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穿越古代,我带全家发家致富 > 第460章 沈六提前回来了

此时,小岚一家子已经回到了家中了,换过了衣裳,大家就坐在一处说话,小岚坐在张氏的身边,扫了大家的面上一眼,见大家脸上都有喜色,看来这次去沈府,一家人都遂了心愿了,所以一家人都很高兴。

“递了帖子了,我们又当面请了一回,沈三爷说一定会来的。”盛轩就道。

一家人说了会儿宴席的安排,张氏就忍不住的笑了,“我跟人家三奶奶说了,人家三奶奶说帮忙哪。”

大家都知道张氏说的是什么,小岚丝毫没有不自在,就听着张氏说话,反而是盛轩和小文,屏住呼吸,坐直了身体,来听张氏的说辞。

“咱家那天有请到的,也有没有请到的……等沈家宴请的那天,我可得好好看看,你们俩也注意有哪些青年才俊的,”张氏这么说着,便看了小岚一眼。

“小岚,你和我说说,你喜欢什么样的,到时候啊,你弟也都给你掌掌眼……”

小岚丝毫没有扭捏,之前娘俩就探讨过她对另一半的标准了,“娘,还是之前的那个标准,不需要他多有财帛,只要是读书的人,为人孝顺知理就很好了。”

“二姐,你放心,我一定帮你看好的……要是以后对你不好,咱们就回家,我一定会好好的收拾他的……”小文道。

张氏笑着打趣,“这还没谱呢……你这就不能盼着点好的……”

没过两天,小绿就匆匆忙忙进来禀报,说是沈六回来了,请少爷过去说话。

“不是说还得过几天才能回来的吗?”小岚奇怪的道。

上次去沈府的时候,沈三奶奶明明说要过几天沈六才能回来的。沈三奶奶也不是夸夸其谈的,自然是当时沈六派人给沈三捎信说的。可是竟然提前了整整三天,难道沈六回来是有什么要紧的事情?

小岚想到了,小文自然也想到了,姐弟家对视了一眼,都不由的紧张了起来。

“既然沈家打发人过来叫你了,那你就快去吧。”小岚就道。

“就是,沈六爷刚回来就要见你,说不定是有什么要紧的事呢,”盛轩和张氏也道。

小文就起身往前院去了,等换了身出门的衣服后,就往沈家去了。

盛轩也跟着去了前院,细细问了来捎话的沈家小厮,回来后,就对张氏和小岚道,“说是并没有什么要紧的事,六爷看这几天天气好。心里高兴,就赶紧的回来一家人团聚了。说是他一路上快马加鞭的,晚上也没有歇宿,所以就提前回来了。”

小岚听盛轩这么说,就放下心来了,她最担心的就是边关不稳定,进而影响到自家,前些年被胡人南下打草打怕了,一点风吹草动她都提心吊胆的。“六爷在重阳节前回来了,人家这是回来看老太君的。”小岚就道。

盛轩也点头道是。

一家人依旧做在一起说话,一会跟随在小文身边的小厮就回来回话了,说是沈六留了小文在沈府用饭。

一家人便放心了,看来沈六找小文来是没啥事,便让厨房上饭了。几人吃过了饭,便也没有出去,一直在家里等着小文的回来。

天擦黑的时候,小文便回来了。

“六爷可好?”盛轩便问。

“挺好的,说是赶了好几天的路,可能是高兴的缘故,我看着他的精神头挺好的。”小文便道。

听小文说六爷一切都好大家都挺高兴。

“这刚回去就叫了你过去,是有啥重要的事吗?还叫了别人没有?都叫了谁?”小岚不跌的问了一连串的问题。

“并没有叫别的什么人,只是叫了几个沈家近枝的几个兄弟,也没有啥重要的事,就是拉了拉家常。”小文便道。

听小文这么说,一大家子都松了一口气,盛轩和张氏更是连连说,“没事就好,没事就好。”

