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三国:吾乃西凉统帅 > 第225章 曹操的新制

三国:吾乃西凉统帅 第225章 曹操的新制

作者:云上生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14:29:23 来源:小说旗

兖州昌邑,曹操刚刚解决了张超和臧洪,重新夺回了兖州,看着百废待兴的兖州却高兴不起来,正一筹莫展之际,枣祗和韩浩找到了他。

见到曹操后,二人行过一礼后就急不可耐的向曹操提出了他们商议过后的建议,“明公,如今兖州连年战乱,士卒疲敝、土地荒废,根本拿不出足够的钱粮来支持明公的大业,解决粮草问题可谓是重中之重,我们二人商议过后已经有了一个想法。”

粮草,这正是曹操最头疼的问题,兖州这些年战乱压根就没有停过,别说安心发展了,就连土地都荒废了不少,这可愁坏了曹操啊!要是兖州的粮草足够,他早就弄死张邈和吕布,夺取豫州和徐州了。

听到枣祗的话后,曹操不由得来了精神,“你们有什么办法解决粮草问题?速速讲来!”

枣祗和韩浩露出了笑容,异口同声道,“属下建议实行屯田制!”

“屯田?”

屯田制最早出现在西汉,当时是以军队戍边屯田,当时常用于开拓和驻守西北边疆。汉文帝时,大臣晁错就曾建议徙民实边。汉武帝时,赵充国建议屯田于边疆地区,戍卫与垦耕并顾,自敦煌西至盐泽往往起亭,而轮台和渠犁皆有田卒数百人。

而在东汉,依旧会在偏远的边境地区施行屯田制度,因此曹操对这项制度一点也不陌生。这时的屯田制度,主要是为了解决路途遥远交通不便带来的钱粮运输的巨大损耗问题,让戍边的士卒可以自力更生,就地解决粮草的问题。

而枣祗和韩浩所提的屯田,和原先的屯田制度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不再是为了解决戍守边境士卒的粮草问题,而是为了供养曹操的大军,恢复兖州的农业生产。

枣祗提议,“现在兖州的荒地很多,属下建议可以将兖州荒芜的无主农田全部收归州府所有,再招募流民,将他们按军队的编制编成组,由州府提供土地、种子、耕牛和农具,由流民开垦耕种,获得的收成由州府和屯田的农民按比例分成。”

“至于分成的比例问题,属下觉得可以定为,用官牛者,官六私四;不用官牛者,官私对分。这样的话百姓虽然吃亏,但也能有一个安定的生产环境,能安心的从事耕种。相信用不了多久,就能得到大量的粮草了。”

曹操听完后,眼睛都亮了起来,脸上也有了笑容,觉得这是个不错的主意,反正现在兖州多的是荒地和流民,正好将他们利用起来,既能增加粮食生产,又能减少流民稳定地方的秩序,只是现在的时机有点问题。

“你的提议不错,这确实是个好主意,但现在播种的时节已经过去了,而且现在兖州的耕牛不多,恐怕暂时是无法施行的。”

对于这一点枣祗早就有预料了,现在都快到秋天了,根本没法种田,而且招募流民、购置农具、耕牛也是需要时间的,今年肯定是来不及了。枣祗现在提议也是为了明年的春耕做准备罢了。

“明公,屯田制度也需要准备时间,属下觉得现在开始准备,还能赶上明年的春耕。”

曹操闻言点了点头,粮食他缺,但钱财他可不缺,抄掠大族和盗墓所得的钱财还是很多的,用来购置耕牛和农具应该是够了。粮种的问题,挤一挤的话,屯田所需要是钱粮还是绰绰有余的。

只是这毕竟是第一次实行屯田,曹操心中也摸不清底,不清楚屯田到底能不能获利,因此思索过后答复枣祗道,“这是一项新制,我打算任命你为屯田都尉,明年先在济阴郡试行屯田,你可以先拿出个章程来,自行招募所需的流民、开垦荒地,将需要的耕牛、农具和粮种也统计出来,交给我过目。”

虽然曹操只是答应在一地试行,但枣祗对于自己提出的屯田还是很有自信的,他相信,只要曹操看到了屯田的巨大收获,一定会全面推行的。

想了想曹操又问道,“除了组织流民屯田,军队可以屯田吗?”

最早的屯田制度可就是军屯啊!曹操没道理放着军队不用啊!尤其是良莠不齐又数量庞大的青州兵,完全能将其中的老弱转为屯田兵啊!这样既能增加屯田的数量,又能精简军队数量,让军队保持强大的战斗力。

对于曹操的问题,两人给出了肯定的回答,“军屯也是可行的,只是要和民屯分开,而且在分成上也可以进行区分。”

曹操点了点头,大不了将民屯和军屯以及普通百姓的户籍分开就是了,民屯的话可以免除赋税和徭役,以此激励屯田户全身心的投入农业耕种种,军屯的话,就没有那么麻烦了。要是屯田制度真的有用的话,正好推行军屯制度。

送走了枣祗和韩浩,曹操坐了下来,粮食的问题暂时是急不来了,试行屯田制度的同时也不能忘了正常的农业生产,只要安安稳稳的发展一段时间,粮食的问题迟早是能解决的。

那就剩下另一个重要问题了,兵员!

乱世最重要的就是粮和兵,粮食这边有枣祗提出的军屯制度,那兵员方面,是不是也能推行一些新的制度呢?

现在各大诸侯都面临着粮食和兵员的两大问题,也拿出了各自的应对办法。

董璜是推行府兵制和均田制度,均田提供粮草,府兵提供大量兵员。同时还有不种地只管征战,领取丰厚军饷的西凉精锐和羌胡、屠各义从的异族精锐,可以说是最完善的。

袁绍的话,似乎是依靠世家大族提供钱粮和兵员;袁术手下的军队都是依靠丰厚的钱粮征募而来,只是因为这家伙来者不拒,什么人都往军队里招,所以战斗力低下。

这是当世最强的三个势力,但曹操都学不来。他不像袁术,有袁家和豫州世家的全力支持,根本不必为钱粮发愁;他也不像袁绍,拥有巨大的声望,可以吸引世家拿出军队和粮食下注;甚至他都没法像董璜一样推行均田和府兵制度,因为他的领地是四战之地啊!

兖州的世家虽然已经损失惨重,而且还有不少的荒地,均田制度虽然可以推广。但是均田制见效太慢了,他四周都是敌人,根本没时间慢慢推行,他赌不起。而且他的领地太小,不能和董璜相提并论。

至于府兵制度?这东西完全就是依赖均田制才存在的,单独存在的话效果恐怕会大打折扣啊!

曹操相信,屯田制度才是更适合他的制度,董璜均田制二十税一,他的屯田制度直接六四分成,积攒粮草的速度一定是董璜的数倍,就算领地和人口比不上董璜,粮草也不会比董璜少了。

但兵制呢?该怎么解决兵制的问题?现在自己手下虽然有数万军队,但曹操很清楚,随着战争的进行,这些兵马会被不断的消耗,而且会越来越难得到补充。要是没有一套完善的兵制,为自己的军队提供源源不断的兵员,那自己一定不是董璜的对手。

嗯?能不能让这些士卒世代从军呢?这样一来,军队的兵员问题不就解决了吗?曹操捋了捋自己的胡须,开始沿着这个思路思索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