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从打零工到大老板 > 第19章 可交

从打零工到大老板 第19章 可交

作者:用户的祈祷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21:29:02 来源:小说旗

在文涛的心目中,做生意的,都是无利不起早主,什么样的卖书人能这么大气的送给黄文田学习资料?

文涛走到梁平跟前,平静的问了一句你是卖学习资料的

梁平看到文涛也就是三十五六岁的年纪,长的清秀,四六的分头,仅凭外表就给人精明和善的感觉。

“是,不知道您怎么称呼。”

“姓文,名涛,你可以叫我文老师。”

梁平很礼貌地说了声:“文老师好。”

“文校长吃饭没?”张峰看到文涛,赶紧出来打招呼。

“不要乱叫。”说的严肃,却没有怒意

“这已经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张峰嘻嘻哈哈没有一点正经样。

“黄文田来买资料了”文涛并没有接张峰的话茬。

张峰把黄文田看书,还书,直到给梁平送饭,梁平给钱的经过说一遍,本来文涛对梁平印象不错,经张峰一夸更是加深了一层。

“你这里都有什么样的资料。”文涛信手翻看一本资料,很随意的问了一句。

“我今天带来的是高二单元检测卷和高三模拟真题卷。”梁平答道。

“有同步辅导资料没?”文涛又问。

梁平毕竟是第一次卖资料,连基本的术语都没有弄明白,看到他一脸懵懂的样子;“你有二轮总复习的资料没”?文涛换了问法

梁平急忙回答有,手头没有,不过旅店里有两套样书,要不我现在去给您拿。

文涛嗯了一声:“不急,你吃过饭给我送来就行。”

梁平借机邀请文涛一起去吃饭,文涛说有事,拒绝了。梁平感觉文涛可能不愿意和保安张峰一起去吃饭,就说我今天也不走,要是您方便的话晚上向您请教请教。

实际上文涛对和梁平结交并不反感。只是他晚上确实有个约会:“只要你的学习资料质量好,我们有的是机会。”

梁平不知道自己卖的学习资料质量到底怎么样,所以不敢说的太满,只是说在质量上尽量让老师和学生满意。

聊了一会,文涛看了一眼手表:“天也不早了,你们去吃饭吧。”说完回了办公楼。

梁平和张峰两人要了两个菜,一块二一瓶的白酒。

梁平一边给张峰倒酒,一边问道:“张哥,那个文老师是什么来头,我怎么听你称呼他文校长。”

张峰平时没有机会卖弄,遇到梁平好像真正能够体现自己的价值,滔滔不绝的给梁平讲了起来。原来文涛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听说本来是分到一个大学去教书的,他老婆不干,硬是将他拉了回来。文涛学历高,能力强,在学校、领导和同事相处的都很融洽,更关键的是,他带的科技班每年都会出五六个北大和清华的学生。这两年科技班也扩大到四个,他是科技班的头,去年蔚县二中一下考出去九个北大、清华学生。本科上线率在全市十六个县市区中稳居第一。老校长退休,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升为校长,文涛也将被提升为副校长。

张峰最后说:“这不三十来岁就要当副校长了。”语气中流露出醋意。

张峰的酒量也不大,三两酒以后就喊着不能再喝了,梁平这一天累的够呛,也想早点休息会。吃过饭,算了账,梁平随手将只剩一点酒根的瓶子藏进兜里。

路过梁平住的小旅馆的时候,梁平忽然想起给文涛送书的事情。于是找出一套高三二轮的学习资料,推出自己的自行车:“张哥我送你,顺便把文老师要的书送去。”

张峰说:“你不用再跑一趟,我给文校长捎着就行。”

看张锋态度诚恳,自己也确实累了,梁平本想答应,可是转念一想,这不是捎书那么简单的事情,是对这个事的态度,是对文涛态度,像这样的机会别人找都找不到,自己又岂会失之交臂,最终还是决定亲自去一趟。

在张峰的带领下,梁平轻车熟路的来到文涛的办公室,见文涛在打电话,梁平悄悄的将书放下,识趣的退了出去,轻轻掩上门。

梁平的举动让文涛很是满意。心里满意,在表面上却没有表露出。打完电话,文涛对仍然站在走廊里的梁平说“你先回去吧,等我看过以后给你回话。”

