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花间一梦:历史名妓录 > 第49章 顾横波(中)

花间一梦:历史名妓录 第49章 顾横波(中)

作者:西唐居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14:24:13 来源:小说旗

在月光如水银般流淌的夜晚,秦淮河畔的舞台仿佛被魔法点亮。顾横波,这位宛若流星般璀璨的歌伎,再次以她那婉转悠扬的歌声征服了每一个听众的心。她的美丽如同绽放的昙花,令人惊叹不已,然而在她那明媚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道无法弥合的裂痕,那是刘芳留下的印记,一直困扰着她的内心。

夜幕降临,当她独自面对内心的孤寂时,便会放声高歌。她的歌声饱含泪水,如同一股清泉在石头上起伏。这是一种她试图洗刷内心忧愁的方式。

某一天,顾横波决定在自己的后院举办一场盛大的宴席。文人雅士、江南名流齐聚一堂,举杯畅饮,赋诗抒情。顾横波以她的热情款待和无与伦比的才华让每个人都沉浸在欢乐之中。然而,如同盛夏的夜,月亮也有盈满则亏,随着她在江南名士中的影响日益扩大,渐渐碾压了其他的秦淮歌伎,嫉妒与诽谤也如野草般蔓延开来。

红琴,那个看似与顾横波情同姐妹的女子,心中的嫉妒已经化为了一股熊熊的仇恨。她开始策划一场阴谋,目标直指顾横波的荣誉和地位。不久,红琴纵容一位权势滔天的贵人以对她产生了兴趣为由。于是开始暗中施加压力,企图将她占为己有。

顾横波身处困境,贵族的权势和傲慢让她感到窒息。她面临着恐吓、被别人蛊惑以及毒酒陷害等多种危机。在这个关键时刻,她的众多朋友中,只有余怀坚定地站在她的身边。他并不是家财万贯的大富商,但他学识渊博,有着超凡的应变能力。他对顾横波的才华和魅力深感敬佩,也对她所面临的困境深感忧虑。

当顾横波陷入困境时,她毫不犹豫地寻求余怀的帮助。一天,她在厢房中收到了一份飞刀传书,上面威胁说如果她不主动离开金陵,就会将她沉入淮河之中。面对这样的威胁和恐吓,顾横波陷入了恐惧和迷茫。然而,她知道在这关键时刻可以依靠的人是余怀。

顾横波立刻去找余怀,向他倾诉了自己的困境。余怀微笑着安慰她,拍着她的手说他会尽全力帮助她。他是一个真正的朋友,无论是在顾横波的成功之时还是在她陷入困境之时,都始终陪伴在她的身边。在那个阴暗的午后,顾横波站在余怀的面前,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她轻轻地点点头,承认自己陷入了一个陷阱,“是的,我感觉自己被困住了。我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余先生,请你帮帮我。”余怀静静地观察着顾横波,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保护欲。

他安抚地拍拍顾横波的肩膀,“别害怕,顾小姐。你是一个才华横溢、坚韧不屈的人,我们会一起找出这个威胁你的人。”他沉思片刻,脑海中闪过一个计划。

余怀决定找他在金陵当巡抚的好友吕士良帮忙。吕士良得知情况后,立即派遣了几名心腹协助调查。接下来的几天,顾横波和余怀如同侦探一般,悄悄搜集线索,寻找那个飞刀传书的来源。

终于,他们发现了一个神秘人物,正是那个威胁顾横波的幕后黑手。原来,这个人是顾横波在青楼时的一位姐妹,名叫红琴。红琴为了争宠,与姘头牛二联手威胁顾横波。

余怀与吕士良联手,成功入侵红琴的住所,找到了关键证据。红琴和牛二被逮捕,罪行被彻底揭露。他们被关进了大牢,永远失去了自由。正义终究战胜了邪恶,顾横波的困扰得到了解决。

