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崛起的家族 > 第40章 做糖并不容易

崛起的家族 第40章 做糖并不容易

作者:纸上的岁月年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14:48:49 来源:小说旗

说话间孩子们已经把盆给抬了出来,有的孩子还伸手捞出一些麦粒儿来看,麦粒已经膨胀了,比从布袋里拿出的那些水润的多。

孩子们把木盘子拿过来,铺上一张白布,然后把那些麦粒儿撒在白布上,尽量撒的均匀一些。撒好麦粒儿之后,又在上面铺了白布,并撒上水。

老憨点头说:“做的还是不错的,看着布干了的时候撒上一点水,上面这块布保持湿润,麦粒儿才容易发芽的,但是没发芽没长根之前,水不能太多,如果盘子里的水太多,麦粒就会烂掉,这事交给你们了,好好的做。”

于是那几盘子麦粒儿成了孩子们的宝贝,每天都被看了无数遍。老憨也不阻止,只是笑呵呵的看着。

女人看着孩子们期盼的样子,对老憨说道:“收了一茬麦子,总共就收了这么一点大麦,还是我们和孩子在麦子快成熟的时候,一点一点从地里摘来的,做不了多少糖吧?”

老憨点头说:“现在已经很少有人专门种大麦了,牲口的饲料里不用大麦,用麦麸也是很好的了,如果没有大麦,用小麦也是可以的,只是做出来的麦芽糖味道上差了一些。”

一直过了好几天,那麦芽终于长到一虎口长了。老憨笑着说:“终于可以做麦芽糖了。”

于是孩子们就忙活了起来。大点儿的孩子把麦芽取下来洗干净,放到木桶里用木棍捣烂。小一点的孩子,帮忙洗红薯,给红薯打皮儿。

看着孩子们忙活,女人笑着说:“这些孩子干活还不够捣乱的呢!”老憨却一本正经地说:“重在参与嘛!手艺是练出来的,见过怎么做不等于会做啊。”

等女人把红薯蒸熟捣烂,老憨还是把孩子们捣了半天的麦芽,又拿来捣了一遍。孩子们力气小,大多还是白忙活的。

煮熟捣烂的红薯,和已经倒的稀烂的麦芽掺和在一起,一遍一遍搅匀了,事情终于告一段落了,还需要发酵,大半天的时间的。

孩子们没干出多少活来,居然还累得不轻。打发孩子们去休息了,大人却不能休息的,还需要做一些糖心儿的。其实就是把花生炒熟炒香,然后再压成碎末。这样的工作很细致,很无聊,于是女人便和老憨聊起了天儿来。

女人笑着说:“以前你说你会做糖,我还以为你骗我们的,没想到你真的会做糖。”

老憨却一本正经的说道:“这一辈儿传到我这里,有好几门不错的手艺在我手里的,等孩子们长大了,一定要教给他们,你们再给我多生几个,我也教给他们,要是这手艺传不下去,就可惜了祖宗的一片苦心了。”

女人奇怪的问:“你到底还会什么手艺呀,以前在一个村庄里住了那么久,压根就不知道你会做糖。”

老憨叹口气说:“其实从我很小的时候,父亲就教给我中医的,从拿人关节儿到给人正骨,从汤头歌一句一句的背诵,到一样一样的辨认药材。后来是一个医方,一个医方的背诵,到后来终于可以做一些成药,熬一些膏药。父亲费心费力的教,我辛辛苦苦的学,到后来终于有所小成,实属不易,父亲和我的目标,是想让我成为一个好的中医大夫,不是一个卖糖的小货郎。”

女人惋惜的说道:“那你好不容易学会的做糖,却又不干这一行,岂不是很可惜吗?”

老憨笑了,很开心的说道:“谁说我没有做糖,卖糖的?我其实是偷偷在做,偷偷出去卖的。”

女人很惊讶:“真没想到,你居然做的这么秘密,这么多年就没被别人发现?”

老憨点头说道:“为了让周围的人知道我会医术,我可以免费的帮周围的乡亲看一些小毛病。为了不让别人觉得我是卖糖的小货郎,我出去卖糖的时候都是半夜起床,挑着货郎挑子走出好几里地了,天才刚亮的,回来的时候,也是半夜回来的,所以周围的邻居乡亲一直都不知道我出去卖糖的事。”

女人也不由得感叹道:“还真是难为你了。”

老憨却不在意的笑道:“没什么的,要想比别人过得好些,就需要比别人多下些力气,花些心思……”

一边聊天一边干活,就不那么枯燥了,时间也过得快了起来。半日的光景之后,老憨掀开锅盖儿,仔细看那混合的麦芽和煮熟的红薯,用勺子搅了一下, 比刚混合好的时候稀薄了许多,不再那么粘稠了。

又用勺子滤出一些汤汁,轻轻的尝了一口,满意的点点头,招呼两个女人过来尝尝。女人尝了一口皱眉说道:“没有多少甜味儿啊?”

老憨得意的笑道:“你们记住这个味道就可以了,做麦芽糖最重要的就是火候,发酵到这个程度刚刚好,再继续发酵,会有酸败的现象。”

于是三个人。把锅里的东西舀出了几勺包在纱布里,收好口,用力按压纱布,浓稠的汤汁就慢慢的流了出来。

这活很费力气,三个人轮流干,居然也累得不轻。还好力气没有白费,终于挤出了半锅的汤汁。

接下来的工作又无聊了起来,一个负责烧火,另外两个负责搅锅里的汤汁,于是他们三个又聊起了天儿来。

小女人好奇的问道:“这糖是用红薯做的,为什么叫麦芽糖呢?应该叫红薯糖才对呀!”

老憨点头说道:“其实叫红薯糖也对的,只不过用麦芽发酵做糖,用到的原料不止红薯这一种。也有用高粱和麦芽发酵了做糖的,也有用小米儿和麦芽发酵做糖的,医书中说最早的麦芽糖,其实是用米和麦芽发酵做的糖,所以糖这个字儿,偏旁就是个米字儿。”

两个女人奇怪的问:“医书还教人怎么做糖吗?你做糖的本事是从医书里学来的吗?”

老憨却摇头说:“医书里教人用糖做药给人治病的方子很多,教作糖的方法说的太笼统了,我做糖的手艺是我母亲教我的。我母亲是杨家庄的人。”

大女人听到这话了然的说道:“那就难怪了,杨家庄,李家庄。家家都有卖糖的筐。那两个庄子做出来的糖可是远近闻名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