滩区乡党委书记郑向峰出差回来,家都没回直接去了乡里。

党政办王主任是郑书记的嫡系,也是获取信息,掌握各种动向的主要渠道。

黄涯村民和砖厂闹事的虽然已经平静,想起王主任给他汇报场景仍然心有余悸。

近一百多口子人,不是赤手空拳,而是人人带着铁锨、镐头和木棍的对峙,一旦群殴发生,再出现伤亡,就是重大恶**件,到时候理想、抱负不仅会成为泡影,他的政治生命就会终结。为了防止死灰复燃,防止事态恶化,他必须做好善后工作。

郑向峰带着王主任先到了砖厂,看到砖厂的生产井然有序,也放心了不少。在厂长蒋明辉的办公室,蒋明辉汇报了当时的情况,和王主任的说法不同的是蒋明辉对梁平大加赞赏,尽管两人说的有不小出入,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在处理这件事上梁平表现出的沉着、机智和担当。

滩里乡三十二个村庄,基本都在黄河滩区,最大的特点是土地贫瘠,资源匮乏。当时他从县委研究室主任调到滩里乡任党委书记的时,县委书记给他提了两个要求,一是解决滩区群众的温饱。二是保证稳定和安全。这几年尽管自己是禅精竭虑,战战兢兢,力比别人出的多,心比别人操的多,群众的温饱只能是勉强应付,至于脱贫致富那是遥遥无期,没看到任何的希望。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在安全和稳定方面没有出现差错。

他一直认为滩里乡之所以没有大的改变,关键是村里的干部年龄大,思想保守,缺乏闯劲。

他可以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进行调整,权力就像是那秤杆上的秤砣,可以向里偏一点,当然也可以向外偏一点,大差不差不会失去平衡就可以了,但是这一里一外,就可能会决定几个村干部的命运。

几个村的干部他早就有撤换的想法,这些人尽管毛病不少,充其量不过是小错误不断,大错不犯,又不到换届的时候,不好动,真怕一动会打破稳定的局面,真是那样才两手抓瞎。今年下半年要进行两委换届,他还是决心利用换届,选一些有担当、有能力、敢拼、敢闯的年轻人担任书记,把滩里乡这潭死水搅活。现在出现了一个梁平,郑向锋记在了心里。他很想见见这个带有传奇色彩的人年轻人。

“老蒋,你能把梁平叫来?”

“不好意思郑书记,梁平已经不在这里干了。”

这个结果倒是出乎郑向锋的意料:“是因为黄涯闹事的原因?”

“这的倒不是,在黄涯闹事以前他就提出不在这里干了。本来那天梁平是来结工钱的,刚好赶上罗庄的人来闹事。”两名会说的是实情。

“他没告诉你要去干什么吗?”

“好像是考察什么项目。”所谓考察项目之说完全是梁明辉杜撰的,从郑书记的谈吐和表情看的出郑书记对梁平的看重,凭自己和梁平的关系,他希望梁平发达或是被重用,不论哪种情况对自己只有好处,没有丁点的不利。

这几年郑书记没少出去考察项目、招商引资活动,结果一事无成。他现在给郑向峰说梁平考察项目也是投其所好,给梁平加分。

果然,听到梁平去考察项目,郑书记告诉王主任关注这件事情,等梁平回来别忘提醒自己。

郑书记走的时候叮嘱蒋明辉不要因为黄涯村的事情影响生产,并说砖厂毕竟是滩里乡唯一的一处企业,乡里会全力支持砖厂工作云云。

离开专场,王主任问郑书记是不是回乡里,郑书记说去黄涯。

对郑书记去黄涯王主任很是不解。开始的时候,王主任和蒋明辉接触不是很多,对蒋明辉的认知都是通过别人言谈获得的。平时乡里的个别干部和部分村里的头头没少说蒋明辉的坏话,什么目中无人,自高自大,久而久之,形成了不好的印象,一致偶尔接到蒋明辉的电话,也是态度生硬,一副公事公办的架势。越是这样,蒋明辉和他交流沟通越少,来电话不是找书记就是找乡长,好像在他的眼里就只有书记和乡长。今天听了蒋厂长的诉苦才知道事情的真正起因,知道砖厂事件的始作俑者就是黄涯村的支部书记罗二饼。

郑书记也看出王主任的不快:“你也知道罗二饼本来就是一个霸道书记,这次事件让他丢足了面子,你认为他就那么容易认栽。说不定他现在又在想什么坏点子。只有让他知道事件的厉害,才能彻底的化解矛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