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从打零工到大老板 > 第124章 请你出山

从打零工到大老板 第124章 请你出山

作者:用户的祈祷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21:29:02 来源:小说旗

童兴镇耐心的解释到:“董师傅,你在厂里的工作大家都是知道的,你的技术更是没得说,现在企业成了这样子,我们就是想给你解决都没有这个能力。凭你的的为人和技术,到什么地方不能找到一份工作。”

“童厂长你说的这倒是真的,我不怕吃苦,有力气,有技术。可是我现在出不去门,两个老人都有病,常年需要照顾,儿子又出去打工了,留下儿媳和一个一岁多的孙子也不能不管。”说着蹲在地上。

一个不到四十岁的女子说道:“童厂长,我们家的情况你也知道,玉喜工伤以后,虽然现在是好多了,也仅仅是能够自理,再加上一个学生,还有老人,就靠那点补助真的不能过。麻烦你看看哪怕是给安排的打扫卫生的活,也能补贴点家用。”

童兴镇不是那种只顾自己不顾员工的领导,可是现在他是有有心无力。

梁平听得出来,大家的情况基本相似。

“大家的情况我都清楚,也没敢忘,现在厂里是一点办法都没有,我一定把大家的困难反映给上级。现在我就是在和梁总商量这事,看梁总能不能帮上忙。”

大家一脸狐疑地看着梁平。

梁平说:“童厂长也真的没有忘记大家。”

童兴镇好说歹说才把这些人打发走。

童兴镇不好意思地说:“对不起梁总,拿你做挡箭牌。”

“他们经常来找你?”梁平问。

“这些人确实是有困难,可惜我们有办法解决,真是感到愧对他们。”童兴镇稍微调整了一下情绪“近千人的企业,谁家没有难念的经。现在,年轻的,特别是男的,都下海的下海,打工的打工,经商的经商,可是那些上有老下有小的怎么办。都说有困难找政府,在他们眼里企业就是政府,遇到问题就该由厂里帮助解决,可是就是没有了想厂里也没有一点办法。唉,你说都是在一个厂里滚打摸爬的,看着他们,焦心。”

“这样的情况有多少。怎么也得有个五七六十的。”

“童厂长,这些人再就业的事情,我来帮你解决怎么样?。”

“你真能帮我解决?”

“我像是开玩笑嘛?”

“你要是真的帮我解决这个难题,剩下的地方我送给你使用。”童兴镇揉搓双手:“你可真帮我们大忙了。无偿给你使用的合同我们随时可以签订。”

“不过童厂长,我要招收的人员必须符合我的要求。”

童兴镇一愣:“也是,我们的工作和你现在的工作可是不搭界,估计很难达到你们的标准和要求。”

梁平说:“其实,这不是主要的,有的一些岗位大家可能做不来,但是更多是可以的。比如客服,仓储物流,后勤工作。关键的是肯干,认政,负责,跟企业一条心就行。”

“这个要求我保证都能达到。”

“一言为定。”梁平走到门口又转过身:“我还想给童厂长说点私事。”

“只要我能办到的。”

“你也知道,我就没有干过企业,也没有管理过企业,我想请你帮忙抓一下企业管理。国营企业尽管存在不少弊端,但是管理机制,管理制度,管理理念、运行模式还是值得引用和借鉴的。”

“谢谢你对国有企业的肯定,至于你的邀请恕我不能答应。”

“是不是不能放下架子,还是感觉屈才。”

“一个破产企业的厂长有什么架子可言。你能邀请已经是给我面子了。若果我们之间不存在租赁关系,我会欣然领命,有这种关系就不行了,不知道的一定会认为我们中间有见不得人交易关系,对我不利,对你的发展也不利。”

梁平想了一下:“童厂长考虑的很周到。”

“不过梁总放心,没事的时候我会经常带你的企业去看看,到时候可能会给你提一些意见和建议“太好了,欢迎童厂长随时指导。”

自从开会公布了对员工和业务人员的优惠政策后,大河公司出现了一波存款热潮。仅仅几天的时间吸收社会存款竟然达到了八百多万元。

王微微给梁平打电话的的时候声音都变了,也难怪,她哪里见过这么多的钱,放到谁的身上能不紧张:“梁总是不是不要再吸收存款了?”

