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花间一梦:历史名妓录 > 第69章 葛嫩娘(上)

花间一梦:历史名妓录 第69章 葛嫩娘(上)

作者:西唐居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14:24:13 来源:小说旗

在明朝末年的乱世中,社会动荡不安,人民流离失所,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这个时候,有一位名叫葛挺昱的大将,他以一己之力,镇守着金陵城,保护着城中百姓的安全。

葛挺昱是一位高大威猛的将领,他身高八尺,腰围也是八尺,看起来非常壮硕。他的脸上长满了络腮胡子,双目炯炯有神,仿佛能够看穿人心。他身穿连环甲,手持一把青龙偃月刀,威风凛凛,杀气腾腾。每次他骑着高头大马在城墙上巡逻时,城中的百姓都会纷纷涌上城墙,欢呼雀跃,称赞他是“再生吕布”。

除了武艺高强之外,葛挺昱还是一位智谋过人的将领。他在金陵城外修筑了一道坚固的城墙,还在城墙上设置了各种防御工事,如箭楼、炮台等。他经常派出探子打探贼寇的动向,及时做好防范措施。

有一次,贼寇集结了大批人马,气势汹汹地攻打金陵城。葛挺昱亲自上城指挥,他命令士兵们用弓箭射击贼寇,用火炮轰击贼寇的船只。贼寇们被打得落花流水,纷纷败退。葛挺昱趁机率领士兵们冲出城门,追杀贼寇,一直追到数十里外,杀得贼寇血流成河。

从此以后,贼寇们再也不敢轻易攻打金陵城。金陵城也因此成为了一座安全的城池。葛挺昱也因为他的英勇事迹,成为了百姓们心中的英雄。

后来,葛挺昱娶了段氏为妻,二人育有一女,取名蕊芳。蕊芳自幼聪慧过人,人称葛嫩娘。她作为家中的独生女,自小就享受着父母无尽的爱与关怀。虽然出身武将之家,但葛嫩娘却受到了文化的熏陶。父亲特意为她请来了博学的老师,教她识文断字、作诗绘画。聪明的小嫩娘一点就通,进步神速。

随着年龄的增长,葛嫩娘对父亲的武艺产生了强烈的兴趣。每天她都会缠着父亲教她武术。无奈之下,父亲开始亲自教授她刀枪剑戟的使用方法,甚至告诉她一些领兵布阵的策略。这使得葛嫩娘对武艺和兵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葛嫩娘学武非常刻苦,经常在父亲的指导下进行练习。有时候她还会和父亲一起切磋技艺。她练习刀法、枪术、剑术和戟术等武术技艺时非常认真。同时她还学习了父亲的一些绝招和技巧,这些技巧都是父亲在多年的战争中积累下来的宝贵经验。

在父亲的悉心教导下,葛嫩娘的武艺日益精进。她不仅掌握了各种武器的使用方法,还学会了领兵布阵的策略和技巧。她的刀法、枪术、剑术和戟术都非常出色,被人们称赞为“女中豪杰”。

随着时间的推移,葛嫩娘逐渐长大成人。她不仅继承了父亲的武艺和智慧,还成为了一位文武双全的才女。她的美貌和才华吸引了众多追求者前来求婚,但她却始终没有心动的感觉。她心中一直有一个梦想:像父亲一样成为一名英勇的将领,保护家园和百姓的安全。她的天赋与努力很快得到了父亲的肯定。那位总是严肃的葛挺昱,开始将更高级的技巧倾囊相授。时间流转,葛嫩娘的武艺日益精湛。她在军队中的表现越来越出色,她的勇猛与智谋赢得了士兵们的敬佩与爱戴。

然而,十六岁那年,葛嫩娘的生活彻底颠覆。李自成攻陷了明都,清兵在吴三桂的引领下悄然入关,步步逼近。她的父亲,身为边城的守护使,率领军队拼死抵抗清军。那时的葛嫩娘,虽然年纪轻轻,却已深深感受到家国之痛。

清军的铁蹄如狂风骤雨般席卷而来,葛嫩娘的父亲葛挺昱身披铠甲,手握长枪,站在城墙上,目光坚定。他清楚这场战斗的重要性和残酷性,一旦防线被突破,整个边城将会陷入无尽的灾难。

在城墙上,士兵们士气高昂,他们紧握兵器,准备与清军决一死战。葛挺昱在战前的动员中慷慨激昂地说道:“为了家国,为了百姓,我们要用生命和鲜血扞卫边城的安宁!”

