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花间一梦:历史名妓录 > 第5章 李师师(下)

花间一梦:历史名妓录 第5章 李师师(下)

作者:西唐居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14:24:13 来源:小说旗

李姥姥特地提前告知,有四位贵客前来。然而,当海棠引领着一位独一无二的客人出现在师师眼前时,她不禁感到一阵惊愕。这位客人的年纪看似已过半百,蓄着一副修剪得整整齐齐的胡须,仿佛是精心呵护的花园中的蔷薇,洋溢着成熟与自信。他的眼神中闪烁着熠熠生辉的光芒,尽管岁月在他的脸上刻下了痕迹,却无法掩盖他内在的活力。他的衣着并不张扬,却能看出每一寸布料都是上乘之选,流畅而华美的线条映衬出他非凡的品位。他的气质犹如一片静谧的湖泊,虽深邃而宽广,却不会拒人于千里之外。他的举止间流露出一种雍容华贵的气质,既不失分寸又充满了魅力。那份潇洒之中蕴含着一份从容与大方的气度,让人不由自主地为之倾倒。在风华绝代的青楼里,师师见识过各种各样的人物,但像这样气度不凡的人却是极为少见的。他的出现让她的心中充满了疑惑,同时也增添了几分好奇心与探究欲。这究竟是怎样的一位人物,为何李姥姥只提到了四位客人,而海棠却只带来了他一个呢?这个谜团在她心中萦绕,使她不禁想要深入了解这位客人的来历与身份。

那位来客步履轻松地走进了屋内,他的动作里没有一丝一毫的拘束,仿佛他早已是这里的老朋友。他微笑着向李师师点了点头,打招呼的方式自然而亲切。自我介绍时,他言语间满是文雅,称自己为赵乙,是一位从事商业的平凡人。但他说,他的生意并不繁忙,暗示他有足够的时间可以常来探访李师师。他询问李师师,他这样的来访是否会让她感到困扰。 李师师为赵乙献唱了一曲,她的声音如丝如缕,婉转悠扬。每一个音符都像是精心打磨过的宝石,闪烁着迷人的光芒。赵乙听得如痴如醉,他的手随着音乐的节奏轻轻敲击着桌面,仿佛在默默地和着拍子。他的眼神里充满了欣赏和赞美,仿佛他正在品味一杯上好的美酒,慢慢地感受着那醉人的滋味。

赵乙原本已经准备好为李师师的演唱鼓掌叫绝,但突然间,一阵喧哗从院门外传来,接着是急促的敲门声。这声音回荡在夜空之中,使得原本安静的夜晚瞬间沸腾。随后,那扇厚重的院门仿佛不堪重负,轰然倒下,溅起的尘土像一股烟云,瞬间弥漫在空气中。 在这烟尘中,一群手持火把的官兵如同飞蝗一般涌入。他们的盔甲在火光下闪烁,火把的光影在他们严肃的面孔上跳跃,显得格外恐怖。他们的到来,使得原本安静的妓院瞬间变得充满紧张与肃杀。 “守住大门,一个也不准跑!”一位身穿戎装的官员大声命令着,他的声音充满了威严。官兵们立刻行动起来,将妓院的大门牢牢守住,仿佛要将这里的一切都封锁在他们的铁壁之内。 楼下,李姥姥和海棠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得浑身乱抖。她们的脸上失去了血色,眼神中充满了恐惧。然而,楼上的一切并不相同。李师师虽然心中紧张,但她尽力保持镇定。只有赵乙和燕青仍然保持着冷静。他们面对着这突如其来的变故,眼神坚定,毫无惧色。仿佛这一切都在他们的掌控之中。

李师师之所以对官兵心生畏惧,并非平白无故。她担忧的是,男扮女装的燕青会在这场无预警的官兵突击中被揭穿身份,从而惹上不必要的麻烦。赵乙,这位沉醉于《春笛破石图》的贵公子,此时全然未察觉到李师师的紧张情绪。 赵乙的目光还停留在那副展开的画上,画中的笛声似乎在破石而出,与他平日里接触的美景大不相同。感受到李师师投来的目光,他轻轻抬首,嘴角带着一抹随意的笑,“这里日常都如此热闹吗?还是说,有什么特别的事情?” 李师师迅速掩藏起心中的惊忧,轻声道:“平时都是些寻欢作乐的客人,像这般兵戎相见的情况,确实是少有的。”她的手指在红牙折竹上轻轻滑过,那是她用来平复情绪的习惯动作,“我去楼下看看,稍作安抚。”说罢,她轻盈地转身向楼梯走去。

