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四合院:开局60,暴打众禽 > 第330章 强大的自动轨道铺设机和盾构机,卫星技术

数月之后,一位年轻的工程师匆匆跑来,兴奋地报告:\"李工,我们的第一台实体自动铺轨机已经组装完成,正在进行最后的调试!\"

李阳眼前一亮,立即跟随工程师快步走向装配车间。

推开厚重的钢制大门,眼前的景象让在场的每个人都不由自主地倒吸一口冷气。

一台庞然大物矗立在车间中央,它的体型之大,几乎占据了整个空间。

银灰色的金属外壳在灯光下闪烁着冷冽的光芒,仿佛一头蛰伏的巨兽,随时准备苏醒。

\"天哪......\"一位老工程师喃喃自语,声音中充满了难以置信,\"这就是我们的自动铺轨机?它比我想象的还要宏伟!\"

李阳微笑着走上前,抚摸着自动铺轨机光滑的表面。

\"是的,这就是我们的杰作。\"他的声音中充满了自豪,\"它将彻底改变我们修建铁路的方式。\"

就在这时,一位年轻工程师按下了启动按钮。

伴随着一阵低沉的嗡鸣,这台庞然大物缓缓苏醒。

它的各个部件开始运转,发出精密机械特有的节奏声。

突然,自动铺轨机的前端伸出一只巨大的机械臂。

这只臂膀如同巨人的手臂,轻松抓起一段重达数吨的轨道,精准地放置到指定位置。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令人叹为观止。

\"太不可思议了!\"一位中年工程师惊呼道,他的眼睛瞪得滚圆,\"它的动作如此精准,就像是有生命一样!\"

李阳点点头,\"这台机器配备了最先进的激光测量系统和定位系统。它可以精确到毫米级别,确保每一段轨道都完美对接。\"

话音刚落,自动铺轨机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工作。

这次,它不仅铺设轨道,还同时进行固定和校准。

众人目瞪口呆地看着,短短几分钟内,一段长达百米的轨道就已经铺设完成。

\"这...这简直是奇迹!\"一位年长的工程师激动得语无伦次,\"按照这个速度,我们修建高铁的效率至少要提高十倍!不,甚至二十倍!\"

李阳满意地看着众人震惊的表情,\"各位,这仅仅是个开始。接下来,让我们看看另一个'庞然大物'。\"

他带领众人走向车间的另一端。那里,一个巨大的圆柱形机器正在缓缓转动。

它的前端是一个直径达到十几米的巨大圆盘,上面布满了锋利的切削齿。

\"这就是我们的盾构机,\"李阳介绍道,\"它将是我们征服大山的利器。\"

随着李阳的一个手势,盾构机开始全功率运转。巨大的刀盘开始高速旋转,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即使是坚硬的岩石,在这台机器面前也如同豆腐一般脆弱。

\"天啊!\"一位工程师惊叫道,\"这简直就是一头地下巨龙!有了它,我们还有什么山是翻不过的?\"

另一位工程师则激动地喊道:\"李工,有了这两台'神器',我们一定能创造奇迹!我们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建成世界上最先进、最庞大的高铁网络!\"

李阳环视四周,看着每个人脸上震惊、兴奋、自豪交织的表情,心中充满了成就感。他知道,这一刻,每个人都意识到了他们正在参与一项改变国家面貌的伟大工程。

\"同志们,\"李阳高声说道,声音中充满激情,\"我们手中掌握的,不仅仅是两台机器,而是改变祖国命运的钥匙!让我们用这把钥匙,为炎国开启一个崭新的时代!\"

话音刚落,整个车间爆发出如雷贯耳的欢呼声。每个人都激动得热泪盈眶,他们知道,他们正在见证历史,创造历史。

就在这时,一位年轻工程师突然想到了什么,兴奋地说:\"李工,我们是不是可以把这两台'神器'的工作过程录制下来,向全国人民展示?我相信,当人民看到我们的高铁是如何建造的,一定会对祖国的未来充满信心!\"

李阳眼前一亮,\"好主意!我们不仅要录制,还要进行全国直播。让全国人民都看到,我们的祖国正在以怎样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

这个提议立即得到了所有人的热烈响应。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开始讨论如何安排直播,如何展示这两台\"神器\"的威力。整个车间里洋溢着前所未有的热情和干劲。

……

随着夜幕降临,李阳终于结束了一天的忙碌工作,疲惫地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松了松领带,长舒一口气,缓缓坐进那张略显陈旧的皮椅中。

办公桌上,一盏台灯散发着温暖的光芒,照亮了桌面上堆积如山的文件和图纸。

李阳习惯性地打开收音机,想听听今天的新闻。

然而,当收音机里传出的声音让他猛地坐直了身子,眼睛瞪得老大。

\"据漂亮国方面消息,NASA今日成功发射了一颗新型通信卫星,这将大大提升漂亮国的全球通信能力......\"

