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秦:朕准你当咸鱼了吗 > 第740章 百家争鸣,才是对周礼最大的冲击

没错……

人才嘛,施展才华,而后能得到高官厚禄,得到荣华富贵,封妻荫子。

朝廷也是这样,朝廷,也得施展足够的手段和能力,才能为整个朝廷,博取得到更多的钱粮物质,来为朝廷上下所有的人,提供保障。

人可以这么做,朝廷,又何尝不能呢?

所以,经过冯征这么一番讲解之后,众人心里的质疑和困惑,大多都打消了。

至于什么不齿朝廷经商……

你要是自己也是贪图享乐的,想要得到朝廷荫庇的,你还能好意思这么质问么?

那当然不能了……

“当然……”

冯征笑了一声,继续说道,“前面,郦食其也是说了,自殷商覆灭之后,两周八百年,诸侯无数,无一个诸侯小国,施行经商。这话是没错,但是,我也请诸位想一个问题,朝廷,到底是在管什么?”

恩?

什么?

听了冯征的话,众人一怔。

“小人斗胆,想进一言?”

台下,一个小老头模样的人听罢,开口说道。

“哦?你叫什么?”

“小人叫蒯(kuai,三声)通……”

筷痛?

痛快?

等等……

蒯通?

冯征一怔,诧异的看了眼那人,“幽州蒯通?”

咝?

听了冯征的话,蒯通也是一惊,错愕呼道,“侯爷竟然知道我这区区鼠辈的来历?”

卧槽?

还真的是幽州蒯通啊?

这货,也是个不得了的人才!

没错,他在历史上,是韩信的门客名士。

若是历史上的韩信听了蒯通的,那估计也不会落得生死两妇人的下场。

没想到,这样的人物,竟然也被搜罗到了?

“呵呵,听过一些……”

冯征笑道,“蒯通前辈请讲。”

“小人岂敢称前辈……”

蒯通听罢,一脸谦卑小心道,“小人不敢问,小人听闻古人说,普天之大,莫非王土,四境之内,莫非王臣。这天下是王的,朝廷就是天下,朝廷,管的,既是民,又是整个天下的疆域。”

“唉,这话,有道理!”

冯征听了笑道,“说的很不错,好,就冲这个,我替你讨个保底的中大夫官衔!”

卧槽?

啥?

听了冯征的话,其他不少的人,面色顿时一僵。

麻麻地,这就……

这就中大夫了?

中大夫啊,那可是货真价实的朝官啊!

虽然不得上朝,但是,在当下的大秦,一个中大夫,那是连郡守都不必放在眼里的存在。

而且,就刚才蒯通的这一番话,也没多少技术含量,特么的我们也会说啊!

凭什么啊?

凭什么这就能给他一个中大夫的职位?

酸啊,众人的心里,那是一阵阵的酸啊!

当然,他们也不知道,冯征到底是出于什么。

蒯通这人,又有计谋,又重仁义,这样的人,能帮,可用!

今日冯征给他这个好处,蒯通是个重情重义的人,自然会想着报答。

“小,小人多谢侯爷,多谢侯爷!”

听到冯征的话,蒯通一阵狂喜,慌忙叩谢。

“无须多礼……”

冯征笑道,“请先坐回去吧……”

“诺,多谢侯爷!”

蒯通听罢,赶紧坐了回去。

“呵呵,方才,蒯大夫说的不错……”

冯征说道,“这朝廷嘛,就是为了治理万民,治理四境的。可是,这意思,又不全是如此。

治理,如何才是治理?不管不问,或者,瞎管乱问,那绝对叫不上治理。

所谓治理者,在安百姓,在强国家。而朝廷,用的安抚百姓,强盛国家的法子,那就叫治理,也叫,国策。

自春秋战国以来,百家争鸣,其实,都是在求一个治国的良策。有儒家,法家,兵家,墨家,农家,道家,阴阳家等等,没错,唯独,没有商家。

可是,诸位想一想,所有的治国良策,为的是什么?为的,就是给朝廷多赚粮食,多赚钱,多赚兵器,多赚物质,一是能打仗,二是能安内,毕竟,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嘛,到处都有花销,是不是这个道理?”

“是也……”

听了冯征的话,众人缓缓点头。

没错,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当然,这个祀,放在之前那就是祭祀祖先,放在当下,也就成了日常活动了。

“而不管是打仗,还是安内,都需要钱粮啊!”

冯征笑道,“打仗需要耗费的钱粮巨大,安内,各种沟渠城池的修筑,又何尝不是如此?朝廷的任务,那就是替天下花钱,若是手里没有钱粮,那朝廷,也就什么都做不成了!别说做不成,没钱没粮,你让人饿着肚子给你办事么?那不能吧?所以,说到底,赚取钱粮,那是朝廷的本分,本身责任!”

“对,侯爷说的是!”

听到冯征如此说,不少的人,纷纷表以认同!

“当然,这朝廷赚取钱粮,在一般人看来,就从百姓身上搜刮就够了,毕竟,朝廷代天而牧四方,什么缺了,自然可以从百姓身上得到,这是对,但是也错。”

冯征笑道,“这只是一个自古就有的手段,但是,却不能是唯一。我们嘛,更不能认为,朝廷只有从百姓身上攥取的,那才是正经的,才是合乎身份和名声的。

反正是赚钱求粮,你能从百姓身上得到,从敌国身上得到,难道,就不能自己想办法了?这不是自己钳固自己么?如此做,到底是对谁有利,对谁有害?”

咝?

有道理啊!

听到冯征的这一席话,不少人又是一阵豁然开朗。

没错,这朝廷反正是要花钱,而以往,一直都是从百姓,从万民的身上,通过赋税和征缴,来得到钱粮物质。

难道,就只能有这一种方式了?

如此,到底是在钳固谁?

“诸位,不如再想一想……”

冯征笑道,“西周时期,礼乐固守,并无白家。平王东迁之后,春秋伊始,方才开始了百家争鸣。这百家争鸣,放在之前,可遵循符合周礼否?那也不符合吧?

周礼者,守旧也,求的是一个稳,万死不改。而百家争鸣,求的是一个变,求的,是一个更为细腻合适!诸位说,是这个意思吧?”

“对,是也,是也!”

听到冯征的话,众人又是一阵点头附和。

没错!

百家争鸣,求的就是这个目标!

变!

以变化,来应对礼乐崩坏之后的变化,力求更为合适!

这其实也是百家争鸣的本质,毕竟,原本的周朝规则崩塌了,无脑遵循古礼规则的,反倒是自缚手脚。

而百家争鸣,之所以能长久,那就是因为,更为细腻,与各国的国情,更为契合。

一句话,百家争鸣,本身就是对古代规则的冲击之下,才出现的。

所以,别的规则你们可以颠覆,那朝廷经商,又怎么了?

朝廷经商,为的是求财,求钱粮,又何尝不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