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花间一梦:历史名妓录 > 第60章 范 钰(上)

花间一梦:历史名妓录 第60章 范 钰(上)

作者:西唐居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14:24:13 来源:小说旗

大明万历年间,京师繁华的背后隐藏着各种矛盾和暗流涌动。这个时代,贫富悬殊,权贵腐朽,而歌妓范钰正是这个时代的产物。范钰生于苏州一个贫苦的家庭,父亲早逝,母亲含辛茹苦抚养她。

范钰家位于苏州的一个古朴街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这个家族世代传承武艺,享有盛名。走进范家,便能感受到一股浓郁的武术气息。庭院中摆放着各种兵器,墙上挂满了历代家族成员的武学成就和荣誉。

范钰的父亲范剑,是一位身姿矫健、精神矍铄的老者。他一身白色练功服,长发束起,显得威风凛凛。范剑年轻时曾游历江湖,与各路高手切磋武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今,他开设武馆,教授弟子,以此维持生计。

范钰自幼便跟随父亲学习武艺。每天清晨,当其他孩子还在沉睡时,她已经起床跟随父亲来到庭院,开始了一天的练武。父亲严格教导她基本功,从站桩、马步开始,逐步教授拳法、剑法、掌法等。范钰年纪虽小,却非常刻苦,从不喊苦喊累。

随着时间的推移,范钰的武功日益精进。她擅长剑法,剑术灵动飘逸,时而如行云流水,时而如狂风暴雨。她的掌法也极为厉害,一掌击出,力道十足。范钰的轻功也很出色,身形矫健,能在房顶和树枝间轻松跳跃。

除了跟随父亲学习武艺外,范钰还会阅读家族传承的武学秘籍和典籍。这些古籍中记载着各种高深的武学技巧和心得体会,是家族几代人的智慧结晶。范钰常常研读至深夜,不断领悟和吸收书中的知识。

在范家的庭院中,经常能看到范钰与父亲对练的身影。两人身形交错,剑光闪烁,掌风呼啸。时而范钰进攻迅猛,时而父亲防守严密。这样的训练对于提高范钰的武功水平非常有帮助。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一场突如其来的洪灾冲毁了他们的家园,也带走了范钰的父亲。

那一年,范钰只有十二岁,还是一个天真无邪的小女孩。一天午后,天气骤变,乌云密布,雷电交加。苏州的河流暴涨,洪水像脱缰的野马般奔腾而下。范钰和母亲正在家中,忽然听到外面传来隆隆的雷声和震耳欲聋的水声。母亲抱起范钰冲向屋外,只见原本平静的河流已经变得波涛汹涌,河水漫过了河岸,淹没了农田和村庄。

范钰的父亲正在去集市买东西,看到洪水冲来,他立刻扔下手里的物品,拼命往家跑。他跳上了一只小船,拼命划向家门口的岸边。然而,汹涌的洪水让他难以掌控小船的方向。他尽力将船靠向岸边,但强大的水流却将船推向了更远的地方。

范钰的父亲不顾一切地划船追赶着家人的方向。他的心中充满了焦急和担忧,他只想保护自己的家人。最终,他看到了范钰和母亲的身影,他们站在一座房子的屋顶上等待救援。父亲奋力划船靠近他们,然而,就在他即将抓住范钰和母亲的手时,一个大浪打来,将小船掀翻。

范钰眼睁睁地看着父亲消失在洪水中。她惊恐地呼喊着父亲,泪水滑过脸颊。她紧紧抱住母亲的腰,两人在屋顶上相依为命。他们等待了漫长的一夜,直到救援队赶来将他们救出。

父亲的离世给范钰留下了深刻的伤痛和无尽的遗憾。她始终无法忘记父亲为救她们而付出的努力和牺牲。从此以后,范钰和母亲相依为命,为了生活不得不离开家乡,四处漂泊。范钰只有十二岁,还是一个天真无邪的小女孩。母亲为了生计,不得不在灾后带着范钰进城,希望能找到一份可以糊口的工作。然而,生活的艰难远超出了范钰母亲的想象。她们在城市里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受尽了世人的白眼和冷嘲热讽。母亲为了给范钰一个安稳的生活环境,不得不将她送到一家歌舞坊学习歌舞技艺。范钰虽然年纪轻轻,但她十分懂事,知道母亲的苦衷。在歌舞坊里,她刻苦学习,很快就展现出了出色的天赋和才华。

