力量感:“太守大人,请您停下脚步吧!胡宝玉早就已经答应嫁给伊奇志公子了,从那一刻起她就是伊家的人啦。而且我们跟她之间也有着同朝为官、互称兄弟姐妹的情谊呀。作为正人君子做事应该首先讲究礼数和道义才对,怎么可以如此轻薄放荡呢?这样做不仅违背了伦理道德规范,更会让大家感到羞耻啊!”

听到通判这一席话,太守犹如醍醐灌顶般瞬间清醒过来,脸上泛起一丝不易察觉的红晕,连忙转身面向胡宝玉并诚恳地道歉说:“实在抱歉啊姑娘,刚刚是本官一时间失去理智有些失态了,还请姑娘多多包涵原谅。若不是通判及时提醒我,恐怕本官就要犯下无法挽回的错误咯。以后我一定亲自向伊家谢罪赔不是。”

说完,他立即吩咐下人将胡宝玉引领至内宅,与自家女眷一同安顿。随后,又派人去请伊建彬和伊奇志二人至后堂,设宴款待。

不久,伊建彬与伊奇志被请至后堂。太守热情迎上前,将他们引入座中,并吩咐下人备上美酒佳肴。四人围坐一桌,酒过三巡,气氛逐渐融洽。

太守举杯向伊奇志敬酒道:“伊公子,今日之事是本官唐突了,还望你不要放在心上。从今往后,胡宝玉姑娘便是你的人了,望你们二人琴瑟和鸣,白头偕老。”

伊奇志起身回礼道:“多谢太守大人成全之美意,在下感激不尽。”

通判也在一旁笑道:“伊公子与胡姑娘郎才女貌,实乃天作之合。今后定要相敬如宾,共度余生。”

伊建彬亦举杯向太守和通判致谢道:“多谢二位大人成全我弟弟的婚事,我伊家定当铭记于心。”

四人继续畅饮畅谈,时而谈论官场趣事,时而分享生活点滴。而胡宝玉在内宅中,虽未能亲见这一幕幕温馨场景,但也能隐约听到外面的欢声笑语,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暖流。心海之中,一股暖流悄然涌动,如晨曦中的第一缕阳光,温暖而明亮。她深知,这不仅仅是一种情感的流露,更是一种全新的生活的预兆。她终于要步入一个崭新的世界,一个充满希望和可能性的世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