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崛起的家族 > 第95章 和你聊天真长见识

崛起的家族 第95章 和你聊天真长见识

作者:纸上的岁月年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14:48:49 来源:小说旗

老憨马上一脸疑惑的说道:“你说的那掺了沙子的粮食便宜卖,到底是怎么回事?有多少?”

徐二包子马上炫耀起自己的见识来:“有十几车吧,收粮食上税的时候,那些官差需要踢斗的,踢斗洒落在地上的粮食,用我们的话说就是掺了沙子的便宜粮食……”

老憨立刻插嘴说道:“居然有这么多,我就不太明白了,踢斗这个事情这么的不公平,难道天下所有的地方都这样吗?这么不公平的事情就没人管吗?”

徐二包子嘿嘿笑了两声,便不紧不慢地炫耀起自己的见识和学问。

其实说起来也不知道是从哪朝哪代开始的,最早的时候踢斗并不那么严重。粮食装进官斗里,轻轻的踢上两脚,粮食就会落下一部分,需要再装上一点,才能够装满那官斗,这样一来自然会麻烦一些,于是那些官差要求把官斗装满,还要冒出尖儿来,这样踢两脚,就会洒落比较多的粮食,那些洒落的粮食,老百姓是不能拿走的,算是损耗,其实都被那些官差分了。

有的老百姓觉得太吃亏,也有因此而闹事的。曾经在历史上就有人闹得非常大。但是这种事情太普遍了,连皇帝他老人家都管不了,不过皇帝还是下了命令,以后收粮食的时候不用斗了,用斛,斛这个东西口小肚子大,一斛能装十斗粮食,你踢两脚根本撒不出多少粮食来,这才平息了老百姓的怒火。

可惜这种方法也难不倒那些官差,只要有利益,就会有人勤学苦练,有的官差用树做练习,一脚下去树不动,树叶却哗哗的往下掉。用这种办法淋尖踢斛,照样能够撒出很多的粮食。于是便有了淋尖踢斛这个成语,都能成为成语,你觉得范围不广吗?,时间不长能做到吗?

老憨听完这些都无语了,是啊,淋尖踢斛这个词儿都能够作为成语流传下来,可见这种做法是由来已久了,范围也绝对的广。

转而一想,老憨笑着说道:“我帮老百姓把粮食换成钱交税,那些官差就没法踢斗占便宜了,他们恨我不?”

没想到徐二包子一脸戏谑的笑着缓缓说道:“你买别人的粮食给的他们铜钱呀,还是银子?”

老憨想都没想,不假思索的说道:“铜钱银子都有啊!有什么区别吗?”

徐二包子又是嘿嘿的两声笑,接着又不急不慢的卖弄起了自己的学问和见识。

官府收税都是用银两结算的,老百姓手里以铜钱居多,把铜钱折算成银两,就有一个兑换比例的问题,一般情况下,一两银子可以兑换一千枚铜钱也就是一吊钱,但收税的时候可不是用的这个兑换比例,今年收税,就是一两银子兑换1500枚铜钱。也就是说,官府在没增加朝廷赋税的前提下,多收了三成还多!

曾经就有一个贪官,规定一两银子兑换两吊钱,朝廷要征收一两银子的赋税,老百姓用手里的铜钱交税,需要两吊铜钱才行,直接多交了一半。

这些话让老憨惊讶地张大了嘴巴,不服气的说道:“也有用银子交纳赋税的,这样总成了吧!”

徐二包子刚喝了一口酒,一口酒气呛的他一个劲儿的咳嗽,一边咳嗽还一边笑着说道:“你呀你……”

经过徐二包子的解释,老憨才知道,即使是用银子交税,当官的也是有办法的。

老百姓手里的都是碎银子,官府把碎银子征收上去,往朝廷缴纳的时候,需要用火,融化浇筑成整锭的银子,这中间是需要一些费用的,也会有一些损耗,这就是传说中的“火耗”。

但是这个“火耗”应该算多少呢?每个地方都不一样的,有的地方的“火耗”居然能够翻倍!一直到历史上的雍正年间,皇帝才下令“火耗归公”。这才避免了各级官府乱加“火耗”的问题,但是“火耗”并没有消失,只是需要统一上交了,然后再由上级发下来,作为官员的“养廉银”!

老憨这下子没了脾气,仍然不死心的做了最后挣扎:“我缴纳整锭的银子呢?”

徐二包子笑眯眯的问道:“哦!你好气魄呀!不知道你多大的买卖,需要将整锭的银子作为赋税!不过你先告诉我,你那整锭的银子,是市银还是官银啊!成色怎么样啊?”

老憨笑了,笑得比哭还难看,这个问题根本不用回答,答案显而易见的,市银的成色非常不好的,就算是官银,每个地方的成色都不一样,折价你是逃不掉的。再说老百姓用整锭的银子交税这根本就不现实,官银最小的十两一个,十两银子在县城能购买一套房子了,什么样的老百姓需要一次交十两银子的税呀?

就算是官银到了老百姓手里,一定会被剪成很多很多小块的碎银子,老百姓更难有一次性消费十两银子的机会的,这也就是为什么老百姓手里只有碎银子和铜钱的原因。

徐二包子似乎觉得今天打击老憨,打击的还不够厉害,继续不紧不慢的问道:“你组织了一帮人做粮食生意,跑前跑后挺热闹,赚了不少钱吧,赚到的钱大部分是不是给了知县大人了?”

这一下子把老憨吓得不轻,老憨惊讶的说道:“你……你……你……”你了半天才憋了回去,压低声音说道:“你不要乱讲话,会害死我的,这事连我老婆都不知道!”

徐二包子笑得很轻松:“这里就咱们两个人,你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再说这也不是什么秘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怎么回事,只是大家都不说罢了,你的车队把收购来的粮食送进了官仓,你哪来这么大的面子?若不是官仓用专用的购粮款帮你付的钱,你哪来的钱收购粮食,这钱是小数目吗?”

老憨一下子瘫软在座位上,喃喃的说道:“和你聊天真长见识呀!可你别这样吓我好吗!”

徐二包子也自顾自的小声说道:“一任清知府,10万雪花银。这句话可不是空穴来风。咱们现在的这位知县大人,其实已经不错了,他还是很在乎自己的官声的,很多事情做的并不过分,算得上是一个清正廉明的好官儿了……”

老憨还是一次性买走了那一批粮食,价格低的离谱,让老憨觉得不太好意思了,徐二包子却摆手笑着说:“这种粮食的价钱不用看我的面子的,卖粮食的钱回去大家分,又不是我自己一个人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