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开局就被流放,看姐逆风翻盘 > 第424章 遣将不如激将

方明舒见乔亦雪不懂,便缓缓的说明了缘由。

蒙学主要解决识字问题,并且对传统儒学、历史等有个初步印象。经义则是要研究四书五经了。

至所以做学问和科举不能兼容,说白了就是个时间问题。

做学问无法取巧,读的书越多越好。博览群书,才能触类旁通。不过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想多读书,除了要花银子多购置书籍,还要有阅读效率。

读书开智的方法,往往是观其大略,攻其一点。说白了就是快速抓住书中的重点,不追求那些细枝末节。

而科举则相反。要细细研读。不仅要抠明白每句话、每个词、每个字的意思,甚至同一句话就有数十种解读,都要记住。

科举出题范围是固定的,所以历代一直在挖深度。毕竟考题被划定范围,题目是容易重复的。因此,越是后来,科考题目越偏。

若是不能精研,连破题怕是都摸不着头脑。

这还只是方明舒举的小例子而已。本朝科举如今是有定式,需要严格按着体例写义。但凡有点出格,内容写得再好也无法高中。

乔亦雪听她这么解释后,也就明白了。然而,明白归明白,方明舒犯愁的事,乔亦雪也是直嘬牙花子。

不过也是,当官和做学问本来就不是一回事。虽然都是要读书,初心却是不同。古来虽说也有些人能兼顾,但这样的人无不是人杰。

乔家这些孩子,有一个算一个,不过是些普通人。就算小铁有股机灵劲儿,也仍是普通农家子弟中跳脱些的罢了。

既然是普通人,那就不能高估了,读书就得有个方向。若是务实点,那自然是以科举为重的好。可要从长远看,家族需要智者才能长久兴旺。

很多时候,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方明舒犹豫半晌,却是建议道:“姑娘,要不您去请教下洪先生?”

乔亦雪闻言一拍脑门,可不是嘛。那洪应明本身就是个高人。精读释、道、儒三家经典,问问他的建议绝对靠谱!

他虽然在牧场隐居,毕竟也算托庇于乔家,自然偶尔也过来宅院。方明舒倒是见过他,也讨教过学问。

乔亦雪本想让洪氏将她爹请过来,仔细琢磨又觉得不妥,干脆便带着几人一起去牧场拜访。

不多时,找到洪应明住处。乔亦雪带人来时,他正吃饭,倒把乔亦雪看得诧异,忍不住责怪洪氏,“洪姐姐,家里你管事,如何让洪先生餐食如此简慢?”

这不怪乔亦雪不高兴,洪应明桌子上只摆了一碗粥,一碟咸菜。

别说他是客居在此,就是乔家的下人,不说顿顿有肉,起码白饭小菜都是管够的,隔三岔五也会补充肉食。

洪应明没想到乔亦雪会来,缓缓放下碗筷却是替洪氏解释,“乔娘子,此事不怪小女。是老夫执意如此,粗茶淡饭也是修行。”

乔亦雪闻言也就明了,当下给了洪氏一个歉意的眼神,这才说明了来意。

洪应明听完,想都没想直接说了他的想法,“老夫早年也曾热衷功名,后来幡然醒悟。举业一途不过培养些书蠹虫,于人于己何益?”

乔亦雪本是来请他给拿主意,然而洪应明意见给得太快太直接,反倒让乔亦雪下意识的选择了为科举说话。

乔亦雪也没细想直接反驳,“若世人都学洪先生一般隐遁,百姓由谁治理?总要有官员吧?官员如何选拔?科举却是相对公平的方法,怎能说无益?”

洪应明微微一笑,“老夫并非说科举选才不对。只是如今举试题目僵固,非取才之道。除了选出些书呆子,简直毫无是处。”

乔亦雪眨眨眼,“正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题目限定范围,也就更容易定出优劣名次。否则同篇文章,您判为甲等,在他人眼里却是乙等。”

洪应明淡然点头,“乔娘子所说不错。也正因此等简而化之,选拔出来的多是庸才。上不能安邦定国,下不能抚恤百姓。”

乔亦雪倒不反对洪应的说法,“强者从不抱怨环境。应试文体自有弊病,若真是大才,戴着枷锁仍可挥毫不怠。庸才方会被这小小限制难住。”

洪应明哈哈大笑,“乔娘子倒是能言善辩。想必你也深知,朝廷其实并不需要太过聪明之人。单从天家利益而论,科举倒是最佳选才之法。”

乔亦雪见他说得透彻,也不再诡辩,“想改变规则,就要先加入规则。科举正是加入规则的敲门砖,小女子以为先举业保证自己和衣食,再做学问也不迟。”

洪应明看看她,却是微笑,“以乔娘子财力,乔家子弟如何会缺少衣食?”

乔亦雪闻言摇摇头,认真说道:“厨中有剩饭,路上有饥人。眼前的富庶转眼可能成空。靠自己得来的衣食,才能长久。”

“再者来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有些道理并非穷究学问就能悟到。先生以为呢?”

别人听不出来她的意思,洪应明那是什么人?

只见他略为沉吟却是说道:“乔娘子,既然你执意如此。老夫可授乔家子弟科举之法,若明年乔家不出生员,老夫自行离开。”

乔亦雪欣然点头,她知道洪应明太过淡泊,寻常话语根本无法打动他。

急病就得下点猛药!

自这日之后,乔家的学童却是每日要到牧场学习了。

方明舒倒也并不会就此清闲。毕竟男童学科举之道,家中的女童没这个局限,就随便她爱教什么教什么。

回去的路上,方明舒小声与乔亦雪说话,“姑娘,你那么点洪先生,有些不妥吧?”

乔亦雪却是不以为意的笑笑,“明舒,不管做学问还是科举都有门槛。能力够的那就是门,能力不够那就是槛。洪先生这么清修过于浪费大才了。”

洪氏没懂乔亦雪和洪应明话里有话,只听到了若是明年乔家出不了秀才,他爹就要走。因此,她看着乔亦雪却是欲言又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