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开局就被流放,看姐逆风翻盘 > 第304章 是不是太多了些

乔亦雪见到众人,也不多礼,毕竟在座的都很熟悉。

千户宁明旭那是认识两年多了,两人之间还有份说不出,道不明的情份在。

副千户祖安、郝杰,镇抚辛项、石诚,这都是当初在万新客栈时认识的,往返京城月余,更是相互熟悉了。

旗牌官王清律、百户吴象也都是当初坤字旗的顶梁柱。

再有就是巡检石猛,乔亦雪也和他打过几次交道。

另外还有九名武进士,当初充任宁明旭亲卫。他们如今都是试百户的官身,今日正在安置家眷,并没有在座。

乔亦雪看看八人,便知道这是千户所营内的高层会议。

众人也知道乔亦雪文武全才还懂经商之道,若不是朝廷没有女子为官,说不定她的前途比在坐的更为光明。

再加上宁明旭与她交好,虽然请她参加军中会议,有些不符合规矩。众人却是认为理所当然,并不觉得惊讶。

宁明旭冲她点点头,“好,人都到齐了。今日特意请乔娘子来,只因当初我们还在武考之时,她就料定朝廷会让我等筹备水师。”

“如今我们缺少粮饷、治无军户、没有战船,可朝廷交待下来的任务,又不得不完成。所谓集思广议,还请诸位议一议,拿出个章程。”

祖安见他说完,却是第一个发言,“乔娘子,有个情况要先和你说下,昨日,石巡检已经答应转到千户所任职。”

石猛一抱拳,目光从宁明旭看到乔亦雪,“正是如此。自我以下,巡检司这百来名兄弟,以后以宁千户马首是瞻。”

宁明旭等人也回礼以示尊重,“当初坤字旗领有百名士卒,如今已被划拨千户所,加上石兄百名巡检司兄弟,我们千户所士卒正好两百人,尚缺八百余人。”

乔亦雪闻言不动声色,只安静听各人说话。

朝廷对千户所是有定制的,十一人为一小旗,其中一人执旗。五个小旗为总旗,加上总旗官共五十六人。

两个总旗为一个百户,领正兵一百一十二人。百户已经算正式军官,不计在军册。吴象与另外九名武进士分掌十个百户。

所以,千户所满编一千一百二十人。

这可好,如今宁明旭手下才只有两百士卒,这还是挖了江陵县衙的墙角,把石猛那一哨巡检拉入麾下,否则整个千户所才一百士卒!

“乔娘子,大家都说了各人的想法,不知道你有什么好建议?”宁明旭见众人七嘴八舌,也没说出什么好办法,便直接问乔亦雪。

乔亦雪见大家都看着她,只得苦笑,“我并不熟悉军中之事,只有些浅见,姑且说之。诸位姑且听之。”

郝杰闻言大笑:“乔娘子莫谦虚,说实话我们要是有办法,也不敢麻烦你来伤这神儿了。”

乔亦雪一笑,整理下思路道:“以我看来,一切队伍的问题,都是管理问题。一切管理问题,实际都是经济问题。”

“简单说,一切问题,只要有银子便能解决九成九。”

祖安听到这话,不禁连连点头赞叹,“果然还得是乔娘子,请你来算对了,劳烦继续说下去。”

乔亦雪被夸得脸上微红,“祖大哥谬赞了。刚才听大家所说无非三件难事,粮饷、兵源、战船。”

“粮饷之事暂时不愁,可用贼赃做为根本。以后再辅以营商,完全不需多虑。兵源之事,我建议放坤字旗士卒回宁波招募。”

吴象听她说这事,不由得奇道:“乔娘子,放士卒回宁波,这是为何?”

乔亦雪一笑,“宁波府临海,渔夫水手极多,招募他们为兵,才是筹建水师最好的兵源。这千户所虽是正职,实际不过是,安顿水师官兵家眷的居所罢了。”

郝杰闻言猛的醒悟,不禁抚掌赞叹:“我就说怎么朝廷新增个千户所,还不拨给军户。开始我只当都司处也无多余军户。”

乔亦雪却是摇摇头,“如今军户田亩多被侵占,大量逃亡,确实拨给不出来,这也是事实。不过水师才是重点,所以本也需要招募为主。”

“至于战船,除了向龙江船厂购买,其实还可以在江陵建个小型船厂,作为龙江船厂的分厂。”

宁明旭与祖安对望一眼,默契的点头微笑。

果然是英雄所见略同。

其实宁明旭和祖安早就商量过,大体上的章程与乔亦雪所说差不多。只是兵源上她建议去宁波招募,两人之前没想到。

毕竟江陵沿江,会水的百姓多了,只要粮饷充足,其实并不愁招不到人。

相比两人,乔亦雪的建议却是目光更长远些。

江陵水师可未必只是守护大江,若是做得好,说不定以后还会转为海师!

宁波府招募来的水师官兵,他们更熟悉海况。

战船方面,两人只想到买船,却是没想过弄个小型船厂,毕竟这事可比建个水寨更麻烦。

但从长远考虑,却也是江陵水师的根基。

祖安大笑:“乔娘子果然大才。就按你说的章程办!那接下来便商量些具体事务……”

既然千户所中主要的几个人物,明白了接下来的方向,那么就只剩下分派任务执行了。

宁明旭做为主官,自然是坐镇营地,协调各方。

王清律身为旗牌官,需要收发往来文书、传递军令、政令等事。

本来宁明旭只是小小千户,没有资格配个旗牌官。

张阁老知道他筹备水师确实艰难,特意找五军都督府、吏部要了信物,必要时可调动荆州卫士卒,要求荆州知府、江陵知县配合军务。

而且由王清律执掌令旗、令牌,自有张阁老私密授意。

吴象以及其他九名百户,带领百名士卒前去宁波府募兵,人数初步定员两千。可携带家眷搬迁到江陵县安家。

乔亦雪见吴象欲言又止便笑着解释:“吴大哥此去,可许诺安家银子五两,月粮二两,行粮战时三两起。但是,一定只募精壮,渔夫优先,有特长者优先。”

吴象闻言惊讶,“乔娘子,这是不是太多了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