梁平问问:“怎么回事?”

王微微把现在的存款情况说了一遍。梁平说:“我以为什么事,就这也值得大惊小怪。微微,收,只要是我们规定范围内的就收,有多少收多少!”

“梁总,我发现了一个新问题?”王微微说。

梁平笑了:“发现什么新问题?”

“很多员工实际上存在公司的款不是他们自己的。”

梁平说:“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这还不要简单,员工第一次存的可能是自己的,后来的就不一定是了,有的员工竟然存了三四次。”

“这种情况多不?”

“多次存款属于正常,就存一次反倒是极个别的。我建议只要存过的就不允许再存。”

梁平笑了,因为他的一点小伎俩得逞了。

“梁总这样行不?”王微微以为梁平同意了自己的办法。

“怎么你是不是嫌钱多了烫手?继续收,有多少收多少,不作任何限制。”

王微微对梁平有种本能的惧怕,自己以前是蒋明辉的会计,出现盗版图书后,就是她及时将信息传递给蒋明辉的,在这次调整中,她以为梁平会辞掉自己,没想到梁平不仅没有辞掉自己,反而让自己当了财务科的科长。本来她已经下决心要好好地跟梁平干,现在公司出现异常情况,至少她认为是异常情况,没想到梁平的态度和她想象的截然相反。

有人说企业的钱是挣出来的不是省出来的,梁平确认为,企业既要增收,又要节资,增收和节资同样重要

作为一个几百人的企业,紧一紧和松一松,里里外外百十万可能就没有了,上千万的资金,每年的利息就是百十万,他不会让资金躺在账户闲置,他要最大限度的利用起来,让钱生钱。

前几天苏雯给他说过,现在的物价上升非常快,但是也有一些是波动性的,比如纸,按照现在的涨价速度,几年就是一番。作为大河图书有限公司,用不了几年,公司光是每年的用纸量都要以千吨来计算。只要细心观察就不难发现,一方面现在国家正在下大力度整理环境,而造纸行业又属于高污染行业,在最近几年会有大量的造纸厂因为污染治理不达标而被关闭。而另一方面,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推进,大量的小麦秸秆被还田,加上禁止对林木的砍伐,原料也会越来越紧张。而纸张又有淡季和旺季之分,仅是淡季和旺季的价格就相差甚远。这样算起来,存纸不失为一个好的门路,既能改善员工的来福利待遇,自己又会有一笔不菲的收入。

以前没有这么做不是没有想到,而是条件不成熟,首先是自己的公司没有去的合法的资质,其次是没有资金、没有场地,现在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梁平给苏雯打了电话:“你怎么想起来给我打电话了?”苏雯问。

梁平说:“不知道你采访的啥样了?”

“现在才想起来?等到你问的时候都早就晚了,你就是会马后炮。”

梁平说:“现在进行到什么地步了?”

苏雯说:“已经发出来了。”

“文章发出来了?没有看到。”梁平问。

苏雯说:“估计你是看不到了,因为你没有资格。”

梁平说:“没有规定哪些人不能看人民日报。”

苏雯笑了:“我的文章没有在人民日报上发表,而是刊载到了《内部参考》上了。”

梁平说:“我们这里也有参考消息。”

苏雯说:“你说的参考消息是新华社办的,和我说的内参不是一回事。”

接着苏雯给梁平普及了一番。所谓“内参”,指一种具有参考性质的内部信息传播载体及其工作机制。在中国新闻传播体制中,“内参”是独特的信息传播现象,也是中国新闻传播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参分为四个等级,最高级别的是《国内动态清样附页》,专门提供给中央政治局常委或委员参阅,一般反映极为重大和紧急的事态。 其次是<国内动态清样>和国际<参考清样>,供省部级以上领导参阅,主要反映重要动态、敏感问题和重要建议。 再次是面向地市级和司局级的是<内部参考>,反映问题的敏感度比“动态清样”要弱许多。 最低一级的是<内参选编>,主要从《内部参考》和“动态清样”中选出部分不太敏感的内容,每周一期,发至县团级等基层干部阅读。新华社内参是新华社主办的内部刊物,是向中央和地方各级领导提供内部情况的重要渠道。这些刊物根据不同内容,分别确定为绝密、机密、秘密三种密级,供不同层次的领导同志查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