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我,边防军人,在大秦封侯拜将! > 第344章 前往少府!请章指导交接一下工作

秦池穿过少府高大的门,步履沉稳。

庭院内,古木参天。

碧瓦玄墙间透出一种沧桑的历史沉淀感。

他站在宽阔的议事厅前,目光如炬。

“去,将六位府丞唤来。”秦池沉声吩咐道,声音中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不多时,六位府丞鱼贯而入,他们衣着整洁,神色各异。

每个人在秦池面前都显得毕恭毕敬,一一进行自我介绍。

“下官常韬,主管府库物资。”

“下官伏相,执掌工匠调配。”

……

秦池微微点头,算是与他们一一认识。

他的目光在每个人脸上扫过,仿佛要看穿他们的内心。

“诸位,”秦池缓缓开口,声音中透露出一种金属般的质感,“如今朝廷有令,要将天下兵器收缴,铸剑为犁,以安百姓。”

“这是我大秦一统天下,实现长治久安的重要一步。”

“本官希望你们能够尽心竭力,完成这一重任。”

众府丞齐声应是,神色肃然。

“此外,”秦池继续说道,“铜铁需分开处理,不可混淆。”

“此事关乎国家大计,万不可有丝毫马虎。”

他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让在场的每个人都感受到了沉甸甸的责任。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声通报:“章邯大人到。”

章邯步入议事厅,与秦池四目相对。

两人的眼神中都透露出一种复杂的情绪。

章邯虽然离职,要前往北地郡,但他在少府经营多年,威望犹存。

“大庶长,章某特来交接事务。”章邯拱手说道,语气中带着几分敬意。

秦池微微一笑,还礼道:“章大人客气了,秦某定当竭尽全力,不辱使命。”

两人的对话虽然简短,但其中的意味却十分深远。

这是一场权力的交接,也是两个时代之间的更迭。

章邯望着眼前的秦池,心中忍不住泛起涟漪。

想当年,在抗击匈奴的战场上,他第一次见到这个年轻人时,秦池还只是一名不起眼的五百主,爵位也仅仅是官大夫。

如今,短短七年过去。

这个年轻人竟然已经晋升为大庶长!

这等晋升速度,简直匪夷所思!

他不禁想起民间流传的那些谣言,说秦池是陛下的私生子。

虽然他一直觉得这种传言荒谬至极,但此刻看着秦池,他心中也不禁开始犯嘀咕。

“章大人,别来无恙。”秦池的声音打断了章邯的思绪。

他抬头看去,只见秦池面带微笑,神色自若地站在他面前。

章邯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杂念,开始与秦池交接少府事务。

他一一列举了少府的各项职责和当前的工作重点,包括府库的物资管理、工匠的调配、兵器的铸造与分配等。

“这是府库的钥匙和账本,请大庶长过目。”章邯将一串沉甸甸的钥匙和厚厚的账本递给秦池。

秦池接过钥匙和账本,随手翻了翻,然后点头表示满意。

“章大人治理有方,少府一切井然有序,秦某感激不尽。”

接下来,他们又一一核对了工匠的名单和专长,以及当前正在进行的兵器铸造项目。

每一项事务,章邯都详细解释,秦池也认真倾听,不时点头表示理解。

交接过程中,章邯不禁再次打量起秦池来。

这个年轻人虽然晋升迅速,但并未因此骄傲自满,反而更加谦逊有礼。

他对待每一项事务都极为认真,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这让章邯对秦池的印象大为改观,也让他对少府的未来充满了期待。

交接完毕后,秦池向章邯拱手道别:“章大人,感谢你的悉心指导。”

“秦某定当竭尽全力,不辱使命,将少府的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

章邯也拱手还礼:“大庶长年轻有为,章某相信你一定能够胜任此任。”

“愿你能在少府大展宏图!”

秦池笑呵呵地转向章邯,邀请道:“章大人,既然您还未离去,何不随秦某一同前往,见证我入少府后的第一项工作?”

“您的经验和见识,定能为秦某提供不少宝贵建议。”

章邯闻言,好奇心被勾了起来。

他想知道,这个年轻的大庶长究竟要搞什么名堂。

于是,他点了点头,跟随秦池而去。

秦池步履轻快,边走边向章邯解释他的计划。

然而,他并未透露太多细节,只是神秘地笑道:“章大人,稍安勿躁,您一会儿便知。”

来到一处宽敞的院落,秦池开始组织人手。

他召集了府丞常韬和伏相等人,吩咐道:“你们去搜集一些树皮、麻头、破布等材料来,越多越好。”

众人虽然不解其意,但见秦池神色严肃,便纷纷行动起来。

章邯在旁观看,心中的疑惑更甚。

这些材料,究竟有何用处?

没过多久,少府官吏们便找来了大量材料,堆积如山。

秦池满意地点了点头,下令道:“将这些材料沤浸蒸煮一番,再捶捣成浆水。”

众官吏在秦池的指挥下忙碌着,将那些不起眼的材料经过一系列繁琐的工序。

最终,变成了一桶桶稀黄的浆水。

章邯站在一旁,眉头紧锁,显然对这个过程充满了好奇和疑惑。

“大庶长,”章邯终于忍不住开口,“恕我见识短浅,不知这是在造什么?”

他的语气中充满了疑惑和好奇,同时也透露出对秦池的尊敬。

秦池微微一笑,神秘地说道:“章大人,稍安勿躁,谜底很快就会揭晓。”

章邯看着秦池那自信满满的样子,心中的好奇心更甚。

他回想起秦池在军中的种种表现,无论是回回炮还是曲辕犁,都彰显出他卓越的创造力和智慧。

朝堂中也有传言,说秦池是公输传人,农家弟子。

他手中的那些技艺和知识,都是从世外高人那里学来的。

甚至有人说,他手中握有遗落的半卷公输子残书。

正是依靠这份残书,他才造出了那么多令人惊叹的物件。

他不但打仗厉害,造东西更厉害。

要知道,现在整个咸阳,没有一家是不吃麦饼的。

这玩意儿便宜,比黍米、粟米等廉价。

哪怕是借官署石磨磨成面粉后,同样的价格也能剩下很多。

足够一个五口之户,吃上很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