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莫慌,霸总和系统跟我一起穿了! > 第15章 宫斗不如做太后15

倒是郎轶满心激荡,并没有察觉到姜芙的担忧。

这些想法在他脑子里转过无数遍,却苦于没有机会宣之于口,如今一下子找到出口,犹如泄洪一般,不可阻挡。

郎轶久居宫中,不是不懂得祸从口出的道理。

但他更知道,如果自己现在不说,可能永远没有机会再说。

“郎大人也说了,是假如。”

姜芙也没忍住,好心提醒他:“本宫能体会郎大人的一片苦心,只是以后莫要再说了。”

“为什么不?”

郎轶似笑非笑,表情里带着一丝兴奋,一丝嗜血。

“若论行事手腕,这天底下还有谁能比得了臣?外人不都在背地里说臣是活阎王吗?”

姜芙语塞。

郎轶的名声甚至有小儿止啼的效果。

普通百姓怕他,权贵官员更怕他。

“至于银钱……”

郎轶眼底闪过不屑,语气也满不在乎:“抄几个大官的家就是了。”

在他口中,这些问题都不是问题。

“游牧民族需要盐、糖、茶叶和布匹,可以给他们一些,换来种马。当然,光凭交易,弄不到什么真正的好马,数量也不会太多。”

似乎被郎轶的情绪感染,姜芙又多说了几句。

奇怪,她也有一点纳闷儿,怎么自己一说起这些事情,脑子里彷佛就多出来很多知识。

就好像亲自去过边地,亲自和那些少数民族做过生意似的。

尽量先不去想这些,姜芙提议:“这天底下没有只许他们抢我们的道理,或许,郎大人可以试着派人偷袭。事成之后,就近圈地,开辟马场。”

中原和江南都不适宜养马,完全靠民间亦不现实,农民养牛养驴都能下地干活,唯有马不行。

“娘娘是巾帼不让须眉!”

郎轶心悦诚服,他心头火热,不想再耽搁下去,匆匆对姜芙施了一礼,向外退去。

门外,小李子老老实实地站着,看起来很不起眼,但其实他的眼睛密切观察着四周。

“爹爹。”

看见郎轶出来,他马上迎了过去。

小心翼翼地觑了郎轶一眼,虽然他看起来和平常没有什么不同,但小李子很了解干爹,几乎可以肯定,干爹现在心情极好。

啧,皇后娘娘果然有本事,干爹之前被前朝的事情烦成那样,这才进去没多久,整个人就完全不一样了。

“小李子。”

郎轶忽然停下脚步:“之前陛下让人去裱的那幅字呢?”

小李子眼珠一转:“爹爹说的可是娘娘写的?”

郎轶微微点头。

小李子马上笑着说道:“应该还没裱好,儿这就去问问,不知道爹爹想把它挂在哪里呢?”

明明是皇帝要的东西,但他问的却是郎轶。

不愧是自己疼爱的干儿子,郎轶赞许地看了他一眼。

“放我宅子里,你亲自去办。”

郎轶轻声吩咐了一句,迈步就走。

尽管小李子早有心理准备,但听到这么一句话,眉心还是猛跳了几下。

不过,他立即弯腰应是。

反正干爹想要的东西,就没有得不到的。

至于陛下那里,找人临摹一幅,裱好了再送去,也无甚分别。

司礼监别的不多,能人是最多的。

小李子颇为得意地“嘿”了一声,很快就把事情捋一遍,转头去办了。

只要把这件事办好了,他在干爹面前又能挣下一份大功。

让那几个蠢货眼红去吧,一个个自诩聪明人,其实根本看不清楚形势,居然还在私下里巴结文贵妃呢,简直笑掉大牙!

待到七月,老天依旧不赏脸。

好在朝廷的第一批赈灾粮终于送到,旱情最为严重的几个州县都在城门口施粥。

虽然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起码没有饿死人的情况发生了。

不少流民听说了,也纷纷掉头往回走。

这世道,人离乡贱,百姓普遍安土重迁,如果不是被逼到绝路,没有人愿意背井离乡。

没过几天,原本几万人的队伍少了十之二三,剩下的也大多都是老弱病残。

他们也想回乡,奈何老的老小的小,实在走不动了。

领头之人不禁恨恨,指望这群人成事,那是做梦。

偏偏之前还答应了不会让大伙饿死,现在每天光是米粮就不知道要耗费多少。

一时间,暴民内部矛盾重重。

他们和朝廷军队刚一交手,便溃不成军,被打得四散而逃。

一少部分更是涌入乡村,逃向山林,指望着能躲过风头,以后再找机会。

至七月底,赈灾工作有序进行,暴民也被镇压。

朝堂上下包括皇帝本人在内,大家终于松了一口气。

“翊坤宫那位让小厨房做了汤,亲自送去御书房。”

宫女在姜芙耳边轻声说道。

姜芙放下手里的话本子,呷了一口茶,若有所思:“文贵妃的哥哥很多年没回京了吧?”

宫女答道:“是,文将军驻守边关,无召不得回京。”

原着里,就是文成丢了城池,但他本人被闻讯赶来的援军所救,安然无恙。

姜芙用手指轻叩着光滑的桌面,细细思索。

如果文成并不是技不如人,而是故意将大好河山拱手相让呢?

一座城,换来和瓦剌的一次合作……

对文家人来说,这买卖不亏!

“娘娘,您看,我们要不要也做一些点心,给陛下送去?”

宫女迟疑道。

姜芙摇头:“本宫还在守孝,何况后宫不得干政,陛下如今为了政事夙兴夜寐,我们万不能打扰。”

她又吩咐道:“传下去,就说这是本宫的意思。”

连她这个做皇后的,也只在一个月前送过一次饮子,平时都只是差人过去问安。

文贵妃一个妃子而已,好大的脸,竟然亲自披挂上阵,跑到书房去邀宠?

很快,皇后的口谕下达六宫。

与此同时,文贵妃被赶回来的消息也犹如长了翅膀一样,在宫庭内已经传开了。

“还拎着干嘛,给我倒了!”

文贵妃看见宫女的手上还拎着食盒,她一把夺过来,将里面的汤盅取出,用力砸在地上。

汤汤水水洒了一地,还有不少溅在她的裙摆上。

“让本宫知道是哪个小人在陛下面前多嘴,本宫非剐了他不可!”

文贵妃面色狰狞,看着被摔得四分五裂的汤盅,咬牙切齿地低吼道。

宫女劝道:“娘娘别生气,陛下只是在气头上而已。”

文贵妃怒不可遏:“我能不生气吗?他居然骂我,我进宫伺候了二十年,就因为一道折子,陛下竟然不顾我的脸面!”

她又抓起一个梅瓶,狠狠砸了,犹不解气。

“哥哥在北地吃苦受罪,不过是一些银子,拿就拿了,有何不可?竟敢弹劾哥哥,实在大胆!”

文贵妃猛地一拍桌子。

再一想到司礼监那边竟没有压下去,任由这道折子送到了皇帝面前,她就恨不得马上把郎轶叫过来,把他臭骂一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