李师师刚刚走下楼梯的一半,忽然看见李姥姥颤抖着想要上楼,她立刻镇定地问:“妈妈,外面发生了什么事?这么吵闹?我姐姐被吓到了吗?”李姥姥急急忙忙地说:“哎呀!不知道撞了哪家的煞星,殿帅府的一大群官兵嚷嚷着要抓人!你姐姐现在蒙着头在睡觉呢!” 此时,院子里的火把哔哔剥剥地响,两个官儿模样的孙、窦两人正要往屋里闯。李师师立刻边叫边向院里走去:“孙、窦两将军,为何深夜闯入妾家?”李师师认得这两个人,一个是东京里外缉察皇城使窦监,一个是开封府左右二厢捉杀使孙荣,都是惹不起的煞星。 窦监恶狠狠地说:“我们要缉拿一名要犯,有人看见他进了这个院子,我们要搜一搜……”李师师毫不相让:“妾身这里没有犯人,只有客人!”

窦监,一个脸色严峻的壮汉,眉眼间散发着一股凌厉之气。他那特有的扫帚眉一拧,就如同乌云压顶,使人望而生畏。那张棱角分明的国字脸,被拉得长长的,仿佛一笔挥就的墨迹。突然,他的大嘴咧开,一声震天的吼声直冲云霄:“少废话!来人!先把这妖精拿下再说!”身边的李师师,眼见这阵仗,心下不由一紧。她那婀娜的身姿微微一颤,但很快恢复了镇定。她知道,此时若不硬碰硬,恐怕难以抵挡这两股汹涌而至的恶势力。

这孙、窦二人,对李师师的倾城之色早已垂涎三尺。但每次登门拜访,李师师总是冷若冰霜,让他们无功而返,心有不甘。今日,他们借故公事泄私愤,显露出前所未有的凶恶面目。孙荣,比窦监更为狡猾,上前嘲讽地一揖,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李姑娘,你平日里傲慢无礼,我们也就忍了。但今日,可就没那么好说话了!”“跟这婊子说什么废话!快拿下!”窦监焦急地催促着,一双虎目紧盯着李师师,生怕她逃脱。千钧一发之际,一个身穿团花蓝罩袍、腰系灰丝带的乾瘦老头挤上前来。他虽然身形瘦弱,但并不显得病态。相反,他行动矫健,目光炯炯有神,仿佛肉长在了壳子里头,硬朗而精神。他大步走到李师师面前,威严地喝道:“这里是京城之地,你们夜闯民宅,究竟意欲何为?”他的声音浑厚有力,充满了不容置疑的权威。这一刻,众人仿佛感受到了一股无形的力量。

孙荣从头到脚地审视着挡在李师师面前的老人,实在想不出这老商人凭什么能如此强硬。他大喝一声:“老东西,你是做什么的?我们奉殿帅高太尉之命,来捉拿朝廷要犯,你敢阻挡?”孙荣嘴角一翘,露出了凶狠的神色。“胡说!这里哪有犯人?你还不快快滚出去!”老人似乎对“殿帅府高太尉”的名头毫不在意,反而怒气冲冲地喝斥起来。“一个行踪诡秘的人闯了进来,这娘们就是窝主,你还敢反抗!你快,连这老东西一起绑了!”窦监气得跳脚大喊。“行踪诡秘”这句话似乎激怒了老商人,只见他跺着脚大骂:“造反了!你们这两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奴才,真是活得不耐烦了!” 孙荣和窦监气得七窍生烟,大吼:“快动手!快动手!”士兵们见长官发怒,纷纷冲上前去绑人。“该死的奴才!万岁爷在里面休息,你们竟敢来这里冲撞圣驾,真是罪该万死!”从屋里走出一个胖胖的商人打扮的中年人,声音尖锐刺耳,瞬间传遍了整个院子。 孙荣和窦监抬头一看,顿时吓得魂飞魄散。他们认出了来人,心想:“这不是宫里的太保节度使承宣欢察童贯么?万岁爷真的在李师师这里?这次真的死定了。”

