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穿越古代,我带全家发家致富 > 第203章 耕种

穿越古代,我带全家发家致富 第203章 耕种

作者:吃土的西红柿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1 21:43:50 来源:小说旗

“娘,这两天我爹想吃榆钱饼了,干脆咱们中午就做这个吃吧。”小岚道。

这几天小文、小虎几个跟着黄先生去了府城,她心里因为有挂念,所以做饭一直是糊弄着来的。

榆树上还没呢长出叶子,只有一簇簇的嫩黄榆钱,现在的榆钱正是鲜嫩好吃的时候。

“行。”张氏点点头道。

小岚和小婷都欢吃榆钱,见张氏同意了,便笑着提着篮子,朝村里的榆树林去了。

“小心点啊,你们只摘能够的着的,可不许上树啊。”张氏见姐妹俩逐渐跑远的背影,连忙嘱咐道。

摘榆钱其实很简单,主要将树枝握住了了头,用手一撸,就可以将榆钱轻易的撸下来了。虽然这样省事,但是撸下来的榆钱不干净,树皮等杂碎会跟着一起撸下来,挑拣还需要时间。小老年觉着那不如直接上手摘干净。

于是姐妹两人,便开始摘榆钱了,小岚边摘边挑一串串的榆钱往嘴里送。这个年代没有污染,不用洗就可以直接生吃,并不会担心事后肚子会不舒服。

等姐妹二人摘了一篮子榆钱后,就结伴往家走去了。此时张氏已经将面和好了,正放在炕头发着。更了让榆钱饼子的口感更好,张氏用的是豆面和白面两掺。

将榆钱稍微投一遍水,就被揣在面里边了,和匀后,张氏就端着面盆去厨房了。

厨房的铁锅里已经炖上了白菜猪肉炖豆腐,锅是烧开的状态,这个时候贴饼子是最好的。

贴饼子是庄户人家经常吃的一个饭,跟现代吃铁锅炖大鹅的时候,锅周边贴一圈饼子有异曲同工之处。

只见张氏将面盆放在锅台上,一手抓起一块面团出来,用两只手捯饬了两下,然后啪一下就贴到了铁锅上,那款面团就粘在铁锅上了。

张氏贴的饼子形状圆圆的,大小也均匀,厚薄也适中。张氏手艺好,做出来的贴饼子并不会往下滑,手艺差的,饼子根本就挂不到铁锅壁上,顺着铁锅就滑倒锅里边去了。

滑倒锅底的饼子,会将锅里的菜串上味了,菜的味道也被糟蹋了,饼子泡囊了之后也不好吃。

等到张氏贴了一圈饼子之后,就将锅盖盖上了,然后锅头里继续烧火,等再烧一个开锅,饼子就熟了。要不说张氏手艺好呢,她盆里发的面刚刚的好,贴完饼子之后,是一点也没剩下。

好不容易等到开锅了,这时候却不能立马掀锅盖的,要用锅底的余火再温上片刻,这一锅连汤带菜带饭的就做好了。

这顿饭吃的虽然简单,也就一道白菜猪肉炖豆腐,一道韭菜炒鸡蛋,还有重头就是热腾腾的榆钱饼子了。这口可是小岚的最爱,虽然她是打她爹的名义说想吃榆钱饼子的,但是了解闺女口味的张氏哪能不知道,这是她想吃了呢。

绿色的榆钱掺在饼子里,使得饼子的颜色甚是好看,小岚忍不住,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豆面的香气加上榆钱的清甜香气立马铺面而来,小岚顾不得烫,立马拿起一个饼子来,咬了一大口。榆钱饼子口感虽然有些粗糙,但是掩饰不了它的香。