顾横波满脸感激地看着余怀,“谢谢你,余先生。如果没有你,我恐怕永远无法摆脱这个困扰。”余怀笑着摇摇头,“顾小姐,我们是朋友,我愿意一直陪伴在你身边,为你提供帮助。”

顾横波微微一笑,心中的阴霾一扫而光。她知道,只要有余怀在,她将永远不会孤单。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邪恶终究无法战胜正义,而友情则是我们生活中最宝贵的财富。

某一次,余怀回到了故乡桐城为他庆祝寿辰,顾横波随余怀回家,一同参加了这一盛大的庆典。在余怀父亲的寿辰上,顾横波的表现非常出色。她首先展示了她熟练的古琴演奏技巧。她的指尖轻触琴弦,发出了美妙的乐音。琴声袅袅,如泉水潺潺,仿佛将听众带入了一个寂静而又宁静的世界。每个音符都传达着她的心声,而余怀家人们被她的琴声所深深吸引。

接着,顾横波翩翩起舞,她的舞姿轻盈而又优雅。她如仙子般在舞池中飞舞,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力量和韵律。她的舞姿宛如云卷云舒,既华丽又灵动。观众们都被她的舞蹈给惊艳了,不知不觉间就被她所迷住了。

顾横波的表演赢得了余怀家人的一致赞许。大家纷纷鼓掌,赞扬她的才华和魅力。而余怀更是感到自豪,他看着顾横波的表演,心中充满了喜悦和骄傲。

在这个特别的时刻,顾横波感受到了余怀家人的温暖和关爱,也领悟到了人世间的繁华与尘世的琐事相比是多么微不足道。她意识到自己一直以来都在追逐虚幻的荣华富贵,却忽略了内心的真正渴望。

在那个月色如水的夜晚,顾横波与余怀沉浸在浓情蜜意中,然而,生活总喜欢开玩笑,龚鼎孳的出现如同骤雨般突如其来,打乱了顾横波的生活节奏。龚鼎孳,这位安徽合肥的才子,他的名字早已在文人墨客间传颂千里。他的才华犹如璀璨的星辰,与吴伟业、钱谦益并称为“江左三大家”。

崇祯七年的那个夏天,龚鼎孳以骄人的成绩考取进士,并顺利进入兵科任职。他的刚正不阿,如同疾风骤雨般无畏,他先后弹劾了周延儒、陈演、王应熊、陈新甲、吕大器等当朝权臣,用实际行动向世人展示了他非凡的政治智慧和勇气。

不仅是政治舞台上的风云人物,龚鼎孳的诗词造诣也令人叹为观止。他的诗词情感真挚,语言优美,触动人心,因此被时人推崇备至。他的文采和风度翩翩都使他在人群中独树一帜。

一次偶然的机会,龚鼎孳在秦淮河畔的宴会上邂逅了顾横波。当顾横波轻盈地走上舞台,一曲清歌飘荡在夜空中时,龚鼎孳被她那独特的韵味和超凡的魅力深深吸引。他眼中闪过一丝惊艳,心中泛起涟漪。

宴会结束后,龚鼎孳走到顾横波的面前,眼神温柔而深情地说道:“顾小姐,你可知你那一曲清歌醉了多少人的心?你的才情和美貌,实属罕见。”

顾横波被龚鼎孳突如其来的赞美弄得有些羞涩,她低声道:“龚先生过誉了,妾身只是尽本分而已。”

龚鼎孳轻轻一笑:“顾小姐何必自谦?我对你一见倾心,不知你是否愿意与我共度良辰美景?”