范钰天生拥有一副清脆婉转的嗓子,她的歌声如同百灵鸟般悦耳动听。在坊间的学习中,她不仅掌握了各种传统的歌唱技巧,还能够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歌声中,让听众感受到她内心的喜怒哀乐。每次登台表演,范钰都能用自己的歌声将整个舞台点燃,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除了歌唱天赋外,范钰还具备了非凡的舞蹈才华。她的舞姿轻盈优美,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韵律和节奏感。在舞台上,她如同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自由自在地展现着自己的魅力。无论是古典舞还是现代舞,范钰都能够轻松驾驭,为观众带来一场视觉和听觉的盛宴。

随着范钰的名声逐渐传开,她的表演机会也越来越多。歌舞坊成为了她展现才华的舞台,而她的名字也渐渐地被京师的达官贵人所熟知。每当有重要的宴会或庆典活动,都会邀请范钰前去献艺,为活动增添了不少光彩。

范钰的歌舞技艺精湛,她的歌声清脆悦耳,犹如天籁之音,舞蹈动作优美流畅,如同仙子翩翩起舞。她的表演总是能够让人们沉醉其中,忘却烦恼和疲惫。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邀请她前往各种场合表演,无论是富家豪门的宴会,还是官府的庆典,都少不了她的身影。

在云间之地,有一位名叫许兴良的太史,他以博学多才、名满吴中而着称。许兴良自幼聪颖过人,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四岁之时,他便能对出巧妙的对联,令人惊叹不已。六岁之时,他便能挥毫泼墨,写下气势磅礴的大字,笔力雄健,令人赞叹。十岁之时,他便能吟诗作赋,诗句优美动人,深得人们喜爱。

在诗文方面,许兴良的造诣颇高。他的诗文风格清新自然,语言质朴而不失雅致,读来令人陶醉。他的诗作题材广泛,既有山水田园的描绘,也有感时伤怀的抒发,还有对人生哲理的探讨。每一篇诗文都凝聚了他深沉的思想和情感,读后令人回味无穷。

在书画方面,许兴良同样有着极高的造诣。他的书法苍劲有力,笔划婉转流畅,气韵生动。他的画作则笔墨淋漓,意境深远,无论是山水画还是花鸟画,都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和自然的韵味。他的书画作品深受文人墨客的推崇和喜爱,成为了云间之地的瑰宝。

许兴良不仅才华横溢,而且品行高洁,为人正直。他始终秉持着学无止境的态度,不断探求学问的真谛。他的人生格言是:“志存高远,学无止境。”这句话不仅是他对自己的要求,也是他对后辈的殷切期望。

一天,武陵城内,富商刘文清正为其父大摆寿宴,邀请了城中的官僚、豪绅及文人墨客。这其中,太史许兴良亦位列其中。宴会厅内,红烛高照,彩带飘飘,一片喜气洋洋的景象。

正当众人酒酣耳热之际,范钰款款走上舞台。她身着金丝绣制的华服,珠光宝气,璀璨夺目。她的妆容精致,眉如远山,唇若樱桃,更显得她容颜娇美。范钰的出现,立刻吸引了全场人的目光,仿佛所有的光彩都凝聚在了她的身上。

她轻启朱唇,歌声如春风拂面,温暖而柔和。每一个音符都像是精心打磨过的宝石,闪耀着动人的光芒。歌声中,既有对寿星的祝福,又有对生活的热爱,让人心生敬意。舞蹈时,她的身姿轻盈,犹如云中飞燕,舞步曼妙如行云流水,将人们的思绪引向了遥远的天际。她的表演仿佛是一幅流动的画卷,美得令人窒息。

在场的宾客无不被范钰的表演所打动,纷纷为她喝彩。高官们更是赞不绝口,对她大加赞赏。其中,太史许兴良目不转睛地看着范钰,眼中闪烁着深沉的光芒。他被范钰的才华和魅力深深吸引,仿佛在她的表演中看到了另一种生活的可能性。这一幕被坐在旁边的刘文清看到,心领神会。有意要撮合许兴良和范钰。

于是,刘文清决定为两人牵线搭桥,撮合他们认识。他起身走到许兴良身边,微笑着说道:“许太史,您对范姑娘的表演评价如何?”

许兴良回过神来,脸上露出几分羞涩,答道:“范姑娘才华横溢,令人叹为观止。”

刘文清点了点头,又道:“范姑娘不仅才华出众,而且品行高洁,实属难得。我见太史对她颇为欣赏,有意结识,不知您意下如何?”

