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从打零工到大老板 > 第56章 人才

从打零工到大老板 第56章 人才

作者:用户的祈祷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21:29:02 来源:小说旗

县委书记高兴了:“郑向锋同志的话给我们提了个醒,也可以说给我们敲警钟,大呼隆的搞招商确实是劳民伤财的事情。从今天开始我要走精准招商的路子,能招来商的,要千方百计招,有招商条件的加大力度,全力招商。不具备条件的也不要搞这种形式性的东西,你就把精力放在内部挖潜上,放在发挥民间的智慧和优势上。我们不能做抱着金饭饭碗去讨饭的事情!”最后他说:“向峰同志提出的项目很好,潜力也很大,关键是怎么落实,怎么落地的事情,我希望在下次的会上要有实质性的进展,有关部门也注意跟踪,及时解决项目建设发展过程遇到问题。”

会后,张书记把郑向锋叫到办公室,问他是怎么忽然想起这样的项目的。

大家都是在一个统一的体制内混,都是一样的规则,都是从底层一级一级的爬上去的,换句话说,我们的干部基本都是在基层待过的,尤其是新时期的干部选拔,都要求有基层工作经验,要是在这个时候耍聪明,说假话真是自取其辱。

在张书记面前,郑向锋是不会有任何隐瞒的,就把梁平的事情说了。

张书记说:“是人才”。不过稍停又说:“这些事情实际上只要上心就很容易想到的,关键还是我们的思想观念有问题。”

“郑书记,张县长又来电话询问我们的项目的事情了。”乡长孟繁星的到来把郑向峰从回忆中拉了现实。

“县里对我们的项目也很重视,刘副县长亲自抓,几乎是天天问进展。又联系不上梁平,真是急人。”孟繁星一脸无奈的说。

郑向峰却是一副不急不躁的样子:“我刚才让王主任去找你,我们现在去见个合作商。”

孟繁星没有明白郑向峰的意思:“找合作商没那么容易。”转而一想:“要不给梁平配个手机。一是能及时掌握事情进展,二是能够随时督促梁平。”

当时一个乡镇只有一二把手配有手机。

郑向锋说行,一来是经济发展需要,再就是梁平也不拿乡里的钱工资,到时候就是说起来,大家也不会有意见。

郑向峰已经收拾好桌子上的东西,站了起来:“老孟走。”

孟繁星满脸懵懂:“郑书记,去干什么?”

“刚才你还着急忙慌地说是要见合作商的,咋,现在又不慌了。”

孟繁星一愣:“你说合作商来了?”

“来了三天了,现在就在梁平的家里。”

“梁平不是没有在家吗?”

他们开始的时候也没有和梁平说,就自己在我们这里考察树木的储量的。一会潘敏仪送他们过来。我们一会到大门口去接一下。”

孟乡长说:“就凭这工作作风就有戏。”

程玉芳从地里回来见家门口停着一辆小轿车,也没在意开门进了院子,一会豆豆也从奶奶家回来,看见小汽高兴手舞足蹈,并不停的围着小车转。程玉芳听到豆豆的动静走了出来,见豆豆正扒着车门往车里瞅。程玉芳喊住豆豆,说别给人家弄坏了。

这个时候只见三个陌生男人在潘敏仪的陪同下走了过来。

“玉芳,这是你们家梁平的朋友。这是吴老板,这个是庞厂长,这个是司机小张。”支部书记潘敏仪给程玉芳作了介绍。

吴老板急忙走了过来:“弟妹,你好,我是梁平的朋友。梁平说什么时候回来没?”

程玉芳说:“可能要待几天才能回来。”说着就热情的让几个人进屋。

潘敏仪说乡里的郑书记等着里,那意思不能再坐了。吴明欢装作没有听到,跟着程玉芳进了屋。

屋里也是只有一张床,一个桌子和一个吃饭的小桌。程玉芳说:“不好意思,家里很乱。”

吴明欢说:“挺好,就问你们这里生活的都是这样吗?”

程玉芳说:“也不全是,我们家因为这两年出了点事才这样的。”

这时候司机小张提着水果还有其他礼品进来。

程玉芳赶紧客气地说:“你们还买什么东西。”

吴明欢说:“可惜这次见不到梁平兄弟,下次来了一定和他喝点。”

程玉芳说:“我一定转告梁平。”

吴明欢说他们要到乡里谈点事情,程玉芳也就客气的说:“谈完事你们再回来,一会我给梁平打个电话。”

“你能联系上梁平”

程玉芳说:“前几天梁平刚买了个手机。”程玉芳就把手机号给了吴明欢。

吴明欢给梁平拨通了电话,尽管信号不好但也勉强能够听的清楚。

吴明欢问:“是梁平吗?”

