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我,边防军人,在大秦封侯拜将! > 第392章 祖龙笼络术士,来自燕齐之地的侯生、卢生!

赢阴嫚回首,见乳母正抱着小公子,面露难色。

孩子显然是饿了,哭闹不止。

赢阴嫚微微一笑,起身接过孩子,轻声哄着:“莫哭,莫哭,娘亲在这里。”

她转身,亲自喂养孩子。

小公子在她怀中渐渐安静下来,瞪着一双好奇的眼睛看着她。

赢阴嫚轻轻抚摸着孩子的脸颊,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这时,宫娥递上了秦池的信。

赢阴嫚拆开信封,展开信纸,秦池的字迹便映入眼帘。

信中,他诉说着河西的战况,又提及对赢阴嫚的思念之情,字字句句都充满了深情。

赢阴嫚看着看着,脸上不禁泛起了红晕,心中却是甜蜜与期待交织。

“吾之爱人,见字如面,河西战事已毕,然心中思念如潮,每每夜深人静之时,便想起你的笑颜、你的温柔……愿早日凯旋而归,与你共度余生。”

赢阴嫚读到此处,心中一阵悸动,仿佛能感受到秦池在远方的呼唤。

她抬头望向窗外,想象着秦池在战场上的英姿,想象着他胜利归来时的场景。

那一刻,她心中的思念如潮水般汹涌澎湃,无法自抑。

“公主殿下,小公子吃饱了。”

乳母轻声提醒道。

赢阴嫚回过神来,看着怀中满足地睡去的小公子,心中满是柔情。

她轻轻将孩子交给乳母,转身走到书桌前,提笔给秦池回信。

“夫君,闻君战事已毕,甚感欣慰。”

“宫中一切安好,小公子亦健康成长。”

“每每读到你的信件,心中便涌起无尽的思念与期盼。”

“愿君早日归来,共度天伦之乐。”

赢阴嫚写下这些字句时,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她知道,无论秦池在何方,她的心都将与他紧紧相连。

信写好后,赢阴嫚亲自将信交给信使,叮嘱他务必尽快将信送到秦池手中。

信使领命而去,赢阴嫚则站在宫门口久久凝望远方,期待着秦池的归来。

……

同一时间。

塞北。

陈藻、屠川、范晟、王展、尹越等人,昔日皆为行伍之人,今日因缘际会,重聚一堂。

酒过三巡,众人聊起往昔峥嵘岁月,不禁感慨万千。

陈藻率先开口,抚掌而笑:“想当年,我等皆为无名小卒,幸得上将军青睐,方有今日之成就。”

“记得我初入军营,懵懂无知,竟将战甲穿反,惹得上将军一阵好笑。”

屠川闻言,亦是大笑:“陈兄此言差矣,非但陈兄有此糗事,我亦曾有过之。”

“当日演练阵法,我竟走错了步伐,险些让整个阵列乱了套,上将军却未加责罚,反是悉心指导。”

范晟接口道:“说起上将军,确实令人敬佩。”

“我那时年轻气盛,与一同袍发生争执,几欲动手。”

“上将军得知后,不仅未加责罚,反而教诲我等要以和为贵,团结一心。”

王展亦是回忆道:“我亦曾有过失手之时,一次夜间巡逻,不慎将火把掉落,险些酿成大祸。”

“上将军得知后,并未严惩,只是叮嘱我要小心行事。”

尹越听众人说起往事,亦是感慨万分:“想我等当年,若非上将军提拔教诲,岂能有今日?”

“上将军之恩,我等当铭记在心。”

众人纷纷点头称是,举杯共饮,以谢上将军昔日之恩。

酒酣耳热之际,陈藻忽然提及一事:“诸位可知,上将军已上书皇帝,提议在塞外移民实边之事。”

此言一出,众人皆惊。

屠川放下酒杯,正色道:“此事当真?若真如此,皇帝这是要干一件大事啊!”

范晟亦是面露凝重之色:“移民实边,非同小可。”

“此举既能巩固边防,又能开发边疆,实乃一举两得之策。”

王展点头附和:“将军高瞻远瞩,此策若能实施,定能使我朝边疆更加稳固。”

尹越则感叹道:“上将军为国为民,殚精竭虑,我等虽为武将,亦应尽力支持此策。”

众人议论纷纷,皆对上将军的提议表示赞同。

他们深知,此举若能成功,不仅对大秦有利,更是对他们这些武将的一种鞭策和鼓励。

最后,陈藻举杯提议:“诸位同仁,让我们共饮此杯,为上将军的英明决策干杯!”

众人齐声应和,举杯共饮。

这一刻,他们的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对上将军的敬仰之情。

塞外移民实边之事虽充满挑战,但他们有信心在上将军的带领下克服一切困难。

……

咸阳。

六国城已修筑将近完备,巍峨的城墙矗立,尽显雄壮之势。

祖龙心满意足地巡视着这座新兴的城池,心中豪情万丈。

然而,他并未满足,总想着如何更进一步巩固自己的王朝,使之千秋万代。

这一日,祖龙召见了一批来自燕齐之地的术士。

这些术士在民间素有声望,据说能通天文、知地理,更擅长风水之术。

祖龙希望他们能为自己出谋划策,以顺应天意,稳固江山。

术士们鱼贯而入,个个气度不凡。

其中,侯生与卢生尤为引人注目,二人皆是燕齐之地的名士,精通术数,颇受民间敬仰。

在章台宫内,术士们向祖龙行礼后,便开始了他们的进言。

侯生率先开口,他神色肃穆,道:“陛下,臣等观天象,察地理,发现六国城虽已颇具规模,但仍有不足之处。”

祖龙眉头微皱,示意侯生继续说下去。

侯生接着道:“风水之道,讲究天人合一。”

“如今六国城虽雄伟壮观,却未能完全顺应天象。”

“若能在城中修建一座新的帝宫,以对应天上的星宿,必将大大增强王朝的气运。”

卢生也附和道:“侯生所言极是,臣等还建议扩建六国城,使其更加符合风水之理。”

“如此一来,不仅可保江山永固,还能让陛下您的龙脉更加绵长!!”

祖龙听后,面露沉思之色。

他深知这些术士在民间的影响力,也相信他们所言非虚。

更何况,修建新的帝宫与扩建六国城,对于巩固自己的统治确实大有裨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