许兴良听后一愣,随即露出感激之色,道:“刘老爷的美意,我岂能不领。只是我不便直接与范姑娘结识,还望刘老爷代为引荐。”

刘文清微笑着拍了拍许兴良的肩膀,道:“此事好说。我会找个合适的机会,让你们相识相知。”

此后不久,刘文清便在自家府邸设宴,邀请范钰和许兴良一同赴宴。范钰对于刘文清的邀请感到有些意外,但仍然礼貌地接受了。许兴良则早早地到了刘府,等待着范钰的到来。

当范钰款款走进宴会厅时,许兴良眼前一亮。他看到范钰身穿一袭淡雅的绿裙,清新脱俗。她的面容宛如初绽的花朵,娇美而动人。许兴良的心中不禁泛起涟漪,他感到自己已经深深地被范钰所吸引。

在宴会上,刘文清特意安排范钰与许兴良相邻而坐。两人相谈甚欢,从诗词歌赋谈到人生哲学,彼此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刘文清看在眼里,心中暗自高兴。

这一夜,月光洒在刘府的花园中,银光闪闪。许兴良与范钰漫步在花丛中,两人的影子被月光拉得长长的。许兴良突然停下脚步,深深地看了范钰一眼,说道:“范姑娘,我敬你才华横溢,更敬你品行高洁。我愿与你结为知己,共度风雨人生。”

范钰听后心中一暖,她知道刘文清的用心良苦。她抬头看向许兴良,眼中闪烁着柔和的光芒,轻声道:“许太史之言让我倍感荣幸。只是我身份卑微,恐有辱太史之名。”

许兴良急忙摇头道:“范姑娘此言差矣。我敬你之心与你的身份无关。我愿与你一同走过人生的每一个春夏秋冬。”

范钰作为青楼的一名歌妓,做梦都希望有人替自己赎身,过上正常人的生活。更何况眼前这个还是个饱肚诗文的堂堂太史许兴良,还长的一表人才。范钰听后激动万分。范钰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她轻轻地咬了咬嘴唇,声音略带颤抖地说道:“许太史,我身处青楼之中,每日过着卖笑为生的生活。我心中渴望自由,希望有朝一日能够离开这里,过上正常人的生活。如果您愿意为我赎身,我定当感激不尽。”

许兴良听后心中一颤,他感受到了范钰的真诚和渴望。他看着范钰,目光坚定地说道:“范姑娘,我并非一时兴起。自从那日寿宴之上见过你,你的才华和美貌便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中。我愿为你赎身,让你从今往后不再受这青楼的束缚,过上幸福自由的生活。”

范钰听后激动万分,眼中泛起了泪光。她知道,自己的梦想终于要成真了。然而,她仍有些担忧,怕这一切只是幻觉。她小心翼翼地问道:“许太史,您的承诺可当真?”

许兴良见范钰如此谨慎,心中更加怜爱。他伸出双手,轻轻托起范钰的脸庞,温柔地说道:“范姑娘,我乃堂堂太史,一言九鼎。我发誓,今生今世定当好好待你,不离不弃。”

范钰听到这番话,心中终于踏实了下来。她知道,自己找到了真正的归宿。她含泪微笑,轻轻地点了点头,道:“许太史,谢谢您。我会用我的一生来回报您的恩情。”

许兴良见范钰答应下来,心中无比欢喜。然而,他知道要实现范钰的愿望,还有一段艰难的路要走。那便是为范钰赎身。

赎身的费用并非小数目,尤其范钰在青楼中是头牌,价格自然不菲。许兴良虽然身为太史,俸禄不少,但要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钱还是有些困难。于是,他决定先向亲友借一些,再将自己的一部分田产卖掉。

许兴良找到自己的好友,说明情况,请求借款。好友深知他的为人,毫不犹豫地借给他所需的赎身费用。这让许兴良感到十分欣慰。

另一方面,许兴良回到家中,决定将自己的一部分田产卖掉。他深知这是家族的祖产,有些不舍得,但为了范钰,他愿意做出牺牲。经过几番周折,终于找到买家,将田产卖掉,筹得了赎身所需的费用。

然而,当许兴良带着赎身费用来到青楼时,却遭到了老鸨的刁难。老鸨眼见一大笔银子,岂肯轻易放过这个机会。她故意坐地起价,要求增加赎身费用。

许兴良心中虽然愤怒,但他知道此时不能意气用事。他冷静地与老鸨交涉,经过一番唇枪舌剑,最终老鸨同意了原来的价格。

终于,许兴良成功地为范钰赎了身。当范钰知道许兴良为了替自己赎身竟然卖掉部分祖产时,她的心中充满了感激和感动。

范钰的眼眶湿润,泪珠滑落。她扑在许兴良的怀中,泣不成声。许兴良轻轻地拍着她的肩膀,柔声道:“范钰,不要哭了。为了你,我做什么都愿意。”

