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刘大壮穿书 > 第30章 粮票

刘大壮穿书 第30章 粮票

作者:白云随风流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1 21:52:59 来源:小说旗

1955年8月25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7次会议通过了,市镇粮食定量供应凭证印制暂行办法。

从此各种粮食票证,便开始进入中国社会,一个特殊的票证时代正式开始了。

因为粮油的短缺,所以都限量供应了,怎么限?当然是票证光拿钱不卖给你,粮票!分全国通用粮票和各省,直辖市的地方粮票。

发到老百姓手里的,都是地方粮票,北京市也发了粮票,但他有个缺点不易保存,全国粮票可以无限期使用,北京市粮票呢,有效期一个月,过期作废。

全国粮票是钞票纸印的,9厘米长4厘米宽,北京市粮票呢,最普通的薄纸,长3厘米多点,宽1厘米多点,区别是真的大。

领取粮票凭北京市居民粮食供应证,每户人家一本,上面写着家里每个人的姓名,年龄,粮食定量。

院里的人终于意识到,这个小本本到底有多重要了,它是和户口联系在一起的,粮票是个统称,细分有粗粮票、面票、米票。

米票不多,每人每月四到五斤,还有就是粗粮票,这是大家的叫法,因为上面只有粮票两个字,在粮站里只能买玉米面,白薯之类。

这时买粮食都要去粮站,粮食是最重要的,统购统销物资,管制的很严,中央有粮食部,地方有粮食局,最基层是粮站,不光卖粮食,还管发粮票。

市镇粮食定量供应,从1955年8月25日、国务院公布施行,文件规定杂粮、面粉为主食的地区、重体力劳动者、每月四十至四十九斤,其平均数不得超过四十四斤、轻体力劳动者、每月二十九至三十九斤,其平均数不得超过三十五斤 。

最傻眼的要数贾张氏,因为农村开始实施工分制,你干活才有工分,用工分换取你所需要的,她不干活啥也没有了,关键还是农村户口,城里也没有她的粮食。

工分其实早就开始实施了,一直到人民公社组建完善成熟,工分才深入人心的。

现在再想转户口,已经是不可能了,除非你在城里有单位上班,她一个只会撒泼的老太婆,能有个什么工作?

最关键的是,他们家三个人没有定量粮,全家只有贾东旭一个人有,这就难办了。

院里人的生活水平,明显下降了,因为粮食定量大家要算着吃,不然坚持不到月底。

特别是家里有半大小子的,就比如刘海中家,最近打儿子特别勤快,三天两头就打一顿。

还有就是贾家,两个女人吃稀得,只有贾东旭要上班,才有窝窝头吃,他们算的最仔细,幸亏一个还小吃不了多少。

也多亏了贾东旭,他还是轧钢厂钳工,属于重体力劳动者,每月有四十多斤的供应粮,要不然吃稀的都不够。

现在的情况就是有钱也没地方买,四合院里的人,大部分都有积蓄,但是你得能买到粮食才行。

唯一还好的是,菜和肉这些还没有限购,大家可以多吃点菜能省不少粮食。

刘大壮家倒是没有多大改变,只不过白面馒头吃的次数少了。

入秋以后,王府井大街和南锣鼓巷北口,相继成立了,王府井百货大楼,北京市百货大楼。

在王府井和前门大街,有大家熟知的同仁堂,绸缎庄,还有八大祥,他们都是,瑞福祥,谦祥益,益和祥,瑞林祥,瑞生祥,瑞成祥,和庆祥,瑞袱祥。

为了繁荣经济,还从上海迁来了,蓝天服装店,中国照相,四联美发等店铺,这时的前门大街,那真是热闹非凡。

秦淮茹不时指着,看到的稀奇玩意大呼小叫,还有叮当作响的叮当车,它们穿过城门走过广场,红色的车身代表着年代。

没错,今天刘大壮带着媳妇来逛街,秦淮茹嫁到他家好几年了,从来没逛过北京城,以前是还不稳定,现在可以不考虑这些事情。

如今的北京发展的太快,每天都有不一样的变化,再不出来看看,以后估计都找不到回家的路。

今天逛街是其次,他俩是带着任务出门的,今天他们要买自行车,因为那个东西是紧俏货,跑的慢是真买不到。

快中午时两口子来到了,北京市百货大楼,坐落在北京市,王府井商业街中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北京建造的第一座、大型百货零售商店,被誉为“新中国第一店”。

今天也就是 9 月 25 日,北京市百货大楼开业,商场营业面积

多平方米,地下一层,地上三层。

北京市百货大楼开业初期,主要经营针头线脑、日用百货、五金交电、服装鞋帽、搪瓷陶瓷、文具纸张、烟酒糖茶等 3 万多种商品。

为了更好地为顾客服务,北京市百货大楼、在开业之前,全体职工进行了紧张的培训,学习了商业政策、提出了“大楼为人民服务,人人为大楼争光”的口号。

在服务方式上,北京市百货大楼实行了“站立服务”、“微笑服务”、“百问不烦,百拿不厌”等措施,还设立了服务台、问讯处、广播室、缺货登记处等,为顾客提供了方便。

北京市百货大楼的开业,为北京市民提供了一个购物的好去处。

看花眼的刘大壮夫妻,推着刚买到的飞鸽牌自行车,走出了百货大楼,迎来了很多人羡慕的目光。

秦淮茹满头大汗,但却掩不住一脸的激动,一手扶着自行车后座,脑袋抬的高高的,迎接女同志们羡慕的眼神。

她感觉这是她活了二十多年,最美好的一天,她要把这一刻记在心里,以后慢慢回忆。

坐在自行车后座上,一只手抓着后座,一只手抓着刘大壮的衣角,这一刻的秦淮茹感觉幸福极了。

她不时的看看刘大壮的背影,把头顶在他的后背上来回蹭,笑的那个甜蜜,路边的野花都黯淡无光了。

刘大壮来了一句:“你在我后背上蹭汗那?”

笑的她前仰后合的,差点没摔下去。

不知怎么回事,就是想蹭他,怎么也蹭不够,一辈子都不够的那种。

路就那么长,没一会他们就来到了派出所,在里面给自行车打了钢印,还拿到了自行车本,当时的自行车是有证件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