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混迹两年余,我咸鱼身份藏不住了 > 第265章 天道忠义榜第七席揭晓,大明荣登榜单!

太乙界·大明皇朝。

“自家huangdi都已降敌,这姜维竟然还想复国?”

朱元璋面色震动,显然已被姜维的一片忠肝义胆深深震撼。

刘禅投降的消息意味着蜀汉已然亡国,

在这种情况下,姜维已拼尽全力,战斗至最后一兵一卒!

就算只是为了报答诸葛亮的知遇之恩,他也早已做得足够了!

完全没必要做到如此地步!

但即便身为降将,姜维所展现出的忠诚与坚韧,却远超蜀汉任何一位臣子!

哪怕整个蜀汉朝廷都已经屈膝于曹魏,唯有姜维一人未曾屈服,他仍在为了蜀汉奋力拼搏!

他的计策险些便成功了,若能实现,必将重新点燃大汉的辉煌!

然而,终究功亏一篑,实在让人痛惜不已!

……

洪荒岁月·东汉时期!

“尽人事,听天命。”

诸葛亮眼神微闪,低声吟道:“姜伯约已为汉室鞠躬尽瘁,他将成为我最为器重的弟子。”

姜维秉承诸葛亮的遗志,独自撑起了蜀汉后期的局面,竭尽全力九伐中原!

纵然多次遭遇败绩,但从整体上看,在对抗强敌曹魏的过程中,蜀汉军队反而胜多败少,

足可见其深得诸葛亮这位卧龙真传的精髓!

相较于他的另一位弟子马谡,初次交锋便丢失仙域重镇街亭,导致兵马全军覆灭,姜维,实乃一位麒麟转世的修真奇才!

尤为关键的是,姜维与他一般无二,怀揣着一颗矢志不渝修炼护国之道的决心!

对于这位弟子,诸葛亮深感欣慰与满意。

想到此处,他目光转向一侧侍立的随从,口中吐出指令:“速告知吾主!”

“本座欲前往天水一行!”

言毕,诸葛亮身形瞬间化作一道流光,消失于原地,留下淡淡的灵压波动。

......

浩渺九州,秦域之中。

“为何忠良之士总伴以昏庸之主?”

目睹天道金榜的画面,秦始皇嬴政长叹一声,感概如此忠诚英勇的修士,为何总是遭遇庸碌无能的君王牵累?

辛弃疾曾遇赵构,如今姜维又逢刘禅,

这两位帝王,无疑是修为低微、无法明辨贤愚的昏君。

还是说,正是在那些昏君的统治之下,才能磨砺出世间顶尖的忠良修士?

从当前的情形看来,似乎的确如此!

唯独刘彻是个例外。

那么,我大秦之地,是否注定无缘拥有这样一座彰显忠勇的天道忠义榜呢?

卧龙真传,九次问鼎仙凡界!

天水麒麟化身,姜维!

位列天道忠义榜第八席!

荣获天道奖赏!

刹那间,天道金榜之上绽放出耀眼夺目的神光,照亮了整个九州大地!

天道奖赏!

一、修为增长,寿元增益三十年!

二、习得秘技“武侯遗志”:得以施展诸葛亮的玄门遁甲之妙法,发挥其中五成威能!

三、习得秘技“天水麒麟魂”:统帅军队攻击与防御能力皆提升五成!

震耳欲聋的声音在天地之间回荡,直入心扉!

秘技“武侯遗志”,承袭诸葛亮的遁甲玄妙之术,即便只能发挥五成功力,也足以令人称奇。

加之另一项秘技“天水麒麟魂”,使统率的大军攻防皆增强五成,二者相互配合,威力倍增!

......

许都城内,丞相府邸。

目睹天道金榜上显示出姜维得到的天道奖赏,曹操眼中炽热如火,“姜维,本是我魏国修士!”

“只因不慎中了诸葛亮的诡计,方才会弃魏投蜀,投入蜀汉麾下。”

“即刻命令虎豹骑精英部队,连夜奔赴天水,务必寻得姜维,并将其带回许都!”

既然已经得知姜维的实力,曹操自然不容许他再次背叛曹魏,转而投靠蜀汉。

如此旷世奇才,忠肝义胆的修士,必须牢牢握在自家曹魏手中!

大秦境内。

“不知那姜维将会如何抉择?”

嬴政的目光闪烁着锐利的光芒,姜维此时仍属魏国,尚未归属蜀汉。

虽然魏国有机会争取姜维归顺,但希望渺茫。

然而,姜维究竟是归属蜀汉,还是重回曹魏,此刻与大秦并无直接关联。

他所关心的,唯有自家大秦能否涌现出忠勇之士,荣登这象征至高荣誉的天道忠义榜!

嗡!

正当嬴政心中忧虑之际,那天道金榜竟突兀地泛起波澜动荡起来!

显而易见,那即将揭晓的天道忠义榜第七席人选,亦将尘埃落定。

在那浩渺的修炼大陆——神州之中,亿万生灵的目光聚焦之处,那天道仙榜之上,赫然绽放出一道道耀眼的金色神篆!

忠义仙榜第七位!

郑成功!

所属宗门:明皇朝!

......

话语落地,瞬息间在神州引起轩然大波!

忠义仙榜第七,竟归属于大明皇朝这个古老的修炼圣地!

紧随强大无比的大汉皇朝之后,大明皇朝也登上了尊贵的忠义仙榜!

郑成功,这位人物到底有何等忠贞英勇的事迹,足以位列忠义仙榜第七?

“郑成功,乃是我大明之人?”