在东京的繁华中,李师师犹如一颗璀璨的星辰,她的名声如同炽热的火焰,甚至连高球和蔡京这样的大人物也对她敬畏有加。在这个夜晚,孙荣和窦监这两位显赫的人物突然间浑身颤抖,像被霜打的秧苗一样瘫软在地,口中喊着死罪,不断磕头。院子里的众士兵见状,也纷纷丢掉了手中的兵器火把,齐刷刷地跪在了地上。李师师看到这突如其来的景象,眼中满是惊讶。她万万没想到,那位坐在龙椅上、万人之上的天子,竟然微服乔装,悄然来到这青楼之中。李师师的心瞬间如同一池春水被风吹拂,泛起了层层涟漪。按照常理,无论是皇帝还是那些权贵,对于李师师这样的女子,应该是如天上掉馅饼般的喜事。但李师师,这个在风月场中的女子,却有着自己独特的气质和人格。她拥有天生的丽质,诗词歌舞、吹拉弹唱无所不能,那种才情和傲骨让人折服。对于那些权贵,她并没有那种迎合奉承的热情。

这时,童贯傲慢地瞥了一眼跪在地上的众人,然后转向李师师,恭敬地行了一礼。李师师虽是被迫应对,但也礼貌地回了礼,然后由海棠陪伴着回到内室。在心底,她始终牵挂着燕青,急切地问海棠:“我姐姐呢?她没事吧?”海棠回答说:“我刚才看了,她睡得很香,大概是真的很累了。”虽然话语随意,但海棠的笑容里似乎隐藏着某种深意。而李师师在走上楼梯的时候,心中五味杂陈,不自觉地对着楼上那未知的方向行起了参拜大礼:“我主在上,妾身李师师见驾,愿我皇万岁万万岁!”那声音深沉而真挚,仿佛包含了她所有的敬意和情感。

哎呀!我今日并非以天子之尊踏足此地,怎能用那宫中的繁文缛节来待我,这可违背了我此行的初衷。快快请起,莫要行此大礼!宋徽宗突然听到了一阵熟悉又悦耳的声音,那正是他心心念念的李师师。他从画中回过神来,疾步向前,亲自扶起了李师师。随后,他瞪了一眼跟在李师师身后的李姥姥和童贯,责备他们擅自闯入,吓得他们连忙道歉,识趣地退到一旁。在摇曳的灯光下,宋徽宗肆意打量着李师师。她身材高挑却不失婉约,眼神清澈如水却无半点媚态。她的云鬓轻挽,粉面含羞,仿佛是月宫中的仙子降临凡尘。宋徽宗心中赞叹,其他的女子在他眼中顿时变得平庸无奇。他举杯向李师师敬酒,赞美道:“你真是京都第一美人。虽闻名天下,今日得见,更胜闻名!”李师师被他的威严所慑,离席道谢,一饮而尽杯中的酒。

宋徽宗心中欣喜如狂,嘴角微翘,温和地对李师师说:“你不必多礼,我虽然是天子,但我更喜欢与你以画会友。你的书法和绘画在京都名声斐然,就让我视你为知己吧。”李师师听得此言,心头一暖,轻轻点头答应。此时,楼上气氛正酣,楼下却是一片混乱。孙荣和窦监因误入禁地而与士兵们跪在院子里,惊恐万分。“你们这两个瞎了眼的奴才!”童贯特有的大嗓门响起,“今日皇上的行踪要是走漏了半点风声,你们的项上人头可就难保了!快滚!”孙荣、窦监如蒙大赦,连连磕头谢恩,带着士兵匆匆离开院子,回到殿帅府向高球复命。这一夜,宫廷之中风起云涌,而李师师与宋徽宗的相遇更是为这个夜晚增添了几分传奇色彩。

这时,李师师盈盈起身,朱唇轻启,婉转的声音在室内回荡:“陛下,刚刚那些闲杂人等扰了您的兴致,真是妾身的罪过。”她跪在宋徽宗面前,楚楚可怜,眉目间尽是柔情似水。宋徽宗心生怜惜,赶忙扶起李师师,手指无意间触碰到她温软的肌肤,仿佛一股暖流直击心底。他顿时有些心猿意马,豪爽地笑道:“今晚我们不醉无归,来人,换大盏!”

