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武侠 > 开局召唤:我竟是幕后黑手 > 第159章 出征匈奴

开局召唤:我竟是幕后黑手 第159章 出征匈奴

作者:假想作的脑洞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21:15:50 来源:小说旗

皇陵外,卫兵们如同石雕般挺立,眼神锐利,身上散发森严气势甚至比他的禁卫军都可怕一二。

脚步声空旷陵墓入口回荡,抬头一望。

只见一片肃穆的墓碑林立,宛如历史的长河在眼前缓缓流淌。

他们大乾虽建立皇朝不过五百年,但是他们家族历史,可不仅仅是五百年。

金龙帝御诀,以及龙脉探查、操控、铸造,都是经历了不知道多少岁月和朝代形成的。

而江山轮流转,五百年前,大周覆灭,就来到了赵家。

大乾皇帝在此,并未过多停留。

他深吸了一口气,步入了地下皇陵之中。

同想象中阴冷潮湿不同,地下皇陵中是一股磅礴龙气扑面而来。

这股龙气仿佛有生命一般,在皇陵中盘旋、游走。

金黄色的龙脉在地下闪烁,仿佛一条条巨龙在沉睡中,散发出令人心悸的威压。

这就是大乾皇室的根基所在,大乾十三州龙脉皆汇聚于此,即为龙心所在。

“见过老祖宗,今匈奴入侵,天人出手,还请老祖宗镇压。”

“匈奴吗?”龙脉之中,传来了丝丝疑惑之声,“怎么还在?”。

大乾皇帝解释道:“如今此战,乃匈奴亡国之战。

若此战可胜,能将匈奴纳入大乾领地之中。”

说到这里的大乾皇帝有些紧张,这种感觉可不太好,这就是为什么他不喜欢来这地方。

匈奴是极其难以灭的,因为以往胜了匈奴,大乾也不可能统治北漠那地方。

若是派遣官员,也很容易反叛,故而大乾一直没有什么统一想法。

但是现在不同,若是能以经济捆绑,那么匈奴就彻底被大乾拿捏在了手中。

\"北漠?龙脉太过于贫瘠,罢了,若是可以,那就一劳永逸吧。\"那声音仿若龙鸣。

这位大乾老祖宗,已经彻底同龙脉融为了一体,就是龙脉本身,就是大乾本身。

大乾皇帝见此,眼神之中有了丝丝羡慕之色。

大乾皇帝为何不能用“金龙帝御诀”突破天人,当然是因为大乾龙脉属有主之物。

----------------

而后就是召集百官开朝会了。

大乾朝堂之中,大乾皇帝端坐于龙椅之上,身着龙袍,头戴十二冕旒。

双目如炬,俯视着殿下的百官。

兵部尚书从队列中走出,躬身禀告道:“陛下,匈奴近频扰我朝边境,其势汹汹,意图不轨。

但北地军民同协一心,拒敌于北境之外,匈奴却有卷土重来之势。

然我朝国力强盛,将士勇猛,岂容外敌挑衅?

臣愿请陛下调精锐之师,出战匈奴,以彰我朝之威,卫国土之整。”

大乾皇帝听得此话,微微颔首,目光在百官中扫过,示意众人发表看法。

枢密院枢密使迈步上前,双手抱拳提议道:“镇国公多次挫败异族进攻,此战若是镇国公出战,必能平定匈奴。”

不过这答案,大乾皇帝当然不会满意。

毕竟镇国公薛达若是出征,不管胜败,都是麻烦,到时候又该如何?

“二殿下勇武过人,又有灭羌族之功,此次出征,可为主帅。”又有一人声音平稳道。

“云麾将军吕布曾经一人灭国,乃将帅之才。”

“归德将军单魏.......”

............

此时,朝堂上议论纷纷,各位大臣各抒己见。

这一战,大家都明白,可能是他们同匈奴的最后一战,乃真正的国战。

有资格当这主帅的,其实就两人。

一人是镇国公薛达,另外一人当然就是二皇子了。

但是大皇子这一派系,却想要帮吕布争取一下。

为帅和为将的功劳,就算是胜了,那么差距也极大。

除非吕布又能一人灭国,但是这很明显,不太可能。

若是吕布为帅胜利了,那么其在大乾军队之中的声望,可就只低于薛达了。

二皇子面色坚毅,目光如炬,他跨步上前,双手抱拳,声音洪亮而坚定:

“父皇,儿臣请战!

