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医女之念回千年 > 第207章 赵烟儿私定终身,刘真人远走他乡

两个人在窝棚里住了几天,没有柴火了,刘语立就去找柴火。柴火找回来了,刘语立淋湿了全身,加上路上泥泞不好走,在外面的淋雨时间过长,就发了高烧。

捡回来的柴火是湿的,原来的火也灭了,这可咋整?虽然是夏天,连续降雨,加上是山里,温度下降的还是很快。

刘语立病倒了,发着高烧,衣服也湿了,又没有火,冷的他哆哆嗦嗦缩成了一团。

看着心上人冷成那样,又没有火,想给他弄杯热水都不可能,赵烟儿心急如焚。

哆嗦了一会,刘语立不动了,老老实实的在那里蜷着。以为刘语立睡着了,赵烟儿开始找窝棚里能点火的东西,那个年代也没啥,什么报纸之类的都没有。

最后,赵烟儿把吃饭的桌子劈成了柴火。柴火有了,就需要把刘语立身上的湿衣服脱掉。唉!不管了,不能让他这么湿着,赵烟儿就去脱刘语立的衣服,又用干毛巾给他擦干了身上,拿来被褥把刘语立放倒,给他盖上被。

安排好了刘语立,赵烟儿就去生火。看这天气,一时半会大雨停不了,赵烟儿就把湿柴火和衣服一起烤。

烧好了水,准备给刘语立喝水的时候,赵烟儿才注意到,刘语立不是睡着了,而是晕厥了,身体还在微微的颤抖。

赵烟儿用手摸了摸,语立哥哥好烫。赵烟儿也会些医术,可这大雨天,去哪里找药呢?

语立哥哥就是着凉了,窝棚四处漏风,那点柴火是不可能让窝棚暖和起来的。要想止住哥哥的颤抖,除了用药,就是多喝热水。可哥哥喝不下去水,赵烟儿一咬牙,决定用自己的身子抱着刘语立,有可能会让哥哥稳定下来。

果然,赵烟儿抱着刘语立,虽然刘语立身上的温度比赵烟儿高,可没多一会,刘语立稳定了下来。

两个人都二十多岁,正**,谁都没想到,这一抱,都松不开手了。本来两个人就相爱,刘语立身材健壮,赵烟儿身体丰满,一个貌美如花,一个风流倜傥。

刚开始还能克制自己,就是相互紧紧的抱着,可抱着抱着就出了事。

“语立哥哥,我已决定非你不嫁,从今往后,我就是你的了。”

听到小师妹这么说,刘语立决定,就算是被道长打死,也不离开这里了。雨还在下,屋里有了柴火,刘语立又出去找野味,野果子,两个人过起了小日子。

虽然并没结婚,可两个人也等同于新婚燕尔,天天抱在一起,两个人更是如胶似漆。

雨停了,赵烟儿该回家了。两个人已经在一起了,赵烟儿决定跟父亲摊牌。跟父亲摊牌之前,她决定跟母亲商量,可在一起的事情她不敢说,只能说她喜欢刘语立。

赵烟儿的母亲也觉得刘语立不错,就找德众道长商量。没想到,德众道长一听就火了,居然破戒从洼地里出来,不由分说,把刘语立赶走了。

刘语立肯定不走,可见德众道长拼了命,就离开了窝棚,钻进了树林。赵烟儿的母亲劝慰老伴儿,德众道长才说:“这小子不是个东西,他说要娶烟儿,我也没反对。问他生辰八字,他居然说出了四百多年后的生辰八字,这不是儿戏么?这种人,我怎么把女儿交给他?”

听德众道长这么说,刘语立也不服,从林子里冲出来理论。爷俩正杠着,又来了几个女娃,说是兵荒马乱,她们逃难,请求收留。

正好,有人来了,我倒要问问今夕是何年?

德众道长问了女娃们,差点没气死:“现在是唐天佑四年,梁王朱晃接受禅让,建立了梁国。”

“梁国?大唐灭了?”