夜色渐深,酒香弥漫。宋徽宗和李师师你来我往,觥筹交错。微醺之中,宋徽宗的举止越发放肆,对李师师动手动脚。而李师师则是半推半就,含羞带笑,引得宋徽宗欲火焚身。情到浓时,宋徽宗忘乎所以,猛地撕开了李师师身上的蝉翼薄纱。衣衫零落,玉肌冰肤若隐若现。李师师娇羞地挣扎着,美眸中泛起一丝不易察觉的狡黠。直至雄鸡报晓,宋徽宗才依依不舍地放开怀中的佳人。临别之际,他解下身上的龙凤绢丝巾,轻轻系在李师师的香肩上。这条丝巾承载着两情相悦的绵绵情意,成为他们之间的信物。李师师匆匆整理衣裙,急切地寻找燕青的身影。然而,当她看到桌上留有一封燕青的信后,所有的慌乱都凝固在那一刻。她看完信后心如刀绞,眼眶泛红,晶莹的泪珠在晨光中闪烁。

时间如流水,转瞬即逝,两年已经悄然而过。在这段时间里,宋徽宗仿佛陷入了一场无尽的狂欢,整日沉迷于酒色之中,几乎将朝廷和国家的命运抛诸脑后。那些原本忠诚的大臣,如童贯、高球等人,为了自己的私利,不惜在宋徽宗面前谎报平安,让他以为天下太平,没有任何忧患。在这片混乱与堕落的氛围中,名妓李师师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她的美貌与才情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甚至连宋徽宗也为之倾倒。宋徽宗打算册封李师师为“明妃”,希望借此机会将她接入宫中,成为他独占的花魁。然而,李师师却坚决不同意进宫。在她看来,那座富丽堂皇的宫殿宛如无底深渊,充满了权谋与斗争,远非她所能应对。

宋徽宗虽然心中有些不悦,但他深知不能勉强李师师。于是,他灵机一动,将原本的“金钱巷”改名为“小御街”,并将李师师的闺楼题名为“樊楼”。这样的命名似乎在向世人宣告他对李师师的所有权,也让李师师的名声更上一层楼。此外,宋徽宗还命人打通了“小御街”与皇城的院墙,使得“樊楼”的院子与皇城连成一片。这样既满足了他的占有欲,也尊重了李师师的意愿。对于李师师来说,虽然她是一名歌妓,每日的工作只是倚楼卖笑、送往迎来,但她对于得到皇帝的宠爱并不感到欣喜若狂。她清楚地知道,进到深宫就如同踏进了地狱,而她并不愿意将自己的命运束缚在那冰冷的宫墙之内。

相比之下,李姥姥的态度则与李师师截然不同。她为李师师的成功感到兴奋和自豪,踌躇满志、趾高气扬。在金钱巷中,没有任何一处比她家更荣耀、更引人注目。尽管朝廷一片混乱,但在“樊楼”的欢声笑语中,仿佛还能看到一丝人间的温暖与希望。李师师的美貌和才情不仅让她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还为那些迷失在权力和**中的人们提供了一丝慰藉。

李师师对得到皇帝的宠爱并不热衷,她更愿意保持自己的独立和自由。她深知皇宫中的荣华富贵背后是无尽的斗争和牺牲,而她不愿成为其中的一员。她对自己的生活和职业有着清醒的认识,尽管她的工作在世人眼中可能卑微低下,但她依然坚持自己的原则和尊严。而李姥姥的兴奋和自豪也是可以理解的。作为李师师的养母和监护人,她看到自己的女儿在名利场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自然会感到骄傲和满足。她深知这是她们家族的一次重大机遇,也是她们在社会地位上的巨大提升。然而,在这片繁华背后,宋徽宗的荒淫无道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却令人担忧。童贯、高球等人的谎言和**已经让朝廷失去了往日的威严和公正。而宋徽宗对李师师的迷恋也让他忽视了国家的危机。在这样的背景下,“樊楼”的欢笑似乎更加刺耳,仿佛是对这个国家未来的讽刺和警示。

