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莫慌,霸总和系统跟我一起穿了! > 第38章 嫡妻,平妻,继妻38

“是战是降,郦某悉听尊便。反正我瞧着汉王这一身肥膘,十天八天也饿不死。”

他很善良,每隔几个时辰都会派人给汉王喂点水,保证他能活得更久。

随着日头渐渐升起,汉王被晒得晕头转向。

他一边喝水,一边屈辱大喊:“你杀了本王吧!乱臣贼子!”

没人搭理汉王的叫骂。

成都左卫第一个投靠了郦赢,其他几个卫所的反应也不慢,纷纷前来认主。

主要是汉王在蜀中几十年,他是一地藩王,平日里把手伸得太长了,早就得罪了都指挥使司而不自知。

为了汉王和郦赢宣战,不少千户、百户都站出来,他们坚决不同意。

有人更是直抒胸臆:“要我说,不如跟着小郦将军干了,我听说朝廷里有小人,如今奸臣当道,咱们和小郦将军一起清君侧,还百姓一个朗朗乾坤!”

清君侧的大旗一打出来,果然得到众人拥护。

十天不到,蜀中再次尽归郦赢之手。

至此,他的人马已经超过三十万。

还有一些人听说了,正陆陆续续往这边赶,想要投靠郦家军,都是游侠儿、武林人士、盗贼、马匪、乞丐流民之类的。

这个时候,就体现出粮食的重要性了。

郦赢无比庆幸,他有一个军师盟友。

要不是姜芙一直在江南、湖广等地囤积粮食,甚至还让姜家商队前往关外,从辽东那边运粮,他们还真的有可能会饿肚子。

哪怕是陈粮,在这个时候都无比珍贵。

因云南、蜀中两地接连失守,朝廷大为震惊。

各州府紧急征兵,各都指挥使司连夜调动军队,从三个方向夹击郦赢。

全国的粮价都在疯涨。

“好在粮食应该够支撑一阵子。”

仔细清点了一遍账目,姜芙长出一口气。

这也就是姜家的财力摆在那里,否则,即便有粮食,也没有那么多钱买。

“再派人去一趟关外,那边虽然一年只能种一茬粮食,不过地广人稀,土地肥沃,说不定还有富余的。另外,可以在当地开垦荒地,告诉佃户,我只要前五年的粮,五年之后,我不再抽成,所以他们能开多少地就开多少。”

姜芙对一个管事吩咐道。

像江南这种鱼米之乡,荒地极其有限,能开的早就被开得差不多了。

而且,土地兼并十分严重。

这种世世代代都难以解决的问题,姜芙不想去挑战。

“哎,人手不够用啊!”

姜芙起身,去院子里看那几个刚买回来的女孩。

她之前在京城组建的医疗队目前都已“出师”,姜芙特地又留下了宋军医,继续培养人手。

这年头不太平,卖儿卖女的不少见。

比起被卖到腌臜地方,跟着姜芙虽然辛苦一点,危险一点,却是干干净净的,还能学到真本事。

所以,女孩们学得非常刻苦。

尽管一开始也被吓得不轻,给伤口缝针的时候,手都抖得不成样子。

更不要说刚看到尸体,断肢什么的,简直连饭都吃不下。

这个时候,姜芙就会用郦家军给她们打气。

“如今的小郦将军,就是郦老将军的亲孙子,郦老将军没人不知道吧?对,就是他的后人。以后你们上了战场,救的都是郦家军的性命,郦家军都是大英雄,所以你们救的就是大英雄!”

听得姑娘们的眼睛亮晶晶。

尽管在姜芙的内心深处,她并不希望这一天的到来。

但这一天还是来了,而且来得比想象中更快。

朝廷军和郦赢打响了第一战。

这一次前来阻击郦赢的是一支精锐部队,领兵的魏舟和郦赢之父郦宾年纪相仿。

他们二人都出身武将世家,从小就是被外人比较着长大的,可以说,有一种既生瑜何生亮的感觉。

偏偏魏舟一直都是郦宾的手下败将。

一听说反贼是郦宾的儿子,魏舟主动请缨,率军出击。

事实证明,魏舟不愧是能够和郦宾齐名的当世名将,并非徒有其名,在用兵方面很是不凡。

一开始,郦赢甚至处于劣势。

吃了几次败仗之后,军中也隐隐有了质疑的声音。

行兵打仗,最忌讳军心不稳。

虽然郦赢天资聪颖,继承了家族的优异血统,但他毕竟太年轻,人生经验尚不充足。

好在,西临侯怎么说都是在兵部打滚那么多年的人。

作为官员,起码的政治素养,他还是有的。

直接斩了几个率先说丧气话的低级军士,然后又召开了中级将领会议,给大家重新上了一堂思想品德的大课。

要不怎么说,军中必须得有指导员呢!

“就怕外面也有唱衰将军的,百姓大多愚昧,别人说什么,他们也就信什么。”

西临侯找到郦赢,面色凝重。

郦赢双眼布满血丝,他已经连续两天两夜没睡了。

这个姓魏的几次试探,只要发现不对劲儿,人家就马上撤,一点儿亏都不吃。

自己原本还想利用对方的弱点,引诱魏舟冒进,结果对方却好像早有预料,完全不上当。

“舅祖父,我们恐怕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了。”

尽管郦赢不愿意承认,但魏舟的确是一个值得佩服的对手。

“我从前和魏舟打过几次交道,此人心机深沉,确实不好对付。”

西临侯叹了一口气。

倒是郦赢在听到“心机深沉”四个字之后,他的目光闪了闪,又追着西临侯,问了一些关于魏舟的旧事。

没两天,街头巷尾多了一首童谣——

“贼做官,官做贼,朝廷一片黑漆漆。

骨包皮,皮包骨,大晋快有新君出。”

不少孩子一边玩一边唱,还有很多乞丐也整天叨咕,百姓们刚一听见的时候,无不面露惊骇,甚至赶紧躲开。

但随着传唱的人越来越多,大家也就见怪不怪,有的反而会下意识地跟着念两句。

念着念着,百姓纷纷感慨:“没错,这些狗官真该死!陛下身边有小人,是该清君侧!”

舆论就是这样悄然发生了变化。

“支持小郦将军!”

“杀了狗官!我们要明君!”

“大晋快有新君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