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开局就被流放,看姐逆风翻盘 > 第426章 细心的王喜妹儿

这个结果一出来,乔亦雪表示,虽然看不懂,但我大受震撼!

乔亦雪可不是被九个小孩惊到了,她是被洪应明的手段吓住了。这十个孩子什么样,她也不是完全不了解。

跟他学了个把月就通过了县试?

这不是活神仙吗?

发案之后,乔亦雪再看洪应明的眼神都不同了,她深切的感受到一个词叫敬畏。

当她小心翼翼的询问洪应明是怎么做到的,更让他瞠目结舌的是,他竟然对这十人的县试结果不太满意!

洪应明风轻云淡的道:“这没什么,四月份的府试,他们应该也没问题。可惜牛嶙记性差了些,看来只得明年参加府试了。”

牛嶙正是牛娃,却是洪应明给起的学名。乡村孩子都没什么大名,不是过大宝、小柱、狗儿、二小的浑叫着。

但是,他们入了学,要参加科举,以后是读书人了,自然不能再用这些乳名。

若是不然,试榜一出:

状元,李狗蛋;

榜眼,孙二楞;

探花,刁炸天……

乔亦雪见洪应明如此,也看不出他是真觉得可惜,还是在显摆,不过确实被他装到了,“洪先生绝世之师,这个结果都足以震慑小女子了!”

洪应明却是摆摆手,“不然。县试是陶知县出题,府试则是付知府出题。我对这两人略知一二,他们所学有限,我不过提前料到考题罢了。”

乔亦雪听得直发呆,本来想好的马屁再也不拍不出来了。合着洪应明根本看不起这两人,还没开考就知道,以他们的学问会出什么题!

这不就等于开卷考试嘛!

怪不得他说牛娃记性差,否则应该是十人都通过县试!

这真是很难评了。

陶知县、付知府若是知道洪应明对他们的评价,怕是能活生生气死过去。

乔亦雪也没细问他如何知道这两人。毕竟那他们和洪应明年纪相仿,说不定以前同窗过,或者有共同认识的友人。

县试结束,乔亦雪带众人回了白马镇,倒也没引起什么动静。毕竟只是个县试,哪怕通过府试也算不得什么。

白马镇上的童生那也不少,就是秀才、举人也有几位。

然而,回了宅院,乔家外院、内院、后院都有些沸腾了。

温氏、洪氏、丁氏、牛氏、白氏、杨九妹、茅婉容、顾氏、冯氏等人,激动得一个接一个的笑着落泪。

虽然牛娃没通过县试,却也连过四场,这要是去其他县参加,说不定也就通过了。因此,牛氏、白氏也很是高兴。

乔亦雪能理解她们,毕竟自家儿子通过了县试,至少说明是块读书的料,说不得以后就是自己的希望所在了!

尤其这些人,原本哪里供得起儿子读书?

说起来一个比一个穷苦,早些年吃饭都是个问题,更别提读书、识字、科举了。

这些人又哭又笑的乱了多时,却是又争着跪谢乔亦雪。

只有吴氏娘几个,在旁看得眼羡,却是只能干瞪眼。没办法,吴氏生了三个女儿,就连李大丫也生了个女儿。

别人家儿子成了童生、秀才、举人,唯独没李家什么事。无奈何,她家一窝都是女孩儿!

乔亦雪被其他人搞得头大,便没注意到吴氏娘几个的情形。

直到半个时辰后,王喜妹儿悄悄来找乔亦雪。

“乔姐姐,今儿咱宅里大喜,这么多人通过了县试呢!我看人人都笑得欢快。”王喜妹儿见乔亦雪屋里只有林秀儿和小灵,便笑着说道。

乔亦雪随口搭话,“喜妹儿,我听洪先生说你很有天赋,若你是个男孩,也不会比他们差。”

王喜妹儿眨眨眼,却是附和的甜甜一笑,“我也这么认为。不过,乔姐姐,我看吴婶子和李家三位姐姐不太开心,我就来和你说声。”

乔亦雪闻言心中一震,她确实忽略了吴氏娘几个的情绪。毕竟李家没男丁,这喜气自然是半点沾不到。

但是,与这个相比,乔亦雪对王喜妹却是刮目相看了。这小丫头,甜美可爱的外表下,竟然如此精明!

按说她过了年才十一岁,正是淘气贪玩的年纪,竟然心细如发。

连跟她不算太熟的吴家母女的情绪,都看在眼里,更是跑来告诉乔亦雪。

好家伙,如今的小孩子也不能小瞧了。

乔亦雪忽然有些明白,为何王俊没带她回京城。怕是他想让王喜妹儿跟在洪应明身边长长学问,多懂些处世之道。

这洪应明果然神奇,不仅教出的乔家子弟,让乔亦雪震撼了一把,连这旁听的王喜妹儿,也带给她不小的惊讶。

王喜妹儿见乔亦雪知道了这事,便憨笑着拉着乔小灵出去玩了。

乔亦雪想了半晌,还是去找了吴氏和李家三姊妹。

吴氏如今在大厨房干得不错,乔家上下对她的手艺没话说。李大丫虽是帮厨,却另有一套事做。

比如现在葵瓜子量产,便由李大丫负责炒制。除了供应自家吃,还为清欢食肆长期供应。

李大丫忙不过来,还带了四个食肆招来的学徒。这四人却是千户所家眷中招的,都是十二、三岁的丫头。

李二丫是乔亦雪贴身护卫,那自不用提。李三丫作为二门丫头,有客人来访,都是她沟通内外报事。

相对其他人来说,吴氏娘几个赚到的银子其实不算少。

吴氏在大厨房掌勺,固定月银二两,李二丫头作为贴身护卫月银一两。

李大丫作为帮厨月银一两,不过她炒制的瓜子有提成,每月可得二、三两。再有李三丫年纪小,做的事也清闲,月银是五百文。

她们娘四个每年至少也能存下五、六十两银子。这要是对比北宿岛上的生活,她们自然是心满意足。

毕竟以前她们最多自给自足,年头忙到年尾也根本存不到五两银子。现在的生活岂不是天壤之别?

然而,不患寡而患不均。

别人的情况吴氏不知,同为宅院中的管事娘子,她知道丁氏夫妇管着田地,居然有五、六百两银子的赚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