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再入君怀 > 番外(三)

再入君怀 番外(三)

作者:心如故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1 22:49:55 来源:小说旗

1.

烟雨蒙蒙,行人匆匆。

吕大娘子举着素色的油纸伞在雨中穿行。她的身后背着药篓,面上有几分急切。

急促的马蹄声响起,吕娘子回首看去,一位身穿盔甲的郎君骑在马上,匆匆行过。马蹄溅起水花,吕大娘子抬手去挡,避开了脸,却打湿衣衫。

“呀……”

马上的人回首,见吕大娘子形容狼狈,勒住缰绳,从怀里摸出一块碎银子,扔进了吕娘子的怀里。

“娘子,小人有要事在身,急着赶路。不小心污了你的衣衫,还请见谅!”

油纸伞缓缓抬起,一张倾国倾城的脸,出现在他的眼前。

吕娘子抬手将银子扔了回去:“郎君且去吧!我这衣衫洗洗便好,不碍事的。”

“小人姓冯,敢问娘子大名。若有机会再见,定当向娘子赔罪。”

吕娘子笑着应道:“不必了,我并未放在心上。”

冯郎君拱手行了一礼,打马而去。

路的那头,出现一位穿着蓑衣的小娘子,看到吕大娘子回来,高兴的挥舞着手,喊道:“姐姐我寻到了佛手参。”

“真的?”吕大娘子面带笑意,举着油纸伞匆匆向前方奔去:“妹妹,你在哪儿寻到的药?有了这味药,医馆的那几位病患便有救了。”

吕二娘子,兴高采烈的说:“姐姐,你上次救的那位老夫人,是仪王府的王妃娘娘。她知道咱们在寻这味药,特意派人送来的。”

吕大娘子狐疑的问道:“哪位老夫人?”

“就是你在城外救的那位老夫人,她背过气去了,别人都当她死了。幸好姐姐你施针,将她救了回来。”

“她竟然是王妃娘娘?怪不得衣着如此华贵。”

“姐姐,你买到麻黄和牛蒡了吗?”

“嗯,城外的李婆婆炮制了一些……”

2.

姐妹两个相携而去,凑在小食肆外躲雨的百姓,伸着脖子望了许久。

“吕郎中可真有福气,生了这么一对姐妹花。这吕大娘子当得起国色天香四个字,也不知以后会便宜了哪家郎君?”

“有什么好羡慕的?那吕郎中只得了两个女儿,连个儿子都没有,我看吕家的杏林堂开不了多久了。”

小食肆里坐位老太太,闻言不悦的说:“那吕家大娘子深得其父真传,有一手好医术。将来这杏林堂,是要传给吕大娘子的。”

“吕家二娘子也是不差的,虽不像姐姐那样有天分,却是个憨厚实在的性子。我见过她炮制药材,比老大夫制出来的药材都要好。”

“你们这些人,平日里没少受吕郎中的恩惠。怎么能在背后这么编排人呢?”

小二端了一碗羊杂汤过来,放到老太太面前,笑着搭话:“冯老太太,我听说您家九郎君进了禁卫军了?”

冯老太太点了点头,小儿子争气,进了禁卫军,对她们这种小门小户来说,那可是天大的荣耀。

“我家九郎也是沾了忠王府世子的光,他是世子的伴读,世子进了禁卫军,他就跟着去了。”

小二两声的笑意又浓了几分,吹捧道:“冯老太太,您家莫不是同冯掌柜有旧?我们这食肆虽然小,确是珍馐阁的分号。

我家东家正是忠王府的世子。我听李掌柜说过,从前老王妃手底下有位冯掌柜,做生意是把好手,深得老王妃的信任。”

冯老太太点了点头,说道:“你说的这都是多少年前的事儿了?”

冯老太太低头细细回忆了一番,应道:“你说的那位冯掌柜,是我家官人的祖父,九郎的曾祖。”

“巧了!”小二乐呵呵的说:“冯老太太,您时常过来用膳,咱们见了真多次面,没想到还有这层关系。”

“哈哈哈……”冯老太太笑了几声,转而又发起了愁,开口说:“我家九郎样样都好,就是这婚事让我着急。眼瞅着他都二十了,还不曾定下亲事。”

李掌柜噼里啪啦打着算盘,闻言抬起了头,调侃道:“冯老太太,莫不是你家九郎君眼光太高,看不上寻常的娘子?”

冯老太太喝了一口羊杂汤,低声应道:“那道不是,这孩子倒不是那一心攀高枝的,他总说缘分未到。”

“缘分未到?”李掌柜思忖了片刻,笑着说道:“冯老太太,我给您支个招。您呀,回去寻位容貌出众的娘子,我就不信你家九郎不动心!”

“容貌出众的小娘子?”

冯老太太低喃了几句,眼前闪过吕家大娘子那张堪称绝色的脸庞,心思一动,要不试试?

3.