战斗打响了,清军发起猛烈的进攻。他们如同潮水般涌来,弓箭手万箭齐发,城墙上的守军一个个倒下。但葛挺昱毫无惧色,他率领军队顽强抵抗,用密集的箭雨反击清军。

战斗进入白热化阶段,双方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清军的攻势越来越猛烈,而守军的士气却逐渐低落。葛挺昱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深知要想打赢这场战斗,必须采取一些特殊手段。

在这关键时刻,葛挺昱决定亲自率领一支敢死队出城迎击清军。他身先士卒,冲锋在前,与清军展开了一场生死搏斗。在激烈的战斗中,葛挺昱展现出了超群的武艺和威猛的气势。他一枪刺穿一名清军将领的胸膛,又一剑砍下另一名敌兵的头颅。敢死队在葛挺昱的带领下奋勇拼杀,成功地将清军击退。

这场胜利给守军带来了巨大的鼓舞和信心。他们重新振作精神,顽强地抵抗着清军的进攻。葛嫩娘也加入了战斗之中。她英勇无畏、冷静果断,用自己的智慧和武艺一次次化解危机。她与父亲并肩作战,共同守护着家园的安宁。他们如洪流般集结,更多的军队涌向边城的防线。葛挺昱,这位智勇双全的守将,深知单凭他一人的力量,难以抵挡如潮水般汹涌的清军。于是,他运用自己的谋略与经验,开始了一场壮烈的保卫战。

他如同狡猾的狐狸,巧妙地利用复杂的地形和敌人的弱点进行反击。他精心挑选了一批精锐的士兵,趁夜偷袭敌人的营地。那一夜,火焰冲天,清军的粮草化为一片灰烬。同时,他也深知人民的力量,他号召百姓一同参与这场防御战,保卫自己的家园。

在葛挺昱的带领下,守军与百姓团结一心,形成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尽管清军的攻势越来越猛烈,但边城始终坚如磐石,屹立不倒。这场战斗持续了数月之久,双方的鲜血染红了大地,最终以清军的撤退而告终。

然而,在最后的决战中,由于兵力不足,粮草耗尽,援军迟迟未到,葛挺昱和他的士兵们陷入了绝境。在一次惨烈的冲锋中,葛挺昱英勇牺牲,他的士兵们也纷纷倒在了血泊之中。边城失去了守将的指挥,最终失守于清军之手。

清军破城的那天,葛嫩娘的世界彻底崩塌。在一片混乱中,一个平时关系不错的家丁急忙为她换上男装,拉着她冲出城门。当他们回头看时,城中已是一片火海,而她的家就在那片火海中。葛嫩娘的心如同被撕裂一般,无尽的悲伤涌上心头。她明白,从此刻起,自己成了无家可归的孤儿。

她的眼泪止不住地流,心中充满了恐惧和无助。家丁看到她的样子,心中充满了同情和怜悯。他紧紧地拉着葛嫩娘的手,带着她逃离了这个可怕的地方。

他们穿过了一条条狭窄的街道,避开了清军的追杀。葛嫩娘的身体已经疲惫不堪,但是她的大脑却无法停止思考。她想着自己的家人,想着自己的未来。

家丁带着葛嫩娘来到了一座废弃的庙宇。他们在这里找到了一些食物和水,暂时安顿了下来。葛嫩娘感激地看着家丁,她知道,如果没有他的帮助,自己可能已经死在了那场大火之中。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他们一直躲在这座庙宇里。葛嫩娘渐渐地适应了这个新的环境,她开始学会了一些生存的技能。她学会了如何寻找食物,如何处理伤口,如何保护自己。

然而,她的心中仍然充满了对家人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恐惧。她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也不知道自己能否在这个乱世中生存下去。但是,她知道自己必须要坚强,必须要面对这个残酷的现实。

终于,有一天,家丁带来了一个好消息。他告诉葛嫩娘,他们已经联系到了一些幸存者,他们正在组织一支反抗军,准备与清军进行战斗。葛嫩娘听了这个消息,心中充满了希望和勇气。她决定加入这支反抗军,为自己的家人和家园报仇雪恨。