小岚也没动筷子吃菜,而是拿起了葱,学着盛轩的样子,拿着葱沾着大酱,一口榆钱饼一口大葱蘸大酱,吃的她甚是满足。

小岚家有地窖,还保存了一些白菜和萝卜,当然了萝卜干也还剩下一些,这些都是新菜下来之前,作为家里的蔬菜吃的。

“今年咱们可得腌点芥菜疙瘩吃,我甚是想念这一口啊。”张山峰道。

“嗯嗯,我也爱吃。”小岚马上附和道。

“你们爷几个倒是不挑食,好养活。”张氏笑着道。

家里条件好了,伙食自然是不差的,但是她们家里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还保持着之前的饮食习惯,对原来过苦日子的吃食非但不反感,还经常想吃。这让做饭的张氏和申氏甚有成就感,反正她们做什么,家人就吃什么,从来也不挑拣,没有比这更令掌勺的愉快的事情了。

不是它们一家子不挑,实在是张氏和申氏的厨艺太好了,不管做什么食物,都能做的美味有关系。清明节前后,淅淅沥沥的下了几场雨了,小岚家庄子的地和地里的菜也被浇得透透的了,盛家屯子又要开始忙碌起来了,一年一度的春种就要开始了。

因为家里请了长工,家里又给置办了两批骡子和两架犁杖。春耕的时候,只需要盛轩过来指导一下她们如何耕种,种什么作物即可了。剩下的事情,长工就带着家里雇的短工将活干了。

今年小岚家种的还是豆子、黍米和小麦,这天一大早盛轩就跟着长工和短工拉着两张犁到地里来了。因为今年家里请了长工和短工,张氏、申氏只需要带着小婷、小燕和小岚在家做饭就可以了,地里的事情就可以甩手交给长工干了。

不过因为挂念着地里的事情,张氏、小婷和小岚还是打算到地里去看看。

等到小岚赶到的时候,地里的长工已经开始种麦子了。小岚走到地里,拿起瓢舀了一瓢麦种,跟在犁杖后边撒种子。犁杖是由骡马拉着的,犁的飞快,长工和短工分工明确,麦子种的很是利落。

张氏和小婷也没闲着,也下地帮忙干活。

因为现在家里有足够的劳动力了,盛轩怕娘三个累着,就不打算让她们下地干活了。

“我们就帮着干一会,就是过来体验一下的,一会我们就回家去了。”张氏笑着道。

这块地是之前买的,并不在庄子上,因此周边都是村里种地的忍,看到小岚家种麦子,很多人都来跟盛轩打听说话。

干了好半晌了,牲口也是要喝口水,歇口气的,盛轩招呼着长工和短工停下来歇一歇,而他则走到地头,跟过来看光景的人聊天。

“老三,你这地里种的是麦子吧?”一个老汉是个老庄稼把式了,自然认得麦子,“种麦子,这个好啊,我去过南边,那个地方就是种麦子得,和咱这个地方得气候差不离,咱这里,说不定真能也可以种麦子。”

“老三啊,咱们祖祖辈辈都没人种过麦子,要是你真得能种得起来,那可是咱们这片得头一份了,你这中麦子得想法,是怎么寻思起来的啊?”

“还不是我家闺女想的嘛,这孩子不是去了趟泉水镇和兴元府嘛,这一路下来,可是走过了不少地方哩,回来便说要种麦子了。”盛轩老实的答道。

“好好好啊,老三啊,你真是生了个了不得的闺女啊,”老汉竖起大拇指夸赞道,“要是这麦子能长的起来,你可得给我家留些麦种啊,我明年也种。”

“就是老三,你老闺女说能种,这事估摸着就能成啊,别看小闺女年纪小,可是眼界和见识可比咱们强多了的。”

对于众人夸赞自家闺女,盛轩也颇感到自豪,“等今年秋天收了麦子之后,看看收成怎么样吧,要是收成好了,那咱们这里的土地,就都能种。”

“老三啊,你这人敞亮,心眼也是好的,你这是给咱大家伙趟道呢。”

因为几个人聚成一堆,就有别的人看见了,也跟着过来打听。

这个年代庄户人家一般也都没读过书,甚至识字的都很少。因此他们的思想也是比较封闭的,地里种什么庄稼也只是随着上一辈一样,祖祖辈辈传下来,种什么作物,他们就跟着种什么作物,从来都没想着改变过。现在盛轩开了头,这次种了当地从来没种过的麦子,大家因此都很是好奇,要是这麦子真的能种成了,估计效仿的人也会很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