那匈奴犯我边境,实乃我朝之大患。

儿臣愿披甲上阵,为父皇分忧,为百姓除害。

凯旋之日,必将匈奴王首级献于父皇御前。”

至于三皇子、四皇子倒也没有开口,他们在军队之中的势力很弱。

又不想得罪其两位皇子,其实他们当然想镇国公出战。

毕竟镇国公胜率最高,胜利了之后,也不会让大皇子和二皇子势力激增。

至于镇国公尾大不掉,他们还没继位,这是大乾皇帝应该考虑的问题,而不是他们。

就在诸位为了谁挂帅吵得不可开交的时候。

为四品官员、枢密院同佥的荀攸,上前一步,提议道:

“陛下,臣有一策,可分兵两路,一主一辅,互为犄角。

主路以二殿下为帅,辅路则由吕将军领兵,两军互相支援,共同抵御匈奴。”

大乾皇帝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之色,盯着荀攸,点了点头。

他当然知道二皇子同吕布两人关系微妙。

而现在大乾的将才很缺,这次上战场,为了保证胜利,吕布是必然需要上战场的。

若是将吕布派给了二皇子作为将,可能导致将帅不合,这个是大忌。

但是分为了两路之后,也不需要什么配合。

互相完成自己任务就行了,就看谁取得的战果更大。

而此战,因为天人之战的胜利,倒是留住了开拔和后勤的时间。

荀攸如此之作,自然就是为了给吕布争取一个可以独自带兵的机会。

八皇子见着荀攸如此言语,又得了父皇嘉奖。

而大皇子同二皇子两边都得了领兵,接下来他们都要各凭本事,就算是输了也怪不得自己。

最后还有感谢自己,这让八皇子更加满意这位荀攸了。

皇帝微微颔首,心中已有决断。他目光扫过众臣,最终落在荀攸身上,

道:“荀爱卿此策甚妙,便依卿所奏。”

既然主帅人选已定,接下来的议题便是出兵的数量和部署。

这本是枢密院与户部共同商议之事,但大乾皇帝正忙于炼丹,无暇顾及。

他挥了挥手,示意此事交由枢密院和户部自行处理,只需将最终结果呈报给他即可。

最后,在枢密院和中书省合力之下,最后得了一封讨伐匈奴诏书。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奉天命,统御万方,寰宇之内,皆朕赤子。

然匈奴不道,屡犯我疆,烧杀掳掠,至生灵涂炭。

朕闻之,痛心疾首,誓必除之而后快。

匈奴之侵,由来已久,单于野心勃勃,觊觎我中原沃土,欺我朝无备,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今朕决定,兴师伐匈,以彰天威,以保疆土。

命奉国将军赵峰统领三军,即日起整肃兵马。

挑选精锐之士,准备出征。

望赵峰将军与诸将同心协力,共赴国难,扬我国威,振我朝声。

布告天下,咸使闻知。钦此!”

具体兵力安排便是派出了三十万禁军,这是大乾真正精锐。

冀州、并州、幽州、青州这北方四州调集的二十万地方军队。

若是不够的话,其实还能够有已经服役结束的士兵调配。

大乾最不缺的其实就是人,但打仗也并不仅仅靠的是人数。

而后再从四州征调了三十万的民夫,作为后勤补给。

现在正在工业化,倒也能拉出很多失业的人,并且运输速度也有了提升。

再加上北地边军四十万,这数量,可已经超过了百万大军了。

而匈奴兵力,在大乾的预计之下,真正有实力的军队其实也就王庭的十几万,还有几个大部落的十几万军队。

加起来也不会超过四十万。

当然,你算上普通的匈奴士兵,不管战斗力的话,那数量就多了。

起码几百万吧,毕竟匈奴兵户比例对于大乾来说,实在是太过于夸张了。

不过人数从来不是胜利的关键因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