顾横波抬起头,与龚鼎孳深邃的眼神相对,她心中不禁泛起一丝涟漪。然而,她知道她与余怀情深意切,无法割舍。于是,她婉拒道:“龚先生美意妾身心领了,但妾身已有意中人,不能应允。”

龚鼎孳听后微微愣住,但很快恢复了平静。他点了点头,道:“既然如此,我尊重你的选择。只愿顾小姐能与心上人白头偕老。”

尽管遭到拒绝,但龚鼎孳对顾横波的倾慕并未减退。他深知顾横波的特殊身份和遭遇,决定想尽办法和余怀和平竞争。他时常来到秦淮河畔,关注着顾横波的一举一动。顾横波,那如清泉般的女子,也感受到了龚鼎孳的深沉情感,那份情深意切,让她心生感激。然而,她的心,却早已被余怀的温文尔雅所占据。龚鼎孳却并未放弃。

他,龚鼎孳,一个才情横溢的男子,为了心中的挚爱,设计了一个精巧的计策。他与顾横波、余怀二人相约在湖边的月夜,那晚的月光如水,映照在湖面上,仿佛是天地间最纯净的镜子。

尽管多次遭到拒绝,龚鼎孳对顾横波的心意仍旧不减。他知道顾横波独特的身份与经历,也清楚自己的挑战难度。对于这位余怀的佳人,他决定用智谋而非强硬手段来争取。

于是,他开始频繁地出现在秦淮河畔,密切观察着顾横波的一举一动。他观察到顾横波与余怀间的深情,两人在众人面前相敬如宾,恩爱有加。他明白,要赢得美人心,不能靠硬抢,得靠策略。

龚鼎孳以其独到的策略思维和锐利的政治触觉,巧妙地布下了追求顾横波的计策。他亲自找到余怀,不掩饰他对顾横波的深深倾慕,甚至展现出一种谦卑的公平竞争姿态。他坦言,他并不强求结果,只希望在追求顾横波的过程中,能以公平的方式与余怀竞争。

余怀在心中泛起一丝不悦,但他也是个明白人,他看得出龚鼎孳的磊落和坦荡。更重要的是,余怀清楚龚鼎孳的地位和影响力,畏惧他的实力。所以,尽管心中有些不情愿,他还是答应了龚鼎孳的请求。他心里明白,与龚鼎孳公平竞争,自己并无胜算。于是,余怀心中已经萌生退意。

龚鼎孳的计策并非只停留在表面,他更深入地洞察人性和世情。他知道余怀是个磊落君子,更了解余怀心中的畏惧。他精心策划的计策,不仅在于争取顾横波的心,更在于让余怀明白,在这场竞争中,他并非毫无机会。而余怀的退缩,也正中了龚鼎孳的下怀,他的计策已经成功了一半。

在繁华的金陵城中,龚鼎孳的计策如同细雨般悄然展开。他敏锐地察觉到顾横波因病而低落的心情,于是决定采取行动。他暗中嘱咐一位可靠的友人,送去一些珍稀的药材和精心制作的糕点,一同送去的还有一张写满深情的纸条:“得知小姐身体欠安,特送上良药与美食,愿小姐早日康复。”

顾横波收到这份礼物,心头涌上一股暖流。她误以为是余怀所送,满怀欣喜地向他询问。余怀尴尬地摇摇头,表示自己并不知情。尽管心中疑云密布,但他并未深究。时间流转,顾横波逐渐察觉到余怀对自己的态度变得冷淡。她心生困惑,再次向余怀寻求答案。余怀无奈地向她坦白,自己近来被琐事困扰,心情低落,因此对她的关心也少了许多。

顾横波听后心生失落,她开始好奇究竟是谁在默默关心着自己。此时,龚鼎孳如春风般适时出现,他微笑着向顾横波揭露了事情的真相。原来,那些精心准备的礼物都是他送的。如今,顾横波对余怀的猜疑已经萌芽,龚鼎孳决定趁此良机赢得美人的芳心。

顾横波望着龚鼎孳深情的眼眸,心中波澜起伏。这个男人为了赢得她的心,竟然如此费尽心思。她开始重新审视这个一直被自己拒之门外的男人,是否值得托付终身。在这个充满情感纠葛的时刻,龚鼎孳的用心良苦与机智谋划终于悄然打破了顾横波内心的冰山一角。

在那个月色如水的夜晚,龚鼎孳的眼神,如同璀璨的星辰,深情地照耀着顾横波。顾横波的内心,如同被风吹动的湖面,泛起了层层涟漪。这个被她一直忽视的男人,如今在她心中激起了巨大的波澜。她开始重新审视这个男人,他的执着与深情,是否真的值得她去托付终身?