她和家丁一起加入了反抗军的队伍。在那里,她结交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一起并肩作战,与清军进行了殊死的搏斗。葛嫩娘在战斗中表现得十分勇敢,她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多次为反抗军取得了胜利。

然而,反抗军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在一次战斗中,反抗军被清军包围了。葛嫩娘和她的朋友们被困在了一座山谷里,无法逃脱。他们知道,这一次他们可能无法生还了。

葛嫩娘望着周围的同伴,心中充满了平静和坚定。她知道,他们已经做到了最好,他们已经为自己的家园和家人付出了一切。她对着天空大喊:“爹娘,女儿不孝,不能为你们报仇了!”

山谷中回荡着葛嫩娘的呼喊声,久久不息。她的声音充满了痛苦和绝望,仿佛在向天地诉说着自己的遭遇和不幸。她的呼喊声在山谷中回荡着,越来越远,仿佛要传遍整个世界,让所有的人都知道她的存在和遭遇。她也被清军俘虏。她被清军关押在一个山谷中,这里是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只有高山和密林。她在这里受尽了折磨和虐待,但是她始终没有屈服,一直在寻找机会逃脱。

终于,在一天夜里,葛嫩娘趁着清军守卫松懈的时候,与家丁一起逃出了山谷。他们穿越了高山和密林,一路上躲避着清军的追捕。他们的身上带着伤,又渴又饿,但是他们不敢停留,一直向前走去。他们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也不知道自己能否逃脱清军的追捕,但是他们知道,只有不停地走,才有一线生机。

一路上,葛嫩娘目睹了战争留下的惨状。她看到了燃烧的村庄,看到了遍地的尸体,看到了悲痛的人们。所有的一切都深深刺痛了她的心。她知道,这一切都是战争带来的灾难,都是清军的残忍和暴虐造成的。她对清军充满了仇恨和愤怒,她决心要为自己的丈夫和所有受害者报仇雪恨。

在那个风尘仆仆的年代,葛嫩娘和她的家丁踏上了南京的土地。南京,这座古老而庄重的大都市,看似宁静,实则暗潮涌动。他们在这座陌生的城市里,选择了一家客栈作为临时的避风港。

生活的艰难,就像南京的梅雨季节,悄然而至。银钱短缺,葛嫩娘和家丁的生活开始捉襟见肘。曾经的奢侈已成为遥远的回忆,粗茶淡饭也成了生活中的唯一指望。尽管如此,他们的眼中仍然燃烧着不屈的火焰,因为他们明白,只要信念还在,就有希望在。

此时的葛嫩娘,已恢复了女儿身。曾经的磨难仿佛没有在她身上留下痕迹,她的美丽仍然如初,只是其中增添了一丝淡淡的哀愁,这让她更加如画中走出的美人。

然而,家丁的心境却悄然发生了变化。在寻找工作屡屡碰壁后,他开始对生活产生了怀疑。而在这时,他遇到了一个“远房亲戚”,似乎是上天派来的救兵。

那天,他兴高采烈地回到客栈,告诉葛嫩娘他们即将有新的住处。葛嫩娘听后十分开心,她已经受够了这四面楚歌的生活。于是,他们随家丁一同离开了客栈,来到了秦淮河畔的一个繁华街巷。

秦淮河的繁华让葛嫩娘眼前一亮,那些彩楼画舫,繁花似锦的景象让她误以为自己来到了仙境。然而她并不知道,这里其实是烟花柳巷之地。家丁带她来到了一座彩楼前,并告诉她这是他们的新家。一个半老徐娘的女人热情地迎接了他们,这就是他们的新“亲戚”李妈妈。

李妈妈以一种敏锐的眼光打量着葛嫩娘,她看到了葛嫩娘身上的可能性。于是她满意地点点头,表示接纳了这两位“新客”。葛嫩娘并不知道,等待她的将会是什么。家丁的心思已经不再单纯,而她的命运也即将在这里发生巨大的转折。然后我引领她走向楼上的一间房间,那是为她准备的居所。房间里早已摆好了她的行李,此刻正散落在地板上。我指了指那些行李,简单地说:“这就是你的房间,你先整理一下。”随后,那个家丁也走了过来,带着友好的笑容对葛嫩娘说:“你现在就住这里,放心,这里很安全。我先去处理一些工作上的事情,很快就回来。”