紫禁城内,朱元璋的面庞上掠过一抹深深的惊讶之色。

此刻,大明皇朝荣登忠义仙榜第七位,他心中那悬着的石头终于安稳落地。

大明拥有修士位列仙榜,他也便可以安心了,不再担忧大明无法在天道仙榜占有一席之地。

只是对于郑成功这个人,他却不甚了解,莫非他是大明后起之秀中的杰出英才?

不然,身为大明开创者的他,为何对此人毫无印象?

正在这时,那仙榜画面陡然翻转!

一幅幅壮阔的山脉江河图景显现而出,正是处于动荡之中的大明疆域!

关外,大清王朝如猛虎窥伺;关内,李自成、张献忠等妖邪叛逆肆虐作乱。

然而,在烽火连天的大明境内,唯独福建之地,尚算是一处未遭战火侵袭的安宁乐土。

郑成功,拜入了当世闻名的大儒、修炼者钱谦益门下。

钱谦益将儒家的仁义礼智信理念深植于郑成功的内心,使得后者深受教诲与启迪!

然而,在郑成功在京都仙院修习之时,大明北方却突生剧变——

闯王李自成率众攻破大明京都,导致大明天子崇祯自缢身亡!

大明皇朝,一时间面临倾覆之危机。

“怎么可能?!”

紫禁城内,目睹这一切的朱元璋瞠目结舌,满眼皆是难以置信。

他的大明,竟然会败在一个区区流寇之手?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朱元璋打死也不会相信这是事实!

原来大明的后世已虚弱至此,竟会被李自成这样一个小小的叛军首领颠覆!

“祖孙无能,使我大明蒙羞啊!”

朱元璋神情愤慨,满脸铁青,暗自责怪那些不争气的子孙,竟沦落到要自尽的地步!

崇祯,朱由检!

这个名字深深地烙印在了朱元璋的心头。

就是这个儿孙,未能守护住他亲手开创的大明江山!

此人,实乃大明皇朝的千古罪人!

然而,在朱元璋满脸铁青,痛斥子孙不肖之际,那天道仙榜的画面依旧在不断地演变着。

在大明南方,各路势力割据立朝,其中以福王建立的弘光朝廷最为强盛,定都金陵;

而在湖广之地,宁南伯左良玉坐拥二十万雄兵,把守武昌要塞;

江北地带则有四大镇总兵刘泽清、高杰、刘良佐、黄得功共同掌控四十万大军,镇守江北防线......

且观南明腹地诸多修炼宗门与地方兵马汇聚,弘光朝廷之修士总数不下百万之众!加之南明掌控着彼时大明最为繁盛的修炼福地——江浙两地,财源滚滚,自然无需忧虑灵石匮乏,供养百万修士大军亦不在话下。

如此观之,即便南明失陷北境诸地,欲保大明半壁修炼圣地,亦非难以达成之事。此事令身处别界的朱元璋心下一宽,暗自舒了一口气:即便大明天下已非旧日模样,只要南明尚存,亦不失为一种慰藉,毕竟并非无法接纳之局。

然而就当朱元璋满怀期待,认为弘光朝廷必能稳固南明半壁江山之际,画面上的弘光帝却沉溺于酒色修炼之外之道,行事荒淫无度,全然不见中兴宗门领袖之风采!

再者,南明之内门阀林立,勾心斗角之事层出不穷。清军大举南侵之际,弘光朝廷内斗不止,竟至不顾外敌压境之危急!

四镇总兵之中,唯有高杰一心向道,全力抵抗清军,却不幸战死沙场前线。高杰陨落之后,其原有的修炼领地竟被黄得功与刘泽清二人瓜分侵占。高杰旗下大将李成栋听此噩耗,愤懑不已,遂带领麾下八万精英弟子叛逃,归顺了大清!

此举使得南明之实力大损。正当此时,驻守武昌的左良玉率二十万大军东进,打着清除朝廷奸佞的旗号,意图夺取南明政权。怎奈天有不测风云,左良玉在途中染疾身亡。其子左梦庚接过帅印,率这二十万大军竟也随之投降了大清!

紧接着,兵部尚书史可法于扬州壮烈殉国,弘光朝廷随之土崩瓦解。刘泽清、刘良佐先后投降清军,弘光帝亦遭清军俘获。短短不到一年时间,弘光朝廷便宣告灭亡,令人震惊!

这一幕情景,令神州大地上的众多仙宗皇朝皆瞠目结舌。曾见识过权谋之争,却未料到竟有这般情形——敌人兵临城下,自家仍旧你争我夺,生生将一片大好局势葬送!

“废物!”朱元璋怒不可遏,面庞憋得如同熟透的猪肝。“这弘光帝简直是朽木不可雕也!稍有修为之人也不会败得如此之快,如此之惨!倘若换作是在世之我朱元璋,断不容许手底下这群臣子在面临强敌之际,还继续内斗,损耗自家的实力!”

诚然,整个弘光朝廷虽兵多将广,可惜却没有一位真正具备通天彻地之能的修士领袖,尽是一群庸碌之辈!

然而更加令朱元璋哑口无言的是,那位身为郑成功授业恩师的大儒钱谦益,平日里以忠义自居,世人皆视其为道德楷模,却在关键时刻投降了大清!

清军攻陷南京城时,出身烟花之地的柳如是拽着钱谦益跳河殉国,然而钱谦益却仅仅试探性地触碰河水,随即摇头叹息水温太凉,不愿赴死。待到清军下达剃发令时,钱谦益又假借头皮瘙痒为由,主动配合剃发出家,其贪生怕死之态令人瞠目结舌!

道貌岸然,莫过于斯矣!如此钱谦益,实难给郑成功树立一个值得效仿的好榜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