梁山水泊的豪杰,他们胸怀壮志,无时无刻不在梦想着能得到朝廷的接纳,披上盔甲,挥剑守卫边疆,为国家建功立业。然而,朝廷中高太尉高球却将他们视作叛贼,恨不能立即剿灭。这个元宵之夜,京城的禁令稍微宽松了一些,宋江便决定带领燕青、戴宗等人冒险潜入东京,希望通过名妓李师师的帮助,探听朝廷对梁山的真正态度。燕青上一次进京的经历,他隐藏在绸缎庄里,但那一次的计划被官府识破,燕青不得不逃离京城。幸运的是,他在这危急的时刻遇到了李师师。李师师的智慧和勇气让燕青深感敬佩。她不仅帮助燕青躲过了官府的追捕,还为他指明了逃脱的道路。于是,这次的东京之行,不仅是宋江等人探听消息的行动,更是燕青对李师师的救命之恩的报答。他们将再次面对重重困难,但有了李师师的帮助,他们也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在樊楼院外,燕青以一种看似寻花问柳的姿态徘徊着,眼睛却时刻观察着周围的动静。他的行动谨慎而敏捷,就像一只灵巧的猫头鹰在夜色中翱翔。当他确定周围没有其他人的时候,他迅速地攀上了墙头,又毫不犹豫地跳了下去,消失在黑暗的角落里。樊楼内,柔和的宫灯灯光洒在李师师的闺房中,为房间增添了一丝富丽堂皇的色彩。房间里的陈设比以前更加豪华,但却少了一些清淡自然的味道。李师师坐在书案边,轻轻的叹息着,她的眉宇间藏着深深的忧虑。

“李姐姐,元宵夜这么美好,你怎么发愁呢?”海棠水灵灵的眼睛转着,关切地问道。

李师师抬头看着海棠,没有直接回答她的问题,反而反问道:“海棠,你满意现在的生活吗?”

海棠陷入了沉思。她懂得李师师的用心良苦。李师师为了保护她,多次阻止李姥姥让她接客的打算。这份关怀和保护让她从心底感激不尽。虽然她也想过离开樊楼,但现实让她感到迷茫和无助。她孤苦无依,也舍不得离开像李师师这样好的异姓姐姐。正当两人交谈之际,楼下突然传来李姥姥与人争执的声音。“姐姐请放宽心一点,我下楼去看看是怎么回事!”海棠说道,她的声音里透着一丝坚定和勇敢。

楼下,李姥姥正与一个俊朗的年轻人亲切交谈。这年轻人眼中满是对李姑娘的仰慕,他轻声道:“姥姥,我远道而来,只为一睹李姑娘的芳容。”正当此时,燕青踏入楼内,燕青见楼内没有动静,就直接走进楼内。他看到樊楼现在有很多奴婢,灯火通明,他不好施展轻功上楼,只好和李姥姥打交道。李姥姥一副居高临下的派头,从鼻孔出气地说:“你难道不知道我这楼里不接待俗客吗?我家姑娘是当今的明妃,这个你是知道的吧?”

海棠盯着燕青看了好半天,总觉得有些眼熟。突然,她记起来了,这不就是前年皇上初访李师师那天夜里,师姐介绍过的“姐姐”么你当时就觉得不对劲,果然里面有名堂。海棠来不及多想,忙对李姥姥说:“妈妈,这人好似师师姐的兄弟,我认不准,让师师姐来看看。”海棠虽然不知道燕青的身份,但明白楼下的小伙子是师师姐的意中人,她为师师高兴。

燕青踏入醉花楼的那一刻,空气仿佛凝固了。李师师原本平静的脸上,刹那间泛起一圈圈涟漪,如同初春的湖面受到春风的轻抚。她无意识地触碰了触耳边的秀发,又低头看了看自己身上的衣裳,明明都是平常的样子,却在她眼里此刻显得如此不寻常。她疾步走向楼梯口,似是为了隐藏那股子心头的乱劲儿。

李师师含笑倚在楼梯口,那双如秋水般明亮的眸子盯着燕青,声音里带着几分娇嗔:“哟!真的是我的好兄弟!快快上楼!”她的笑,像是绽放在春风里的桃花,明媚又带着几分妩媚。