梁平说:“是。”

吴明欢问:“你知道我是谁吗?”

梁平说:“吴哥,吴老板。”

吴明欢高兴地说:“行兄弟,你能一下听出我来,说明兄弟没有忘记我。”

吴明欢又问:“你知道我在什么地方吗?”

梁平笑着说:“当然知道,吴哥在我的家乡。”

“你怎么知道的。”

梁平笑着说:“这个号是刚办的,只有我媳妇知道。”

吴明欢说:“看来你还是和弟妹近。”

吴明欢简单说了考察的情况,看的出吴明欢对合作充满信心。

最后吴明欢说:“这里信号不好,我现在就去乡里,到时候我再给你电话。”

吴明欢一行来到乡里的时候,乡党委书记郑向锋,乡长孟满星和党政办王主任都在大门口等着了,看到这个阵容,吴明欢很是高兴。大家相互介绍以后就进了会议室。

郑向锋说“听说吴老板来了几天了。”

吴明欢说:“我们来了三天了,怕打搅你们的工作就没有给你们打招呼,对我们的唐突,还请各位领导不要介意。”

郑向锋说:“我们滩里乡尽管不是很富裕,但是好客的风气很浓,没有能够尽地主之谊,让我们感到歉疚和遗憾。”

吴明欢说:“不用客气,假若合作成功,我们就是这里的常客。”

郑向锋说:“只要我们都本着诚实守信的原则,就一定会达到合作共赢的目的。”

寒暄过后就进入实质性的阶段。

郑向锋介绍了滩里乡的地理、区位和当前的现状,对自己的优势一句没说,整个介绍实实在在。

人家在这里转了三天,什么情况摸不透?假若你在老王卖瓜,把自己夸的像一朵花一样,别人保证认为你没有诚意,不说优势正是郑向峰的高明之处。

吴明欢感慨的说:“郑书记,我就喜欢和你这样的领导打交道,不像很多人,只说自己多少多少优势,把问题遮盖的严严实实。既然这样我也说说我的感觉:第一人实在,不论是从梁平身上还是在你的身上我都能深切的感受到这一点,梁济人可交!二是这里的林木资源丰富。就我们目前的生产规模来看,这里就是取之不尽的最好原料加工基地。第三从树木的材质上来说,这里的杨树都是很优良的品种。第四从价位上来说,就是物美价廉。基于以上几个方面我们有意向在这里建立原料加工基地。

开宗明义,直接交底。

吴明欢也没有拐弯抹角,完全没有谈判者的范。恰恰是这种坦诚和率直,才为接下来合作奠定了基础。

“吴老板你对合作的事情是怎么打算的。”郑向锋问道。

“我的方案有两个,第一个方案:我们在这边自己建厂,自己投资,工人在当地解决。这种方式能节约成本,保证质量。但不利的是我们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会增多,工作中还要处理各种关系,增加资金的周转量。第二种方案:委托当地加工,将这里培育成原料加工基地。这种方式利润虽然能够减少,但是能够节省人员、时间和精力,在经营上也会比我们在这里建厂更加方便和灵活。这两种方式都是各有利弊,两下相比我们认为第一种方式可能更加有利些。可是为了能够长期合作,增加我们我们之间的信任,我们愿意在利益上受点损失,改为第二种合作模式---建设原料基地。”吴明欢稍加停顿后说道:“这个问题取决于各位领导的支持力度。”

蒙繁星说:“我们一定全力支持和配合。”

吃饭的时候,郑书记提出大家少喝点酒,吴老板说在没有建立合作以前,滴酒不喝,等谈好了,我们再来个合作愉快,一醉方休。郑书记爽快的的答应了。

饭后,吴老板说:“郑书记、孟乡长,不论什么方式,我们是真心在滩里乡建设板皮加工基地基地,请你们尽快给我们一个明确的答复,实在不行你们也不要为难,在这方圆百里的地方,我们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合作对象。”

原来吴明欢也不是无的放矢,他也有自己的后手。

尽管急,但是他们也知道这么大的事情,要定下来,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我们等你们的回话,最好明天能把事情敲定,以便我们也尽快做出决断。”

几个人去了县城。

孟乡长说:“郑书记,他们就这么走了?”

郑向锋说:“人家不是说的很清楚,要我们说出我我们的诉求。我看这个吴老板人实在,心胸豁达,是干大事的料。”

郑书记和孟乡长两个人意见是一致的:“不论是哪种方式合作我们都不能错过这个机会。”

梁平和刘雨晨从批书点批了十几种图书,来到了蔚县二中,文涛在文昌阁订了包间,他和袁素芳两人请他们吃饭。

见面后,梁平首先向他们道贺。

文涛说:“没什么值得道贺的。”

“你是不是当个副校长不满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