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崛起的家族 > 第163章 饥荒终于过去了

崛起的家族 第163章 饥荒终于过去了

作者:纸上的岁月年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14:48:49 来源:小说旗

又一场透地雨之后的几天里,春玉米的红樱子开始有枯萎的迹象了,饥饿的人们从粗壮青绿的玉米杆子上,把玉米棒子掰了下来,迫不及待的撕去,玉米棒子上那绿色的外衣,露出里面成排的籽粒儿,一掐一股白水,像极了牛奶,似乎还散发着诱人的气息。

这样的嫩玉米被人们丢进锅里,直接用水煮。居然有香甜的气息,孩子啃一口,抬起头来说:“还是粮食香啊!”

大人往往会说上一句:“这不废话吗!啥东西能比得上粮食呀!”

真正的粮食进入了人们的肠胃,有了粮食的滋润,大人孩子的脸上慢慢有了红润的气息,开始活泛起来了。

这个饥荒年终于过去了。

饥荒的可怕的记忆刻在了人们的骨髓里,人们就把对付饥荒的方法留在传承里。

曾经有人说中国人什么都敢吃,但其实这就是对付苦难的韧性,并作为传承一代一代的保留下来。

直到现在,饥荒早已远去了,很多长辈仍然对各种野菜如数家珍,并会很多野菜的做法。

在这个饥荒年里,老憨一家平安的过来了,家业不但没缩小,反而又扩大了不少。

钱虽然没了,但是却买来了很多的货物,再过一段时间,这些货物一定会涨价的。

粮食被一家人卖出去了,借出去了,虽然说没赚到钱,可也绝对没赔本儿,所有的粮食基本上都没有了,可是那麦子居然没动。

老憨叹口气说道:“麦子这种娇贵的庄稼,种出来并不容易,平时就很贵,一到灾荒年更贵了,老百姓还是舍不得吃啊!”

女人们也表示赞同说道:“平常的年份,地瓜是最不值钱的,今年灾荒年,地瓜干也涨了不少钱,所有人还是抢着要地瓜干,最快被抢光的就是地瓜干儿了。”

一直到了夏天,人们收获了大量的玉米和别的农作物,那些麦子也没有消耗多少。

直到下半年,人们才发现,去年根本就没有种冬小麦,今年风调雨顺,地里全种的是高产的玉米,地瓜之类的,家里压根没有面了,自己家里人可以不吃面,来了客人也不给人家做一碗面条吗?

再说了,过年过节,有事的时候就不吃一顿水饺了吗?可是此时的麦子价格,已经贵得太离谱了。

但也不能一点面也没有啊!有人到老憨家去买麦子,却发现老憨家的麦子已经被卖光了。

旱灾早已经过去了,人们已经不会挨饿了,老憨让孩子们领着车队,把那些麦子都卖到城镇里去了,心安理得的卖了一个高价钱,赚钱赚的乐开了花,麦子从来没像今年这么值钱过。

老憨得意的对女人们说道:“谁说咱家粮食没赚着钱的,这些麦子一下就都捞回来了……”

旱灾已经过去,老天爷一下子又展现出自己温柔的一面,一场又一场的透地雨,水坝里储满了水,所有的土地上都种满了庄稼,人们再也不为吃不上饭发愁了。

就算是没有饥荒的年代,大人也会把孩子领到田间地头,教给孩子什么是能吃的野菜,什么是能治病的药材。

老憨就是这样做的,抱着小一点的孩子,领着大一点的孩子又走进了田野里。

老憨对孩子们说:“能吃的就是菜,能治病的就是药,但其实有时候是分不清楚的,就像这白蒿吧,它的叶子有一层白色的绒毛,所以叫它白蒿,等到长大了,这层白色的绒毛消失了,那就成了青蒿,你们记住一句话,三月的茵陈,四月的蒿,五月六月当柴烧。茵陈就是这白蒿的药名,对肝脏有好处的……”

大些的孩子,拿着小铲子,忙得不亦乐乎。太小的孩子显然不太喜欢这些的,一会儿就在他的怀里闹腾了起来。

女人赶紧把孩子从他怀里抱过来,大女人对老憨说道:“沟那边的黄老爷请你过去吃饭,你推辞没时间,却在这里教孩子这些,让人家知道了,会说咱不是的。”

老憨笑了笑说道:“教孩子这些是对的,这就是熏陶嘛?黄老爷那边我真的不想去,才多大的年纪,就让别人都喊他老爷,我总觉得和这个人相处怪怪的。”

大女人笑着说道:“人家是富户大家族里边出来的,生下来就是少爷,现在娶妻纳妾,自立门户了就是老爷,让别人喊他老爷没错的,再说这个人也不难相处啊!他的妻妾也和我们这些女人家也有来往,相处的也很好啊!”

老憨思索了一会儿,还是摇摇头说道:“和他相处总有一种奇怪的感觉,而且他这个人做事的方法我也看不习惯,巧取豪夺的太厉害了,他家的土地怎么来的你也知道,吃相太难看,自己不觉得难看,还觉得是能耐,不太愿意和这样的人相处。”

大女人叹口气:“咱家也不好看呀,到现在那些借粮食的人,还有人说我们吃死穷汉子呢。”

老憨笑着说道:“咱们实际上没当真往死里吃,那个黄老爷可真的往死里吃啊!过几天那些人还粮食的时候,就不会这么说我们了,总有人明白是怎么回事的,没有人是真正的傻子。”

老憨这话说对了,没有人是真正的傻子。很多人借粮食的时候就发现不对,回到家用反复确定了一下,说好的一斗,居然给了一斗三升。

大家不明白怎么回事,有的觉得应该是老憨好心眼儿,多给了一些。有的觉得可能是老憨搞错了。也有的觉得是自家跟老憨的关系好,老憨故意给的……

大家猜来猜去也没有个结果,大多数人也没有往外说,虽然不明白,但也不是吃亏的事情,以后再说吧。

等到丰收了再去还粮食的时候,更多人发现不对劲儿了,在家里量好了的两斗粮食,送到老憨家里,上斗一量,却成了两斗四升,多出来了四升粮食。

有人没明白怎么回事儿,但是把多出来的粮食拿回来了,或者直接卖给老憨家了。

有人明白过来了,这是人家在照顾同乡,多出来的粮食就不肯拿回来,老憨就悄悄的跟他们解释:“借一斗还两斗,这事情太伤阴德了,我们不这样,又害怕别的富户说我们坏了规矩,我们少收一点,就当给孩子们积阴德了,你们别往外说……”

这种事情人们自然不会往外说的,但心里还是很感谢老憨的,再也没有人说老憨吃死穷汉子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