接着,他转头看向李妈妈,二人相互点了点头,便一起走出了房间。他们的脚步声在空旷的走廊中回荡,逐渐消失在楼梯的拐角处。此时,房间里只剩下葛嫩娘一个人,她默默地环视着四周,心中充满了未知与不安。

这个房间虽然不算宽敞,但布置得很温馨。墙上挂着一些精致的挂饰,窗边的小桌上放着一束新鲜的花朵。葛嫩娘深吸了一口气,开始动手整理行李。她小心翼翼地把每一件物品放回原处,尽量让房间看起来整洁有序。

家丁离开时留下的那扇半开的门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发出细微的吱呀声。窗外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地上,形成斑驳的光影。葛嫩娘整理好房间后,坐在床边,默默地思考着自己的未来。

一个时辰后,李妈妈再次来到葛嫩娘的房间。脸上仍然带着笑意,但这次的笑意背后似乎藏着什么阴谋。她一屁股坐在床上,盯着葛嫩娘开了口:“从今以后你就是我的人了,只要你肯努力,老娘不会亏待你。”她的语气和蔼但不容置疑。

葛嫩娘并未察觉到李妈妈的异样,她满心欢喜地沉浸在找到栖身之地的喜悦中。那个闷热的夏日午后,葛嫩娘正坐在玉香院的小亭子里,一曲洞箫吹得如泣如诉。

在那个寂静的夜晚,玉香院的庭院中,葛嫩娘正沉浸在她的箫声中,她的眼神充满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对命运的抗争。突然,李妈妈的身影悄无声息地出现在她面前,打断了那如泣如诉的箫声。葛嫩娘看向她,眼中充满疑惑。李妈妈无奈地叹了口气,轻声对葛嫩娘说:“我有一件事要告诉你,你被家丁以一百两纹银的价格卖给了这间玉香院。”

听到这个晴天霹雳的消息,葛嫩娘呆住了。她手中的洞箫无意识地滑落,掉在石板上,摔成几瓣。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如纸,仿佛整个世界都崩塌了。她晃了晃脑袋,试图让自己保持清醒。李妈妈的话像一把锋利的刀,深深地刺入她的心中,让她陷入绝望和无助中。

葛嫩娘拼命地摇摇头,试图否定这个可怕的事实。她无法接受自己的人生就这样被别人主宰,无法接受自己的命运如此残酷无情。她的眼中泪水打转,但她强忍着没有哭出声来。

李妈妈看着葛嫩娘的反应,心中不禁一阵揪痛。她知道这个消息对葛嫩娘来说太突然了,也太残酷了。但她也明白,这是现实,无法逃避。她轻轻地拍着葛嫩娘的背,试图安慰她。同时,她也在心中默默祈祷,希望葛嫩娘能够坚强面对这个残酷的现实,勇敢地走出自己的困境。

几天过去了,葛嫩娘渐渐地恢复了些许平静。她坐在镜前,轻轻梳理着如瀑的黑发,眼神坚定。李妈妈走了进来,脸上带着一丝复杂的表情。她深吸一口气,对葛嫩娘说:“葛嫩娘,你要接客了。”葛嫩娘抬头看向李妈妈,眼中闪过一丝倔强,“卖艺不卖身。”她坚定地说。李妈妈沉默了片刻,眼神中闪过一丝赞赏。她点了点头,“好吧,你只接有身份的客,凭你的脸蛋、诗才和洞箫,也能有不错的收入。”

听到李妈妈的决定,葛嫩娘不禁热泪盈眶。她对李妈妈的决定深感感激,这给了她一些余地和空间。尽管所处的环境十分艰难,但她决心要尽力去抗争。她深知,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才能在这个残酷的世界中寻找到一线生机。

从此以后,每当夜幕降临,玉香院的小舞台上便会回荡起葛嫩娘洞箫的旋律。那悠扬的音符仿佛能够穿越时空,讲述着她的心声和悲欢离合。许多文人墨客和达官贵人慕名而来,他们被葛嫩娘的才情和美貌所吸引,纷纷向她献上自己的敬意和礼物。