这个时候小文便让随从搬了几个箱子过来,说是这是六爷从边关带过来的东西,分了一些给家里。

盛轩就道,“六爷也太过客气了。”

盛轩这话说的一点也不假,这不年不节的,这样的礼物着实是太贵重了。

小岚让人将盖子打开,一家人就过去将礼物看了一遍,除了一些边城的特产,就是一些皮货了。

小岚看了那些皮货,就笑道,“正好咱们需要添置一些冬天的衣服了,这些皮货刚刚好。”

张氏拿过皮货凑到近处看了看,“咱们买的皮货可没这些个好,这些皮货顺滑且厚实,市面上可见不着这样的好货。”

“这些皮货是六爷亲自带这人去猎的然后又找了最好的皮匠师傅处理的……六爷说了,这是特意给娘和二姐来做冬衣的。”小文笑着道。

“六爷这人真是周到啊。”张氏就道。

盛轩也点头称是。

小岚坐在那含笑不语,刚才小文说了,他们家得了一份,自然其他家也是有的。沈六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会亲力亲为的料理这些事呢?不过是安排手下来办的罢了。不过转念一想,她又觉着自己对沈六过于刻薄了些,人家沈六对他们家可不薄。人家刚回来就将小文给叫过去了,也没有别的吩咐不过是去拉一下家常,然后又送了一份这样的礼。再想想以前沈六也打发人来送东西,虽然给他们家的是顺带给的,但是每回都能想到他们, 这份心意还是很难得的,毕竟沈六是个大忙人不是。

“也不知道六爷在府城待几天?什么时候能有空了?咱们家也该安排安排,让他过来坐坐。”小岚就道。

“对,这个可是个大事,六爷事多还忙,他不是在边关就是在京城的,咱们得提前准备准备。”盛轩就道。

“这个我跟六爷提了,六爷说他会来的。就是日子还没定好,等过两天,我在跟六爷确定一下日子……”小文就道。

“好,那天啊,咱家一定好好的准备。”张氏就道。

之后的两天,小岚都是跟着张氏出去吃席看戏的,府城似乎也知道小岚要寻亲事的,宴席的时候时不时有人提及一些好儿郎。张氏虽然着急小岚的亲事,但是她也明白事情不能操之过急了,免得看走了眼,以后再后悔。

这天是重阳节,也是沈家办酒席的日子。

沈家的酒席上遍邀府城的官宦以及自家的亲朋好友。小岚家自然也是在受邀的行列。

张氏的心思很简单,就是想趁着这次参加宴席的机会,多打听些,好让小岚有更多选择的余地。

这天小岚一家人早早就起来洗漱了,去沈家参加宴席,自然不能穿着居家服侍了,一家人穿的很正式。

一家人穿戴完毕,互相看了看,这个装扮跟平日里很不一样的,不过大家也都习惯了,都甚是满意。尤其是张氏,看着自己的儿女出落的愈加好了,脸上的笑容就没有下来过。早饭吃得很简单,随意吃了点点心后,一家人就坐上了马车,往沈家走去了。

到了沈家的门口,此时沈家门外已经停了好多的马车了。大户人家终归是不一样的,人马纷纷,十分的热闹,但是一点也不嘈杂,沈家的管事领着他们进了沈宅,今天的宴席是摆在沈家的后花园的,那里菊花开的正好,除了吃酒听戏外,还可以赏花,一切都刚刚好。

小岚和张氏被领到了会客厅,她们是由三奶奶接待的,几人简单的寒暄了一番后,就到了花园里来了。女客的宴席摆在花园里的亭子里,有假山有湖水,四周还有大片的花园。坐在亭子里,四下的景色就能一览无余的看见了,还能闻见淡淡的花香,很是让人神清气爽。

小岚和张氏坐下后,就夸这里的景色好。

这个时候座位上坐着的一位妇人就笑着接口道,“这里的景色自然是相当的好了,这里可是沈家当年请了高人给谋划的......咱们各家的园子跟这里是没法比的。不过盛家夫人家里的园子也是极好的。”