月光下,龚鼎孳的影子在顾横波心中悄然生长。他的用心良苦,他的机智谋划,如同一部无声的交响乐,轻轻地在顾横波的心中奏响。他看出了顾横波的动摇,他知道,这是他赢得美人心的关键时刻。

龚鼎孳的心中燃烧着一团火,那是一种决然的执着,一种深深的爱意。他决定趁热打铁,再施一计,让顾横波彻底放弃余怀,接受他的感情。

他深知顾横波是一个善良、有情有义的女子。她曾对余怀有深深的情愫,然而余怀的冷淡与不解,如同秋日的落叶,渐渐凋零了她的心。而他龚鼎孳,则如同春日的暖阳,逐渐在她的心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于是,龚鼎孳开始实施他的新计策。他找到余怀,坦诚地表达了自己对顾横波的感情,并表示自己已经得到了顾横波的默许,希望能够公平竞争。余怀听后心中不悦,但最终还是选择了退出这场纠葛的情感纷争。龚鼎孳,这位才华横溢的文人,对顾横波的倾慕之情如洪水猛兽,无法抑制。而顾横波,美丽如兰,一次偶然的机会,龚鼎孳欣赏到了顾横波所画的兰花,那是她的闲作。他对她的技艺赞不绝口,也被她所描绘的兰花深深吸引。

于是,他提出要为她画一幅肖像。顾横波欣然应允,她凭栏而立,清风吹拂着她的衣裳,宛如一朵盛开的白莲。龚鼎孳调墨弄彩,用心勾勒,很快一幅生动的《佳人倚栏图》便跃然纸上。他情不自禁地题上一首诗:“腰妒垂杨发妒云,断魂莺语夜深闻;秦楼应被东风误,未遣罗敷嫁使君。”诗句中充满了对顾横波的怜爱之情,也流露出他内心的相求之意。

顾横波含羞不语,心中虽有万般柔情,却因为见惯了这般场景而不敢轻易相信这位陌生客人的许诺。龚鼎孳洞悉了她的心意,没有强求,只是默默地等待明日再来拜会。

在南京的那一个月里,龚鼎孳每天都会来到眉楼做客。他与顾横波一同游历金陵山水,领略那如画的景色;两人静坐楼中吟诗作画,情意融洽无比。然而,临走之前,他提出要带顾横波一同去北京赴任,她却犹豫了。她思索再三,终究没有同意,只是取下一只金钗做信物,约定等龚鼎孳再来南京时相会。

龚鼎孳离开后,顾横波的心中不禁生出丝丝牵挂,竟夜夜梦中与他相会。而之前与她交往的刘芳又想与她重温旧好,她却对此兴味索然,只将他当作一般的客人淡淡相待。

这年的中秋佳节,秦淮河畔的众姐妹相邀聚会赏月。大家围坐在眉楼院里的花亭中,饮酒弹唱,热闹非凡。酒醉之后,有人提议大家来做诗,做不出的罚酒,最佳的用桂花编成的花冠奖励。

轮到顾横波时,她斜视着院中开得正浓的菊花,轻启红唇,笑意盈盈地吟咏了一首《咏醉杨妃菊》:“一枝篱下晚含香,不肯随时作淡妆;自是太真酣宴罢,半偏云髻学轻狂。舞衣初着紫罗裳,别擅风流作艳妆。”她的诗作引起了众人的赞叹和掌声,她也因此赢得了桂冠奖励。在漫漫长夜里傲视着霜花,悬挂在窗畔的那一幕,恍若她倚靠在三郎的怀里沉醉。此刻,一顶桂花帽轻轻地戴在了她的头上,馥郁的香气弥漫开来。这桂花帽的香气,与她那首胜人一筹的诗篇相互辉映,让人惊叹不已。

