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从被炼成僵尸开始 > 第253章 姜先生是谁?

从被炼成僵尸开始 第253章 姜先生是谁?

作者:木星残骸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1 21:36:23 来源:小说旗

小伙子名字叫做李兴华,父亲是省部大员,爷爷是硕果仅存的几位国之柱石之一。

十来年前,爷爷就退居二线了,但近几年,因为爷爷有些特殊的本事,所以又被启用,负责组建749局和507所,前者是用科学来研究和阐释超自然现象,后者则是负责处理各地开始涌现的超自然事件。

李兴华毕业后,就被爷爷拉过去充当劳动力,负责所里的一些行政工作,因此知道爷爷正在满世界寻找当初的一些“老朋友”。

这些“老朋友”都自称瓶山卸岭门下,去见爷爷时总会拿出一块这样的牌子,有铜的,也有银的,而这些老朋友,也总会有些特殊的本事。

有一次,李兴华还看到爷爷在书房拿着一块金色的牌子发呆,他顿时意识到,爷爷以前很可能就是那个神秘组织中的高层,甚至是首脑级别的。

他去问爷爷牌子上为什么会刻一个姜字,结果爷爷讳莫如深,又问这个神秘组织的事,爷爷还是不愿意多说。

这就激发了李兴华的好奇心,他找到了许多资料,问过了许多老人,通过推理和猜测,终于揭开了那庞大而神秘的面纱一角。

原来,在民国时期,有一个隐藏在民间的组织,叫做卸岭。

卸岭原属于盗墓四门之一,发丘、摸金、搬山、卸岭,所以卸岭是盗墓贼自发抱团组成的松散组织。

后来出现了两任中兴之主,一者陈玉楼,其统合关内绿林,扶持军阀,资助流寇,养聚势力,隐隐有争霸之心,结果突然有一天陈玉楼莫名其妙消失不见,卸岭人心惶惶,宛若天塌。

这时,有一位从海外归来的卸岭传人持大神锋迅速稳住了局面,并在瓶山设立大本营,从此,卸岭迎来了最璀璨的一次中兴。

神州的古墓巨冢,不知多少都被发掘。

更是西传南渡,满世界发展门徒。

然而,卸岭虽然从事盗墓活动,却并未一直沉沦其中。在后来的二战中,面对敌寇入关,他们大都挺身而出,后来的不少声名赫赫的将领,都出自卸岭门下。

联想到爷爷的金牌,李兴华这才知道,原来自己爷爷还有这一重身份。

原来,在那十年中,爷爷的急流勇退,退居三线,竟然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再翻翻那些比较明确的卸岭出身的将领,大都遭受到了清算,不禁心有戚戚,又为爷爷的高瞻远瞩而感到庆幸。

因此上,当李兴华见到姜钟取出这铜牌的时候,下意识以为这是爷爷召集的又一个“老朋友”。

毕竟能躲过明暗哨,悄无声息的来到自家门口,还能凭空摄物,看起来就是一位奇人。

只是,爷爷的“老朋友”大多都是一些耄耋老人,像姜钟这么年轻的还真不多见。

李兴华偷偷看看姜钟。

想来是那位“老朋友”的后人吧。

姜钟指尖萦绕着一缕常人不可见的莹润白芒,游动片刻后,便化作星星点点,重新钻进了李兴华的眼耳口鼻之中。

此刻他已经把李兴华的所思所想看了一遍,也知道了李恪良目前并不在家。

说起来也跟胡八一他们有关系,一座将军墓,引动了考古队的前去,而在后来的发掘中,考古队发现,胡八一他们去的只是墓地的第一层,下面还有八层,其中奇奇怪怪的东西不少,很是造成了不少麻烦,甚至死了人。

然后这事就被上报给了刚组建没多久的507所,李恪良一看来了兴趣,就亲自带着一些“老朋友”去看看,就当重温当年青春风采了。

只不过当初的身份是盗墓贼,现在却是考古专家。

一来二去,身份也天差地别。

“既然恪良不在,那就不打扰了。”

姜钟从袖囊取出一颗白莹莹的珍珠,略一磋磨,一点灵光透入其中,珍珠霎时间就变得通透澈亮,熠熠生辉。

手往前轻轻一托,珍珠就自动飘飞,钻进了李兴华胸前的口袋里,“你爷爷回来后,把这东西交给他,告诉他姜先生回来了。”

李兴华一脸懵逼。

不是,我这啥都没说呢,你怎么知道我爷爷不在?

还有,姜先生……这个称呼怎么这么熟悉?

旁边顾云舟看着李兴华的表情,心中窃喜,暗道:终于有人能体会我的心情了。

这叫读心术,你就可劲琢磨吧。

师父的神通还真是出神入化啊,也不知道我什么时候能学会?

顾云舟漫无目的的畅想着。

李兴华还没想明白,姜钟转身就走。

“哎,姜先生,来都来了,喝杯茶再走啊。”

他太好奇了,心里也有太多的疑问了。

这段时间奇人他见过不少,像姜钟这样的,还真是少见。

“不劳费心了。”

姜钟摆摆手,搭上顾云舟肩膀,衣衫卷动,已经消失不见。

一缕微风拂过。

李兴华眨巴眨巴眼,下巴险些掉在地上,这特么是什么东西?瞬移?纵地金光?

回头一看,见那两个士兵的表情也跟他差不多,于是板着脸道:“今儿这事儿,烂肚子里。”

“明白,明白。”士兵赶紧拍着胸膛道:“我们什么都没看见!”

见他们还算知趣,李兴华就一边念叨着“姜先生”,一边回了屋。

他无比确信,这个名字自己一定在哪里见过。

来到书房,在书架上一通摸索,连续掏出七八本古书旧典,粗略翻动后却并不如意,然而,就在他将一本书放回书架的时候,书里夹着的一张皱皱巴巴的纸片飘落。

李兴华俯身捡起,刚想要放回书里,却无意间瞥到了纸上的字,见上面似乎隐约有个“姜”字,便拿到眼前看了起来。

这貌似是谁写的摘抄,被夹在名为《民国歌谣祭词拾遗》之中,看字迹和纸张应该有年代了,上面还有一滩殷红血迹,中间有个弹孔,导致字迹有点模糊。

但李兴华还是勉强辨认了出来,这貌似是一首词,他连忙拿出纸笔,誊抄下来。

“秦皇设下炼丹灶,宋亦在此求仙道。猛洞河边筑金殿,绿林道中第一诏。

尊的是姜先生,奉的是红娘子。取的是不义财,仗的是枪和炮。”

姜先生?红娘子?

看着纸上的文字,李兴华眼睛一亮。

那个奇人就自称姜先生。

会是这里说的姜先生吗?

他有些疑惑,拿出那本《歌谣拾遗》,翻到了夹着纸的那一页,发现关于这纸的来历只有一句简略的记载。

“戊寅年,丁巳月,余部被困,粮绝,弹尽,援未至,袍泽奋而高歌,遂士气大振,破围而出。”

“笔者以为奇,故录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