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慢穿万界,炮灰的别样人生 > 第41章 回门

慢穿万界,炮灰的别样人生 第41章 回门

作者:阿珍呐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1 16:34:54 来源:小说旗

三朝回门,王彩蝶颊上飞红,显然婚后生活还算满意,林青鹿也暂时放了心。

本朝不似前朝,按照不成文的规矩,前朝女儿出嫁后除了红白喜事一般是不回娘家的,有些妇人出嫁之后就完全成了夫家的人,可能等到产子或者父母临终才能见一面。

本朝规矩就宽松多了,出嫁女成婚后是可以常回娘家看看的,在娘家住一阵子也无所谓,只要不抠夫家钱财补娘家,旁人都不会说什么。

只是一般情况下,妻子回家须得夫婿陪着,有些地位高的男方,根本不会理会这个,所以即便妻子再如何思念家里,也是不好单独回去的。

温无凉的情况显然不在此列,他在家里对频繁上门拜访的人厌烦不已,就干脆带着妻子到丈母娘家躲清闲了。

王家的厨娘手艺很好,比他们家的更多了一份烟火味,小温还是很喜欢的,更别提还可以住进老婆的香闺,这就更美滋滋了。

宅子里兄妹三个每人一个院子,后面家里添了一些伺候的人,将整个宅邸打理的很好。

林青鹿只有品级没有爵位和官职,所以规制上也不想太过僭越,这座富户所建的宅子正正合适。

家里虽然没有那么多彩饰雕刻,但地方大,还有个颇精致的花园子,草木静深,花枝繁茂,流水假山鱼池皆有,闲来逛逛,感觉心情都变好了。

王彩蝶的屋子是自己收拾的,她喜欢明亮温馨的地方,所以居所也是这样,高几长案,疏疏摆着笔墨炉香,花瓶里插着粉白的蔷薇和红紫色的牡丹,并几根稀稀疏疏的长草,看上去就觉得花团锦簇。

“院子里还有一架秋千,是母亲寻了工匠做的,说是要‘弥补小时候的缺憾’。”她回忆着置宅初时发生的事情,脸上带着得意的微笑。

“不光我,哥哥们的院子里也有。”当时他们都自觉自己是大人了,都对这种小孩玩意表现的不大感冒。

不过她晓得夜里无人的时候,两个哥哥都去荡了,还玩了很久呢。

“可惜严叔家只和我家签了五年的契书。”想到这里,心里还有点不舍。

但之后她要跟着夫君和哥哥前往京城,任何时候,去外地生活都是一件需要慎重考虑的事情,严叔邢婶的年纪又是最安土重迁的,大概率是不会跟着她们走的。

林青鹿也想到这一点,私下里问了邢氏。

邢氏显然早就跟丈夫商量过了,“我们夫妻俩是没本事的,离了主家,恐怕日子又要回到从前,我们愿意跟主家再签十年长契。”

主家夫人少爷小姐都是和善人,从不打骂欺凌他们这些雇工,而且眼见着一家子飞黄腾达,他们这些伺候的人也跟着水涨船高,便是解契出去,每个月的工钱能有月钱高吗?

况且家里的一摊烂事,离了主家还会被老宅的人缠上,还不如跟着夫人少爷去京城,也见见世面。

守家在地的被自家人欺负,到了雇主家里,却从没被说上半句重话,两厢对比,跟着去外地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了。

两个孩子也能跟着多学学,多长长见识。

严瑾没有跟着王彩蝶去温家,倒是严礼,一直跟着王秋豹做书童,耳濡目染的,也学了不少东西,将来多用用功,说不得也能考个秀才啥的,到时候严家人的境况又更不同。

这笔账他们还是算得清的。

既然严家同意,林青鹿也就不操心给他们解契的事了,相处久了,要分开还是有点舍不得的。

新女婿带着闺女回家住了,林青鹿还亲手做了两道菜,招待一下娇客。

温无凉非常感动,“岳母的手艺太好了,我爱吃粽子,但是从未见过这样精致的。”

马上要过端午,天气热了起来,家里往年吃的都是蜜豆、红枣、莲蓉和加了艾叶的艾香粽子。

今年林青鹿带着邢氏做了些蛋黄五花肉的肉粽,和加了花瓣的花粽,以及颜色金黄的碱水粽,大的好似半截莲藕,吃一个就饱了;小的类似大枣子,基本一口一个。

这样有趣的节日特色食物,让温无凉大开眼界。

三兄妹小时日子不好,长大了都有点嗜甜,哪怕白粽沾糖都吃得美滋滋,温无凉别看长得瘦高,却挺爱吃肉的,于是林青鹿特意做了大粽子给他。

温无凉和武师傅吃得过瘾极了,其他人也喜欢,但是都没有他俩那种如醉如痴的劲头。

“好吃了这几日便多做些,端午回去时拿些走,顺便也让你父母兄嫂尝一尝。”林青鹿笑道。

至于武师傅,守着家,爱吃今年多做一些,王冬熊应该也喜欢,他胃口也大,蛋黄腌肉的粽子新奇又饱含能量,吃了顶饱还美味。

一家子其乐融融,今日便算是提前在家里过节了。

王秋豹说,“前几日邸报上说极北之地旱情严重,如若一直没有缓解,不知道蛮族会不会犯边。”

武师傅闻言也是揪心,道,“都是北边,北凉城的屯田不知如何了。”

“收成肯定有损失,但北凉城修了渠,引了地下的深水灌溉,应该能保住一部分粮食。”林青鹿插话道。

“娘,你怎么知道?”王冬熊诧异不已。

“早几年常来咱家的商队管事说的,这二年也没断了联系,直到你要去北凉,我就专门托人捎信给他打听情况了,信件刚收到,就在我耳房的桌案上,回头你去瞧瞧。”

王秋豹看向母亲,她笑说,“就算去个外地做买卖,还要打听好风土人情,我儿要去边城那么远的地方,当然也要提前打问打问。”

王冬熊鼻子都齉了,哑声道,“娘,我一定好好做事。”

“反正做啥事都要未雨绸缪,你临走把平岗镇的粮食带过去一些,反正顺路,叫个车队后面跟着,怎么也不好亏待身边人。”

西山屯有几个年轻人想跟着王冬熊出去闯荡闯荡,都被家里劝住了,但本村一些七扭八拐的亲戚日子过得不好,都愿意跟着王冬熊出去混一混,有了知根知底的人做帮手,王冬熊也能放开手脚集中精力做正事。

王冬熊点头,“必不能让他们没了下场。”

只要敢打敢拼,未必不能混个一官半职,到时候一家子就起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