小岚忙看过去,认出了此人是府衙的通判的夫人,上回请客的时候,她也是来过的,不过因为中途有事就离开了。

小岚就笑着道,“何夫人过奖了,我们家的那个园子又小又窄的,还常年疏于打理,别说这沈府的园子了,就是在做的各位家的园子,也都是比不上的。不过啊,承蒙了何夫人能瞧得上了,刚才出门的时候啊,我娘还说了的,说是上次请各位夫人来家里聚的时候,虽然热闹,但是散的太过于早了,过两天啊,我们家还想请何夫人以及给位夫人、太太得空了,来我家逛逛的......”

此时张氏正跟着三奶奶说着话呢,这个时候也听见小岚说的话了,便忙转过头来,连连的说是。

何夫人笑着点点头,说到时候一定会过去叨扰的。何家有一个儿子,跟小岚的年纪正相当,此时在男宾席坐着,她的意图大家心里也都知道,相看嘛,在八字还没有一瞥的时候,大家都是持观望态度的。

小岚眼里含着笑意,目光就落在了何夫人身边的少女身上,小岚跟何夫人以及她的闺女何素素都有过一面之缘。这个一面之缘自然是上次自家请客的时候,之前两家是没有往来的,上次何通判往家里递了帖子,并送来了贺礼,说是祝贺小文考上了举人的。彼时,何大人刚到任上,人家初来咋到的,小岚家也就没有邀请他们,不过既然人家递了帖子,还送了贺礼的,伸手不打笑脸人,翻开帖子之后,就知道了原来何大人和黄先生是故交旧友,正是因为这个缘故,何家才刚到府城,就又是递帖子又是送贺礼的。

知道了何大人是黄先生的故交,小岚一家人自然是不能怠慢了的,何况,通判是六品的官职,这可比盛轩这个挂名的七品的品阶还高,人家跟盛轩也是不同的,人家何大人是朝廷委任的、并且实打实掌握着实权的。于是盛轩、小文就亲自上门拜会了何大家,并且送上了重阳节的礼,然后便邀请何大人一家来家里赴宴了。

两家人自从那天便开始认识了,便也开始来往了,不过何夫人来赴宴的那天,中途因为有事,提前离开了,因此跟张氏和小岚还没有好好的坐下来说过话呢。不管怎么样,就算看着黄先生的面子,何大人一家也是要结交的,因此,今天宴席上听何夫人说了一番这样的话后,小岚就当机立断的邀请何夫人再到她家里来做客。

跟何夫人说完了话,小岚就对着何素素笑了笑,小姑娘也对小岚报以微笑,并先打开了沉默,跟小岚说起了话来了,两人低声交谈着。

虽然何家是刚来到府城不久,但是小岚已经从她的闺蜜沈家三奶奶的闺女那了解了一些何家的情况的,何素素是何通判的长女,还没有定亲,何素素还有一个小她两岁的弟弟,也是没有定亲的。

关于自己的亲事,小岚关切的不比张氏少,毕竟这是关系到她一生的大事。辽东府历来就有女大三抱金砖的俚语,何素素的弟弟何盼盼长的很精神,且饱读诗书,虽然现在仅仅是个秀才,但是他中举也是迟早得事,这些自然是小文私下里跟小岚说的。

不论别的,只看年纪、家世、长相、才学这些,其实还是比较适合小岚的。小岚也暗暗的将何盼盼以及何家人作为了待考察的候选人。

小岚跟何素素说着话,听出了她的京城口音,因为何素素大她三个月,小岚便道,“听素素姐姐说话,是京城的口音,不知道你们在京城住了几年啊?”

“小的时候住过两年......”何素素就道,原来她自幼跟随着父母,何大人曾经在她小的时候在京城做过几年官的,后来就放到地方上任了,不过一家人都是跟随着何大人去的,因此,何素素说话带着京城的口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