顾横波能随口吟出这首诗,灵感却来自于龚鼎孳。那个曾经的日子,她转头看到院中醉杨妃菊时,那些与龚鼎孳共度的时光瞬间涌上心头,化为了一行行美丽的诗句。

龚鼎孳再次来到眉楼,是在中秋节后的短暂停留。尽管公务繁忙,他仍然抽空探望顾横波。他只在此处停留一天,却在临走前说服了顾横波,让她答应等待他回头时随他同往京城。

两年前,眉楼的一位年轻姐妹被杭州富商看中,成为了那位富商的妾室。她满怀喜悦和憧憬踏上了新的旅程,然而两年后的今天,她却憔悴地回到了眉楼,与当初离开时判若两人。

原来,她嫁到富商家后,受到了大夫人的刁难,被迫独居在郊外的一座别墅中。起初,她的丈夫还会时常探望她,确保她生活无忧。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的丈夫从苏州迎娶了新的美娇娘,将所有的关爱都转移到了新人身上。这位姐妹的生活日渐艰难,甚至连日常开支都无法保障,最终只能含恨返回眉楼。

这位姐妹的遭遇对顾横波触动颇深。龚鼎孳南下的一个月里,这个故事让顾横波对未来产生了深深的担忧。一月后,龚鼎孳回到眉楼,满怀热情地准备为顾横波赎身并娶她回京城。然而,顾横波却犹豫了,她觉得自己身份卑微,不配做官家之妇。

龚鼎孳对她的拒绝深感失望,但他并没有放弃。他倾尽全力去挽回她的心,温柔地抚慰她。最后,经过一番劝说和等待,顾横波答应给他一年的时间,来证明他对她的真心。

在这一年里,龚鼎孳对顾横波呵护备至,他用行动告诉她他对她的真心和坚定不移的决心。而顾横波也在这段时间里反思自己的心境和未来,她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对龚鼎孳的感情和对未来的期望。

这个故事继续展开,顾横波和龚鼎孳的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和纠葛。他们的命运如何交织在一起?他们的爱情将如何发展?这个故事将会继续引人入胜地探索他们的命运和爱情之路。在流转的岁月中,一年如白驹过隙,匆匆而过。这一年间,龚鼎孳与顾横波的通信如同穿梭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的鱼雁,传递着深沉的情感与思恋。他笔下的文字,宛如海浪一般,温柔而坚定,一再恳求她能与他相见。

然而,顾横波的心中却充满了疑虑与挣扎。她并非不想与他相见,只是生活中的种种牵绊让她犹豫不决。然而,龚鼎孳并未因此对她失去耐心。每当约定的时间即将到来,他便如同飘洋过海的信使,踏上了前往南京的道路,满心期待着与她的相聚。

终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龚鼎孳再次出现在顾横波的面前。他的眼神中充满了认真与坚定,他一本正经地向她提出了求婚。他的声音中充满了真挚与热情,仿佛夏日的微风拂过麦田,带走了她心中的疑虑。

顾横波看着他,眼中闪烁着泪光。她知道,他的执着与真挚已经深深打动了她。她点头同意了他的求婚,那一刻,她的心中充满了感动与喜悦。

然后,龚鼎孳向顾横波表明了自己的心意,他愿意陪伴她一生一世。他告诉她,余怀已经退出,希望她能勇敢地面对自己的感情。顾横波听闻后心情复杂无比。她对余怀有着深深的情愫,然而龚鼎孳的真诚与深情也让她动摇。经过内心的挣扎后,她终于下定决心,接受了龚鼎孳的感情。

她的心中明白这个决定会让她置身于更复杂的风雨中。但她更深知只有勇敢面对自己的感情,才能觅得真正的幸福。而龚鼎孳用他的行动证明了她的选择并非错误。他们共同经历风雨、相互扶持,最终成为彼此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存在。