夏日的雨来的又凶又急,吕大娘子穿着蓑衣钻进了小巷,抬头看到冯府的牌匾,拾级而上,敲响了大门。

冯九郎守在母亲床前,担忧的问道:“母亲,您再忍忍,吕大夫马上就到。”

冯老太太捂着额头,装出难受的样子,有气无力的说:“九郎,你出去看看吕大夫到了没有?我实在是头痛难忍……”

吕大娘子脱下蓑衣,胡乱在脸上擦了几把,跟在女使身后进了门。

冯九郎止住脚步,看到吕大娘子有些错愕,拱手行了一礼,扭脸看向一旁。吕大娘子低头看去,慌忙抱住了胸。

冯老太太见吕大娘子到了,挣扎着坐了起来,笑着说道:“吕娘子,我先让女使带你去换身衣裳,治病的事儿不急。”

冯九郎扭头看去,见母亲神采奕奕,挑了挑眉。母亲这是闹的哪一出?

吕大娘子行了一礼,脸上带着担忧,急声说道:“不妨事的,老太太,今日医馆里病患太多,我父亲脱不开身。

传信的小厮又说您是头疾犯了,针灸便能缓解。故而小女子自作主张,代我父亲过府为您诊治。还望老太太不要怪罪!”

冯老太太摆了摆手说:“说来也怪,我见了你这头疾便好了大半。你听我的,先换身衣服。”

本不该给冯府添麻烦的,可雨水浸湿了衣衫,屋里又有男子,吕大娘子便应了下来。

冯老太太抬头看向冯九郎,开口吩咐道:“九郎,吕娘子来的急,想必还不曾用过午膳。你让后厨备些吃食来。

吕大娘子爱吃煮鸡蛋和年糕,后厨应当是有的。”

冯九郎已经认出,这便是那日背着药篓的娘子,脸颊有些发烫。听到母亲的吩咐,这才缓过神来。

“母亲,往日里都是吕大夫亲自过府,怎么今日……”

“吕大娘子医术不输其父,平日我去杏林堂,也是吕大娘子为我针灸的。”

冯九郎应了一声,抬脚出了屋。

“老太太,针都扎好了,您闭上眼睛休息片刻,待会儿便可以拔针了。”

吕大娘子施完针,松了口气。抬头看到冯九郎吓了一跳。这人走路怎么没有声音?

冯九郎局促的说:“惊扰到吕娘子,是小人的不是。母亲命我备了些早膳,还请吕娘子移步。”

冯老太太闭着眼睛,轻声说道:“吕娘子快去吧!咱们是老相识了,不必同我客气。”

吕大娘子摸着干瘪的肚子,抬脚出了内室。

女使已经剥好了鸡蛋,将蛋白和蛋黄分开,放到两个碟子中。

冯九郎蹙着眉,不悦的说:“吕娘子是客,你怎好将鸡蛋分开?这让吕娘子如何吃?”

女使行了一礼,开口解释道:“郎君勿恼,是主母说吕娘子只吃蛋白,命我将蛋黄取出来,给郎君吃的。”

“咳咳……”冯九郎尴尬的咳嗽了两声,开口说:“吕娘子请坐。”

吕大娘子脸颊微红,羞涩的说:“给冯郎君添麻烦了,实在是不好意思。”

吕大娘子抬手将装着蛋黄的碟子取过来,轻声说:“这蛋黄还是让我吃了吧!”

冯九郎抬手抢过碟子,低声说:“吕娘子,小人爱吃蛋黄,不爱吃蛋白。”

吕大娘子一愣,片刻功夫女使已经分好了年糕,一碟子全是红枣,另外一碟子是糯米和红豆。

红枣给冯九郎,糯米和红豆放在吕大娘子面前。

“我爱吃红枣。”

吕大娘子埋着头,声若蚊蝇:“我爱吃年糕。”

“郎君还爱吃什么?”

“娘子还爱吃什么?”

两人同时问了对方相同的问题,随后屋里静默了片刻,两个人相视一笑。

冯九郎笑着说:“我爱吃黄杏。”

吕大娘子应道:“我爱吃杏仁。”

“我爱吃月饼皮。”

“巧了,我只吃月饼里面的馅儿。”

“……”

冯老太太听着外头的交谈声,嘴角翘起,她那不开窍的小儿子,今日动心了。

3.

鞭炮声响起,两顶花轿一前一后出了吕家的大门。

大娘子的花轿往东,嫁的是城东的冯家九郎。冯家九郎如今在禁军当值,深得上官看重,前途无量。

二娘子的花轿往南,嫁的是城南的武家。武家的三郎是珍馐楼的大厨,家资丰厚。虽比不得冯家体面,却也是难寻的良善人家。

吕郎中踮起脚,望着两顶花轿,老泪纵横。

“我这一辈子,就得了这两个女儿,结果全都嫁出去了,一个也没有留在家里。哎……”

吕夫人宽慰道:“官人,女儿虽然都嫁出去,可两位姑爷都应了咱们,若是子孙后代有学医的苗子,就改姓吕,继承你的衣钵。

再者,两位姑爷都很开明,不拦着青鸾行医,也不挡着朝雾制药。两个女儿每日都能回杏林堂做活。

若是招上门姑爷,哪里能寻到这么优秀的郎君?就咱们大娘子那容貌,寻个没本事的夫君,哪里能够护得住她?”

吕大夫抚着胡须点了点头:“夫人,你说的很有道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