听说建立梁国,大唐灭了,刘语立也惊讶了。

“不仅大唐不在了,现在战乱时期,我们无处安身。”

刘语立又仔细问了大中之后的事,经过推算才知道,他进山只有几年,外面已经过了60年。

此时的德众道长,已经被刘语立和女娃们气的说不出话了。气归气,刘语立和女娃们的对话他听的清清楚楚,看来外边真的过去了四百多年。

等德众道长心平气和了,大家才知道,他们是北魏时期的人,看上去没多大,都四五百岁了。

四百多岁刘语立也认可,德众道长说:“我也不难为你们,你真有心,去找个地方修道,五年后再回来,只要我能看到你的道行,我就把女儿嫁给你。”

刘真人并不知道什么是修道,可老丈人给机会了,那就去吧。去哪呀?天下都变了,哪哪都不知道了。刘真人糊里糊涂的来到了这个地方,这里原本就有个小道观,因战乱道士跑了,他就住了下来。

道士虽然跑了,经文还都在,刘真人就开始每天学习小庙里的各种书籍、经文,这一学,竟然忘记了年月。

等他想起来和师父约定的时候,赶紧去找师妹他们。来到擎南山,远远的就看到了赵烟儿,看上去烟儿老了。刘语立掐指算了一下,分开差不多二十多年了。

他刚要上去与师妹相认,从窝棚里出来个高大帅气的年轻人,拿着饭菜的赵烟儿笑呵呵的迎了上去,还爱怜的用衣袖给男青年擦额头上的汗。

见两个人挽着手进了窝棚,刘语立失望至极,烟儿变心了。

可刘语立奇怪了,自己去的是普通的山,下山了才知道年月,自己也老了,这很正常。

可烟儿不对呀?他们在这里居住了四百多年都没老,怎么这些年会老了?

失望的刘语立回了自己的小道观,每天继续修行,可他就是静不下心来。一年后,刘真人决定再去擎南山,找师妹问个明白。

再到擎南山,见小庙在办丧事,一打听,师父师母双双去逝,女弟子们在操办丧事。

听到声音,赵烟儿穿着道袍从道观里出来,看到刘语立,当时就哭着扑了上来。

赵烟儿哭了一会,擦了擦眼泪,回头对道观里喊:“华儿、青儿,玉儿,出来拜见你们爹爹。”

爹爹?还华儿、青儿、玉儿?我哪来的孩子?不会是你被那个小白脸摔了吧!

刘真人刚一闪念,从道观里跑上来三个年轻人,两个高大帅气的小伙子,长的一模一样,另一个女孩子跟赵烟儿年轻时一模一样。

“语立哥哥,他们是三胞胎,我们的孩子。”

直到这时,刘真人才认出来,其中一个就是他去年来的时候见过的那个小伙子。

可不么,那件事过去二十多年了,孩子们都长大了。看着儿子满头汗水,当娘的爱怜的眼神也是对的。

一家人相认了,赵烟儿拿出父亲的遗书,看了遗书他才知道,可能是石球听了,这里的时间和外面的一样了,所以赵家人才老了。

德众道长的遗愿是希望刘语立继续修道,将来和自己的女儿共同得道成仙。不仅修道,德众道长希望刘语立还回他的小庙,跟赵烟儿偶尔见见面就行了,常年在一起,影响修行。

舍不得妻儿,又不能违背师父兼岳父的遗愿,刘真人犯了难。直到这时,赵烟儿才说,父亲一直惦念他,曾云游四方,到处找他。后来知道他在那个小庙修行,心里特别高兴,说这个女婿他认了。

刘真人就一个人修行,什么都不懂,加上战乱,自然没有香火,没香火就得喝西北风。

好在山下村子的人不错,时不时的接济接济他,后来秦时汉一家来了,江松隅做饭都带他一份。

可有一天,刘真人打开房门,见院子里的石桌上有一个包裹,打开后里面有一百多两银子。这谁送来的?里面有封信,只说了银两是给他修行用的,并没有落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