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崛起的家族 > 第418章 特殊的孩子

崛起的家族 第418章 特殊的孩子

作者:纸上的岁月年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14:48:49 来源:小说旗

老憨看着刘二勇离开的背影,在心里暗暗叹了一口气。

这个刘二勇其实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他太过特殊了。

他应该算是一个养子,不是义子。在老憨这里,养子和义子是有严格区别的。

义子和亲生的孩子没有太大的区别,结婚的时候都有土地继承,不过义子不会被赶出去,是会留在身边的。

养子却没有土地继承的,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老憨这里的养子养女太多了,都是灾荒年老百姓寄养在这里的。

有的有父有母,只是暂时没来接,有的可能永远不会来接了。有的父母杳无音讯,也不知道怎么样了。有的父母来接,孩子却不愿意跟父母走了。

这些孩子老憨会给他们一份工作干,到时候男孩子娶亲需要自己攒钱买房置地,女孩子出嫁,需要自己挣嫁妆。

这个刘二勇为什么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呢?他和大女人的关系太过亲密了,一直管大女人叫娘,大女人也很疼爱他,也就让他叫了。

这样算起来应该是半个义子吧。

但是这孩子的脑子简单直接,不愿意想太多事情,更不愿意读书认字。

这孩子又食肠宽大,吃饭很多,长的身材魁梧,但是练习刀法却根本不开窍,练来练去,一点长进都没有。

练习拳法倒是一点就知。

后来也是没办法,老憨便根据他的特点,给他做了一只小铜锤,锤柄不长,还没有前臂长,锤头也不大,还没有刘二勇自己的拳头大呢,刘二勇把那个锤头攥在手里,露不出多少来的,他的手实在也是大了点儿。

老憨又根据拳法改了一套锤法教给了他,没想到这孩子练习这一套锤法,得心应手,随心而发,随意而出,几乎到了无师自通的地步。

后来这孩子跟着车队出去做生意了,对生意却也一窍不通,赶车伺候牲口还可以,也就跟着车队出去了。

有时候车队遇见了土匪流寇之类的,对方想要杀人越货,做死口买卖,刘二勇就把那个小锤儿插到袖子里,手里攥着那个铜锤的头,跑到前面去和人家攀交情,讲道理。

如果对方实在不开面儿,那就只有打了。

此时的刘二勇,会趁其不备,把小铜锤从袖子里拽出来,把对方领头的那个人砸的腿断筋折,却还不会致命。

这还是亦勇教给他的,他和亦勇的关系实在太好了,所以才起了个名叫二勇的。

刘二勇就靠这套锤法,几次帮车队度过了危机,在车队当中颇有威信。

可是这孩子还有一个毛病,方向感太差,不会记路,让他带领车队,根本不可能的。

后来亦勇去了运河边上,把刘二勇也带去了。亦勇功夫非常不错,再加上这个刘二勇保护着他,也能让人更加放心一些。

庆帮刚刚成立的时候,少不了和别人发生冲突,刘二勇没少出力。

庆帮很快就打开了局面,亦勇并没有加入庆帮,成了庆帮的门外小爷,刘二勇当然也没有加入庆帮,但是他什么都不是,却在帮里帮外都非常有名,他身形高大,体格魁梧,想不注意到他很难的。

现在亦勇把他打发回来了,不让他再去了。

亦勇在信里说的意思是:刘二勇太扎眼了,标志性太强,并不适合低调行事,帮助庆帮做了那么多的事情,又不加入庆帮,就是为了低调行事的。

而且庆帮现在势力已经很大了,一般不轻易和人发生冲突了,刘二勇留在那里没有必要了……

老憨又仔细看了一遍那封信,对亦勇的这个决定还是非常满意的,低调行事就对了。

当年老官哥哥派来了老潘,帮着开拓出来的运河商道。无意间救出来了潘庆这一伙人,也算是一番机缘。

后来运河上发生了变故,潘庆又和那一伙人回去成立了庆帮,自家可以让一个孩子去帮忙,但却没有想过让孩子加入什么帮派。

运河上的生意可是大有文章可做的,亦勇这些年在那里连开了几个生意,虽然做的都不大,对自家的商队却极为有好处。

这一次让刘二勇带回来的两箱货物,当然不是生了锈的生铁。

第二天,在后院儿的一个小套院儿里,老憨和几个女人孩子,架起大锅烧上水,把那些生了锈的生铁,放在水里煮上,一会儿功夫就露出了真面目。其实是铜条,金条和银条!

这是老把戏了,把胶熬化,加上一些筛过的沙粒,刷在金条或者银条上,等到干了之后,再刷一层胶,然后沾上一些铁粉,铁碎末之类的东西,放上几天就会生锈,变成了锈迹斑斑的生铁。

这样的东西混在别的货物里,一块儿送回来还是比较安全的,连车队里的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个秘密。

刘二勇当然知道这个秘密的,所以回到家就先把这两箱子货物运到家里来了。

老憨看着女人和孩子们在那里忙活着,微笑着没有说话。

兰兰看着那些铜条问道:“这些铜条怎么办呢?放在哪里?”

老憨笑着说道:“放进外间底层的箱子里吧,架子底层也稍微摆上一点,要是再遇见那种挤兑风潮,拿出来吓唬吓唬人还是很好的。”

女人和孩子们都笑了起来。铜条和金子太像了,不内行的人还真的不容易判断。

最小的孩子拿了一下铜条说道:“颜色不一样,而且也太轻了,比金条轻太多了!”

这话让别人都笑了起来。

铜这种金属在历史上一直都是很贵重的,甚至有很长一段时间的历史上,直接就是钱的一种。

一字千金的故事,说的是一个字价值千两黄金,但其实是黄铜。

同样的,千金买马骨的故事,买马骨头用的也是黄铜。

还有着名的徙木立信的故事,用到的悬赏也是黄铜。

后来主要流通的货币成了铜钱,但是铜的地位一直居高不下的,老憨直接把这些铜条和钱放在一起,所有人都没有意见,在人们的心中,铜就是钱。

这些铜条无论是直接卖出去,还是加工成铜器卖出去,都绝对可以大赚一笔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