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刘大壮穿书 > 第54章 家有三宝

刘大壮穿书 第54章 家有三宝

作者:白云随风流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1 21:52:59 来源:小说旗

何雨柱结婚后,这个大院里的人,突然都变得友善起来,以前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也都消失了。

傍晚,刘大壮父子依然雷打不动地坐在廊檐下喝茶,秦依嬅在厨房做饭,堂屋里秦淮茹跟张雪梅则用缝纫机在做小孩的衣服。

赶在万物要票之前,刘大壮总算买到了一台蜜蜂牌缝纫机,当时的标价是 114 元。

整个大院里也就张雪梅能免费使用,当然别人问起的时候,张雪梅会说每次两毛钱。

其实也不是刘大壮小气不给邻居用,只要开了这个头,他们家就别想安生了,到时候别说这个院里有多少人,估计整个胡同里都有人要上门了。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 58 年全民大炼钢铁的事情,当时全国上下都在响应“十五年赶上英国,三十年超过美国”的口号,以钢为纲的策略,使得家里暂时用不到的铁器都被收走了,现在做饭只能用小铁锅。

当时的农村吃的是大锅饭,家里的铁锅铁勺没什么用,基本上都当废铁上交了。

“小姑!不能坐地上,肚子会疼的。”刘馨香柔声说道。

六岁的她已经学会看弟弟了,正带着两岁的刘小娴和刘建华在院里玩。

刘建华不听话,一屁股坐在地上,刘馨香就毫不客气地在他屁股上“啪、啪”来上两巴掌,然后告诉他不能坐地上。

但是对于刘小娴,她可不敢这样,毕竟刘小娴虽然年纪小,可也是她的长辈,她只能一边说一边把刘小娴抱起来。

这有趣的一幕把刘大壮父子逗得呵呵直乐。

农村的老人们常说:“家里有三样宝,丑妻、薄地、破棉袄。”

家里过的好不好,就得看他家有没有“鸡鸣、狗叫、孩子吵。”

来自农村的刘大壮父子,最喜欢看家里的孩子闹腾。

八岁的棒梗拉着三岁的小当来找他妈,见了人还是很有礼貌的。

“刘爷爷!大壮叔!我是来找我妈回去做饭的。”棒梗站在台阶下说道。

“你妈在屋里,你自己进去叫吧!”刘大壮点了一下头说道。

看着走进屋里的棒梗,刘大壮心里想到:“这小子很机灵,就是不知道随谁了,那双眼珠子总是到处乱瞅。”

“刘叔!您歇着,我先回去给孩子做饭了。”张雪梅她带着两个孩子出门,给刘清泉打了个招呼就走,看都没看刘大壮一眼。

“哎!好。”刘清泉放下茶杯应了一声。

刘大壮正想得入神,张雪梅母子就走进了穿堂门。

他在心里嘀咕道:“这几个月没有收拾她,现在竟敢不跟自己打招呼了?”

他也就是这么一想,院子里这么多人,还是得注意点影响,不能表现得太亲密,免得被人说闲话。

自从张雪梅办了顶岗手续,她的户口就进了城,两个孩子的户口也跟着进了城。

家里的口粮反而比以前多了,也不知道这算不算好事?

等她生完孩子就能正式入职了,她还要求调到三车间跟刘大壮当学徒,厂里已经问过刘大壮的意见,这事就这么定了。

“当家的,吃饭了!”秦淮茹喊道。

秦淮茹帮着秦依嬅把饭菜端到桌上,出来叫他们父子吃饭。

“香香!去叫你大哥二哥过来吃饭。”秦淮茹对着刘馨香吩咐道。

“知道啦!”刘馨香答应一声,就往中院跑去。

刘大壮父子进屋刚坐好,一阵跑步声响起,刘建国带着弟弟妹妹跑进了屋里。

“爷爷!姨奶奶!爸妈!”挨个叫了一遍,这才各自坐到自己的位置上,不大的桌子坐得满满当当。

因为是续弦,刘大壮夫妻都叫秦依嬅为秦姨,所以孩子们就叫姨奶奶。

“行了!吃饭吧!”见人都来齐了,刘清泉开口说道。

他不开口没人敢动,这就是当时家长的权威。

他们的晚饭是小米稀粥,配的是窝窝头,就的是咸菜丝,还有一碟泡菜。

这已经是很好的伙食了、今年是大饥荒的第三年。

从 60 年开始,北京市居民的粮食配额是这样的;成年女性每人每月二十八斤,成年男性如果是事业单位员工,每人每月三十二斤,如果是厂矿企业工人,每人每月三十八斤。

在那个没有油水的年代,这点粮食根本吃不到月底,所以就有了寅吃卯粮的说法。

北京市每月 24 日定时发放粮票,25 日就可以提前用下月粮票购粮了。

所以一到 25 号早上,天还没亮,人们就会跑到粮店排起长长的大队。

大家都很无奈,不去不行啊,家里马上断粮啦!

刚吃过饭,就听到孩子的哭声,只听声音就知道是刘光福的,因为太熟悉了。

不用想也知道,是刘海中又在打儿子。

刘家的三兄妹放下碗就往外跑,除了刘小娴跟刘建华太小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外,大人们都很淡定。

这种事情这两年来已经有无数次,大家已经习以为常。

自从刘光齐上了初中专,就很少回来,只有拿伙食费的时候才会回来一趟。

两年后他被分配到了棉纺厂,当了个小领导。

那段时间的刘海中,简直是小母牛进屋——牛到家了。

夫妻俩逢人遍说自家大儿子当官了,脑袋抬得不用梳子梳,头发都是自然往后背。

院里的大部分人都奉承他,整个胡同里的人都羡慕刘海中家。

许大茂三天两头请刘海中喝酒,把刘海中夸得五迷三道的,经常有人上刘海中家拜访,希望能给自家孩子找个工作。

任谁也没想到的是,刘光奇工作以后就更见不着人了,只有逢年过节才会回来看看,以前还会回来拿伙食费,人家现在能挣钱了,就再不愿看刘海中的脸色。

61 年过完春节,刘光奇带着一个姑娘回来了,跟刘海中夫妻俩说要结婚,这姑娘还是棉纺厂厂长的闺女。

刘海中一听,这是又抱上大腿了?立马同意了这门婚事,还拿出积蓄,跑了好几次黑市,买够了办酒席的东西。

风风光光地给儿子办了一场婚宴,人家小俩口结婚后不在院里住,说是厂里分了筒子楼,比住在大院里舒服。

自此,院里的人再也没有见过刘光奇,就连过年都没有回来过。

听说刘光奇夫妻支援地方建设去了,到下面县城里的什么厂当个领导,也算是高升。

这只是听说,刘海中夫妻俩也没有回应。

自从有了那个传闻以后,刘海中打儿子更狠了,在他看来,都是养不熟的白眼狼。

如果刘光天跟刘光福有地方吃饭,应该早就跑了,就从他们看向刘海中的眼神,变得越来越像看陌生人一样,就能猜出来这哥俩的想法。

每次听到刘海中打儿子的声音,刘清泉都会说:“这么打孩子,越打越陌生,离心离德那是必然的事,等他老了就会知道。”

看完热闹的刘家兄妹回到家里,看向刘大壮的眼神要多亲切就有多亲切,刘大壮虽然一直板着脸,但是还真没打过他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