燕青被李师师的热情弄得有些愣住,他轻声回应:“姐姐,您这里真是个好地方,让人觉得舒适自在。”他嘴角微翘,目光在李师师的脸上流连。

“姐姐,我家主人硬是要见你呢,不然,我怎么好意思这时候来打扰你呢!你”燕青听李师师这样称呼他,略怔一下,随即会意的呼应着李师师的话尾。“姐姐这里是不见外人的,兄弟,还是我们姐弟说说家常吧!”李师师有意无意地加重了“外人”二字的语气,她的眼神在提醒燕青,这里不是一般的地方,每一句话都可能引来不必要的麻烦。但她的热情却是实实在在的,那份殷勤,仿佛已经超越了主客之间的界限。燕青自然明白李师师的意思,他微微笑着,却也坚定地表明来意:“姐姐,看在兄弟的份上,您就帮帮忙吧!我家主人非常想见您一面。”他的语气诚恳,那份急切的心情,仿佛是怕李师师会拒绝。

“好吧!你就安排一下时间吧!”然后又继续说:“我们姐弟也好久不见了,来,上楼来!让我俩好好的聊聊吧!”“姥姥!摆果酒,时辰还早,您老人家放心,皇上不会这么早来的!”李师师的话对李姥姥来说,并不亚于宋徽宗的圣旨,即使冒点风险,她也只有答应。于是,她开始忙碌地准备果酒和点心,心中虽然有些忐忑,但更多的还是期待。 李师师的闺阁内,布置得雅致而温馨。窗外的阳光透过薄纱窗帘洒落进来,给整个房间增添了一抹暖意。燕青坐在窗前的软椅上,静静地看着李师师忙碌的身影。他的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自从那次不辞而别后,他一直深感愧疚,不知道该如何面对李师师。 李师师端着酒杯,走到燕青身边,突然眼眶湿润起来。她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燕大哥,自从你离开后,我每日都在思念你。我……”她的话还没说完,眼泪便滑落下来。 燕青看着李师师的泪水,心中如被针刺般痛。他明白,李师师对自己的感情是如此真挚,而他同样深爱着她。然而,身为男儿,他有着更广阔的天地和更重要的责任。他轻叹道:“李姑娘,我明白你的心意。我也很想和你在一起,但我不能只想着儿女私情。现在国难当头,我必须尽我所能去保护国家和人民。” 听到燕青的话,李师师微微一笑。那笑容中带着一丝苦涩和无奈,但更多的是坚定和勇敢。她知道,燕青是一个有担当和责任感的男人,他的选择是正确的。她轻轻拉过燕青的手,放在自己的胸口上,柔声道:“燕大哥,我知道你有你的使命。我为你感到骄傲。只要你心中有我,我就满足了。” 突然,李师师靠近燕青,轻轻地吻了上去。她的唇瓣柔软而温暖,带着淡淡的果酒香和女子特有的芬芳。燕青愣住了,他没有想到李师师会这样做。但很快,他反应过来,回应着李师师的吻。 这一刻,时间仿佛静止了。两人的心在彼此的唇间交融,所有的言语都显得多余。他们的爱情虽然充满了坎坷和考验,但依然坚韧而美好。这是属于他们两个人的独特故事,也是他们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又一个个灯火璀璨的夜晚,樊楼的气氛依然热闹非凡。然而,在繁星点点的灯光下,宋江的心头却萦绕着沉重的忧虑。他婉转地表达了农民起义军以抵御外侮为重的决心,他们愿意挺身而出,前往边关抗击敌人。然而,在宋江深情陈述的同时,李师师却陷入了自己的思绪中。她的目光始终未曾离开过燕青的脸庞,那份痴迷和深情显而易见。燕青则面带凝重,内心波澜起伏。他深知自己的处境和身份,也明白李师师的感情,但他只能将这份情愫埋藏在心底。

幸运的是,李师师是一个善解人意的女子,她理解燕青的苦衷,并没有因为自己的感情而影响到别人。她没有发出“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的感叹,而是默默地接受了命运的安排。她觉得“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喜悦于曾经拥有”的满足。李师师感慨地说:“我也曾经向皇上提起过宋大哥的事,可是皇上却听信奸臣高太尉的谗言,硬说宋大哥是占山为王、图谋叛变……”她的话语中带着无尽的遗憾和无奈,“……我们这些艺人,只能听天由命……”她的声音逐渐低沉,眼中泛起了泪光。宋江听到这里,不禁长叹一声:“唉!可怜大宋江山、百姓……”他的声音中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感慨。这一夜,樊楼的灯火依旧明亮,但宋江和李师师的对话却如同一场波澜壮阔的历史剧,让人感慨万千。