范钰抬起泪眼婆娑的脸庞,哽咽着说道:“许太史,您对我太好了。我今生今世都无法报答您的恩情。”

许兴良微笑着摇了摇头,道:“范钰,你不需要报答我。我救你出来,是因为我爱你,想与你共度一生。你只要陪在我身边,用你的笑容和温暖填满我的生活,我就心满意足了。”

范钰听到这番话,心中更加感动。她知道,自己遇到了真正的知己和爱人。她紧紧地抱住许兴良,将所有的感激和爱意都融入到这个拥抱中。

自此以后,范钰与许兴良共同度过了无数个温馨的日子。他们共同赏花、观月、品茶、吟诗,彼此间的感情日益深厚。范钰终于摆脱了青楼的束缚,过上了她梦寐以求的正常人的生活。。

在明朝万历年间,日本倭寇的崛起成为了中国沿海的一大祸害。这些倭寇如同饥饿的狼群,虎视眈眈地盯着中国的海岸线,随时准备侵犯。他们的到来,给沿海居民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和灾难。

某一天,一支凶猛的倭寇队伍突然逼近了武陵城。这支队伍人数众多,装备精良,气势汹汹,令人望而生畏。守城的官兵们猝不及防,他们没有料到倭寇会来得如此之快、如此之猛。一时间,官兵们手忙脚乱,不知所措。

官员们更是惊慌失措,他们纷纷丢盔弃甲,狼狈逃窜。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整个武陵城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

倭寇们如入无人之境,他们疯狂地冲进城内,开始了惨绝人寰的杀戮和掠夺。男人们被残忍地杀害,凄厉的惨叫声响彻整个城市。女人们被掳走,她们的哭喊声此起彼伏,撕心裂肺。

武陵城瞬间变成了人间地狱,血腥和悲惨的气氛弥漫在每一个角落。房屋被烧毁,街道上满是残垣断壁,居民们四处逃窜,整个城市陷入了一片恐慌和绝望之中。

这支倭寇队伍从城东攻入,他们如同一群饿狼,一路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武陵城陷入了一片火海,哀嚎声此起彼伏,惨状令人目不忍视。

身为太史的许兴良亲眼目睹了这一切,他的心中充满了惊恐与愤怒。作为一个有骨气的朝廷官员,他无法忍受倭寇的暴行,更不甘心屈服于这帮侵略者的淫威。

“我不能再坐视不管了。”许兴良握紧双拳,自言自语道。

这时,家里的奴仆们纷纷催促着许兴良全家尽快逃命。许兴良看着惊慌失措的家人,心中明白此刻的形势十分危急。他转身对奴仆们说道:“你们带着夫人先走吧,一定要保证她的安全。”

范钰听到许兴良的话,立刻上前拉住他的手,道:“相公,要走一起走,要死一起死。我们不能分开。”

许兴良深情地看着范钰,他知道妻子的心意。但他身为男子汉大丈夫,岂能在此危难之际丢下百姓独自逃生。他用力挣脱范钰的手,毅然说道:“范钰,听我说,现在不是儿女情长的时候。你带着众家仆先走,我随后就来找你们。”

许兴良看着范钰焦虑的眼神,心中明白她所承受的压力。他尽力安抚她的情绪,道:“范钰,我知道现在的情况很糟糕,但请相信我,这帮倭寇只是弹丸小国之民,成不了什么大气候。等他们撤军后,你们再一起回来。家中的一切我都会照看好。”

范钰听后眼中泛起泪光,她紧紧地握住许兴良的手,哽咽道:“相公,我知道你是为了我们的安全着想。但我也明白自己的处境,我自幼随父习武,恐怕倭寇还不是我的对手。”

许兴良听后心中一颤,他知道范钰这是不想离开自己而找的借口。在这个生死攸关的时刻,她宁愿选择陪在自己身边,也不愿意独自逃生。他紧紧地抱住范钰,道:“范钰,你真是我的好妻子。我明白你的心意,我们一同面对这困境。”

在泪眼朦胧的家仆们纷纷离开之后,许兴良和范钰紧紧地依偎在一起,面对即将到来的危机。他们关紧门窗,静静等待着那些恶名昭彰的倭寇的到来。他们心中明白,接下来的命运将充满未知与挑战,但只要彼此相依,他们坚信任何困难都能够共同度过。这一刻,他们的心紧紧相连,无论未来将面临怎样的困境与挑战,他们都将携手共度,不离不弃。

