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我,边防军人,在大秦封侯拜将! > 第327章 淳于越:建议陛下停止修建长城!止兵戈!

翌日破晓。

朝霞映照天际。

宫廷中钟声悠扬,百官齐聚,静候皇帝临朝。

祖龙,一代雄主。

今日身着金碧辉煌的帝袍,腰悬那柄传说中的辘轳剑。

剑身隐露寒光。

仿佛能映照出皇帝的威严与决断。

随着祖龙缓缓登台。

整个朝堂之上肃然起敬。

他的步伐沉稳有力。

每一步都仿佛踏在群臣的心头。

威仪之盛,如同深渊般不可测,又似山岳般屹立不倒!

群臣齐声高呼:“陛下万年,大秦万年!”

声音震天,尽显忠诚与敬仰。

祖龙一抬手。

大朝会正式开始。

这一瞬间,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这位天下之主身上。

期待着他的每一个决策,每一次指点。

李斯此刻出列奏禀。

他神色肃然,声音洪亮。

提出了一个深远的建议。

“如今天下大一统,南北归一,是时候在各地广设郡县,以加强集权。”

“同时,应派兵深入各地,搜寻驺摇、冒顿等潜逃的敌对势力首领。”

他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激昂与期待。

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大秦帝国的昌盛景象。

接着,他继续道:“昔日陛下英明,将六国贵族迁至帝都,如今何不效仿此法,将匈奴、百越的贵族与君主也迁至咸阳,置于陛下的庇护与监视之下,确保他们此生不得离开咸阳半步。”

李斯的建议。

如同一石激起千层浪。

朝堂之上议论纷纷。

然而,祖龙目光深邃,似乎正在权衡这一建议的利弊。

在李斯的想象中,一个全新的大秦帝国正在崛起。

天下遍布郡县,集权得以加强。

而那些六国的余孽和反秦势力。

也将在陛下的铁腕之下被一一清扫。

毕竟,大秦已然创下了三皇五帝都未曾达成的伟业。

这天下归一、万邦来朝的盛景。

真可谓前无古人,后亦难有来者。

李斯站在朝堂之上,内心澎湃不已。

对于这次朝会,他怀着无比的期待。

只要六国余孽被彻底铲除,大秦的万世基业便将如磐石般稳固。

祖龙微微颔首。

对李斯的提议表示赞同。

六国余孽一直是他的心头大患。

那些暗藏的敌人。

时刻准备着破坏大秦的安宁。

他回想起上次南巡时遭遇的刺杀。

若非大庶长秦池及时出手。

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而国内的反秦势力也愈发猖獗。

每次开疆拓土之后,总有那些不满现状之人暗中作祟。

此刻。

朝堂之上。

包括李斯、冯去疾、章邯等人在内,都坚定支持推行郡县制。

他们深知。

这是巩固大秦统治、扫清内部矛盾的关键时刻。

大秦的铁骑已踏遍九州。

六国皆俯首称臣。

外敌也已一一歼灭。

如今正是乘胜追击、一举荡平内乱的大好时机。

正当朝堂之上议论纷纷之际。

奉常寺博士淳于越突然从朝班中走出。

高声反对李斯的提议。

他的声音在朝堂上回荡,显得异常刺耳。

“陛下,天下初定,应当怀柔取民心,而非妄动兵戈啊!”

此言一出。

众人的目光都齐刷刷地投向了他。

李斯眉头紧锁,心中暗自叹息。

又是这群儒生在捣乱。

他从来都对淳于越的主张嗤之以鼻。

认为这群儒生只会空谈误国,根本不懂治国之道。

淳于越却不顾众人的目光,继续说道:“陛下,如今大秦疆土辽阔无边,东南西北相距数千里,路途遥远。”

“各部族风俗各异,承袭自六国风俗,只怕陛下的政令难以传达到当地。”

“至于六国余孽,这只不过是我们自己的说法。”

“为何会有反秦势力?也是因为我大秦穷兵黩武过甚,百姓渴望一场甘霖,希望陛下能放下兵戈。”

说到此处。

他话音一顿,环顾四周。

见众人都在认真聆听。

便继续说道:“最起码,如今匈奴已经俯首称臣,长城的修建是不是可以停工?”

“放千万役夫休养生息?”

李斯闻言冷笑一声。

心中暗骂淳于越天真。

而随着淳于越的话语落下。

朝堂上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下一刻,周青臣迈步出列,声音坚定:“臣附议,希望陛下能停工长城的修建。”

他环视四周,继续说道:“匈奴已被驱逐,各部族归附,长城的防御意义已然减弱。”

“此时再大兴土木,滥用民力,恐对国家不利。”

淳于越见状,趁势进一步阐述自己的观点。

“大秦威服四海,疆域辽阔,然而政令传达却显得力不从心。”

“昔日周朝分封诸侯,使得天子之令能够迅速传达至四方。”

“此举不仅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还促进了各地的经济发展与文化交流。”

他举例阐述。

言语中流露出对分封的推崇与向往。

周青臣、漆雕毕等博士、儒生也纷纷出列附和。

他们引经据典。

阐述分封的意义和好处。

甚至拿出古时宗周分封的范例来说服群臣。

朝堂之上,一时间议论纷纷。

支持分封的儒生们情绪激昂。

他们相信这是稳固大秦统治、促进国家繁荣的良策。

而李斯等人则面露不悦。

他们坚信郡县制才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

一时之间,朝堂之上陷入了沉默。

李斯、冯去疾、章邯等三公九卿。

这些平日里朝堂上的活跃分子。

此刻都选择了缄默。

他们深知,此刻的分封之争。

不仅仅是一场政治制度的辩论,更是一场关乎个人前程甚至生死的较量。

其实。

分封的话题在朝堂上并非首次提及。

之前王绾、辛胜、杨原等人就曾带头提议。

然而他们的下场如何?

凄惨无比,令人唏嘘。

如今,这群博士竟然还敢重提分封之事。

他们是真的不了解陛下的性子吗?

不,他们并非不知。

只是自私心作祟罢了。

分封制度能满足儒家的政治主张。

更能让这些儒生以儒学治天下。

享受那种高高在上、指点江山,教育君王的快感。

然而,这种先天的优越感,却让人心生不爽。

在场的群臣。

尤其是位列三公九卿的众位大臣。

此刻都皱起了眉头。

他们走到这个位置,不可能不知道祖龙心里的真实想法。

分封?那是不可能的!

祖龙一统天下,意在集权,怎会容忍分权之事发生?

朝堂上的气氛愈发紧张,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之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