突然,楼下的喧闹声打断宋江的话语。李姥姥气喘吁吁地爬上楼,脸上露出惊恐的神色。“师师,我的孩子……”她急切地开口,“宫里那边,有灯烛光闪烁,恐怕是……”宋江和燕青听闻此言,脸色一变,互相对视一眼,心中明了这恐怕是皇上要上门来了。宋江和燕青立刻起身向李师师告辞,准备离开。当海棠领着他们下楼时,李师师依依不舍地对燕青说:“燕大哥,你四处漂泊,一定要多加小心。虽然我身处风尘之中,但我的心依然清白。希望有一天我们还能相见,到时候你一定不要忘记……”李师师声音低沉,眼中泪光闪烁。燕青站在楼梯口,心情沉重。他回头看了一眼李师师,眼中满是感激和不舍。他张了张嘴,想说些什么,但最终只说出一句:“你自己也要保重!”说完,他转身追赶宋江去了。他知道,他们之间的告别可能就是永别,但他也明白,为了义气和责任,他们必须离开。

在历史的长河中,局势的变化就如同翻书一般迅速。宋徽宗的太平梦,就如同脆弱的玻璃球,一碰即碎。公元一一二六年冬,当寒风刺骨,大地被雪覆盖的时候,宋徽宗带着满腹忧虑,步履沉重地踏入了樊楼。他独自品着闷酒,每一杯都像是心中的石头,沉重且苦涩。酒过三巡,他长叹一声,对着李师师道:“师师,金人如狼似虎,他们攻入内地,不肯接受和平。我已下诏罪己,决定让位给太子。唉,我将成为太上皇,或许与你在一起的日子能长些!”他的话音刚落,气氛如同凝固的寒冰,没有一丝暖意。李师师心中惊颤,她没想到局势恶化得如此之快。她的心被阴影笼罩,脸上勉强挤出一丝笑容,口中却只能无力地回应:“但愿如此……”此刻的她,如同飘摇的小船,不知将被历史的洪流带向何方。而宋徽宗的太平梦,也如同破碎的泡沫,消失在风中。

在那个寒冷的十二月二十六日,宋徽宗黯然将皇位让给了太子宋钦宗。犹如落叶归根,宋徽宗的心中充满了无奈与落寞。仅仅三天后,惊恐的东京城传来了金兵即将渡过黄河的消息,整个城市陷入了混乱。人群涌向各个方向,一片混乱。

李师师,那个曾经让宋徽宗心动不已的明艳妓女,她坚决地选择留在东京城,没有随皇室一同撤离。她淡然地对宋徽宗说,如果真的要走,她宁愿回到乡间的小庵,削发为尼,过上平淡的生活。对于宋徽宗来说,李师师的决定无疑是一种挑战,他试图劝说她改变主意,但最终还是选择了尊重她的决定。随着金兵的逼近,东京城变得越来越危险。一年后,就像被风暴吞噬的大船,金兵攻破了东京城。宋徽宗和他的儿子宋钦宗被俘虏,他们像两只无助的小鸟,被押解向遥远的北方。在这支凄凉的队伍中,除了这两位曾经的君王外,还有赵氏王室和三千多名男女百姓。他们像是被命运抛弃的棋子,只能无奈地接受自己的命运。在北上的马车上,宋徽宗的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懊悔和悲苦。他回忆起宫廷的辉煌、精美的衣食,还有李师师的笑脸。那些曾经被他视为理所当然的荣华富贵,如今却变成了他心中无法抹去的痛。他默默地对着自己说:“九叶鸿基一旦休,猖狂不听直臣谋;甘心万里为降虏,故国悲凉玉殿秋。”这是他最后的挣扎和叹息。

至于李师师,她的结局成了一个谜。有人说在湖南洞庭湖畔见过她,她嫁给了一个商人,过着平凡的生活。也有人说她削发为尼,在某个小庵里度过了余生。无论怎样,那个曾经名噪一时的汴都名妓,从此在人们的视线中消失,只留下一段美丽的传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