在紧张的氛围中,范钰与许兴良迅速制定了一个精心的计策来对抗即将到来的倭寇。他们了解到,这些倭寇通常行动敏捷且狡猾,因此需要一个出其不意的策略来对付他们。首先,他们决定利用家中的地形进行防御。许兴良熟悉这个宅邸,知道哪些地方是倭寇可能攻击的入口,哪些地方可以作为他们防守的阵地。

他们将沉重的家具和其他物品拖到门窗处,堆砌成临时的屏障,以延缓倭寇的进攻。同时,他们计划利用家中的火源来制造烟雾。当滚滚烟雾弥漫时,不仅会遮蔽倭寇的视线,还会迫使他们不得不面对呼吸困难的情况,从而减弱他们的战斗力。范钰和许兴良还准备了一些暗器,如锋利的飞刀和石子,用于近距离的攻击。他们会在适当的时机投掷这些暗器,给倭寇造成突然的打击。

此外,他们还制定了一份详尽的撤退计划。如果形势变得不利,他们将通过家中的秘密通道逃离,以避免被倭寇围困。这个计策充分考虑了倭寇的特点和他们所处环境的优势,旨在削弱敌人的优势并提高自己的生存机会。范钰和许兴良深知这个计策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决定他们的生死存亡,但他们仍然勇敢地决定要试一试。

随着破门声的响起,整个宅邸都充满了紧张与肃杀的气氛。范钰与许兴良眼神交汇,彼此都明白接下来将是生死较量。他们已经没有退路,只能拼死一搏。范钰利用他对府邸地形的熟悉,迅速闪避倭寇的攻击,同时用尽全力挥出一棒,将一个倭寇打倒在地。紧接着,在一片刀光剑影中,范钰面对越来越多的倭寇,只能竭尽全力地抵挡。眼见敌人如潮水般涌来,她心中明白,这样下去绝非长久之计。

这时,许兴良发现了身边的一处地形优势,他当机立断,利用地形的遮蔽,从倭寇身后发动了迅猛的攻击。只见他手一扬,飞刀犹如一道闪电,准确地击中一个倭寇的后背。这一击虽然造成了一定的混乱,但敌人数量依然庞大,不时有倭寇从四面八方涌来。

正当许兴良准备再次发动攻击时,一个倭寇突然从侧面冲向他,手中的刀锋闪烁着冷冽的光芒,直指他的要害。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范钰毫不犹豫地挡在了许兴良的面前,用自己的身体为他筑起一道防护墙。只听得一声闷响,那柄锋利的刀深深刺入了范钰的左肩,她痛苦地倒吸一口冷气。

范钰强忍着剧痛,迅速将许兴良推向一旁,并果断地推入家中的密道。她没有丝毫迟疑,用尽全身力气,堵住了密道口。面对凶神恶煞的倭寇们,范钰展现出了惊人的勇气和毅力。密道的入口就在倭寇的眼前,但他们却被范钰的举动所震惊,一时间竟然没有反应。范钰趁机用全身力气堵住了入口,她的眼神坚定而果敢。

这时,倭寇们才回过神来,他们看到的是一个美丽而倔强的女子。范钰的容貌倾城倾国,美得令人窒息。她的双眼犹如秋水般清澈,鼻梁高挑,唇红齿白,面似桃花。那一头乌黑的长发飘逸如瀑布,更增添了几分优雅与高贵。倭寇们被范钰的美貌所震撼,一时间竟然忘记了追捕许兴良的初衷。他们纷纷上前,试图抓住这个美丽的女子,作为战利品。但范钰并没有给他们机会,她用尽最后的力气,与倭寇展开了搏斗。

她的动作矫健而优雅,仿佛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她时而用掌击退敌人,时而用脚踢中对方的要害。虽然身受重伤,但范钰的眼神中却充满了不屈与坚定。

在范钰的拼死抵抗下,倭寇们一时间无法得手。但他们并没有放弃,他们知道,只要抓住这个女子,就能得到更多的利益和荣耀。他们围绕着范钰,不断地发动攻击。

范钰的体力逐渐耗尽,但她依然坚守着密道的入口,用自己的身体为许兴良挡住了一切的危险。她的美貌与勇气感动了所有的倭寇,也令他们更加疯狂地想要得到她。“活捉她!”倭寇们疯狂地喊叫着,蜂拥而上,最终,范钰因体力不支而倒下。倭寇们一拥而上,将她捉住。在最后时刻,她用尽全身力气对密道中的许兴良喊道:“快跑!一定要活下去!”

许兴良在密道中听得这一声呼喊,心中的愤怒与悲痛瞬间交织在一起。他没有盲目地冲出去,因为他知道现在出去只会是死路一条。他必须冷静下来,积蓄力量,只有活着才有机会救出范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