葛嫩娘明白,这是她的机会。她用自己的才艺、美貌和智慧与这些有身份的客人周旋着,通过他们结交了许多有权有势的朋友。她与他们交流诗词歌赋、谈论风月情长,以此提升自己的修养和见识。同时,她也通过他们的关系网打探消息、寻求帮助和出路。

尽管葛嫩娘身处玉香院这个烟花之地,但她从未放弃对自由和幸福的追求。她坚信只要自己努力抗争,总有一天会摆脱命运的束缚,迎接新的人生。为了目睹葛嫩娘的风采和聆听她的演奏,人们从四面八方涌向玉香院。她的表演如同一股清泉,洗涤着人们的心灵。然而,葛嫩娘并没有因此而沾沾自喜。她清楚自己的身份和处境,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她对自己的表演有着高标准和严要求,不断地挑战自己的极限。

每一次演出,葛嫩娘都倾注了全部的心血和热情。她的琴声、歌声和舞蹈都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和美感。渐渐地,葛嫩娘在玉香院中的地位越来越稳固,她的名字在坊间传得越来越广,甚至传到了京城。

一些有权有势的人开始向玉香院发出邀请,希望葛嫩娘能够为他们表演。然而,葛嫩娘并没有因此而迷失方向。她始终坚守着自己的底线和原则,只接受有身份的客人的邀请。她用自己的才艺和智慧,为自己赢得了一席之地。

在玉香院的那段岁月里,葛嫩娘不仅才艺出众,还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或是官宦之家的子弟,或是富商巨贾的后代,或是文人雅士,但都无一不才貌双全、品行端正。他们常常聚在一起,或品茶论诗,或把酒言欢,或抚琴弄墨,或低吟浅唱,生活好不惬意。在这些朋友中,有一位名叫秋水的歌妓,她与葛嫩娘情同姐妹,彼此之间无话不谈。

秋水与葛嫩娘年龄相仿,相貌清秀,气质高雅,精通音律,歌声婉转,舞姿曼妙。她与葛嫩娘一见如故,相谈甚欢,很快便成为了好姐妹。她们一起学习,一起玩耍,一起分享生活中的点滴。她们互相鼓励,互相支持,共同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境。

随着时间的推移,葛嫩娘逐渐成为了一个充满智慧和胆识的女性。她深知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才能真正改变自己的命运。因此,她不断地学习、成长和进步,为自己的未来铺平道路。她的努力也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赞赏。

然而,世界并不如表面所见那般简单。权力和金钱的诱惑,常常伴随着无休止的挑战与困境。就在一次,一位权势滔天的官员,孙绍祖,一位手握重权的七品官员,对葛嫩娘起了歹念。他听闻葛嫩娘的美貌和歌声如天籁般动人,便打算强行占有她。

孙绍祖派出手下的家丁闯入葛嫩娘所在的玉香院,意图强行带走她。葛嫩娘拼死抵抗,坚决不从,而她的好友秋水和其他姐妹也试图阻拦,却在家丁的暴力下纷纷倒地。在这危急的时刻,秋水急中生智,她让葛嫩娘暂时屈服,在宴会上灌醉孙绍祖,然后寻找逃脱的机会。

葛嫩娘深知这是唯一的生路,于是她按计划行事。在宴会上,她对孙绍祖百般殷勤,频频向他敬酒。孙绍祖被她的温顺表象所迷惑,以为她已经屈服于自己的权势,因此逐渐放松了警惕。他畅饮之后,醉得不省人事。葛嫩娘和秋水趁机拿走了他的钥匙,成功打开房门,逃离了魔爪。

她们不敢停下脚步,一路奔跑,直到黎明的曙光洒在她们身上,才回到了安全的玉香院。回到安全的玉香院后,葛嫩娘和秋水紧紧相拥,庆幸自己逃过一劫。但她们知道,孙绍祖不会就此罢休,更大的风波还在后头。

葛嫩娘深知,与这样的强权硬碰硬无异于以卵击石。她需要冷静下来,思考如何以智取胜。她分析了局势,发现孙绍祖是一个极其自负的人。如果能巧妙利用他的弱点,就有可能战胜他。