他们曾一同漫步在春风沉醉的夜晚,看灯火阑珊;也曾一起走过金陵的大街小巷、看过漫天的繁星;更曾在冬日的暖阳下共读诗书、一同品茶论道。那些曾经的点点滴滴都成为了他们心中最美的风景。

在崇祯十四年的明媚春日里,南京城被喜悦与欢庆的氛围所笼罩。这一日,才情美貌兼具的顾横波,以徐善持之名,风光嫁入了龚家,成为了龚鼎孳的妾室。这场备受瞩目的婚礼,仿佛整个城市的庆典,热闹非凡。

街道两旁,人潮涌动,万众瞩目。人们纷纷涌来,只为一睹这场盛大的婚礼。红绸如瀑布般流淌在街道上,红灯笼随风摇曳,仿佛在诉说着喜悦与祝福。喜庆的锣鼓声、鞭炮声交织成一首欢快的乐章,为这特别的日子增添了几分热闹与喜庆。

身穿红袍的龚鼎孳,面带幸福的微笑,牵着顾横波缓缓步入众人的视线。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的美好生活。顾横波,美丽如仙子,轻轻低着头,似乎在品味着这特殊时刻的万千思绪。

夜幕降临,洞房内红烛摇曳,暖色的光晕映照着龚鼎孳与徐善持的身影。龚鼎孳深情地凝视着徐善持,“善持,你今日美得如梦如幻。”他微笑着说道,“从今以后,我愿与你共度每一个春夏秋冬。”

徐善持羞涩地低下头,“妾身得夫君如此,实属三生有幸。”她的声音轻柔如风,满是幸福与感激。

龚鼎孳轻轻地拉过她的手,“善持,我知道你过去经历了很多。但我发誓会用我的一生来呵护你。我会为你撑起一片天,让你不再受任何委屈。”他的眼神坚定而温暖,满是承诺与守护。

徐善持抬起头,眼中泛起了泪光,“夫君,你的话让妾身心中倍感温暖。我愿意与你携手共度余生。”她的泪水滑落,却满含着幸福的微笑。

龚鼎孳轻轻拭去她眼角的泪水,“善持,从此刻起,我们便是夫妻。我会永远陪伴在你身边,不离不弃。”他的誓言真挚而坚定,仿佛为他们的未来封上了一层坚固的保障。

两人在红烛的映衬下,紧紧相拥。这一刻的甜蜜与幸福,消散了所有的过往云烟,只留下了彼此心中那份真挚的情感。从今以后,他们将共同谱写属于他们的美好篇章,创造属于他们的幸福未来。

在那个风华绝代的年代,余怀离开了顾横波,他身着布衣,然而,他的家庭背景却并非寒门之家。他的家族从福建莆田黄石水南迁至南京,这个过程或许充满了艰辛与传奇,但他们的家业也因此日渐繁荣。

与顾横波分别后,余怀与他的妻子共同生活了十年,十年如一日,他对她宠爱有加。他们共同孕育了三个孩子,其中宾硕才智非凡,以诗文博学而着称于世。余怀的才华与智慧不仅体现在他对家庭的关爱,更在于他的人生抉择和追求。

在那个时代,他选择了游学南京国子监,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他的诗文更是被人们广为传颂。他的才华与成就,使他与黄冈的杜茶村、江宁的白梦鼐齐名,他们并称为“余杜白”,成为了清初文坛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吴梅村,明末清初江南文苑盟主,对余怀评价极高。他曾写《沁园春·赠南中余澹心》来赞誉余怀的文采风流,“绿草郊原,此少俊风流如画……问后生领袖复谁人,如卿者?”字里行间,皆是吴梅村对余怀的赞赏与肯定。

而当龚鼎孳评价余怀的词作时,也毫不吝啬地称赞他“惊才绝艳”。

就这样,余怀以其独特的魅力与才华,在那个风华绝代的时代中独领风骚。他的故事和作品都成为了那个时代的记忆,流传至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