紧接着,又是一条新闻:\"毛熊方面宣布,他们的最新一代气象卫星已经成功进入预定轨道,这标志着毛熊在太空探索领域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李阳关掉收音机,陷入了沉思。

作为一个穿越者,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卫星技术对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闭上眼睛,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人类卫星发展的历程。

1957年10月4日,毛熊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掀开了太空时代的序幕。

紧接着,漂亮国也不甘示弱,在1958年1月31日发射了\"探险者1号\"卫星。

然而,当李阳想到炎国的卫星发展史时,心中不禁泛起一丝苦涩。

虽然炎国很早就开始了卫星研究,但直到1970年4月24日,才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相比两国,炎国在这一领域的起步明显落后。

李阳猛地睁开眼睛,目光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他深知,卫星技术将在未来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无论是通信、导航,还是气象预报、资源勘探,都离不开卫星的支持。

\"我们必须赶上去,不,是超越他们!\"李阳握紧拳头,下定了决心。

……

第二天一大早,李阳就风风火火地赶到了航空研究所。

当他提出要研究卫星技术时,整个研究所都沸腾了。

\"李工,您终于对卫星感兴趣了!\"一位年轻的研究员兴奋地说,\"我们早就想请教您这方面的意见了。\"

研究所的所长亲自出面,带领李阳参观了他们的实验室。

\"李同志,这是我们目前掌握的所有卫星相关资料,\"所长指着一排排的档案柜说道,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虽然我们起步较晚,但我相信,有您的加入,我们一定能迎头赶上!\"

李阳认真地翻阅着这些资料,眉头时而紧锁,时而舒展。就在他专注研究的时候,熟悉的系统提示音在脑海中响起:

【叮!触发卫星工程师技能,解锁60年代至21世纪的卫星技术。】

李阳心中一喜,继续仔细阅读着系统传输的信息:

【解锁技术包括但不限于:

卫星平台技术:包括大功率太阳能电池阵、高效蓄电池、精密姿态控制系统等。

有效载荷技术:高分辨率光学相机、合成孔径雷达、高通量通信系统等。

卫星导航技术:全球定位系统(Gp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等。

卫星遥感技术:多光谱成像、高光谱成像、激光测距等。

卫星通信技术:宽带卫星通信、移动卫星通信、星际激光通信等。

卫星推进技术:离子推进、霍尔推进、等离子体推进等。

卫星材料技术:碳纤维复合材料、热控涂层、抗辐射材料等。

卫星测控技术:高精度轨道测定、自主导航控制、星地一体化测控等。】

这海量的信息如同潮水般涌入李阳的脑海,让他一时间有些眩晕。

他扶着额头,深吸了几口气,努力消化着这些超前的知识。

当他再次睁开眼睛时,目光中已经充满了坚定和自信。他转身面对着研究所的同志们,声音洪亮地说道:\"同志们,我们的卫星研究,从现在开始!\"

研究所的人们欢呼雀跃,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激动的笑容。他们知道,有了李阳的加入,他们的卫星研究一定会突飞猛进。

接下来的日子里,李阳带领着团队日以继夜地工作。

他们从最基础的卫星平台技术开始,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研究。

李阳首先关注的是卫星的动力系统。

他在黑板上画出了一个复杂的太阳能电池阵示意图,向大家解释道:\"我们要开发一种新型的高效太阳能电池,它的转换效率要比现有的高出至少50%。这样,我们的卫星就能获得更多的能量,支持更多的设备运行。\"

一位年轻的工程师举手提问:\"李工,这种效率的太阳能电池,现在的技术能做到吗?\"

李阳神秘地笑了笑:\"别担心,我已经有了一些新的想法。我们可以尝试使用多结太阳能电池,再配合聚光技术,相信一定能达到这个目标。\"

接着,李阳又转向姿态控制系统的设计。他在纸上快速画出了一个精密的陀螺仪结构图,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这是一种新型的光纤陀螺仪,它的精度比传统的机械陀螺仪高出十倍,而且更加轻巧耐用。有了它,我们的卫星就能进行更精确的姿态控制,为后续的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研究所的同志们听得入神,纷纷拿出笔记本记录着李阳的每一句话。他们知道,这些超前的技术将会彻底改变炎国的航天事业。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李阳又带领团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他们开发出了新型的离子推进系统,大大提高了卫星的机动性能;设计了先进的抗辐射材料,增强了卫星在太空环境中的生存能力;还研制出了高精度的星载原子钟,为未来的导航卫星奠定了基础。

每一项突破,都让研究所沸腾不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