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我,边防军人,在大秦封侯拜将! > 第280章 越军败亡,卓迁自刎!

在秦军阵内,樊哙手持一把巨大的板斧,这把板斧是秦池特意命令工匠为他量身打造的。

樊哙是个黑壮的汉子,他见到越军居然胆敢回头迎战,气得哇哇直叫。

他挥舞着板斧,如同猛虎下山般冲向越军,每一次斧劈都带有雷霆万钧之势!

然而,相比樊哙的愤怒,周勃、曹参和夏侯婴等人则显得较为平静。

他们站在一旁,冷静地观察着战场上的形势。

周勃皱了皱眉头,说道:“狗急了跳墙,看来越军也是没有办法了,这才迎战,我们逼迫得太甚,反而会让他们发挥出数倍的战斗力。”

曹参点了点头,补充道:“确实如此,现在敌人士气正浓,如果我们直接冲上去,反而会造成我军严重的损失。”

夏侯婴也赞同道:“将军说过,敌疲我打,我们不妨先松开口,让他们跑上一阵,等他们疲惫不堪时,再给予致命一击。”

樊哙闻言,停下了手中的斧劈,他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水,粗声粗气地说道:“你们说得有理,俺虽然是个粗人,但也知道不能蛮干,那就依你们所言,先让他们跑一阵吧。”

樊哙并不傻,相反,他很聪明。

按照原本的史料记载,鸿门宴上,樊哙本为守门之武士。

忽闻张良疾步而出,面色凝重,附耳低语局势之危。

樊哙闻讯,顿时心生警觉,他明白,此刻必须挺身而出。

于是,他毅然决然地闯入项羽的营帐,无惧可能的杀身之祸。

项羽见樊哙闯入,先是一惊,但见他气势如虹,威武不凡,心中不禁生出几分赞许。

项羽素来敬重勇士,对樊哙的勇敢与决心深感钦佩。

樊哙虽外表粗犷,却心机深沉。

他深知此行不仅是为了解救主公,更是要借此机会向项羽展示自己的智勇。

于是,他清了清嗓子,开始了慷慨陈词。

他首先以秦王的残暴为鉴,提醒项羽不可重蹈覆辙。

他言辞恳切地说:“昔日秦王残暴无道,杀人无数,终致天下皆反,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望大王三思。”

接着,他巧妙引出怀王之约,为刘邦正名。

他朗声道:“怀王有约在先,先入咸阳者为王,今沛公已破秦入咸阳,理应称王。”

此言一出,项羽不禁陷入沉思。

然后,樊哙将刘邦推上道德高地。

他继续陈述:“沛公入咸阳后,秋毫无犯,封闭宫室,退军灞上,静待大王,此等高风亮节,实乃天下楷模。”

最后,他直抒胸臆,为刘邦诉苦。

他慷慨激昂地说:“沛公劳苦功高,却未得封赏,反因小人谗言,险遭不测,此等行径,岂非亡秦之续?大王明察秋毫,定能明辨是非。”

樊哙的陈词,字字珠玑,句句肺腑。

项羽听后,心生愧疚与不安,对刘邦的疑虑也烟消云散。

此时,刘季趁机以如厕为由,悄然离帐。

他在帐外徘徊,内心忐忑不安。

“逃?还是不逃?”他犹豫不决。

就在这时,樊哙大声疾呼:“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形势危急,犹如刀俎鱼肉,岂能拘泥小节?速作决断,方为上策!”

刘邦闻言,如梦初醒。

他深吸一口气,下定决心,迅速离去。

而樊哙的智勇之举,也永载史册,为后人传颂。

这说明,樊哙并非简单的屠狗之辈,更不是什么只知道血战的莽夫。

此时此刻,他挥舞着板斧回到阵中,大声命令秦军暂时停止进攻。

战场上的秦军得令后,逐渐减缓了攻势,而越军则趁机整顿阵型,准备应对接下来的战斗。

战火依旧在燃烧,但秦军已经改变了战术。

他们不再盲目冲锋,而是等待着最佳的战机。

越军虽然士气高昂,但在秦军的严密防守下,也难以找到突破口。

双方陷入了僵持阶段,战场上的气氛愈发紧张。

每一次冲锋与防守都充满了惊险与残酷,生命在这里显得如此脆弱和微不足道。

然而,正是在这样的战火无情中,双方将士都展现出了惊人的毅力与勇气。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军的体力逐渐下降。

秦军见状,开始发动反击!

在周勃、曹参和夏侯婴的指挥下,秦军如同猛虎下山般冲向越军。

这一次,他们的攻势更加凌厉、更加致命。

越军在秦军的猛攻下节节败退,战场上到处都是他们的尸体和残破的兵器!

然而,即使面临绝境,越军将士也从未放弃过抵抗。

他们用生命诠释着忠诚与勇气,直到最后一刻!

最终,在秦军的铁蹄下,越军彻底崩溃。

这场战斗以秦军的胜利而告终,但战场上的惨烈景象却让人难以忘怀。

战火无情地夺去了无数生命,留下的只有无尽的哀伤与痛苦。

卓迁凝望着战场上的惨状,只见昔日繁华的百越已成废墟,战火肆虐后的土地上,生灵涂炭,哀鸿遍野。

他的心中充满了无尽的痛楚与无奈,身边仅存的数名亲兵,每一个都身负重伤,却仍坚守在他的身旁。

“天亡我百越!”卓迁悲愤地呼喊,声音在空旷的战场上回荡,透着无尽的凄凉。

他紧握着手中的长剑,剑尖指向苍穹,仿佛是在质问上苍,为何要如此对待他的子民。

身边的亲兵们默默无言,但他们的眼神中流露出同样的悲哀与决绝。

他们知道,今日的结局已然无法改变,但他们愿意与卓迁共赴黄泉,生死与共。

卓迁深吸一口气,剑光一闪,他决绝地拔剑自刎。

鲜血喷溅而出,染红了他的战袍,也染红了这片被战火蹂躏的土地。

身边的亲兵们见状,纷纷效仿,一个个拔出佩剑,追随卓迁而去。

此刻的战场上,秦军将士们目睹了这一幕,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莫名的敬意。

他们虽然是对手,但也被这种忠诚与悲壮所打动。

樊哙骑马走上前来,他注视着卓迁的尸体,沉默了片刻,然后下令:“割下卓迁的头颅,我们返回秦营领功!”

士兵们默默执行着命令,战场上响起了刀剑相交的声音。

不一会儿,卓迁的头颅被割下,秦军将士们带着这份战利品,缓缓撤离了战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