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穿越古代,我带全家发家致富 > 第67章 大旱前兆

穿越古代,我带全家发家致富 第67章 大旱前兆

作者:吃土的西红柿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1 21:43:50 来源:小说旗

“大舅,等新房子建成了,我们家就招长工了,到时候就让他接送小文,你就先辛苦这一段时间吧。”小岚对张庆丰说道。

“这有啥可辛苦的,我大外甥念书可是大事,这事包我身上了。”

小文上学的事就这样定下来了。

天气一天天变暖了,小岚家的房子建的初具雏形了,建着建着,小岚就想将单纯的房子建成庄园,这个想法得到家人一致支持。

豆腐及豆制品被其他能工巧匠们研制出来了,因此价格拦腰斩断了,但是这个价格小岚家还是不少挣,因此,小岚家的作坊依旧开着。

春耕也要开始了,小岚家的土地除了分家的六亩外,还有在桂花里买的三十亩。

晚上吃过晚饭,一家人商量着这些地种啥作物。

“咱家是开豆腐作坊的,要不然咱们全部种上豆子吧。”盛轩又道,“今年咱俩没肥,只能干种了,要是种别的作物,怕是不会长。”

一家人都点头同意。这个时代的肥料一般是人粪尿、畜禽粪,小岚家刚分出来不到半年,家里也没养家禽和家畜,没有办法只能干种了。

“这么多地,咱们能忙的过来吗?孩子她姥爷和她二舅可以看着建庄园的,孩子他爹倒是可以腾出手来了,可是我每天还得给工人做饭。”张氏道。

“爹娘,要不然咱们雇几个短工帮忙种地吧,到时候你去盯着。”小岚建议道。

盛轩点点头,也只能如此了。家里每人都有一堆事情要忙活,实在是分身乏术。

第二天盛轩就去把种子和犁杖买回来了,雇的短工都是种地的好手,套上张家的马犁地。种大豆省事,用了五天时间就种上了。老盛家地也不少,足足有二十四亩,小岚中午给盛轩和短工送饭的时候,远远往他们家地里看了一眼,只见盛老爷子和老二、老四家在地里忙活,老大一大家子却不在。

张氏和小婷打算抽空去庄园地里种些瓜菜,所谓瓜菜半年粮嘛,今年她可是要多种一些的,家里人口多了,吃的饭菜也多了起来,庄园建成后,如果家里再雇上长工,吃的就更多了。

俩人都是在忙完工人中午的饭食之后,再去种菜的,韭菜、豆角、角瓜、黄瓜、南瓜、辣椒每样都种了一些。

“看这一开春把你们都累瘦了,娘,我明天去镇上买点排骨去给咱们好好补补。”小岚道。

张氏听到小岚的话,十分的熨帖,闺女是个会疼人的,“我们不用补,要补也是给你们小孩子补一补。”

随着天气越来越热,小岚家的庄园终于建成了,这是高兴的事,可她家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连着一个多月了,竟然一滴雨都没下,村里的老人聚在村头,感慨道,“老天爷不给人活路啊,再这么干下去,地里的庄稼都要旱死了。”

“你们说会有瘟疫吗?”

“都说大灾之后必有大疫,现在就盼着老天爷能下点雨,别说瘟疫了,旱也能把人旱死了。”

小岚也忧心忡忡,她家地里的豆子开始结荚了,虽说大豆是一种耐旱、耐贫瘠的作物,但是再这么旱下去,也会减产不少甚至颗粒无收的。

溪里的水很快就只剩下个水洼了,因为村里的人每天都要提着水桶来一趟趟的浇灌农作物。这时小岚一家子就庆幸自家种的是豆子了,要是种的小麦秫米之类的,怕是也得天天抢水。

“听说天香楼的伙计说,镇上有不少人举家搬走的了,咱们村子的人也有逃荒打算的,眼看着地里的庄稼还剩两个月就能收了,人走了地里这些庄稼咋办呢?”盛轩也很烦闷。

年景这样不好,豆腐的销量也锐减了,小岚家的作坊雇的人只留两人了,这两人每天跟张庆丰和付氏一起做豆腐,供给赵东家的酒楼和饭店也绰绰有余了。

“反正我是坚决不会走的,咱家好不容易挣下这么一份产业下来,况且还有地里的庄稼呢,这个时候走了庄稼怎么办呢?”张氏表态道。

张氏是不相信老天爷能一直不下雨,将人逼上绝路的,这个想法跟村里的大部分一样。况且庄稼还没收起来呢,即使外出逃荒,没有粮食也只有饿死的份了,还不如留下来,将庄稼收了再说呢。

“爹,娘,咱们搬到新家去吧,那里地方大,再挖点地窖啥的,多找几个地方藏些粮食,肉和菜也要屯一些了。还有家里要挖深井了。”小岚道。“还有之前咱家买的草药包也得熏上了,每天再喝点屠苏酒。”

张氏一把将小岚抱到怀里,亲了亲她的头发,哑声说道,“闺女,你不要长的这么快,这些事是爹娘该操心的事。”

小岚今年刚十一岁,竟然懂的如此之多了,这份家业就是她挣下的啊。现在年景不好了,她又开始操心家里事,张氏心疼啊,这个岁月哪是只会催人老啊,它也能拿把一个孩子催的早熟的不像一个孩子。

小岚拍着张氏的后背,安抚了她一会,等她情绪稳定了才道,“娘,你别担心,我们会平安度过的,咱们哪都不去,就守在家里。”

村子里共用的水井已经不太冒水了,早晨去的晚了的人家就会挑不到水,这场干旱还不知道要持续到什么时候,水是每天都要用到的,打口深井是很有必要了。

打深井可是个技术活,小岚一家人可做不来这个营生,需要请人来挖。要说现在什么生意最火爆,应该就是打井的了。天气这么旱,打水井的人家很多,并且还得托关系才能排的上号。小岚家跟徐掌柜熟,托他帮忙请的人,第二天打井师傅就带着徒弟来小岚家了。

这口水井足足打了一个月才完工,打的是一口深水井,打浅了根本就不出水,足足花费三十两银子,还要每日负责挖井师徒的一日三餐,但是小岚觉得值得,起码家里不用出去抢水了,还能浇浇菜地。

挖完水井,一家子就要搬迁新居了。年景不好,小岚家也不易高调,在一串鞭炮的响声中一家人搬迁完毕。

原来的院子给张庆丰和付氏住着,他们需要看顾着豆腐作坊。

庄园建完后,张山峰和张丰年就回去了。搬家这天,张丰年带着辛氏和家里的几个孩子一起过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