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刘大壮穿书 > 第45章 新住户

刘大壮穿书 第45章 新住户

作者:白云随风流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1 21:52:59 来源:小说旗

下班的人拿的都是空饭盒,什么东西也没带,闫埠贵一点也不气馁,他就是抱着有枣没枣都打一杆子的心态,能捞点好处最好,没有也没关系。

还是那样笑呵呵的跟大家打着招呼,看人都进了中院,才带着自家两个小的回家,进屋前还回头看了一眼,刘大壮父子的桌椅。

是真的羡慕啊!但他就是舍不得花这个钱,这几把椅子跟桌子,就算是普通木材,也得好几块钱,都能买几斤肉回来吃了。

这时的木材价格每立方米97块钱,这一立方米的木材,能做多少桌椅?院里的人都舍不得花这个钱,等再过两年就是想花钱,也得有票才行。

当然老百姓也没必要买这么多木材,去木材厂按照你的要求,用多少木头人家就给你算了出来,再加上手工费能要你多少钱?

时间过的很快,8月20号,秦淮茹在医院里生下了她的第三个孩子,这次生了个闺女,秦淮茹满脸沮丧,小心翼翼的观察着刘家父子。

人家父子俩可没时间搭理她,都是一脸欣喜的看着这个小宝贝,这两人可没有不高兴,他们家本来就阳盛阴衰,这次添了个女孩简直不要太好。

回到家还是给每家送了两个鸡蛋,大家问他生的是男是女,刘大壮一点不避讳的说是个闺女,他也不管院里人在背后议论什么。

还给闺女起了个名字叫“刘馨香,”寓意是看见她就温馨香甜,这时的秦淮茹才露出笑容,看来家里人没有嫌弃女孩。

在此期间他们的等级也定了,刘大壮父子都是五级钳工,易中海是六级钳工,他的技术还真不是盖的,刘海中也如愿的拿到了五级钳工。

他们的师父郝大山,止步在了七级,整个轧钢厂只有一位勉强达到八级的,就这厂里的领导都热情的接见了这位,八级大师。

这位年仅四十六岁,长的非常老成,名字叫程久诚的老师傅,成了轧钢厂的台柱子。

厂里还专门给他奖励了,一辆上海出产的永久牌自行车,这车标价是154元,虽然没有飞鸽自行车贵,但是只要你到车行问车,谁问都是没货。

五十年代,飞鸽牌自行车在北方是主流,上海出产的永久牌自行车,老百姓是买不到的。

自从等级定了以后,高等级的老师傅们有了自己的休息区,在闲暇的时候,可以在里面擦擦汗喝口茶,会抽烟的还可以抽烟,这个待遇只限于六级以上。

除了工厂里的工人之外,社会上涌现出了很多不同的职业,这些人都是技术人员,捧的是国家的铁饭碗。

他们分别是:售货员、驾驶员、邮递员、保育员、理发员、放映员、炊事员、文工团员。

这是统称,还有很多职业也是归类在、他们的其中,他们被人们称之为八大员。

这些人员与工人不同,想进工厂你得等人家招工你才有机会进入。

但是其它的几个类型,是有很大机会的,只要你能拿到资格证书,你就可以成为其中的一员。

工人老大哥虽然好,但是想成为老师傅你得熬时间,还要能拜个好师父,而且危险性非常高。

八大员不同啊!不用熬太多时间,只要你认真学好技术,等级会升的很快,所以他们反而是老百姓追求的目标。

从此八大员进入了老百姓的心里,谁家要是有人是这其中的一员,那就真的是比别人高人一等了。

在此期间,南锣鼓巷北口路西,成立了北京市无线电元件一厂,南锣鼓巷南口路西,成立了北京市糕点二厂。

街道办也在每个大院里,找到了能改造的房屋,因为申请的人太多,而现有的住房不够,所以街道办有了这个举措。

95号院里穿堂门两侧的廊房,被改造成了能住四户人家的房子,每间房都不到二十平,但是人家这个位置采光好。

先后搬进来了三家人,最多的一家是五口人,他们分到了西侧的两间房,夫妻住一间,母亲带孩子住一间,倒是也住的开。

东侧住的两家,一家是一对夫妻带个孩子,一家是一对母子。

进出的门都开在中院,易中海两口子那是忙前忙后的安排新住户,房间怎么规划才能住开五口人。

这一下就是十口人,他已经能够想象到,以后开全院大会将是怎样的场景了。

院里只有两家人不开心,闫埠贵虽然不开心,但他也没有甩脸子,心里怎么想的没人知道。

还有一家就是贾家了,贾张氏整天都是黑着一张脸,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嘴里总是能说出让人讨厌的话。

这家男人在的时候,她还收敛着点,只要是不在,这家的老人跟孩子,就是她出气的筒子。

这家人姓田,也是刚从别的大杂院里搬出来的,也明白贾张氏为啥针对他们,先不跟她一般见识,等住稳定了再说。

毕竟刚搬进来就跟院里的人干架,你让人家院里的管事大爷怎么看?

他们还是很高兴的,这里比他们家以前住的院子好,分的房子还大,一家人都是笑呵呵的。

能分到这里也是这家女主人,被糕点二厂给录用了,工作又好住房也好,心情好了就得送礼,每家每户都给了一把瓜子跟几颗糖。

也算是跟邻居们混个脸熟,其他两家也是这么干的。

除了贾张氏,吃着人家的东西还在背后骂人家外,就连闫埠贵也是乐呵呵的,他这人是最容易满足,有点好处他就不亏。

总之院里来了新人,还是让大家很高兴的,人多热闹这是不变的真理。

晚饭后一大群孩子们,从前院跑到中院,又跑到后院,玩的不亦乐乎,在门外乘凉的大人们,也是乐呵呵的看着,还有不时呵斥自家孩子的声音。

刘清泉躺在躺椅上,一手拿着蒲扇轻轻扇着凉风,闭着眼睛听着这嘈杂的声音,在他看来,这就是美妙的仙乐,不自觉的沉静在其中。

不知什么时候,扇子不动了,人也传出了轻微的酣睡声。

刘大壮出门看到的就是这个场景,反身进屋拿了件外套,给父亲把肚子盖住,别让他老人家着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