于是,葛嫩娘决定寻求经验丰富的李妈妈的帮助。李妈妈是一个机智聪明的女人,或许她能提供一些宝贵的建议。葛嫩娘向李妈妈详细描述了自己的想法,并请求她帮忙找一个有影响力的文人墨客。这位墨客不仅要才华横溢,还要是孙绍祖的政治对手。

李妈妈不负所托,很快就找到了合适的人选——赵子昂。他是一位才华横溢、文采飞扬的文人墨客,他的作品深受人们的喜爱和尊敬。更重要的是,他是孙绍祖的政治对手,两人之间积怨已久。

葛嫩娘与赵子昂秘密会面后,她将自己的遭遇和计划告诉了他。赵子昂听后十分同情葛嫩娘的遭遇,决定帮助她摆脱困境。他用自己的才智和影响力逐渐揭露孙绍祖的恶行,让更多的人了解他的真面目。

与此同时,葛嫩娘和秋水也积极策划着报复行动。她们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勇气设下陷阱,赵子昂与那位手握重权的官员有着不共戴天之仇,他一直渴望找到揭露那官员丑恶一面的机会。而葛嫩娘,这个深明大义的女子,与赵子昂心意相通,为了正义,她决定亲自涉险。

葛嫩娘以她的才情和美貌作为诱饵,决定引诱那位官员踏入他们设下的陷阱。就在那位官员最为放松警惕之时,赵子昂将挺身而出,揭示一切真相。

终于,那一天到来了。葛嫩娘身着盛装,琴弦在她纤细的手指下流转,一曲《广陵散》如潺潺流水般倾泻而出,动人心弦。那官员,孙绍祖,果真如约而至。他被葛嫩娘的才情和美貌深深吸引,不能自拔。

酒过三巡,葛嫩娘巧妙地将话题引入那官员的政治生涯。她让赵子昂在旁边观察,而孙绍祖则在酒酣耳热之际,吐露了自己种种的丑行。

赵子昂静静地听着,身旁坐着的还有明朝的巡察使——那位专门惩治贪官污吏的使者。当孙绍祖的丑行被一一揭露,他才恍然大悟,但为时已晚。

葛嫩娘挺直了腰板,她的声音坚定而有力:“大人,我并非寻常的风尘女子。我来此的目的,是为了揭示大人的罪行,为百姓申冤。”这番话让孙绍祖惊慌失措,他深知自己已陷入绝境。

葛嫩娘身着素衣,却犹如猛虎般不屈不挠。她的眼神中燃烧着怒火,拳头紧握。她全身都在颤抖,那是愤怒引起的激昂。

孙绍祖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如纸。他嘴唇哆嗦着,却无言以对。他眼中满是恐惧,因为他意识到自己已经无处可逃。他曾以为自己可以随意摆布这些风尘女子,但现在他为自己的狂妄付出了代价。

葛嫩娘的坚决和勇敢让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最后,孙绍祖被巡察使依法查办,他的罪行一一得到应有的惩罚。正义终于得到了伸张。他再也无法对葛嫩娘有任何非分之想。葛嫩娘凭借她的聪明才智和无畏的勇气,巧妙地化解了一场迫在眉睫的危机。

这件事之后,人们对葛嫩娘的敬仰之情更加强烈了。他们意识到,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有智慧和勇气,就一定能够克服。而那个曾经对葛嫩娘心怀不轨的人,也因为她的勇敢和智慧而感到自愧不如,再也没有对她有过任何不良的想法。

这次事件之后,葛嫩娘的名声更加响亮。她不仅在玉香院中备受尊敬,也在整个京城赢得了无数人的敬佩和赞赏。人们对她的勇敢和智慧感到惊叹,她的名字成为了人们口中的传奇。

葛嫩娘的故事传遍了整个京城,人们对她充满了敬佩和感激之情。她的行为让人们看到了一个风尘女子的坚强和勇敢,也让人们看到了正义的力量。她的故事让人们知道,只要有信念和勇气,就可以战胜一切困难。

而葛嫩娘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她依然保持着谦虚和善良的品质。她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风尘女子也可以有自己的尊严和价值。她的故事也让更多的人开始关注风尘女子的命运,为她们争取更多的权益和尊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