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发明家:我成了科技大亨 > 第126章 蒙古来袭

大明发明家:我成了科技大亨 第126章 蒙古来袭

作者:老街胖橘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23:30:21 来源:小说旗

金学成并没有崩溃太久。第三天清晨,阳光洒在了他那略显憔悴的脸上,带给了他希望。

突然间,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鸿胪寺的官员匆匆赶来,带来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辽东总兵殷尚质将会出兵朝鲜,以保全这个国家免受倭寇的侵略。

金学成听闻此讯,心中大喜过望。

他感激涕零地向传旨的太监谢恩,并毫不犹豫地决定立刻起身前往辽东。

因为金学成知道时间紧迫,已经在京城浪费太多时间,必须尽快与殷尚质会面,共同商讨抵御倭寇的战略。

殷尚质,字仲华,号朴斋,乃明朝直隶天津卫人士。

他在嘉靖年间担任辽东副总兵一职,凭借着卓越的军事才能和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屡次立下赫赫战功。后来,他被提拔为总兵官,成为了辽东地区的军事统帅。

金学成对殷尚质的威名早有耳闻,对他的军事才能更是钦佩不已。此刻得知殷尚质将亲自率军出征,他内心的焦虑瞬间转化为满满的信心。

于是,金学成紧紧跟随传圣旨的太监,马不停蹄地踏上了前往辽东的征程。一路上,他们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尽管路途艰辛,但金学成的心中始终燃烧着一团火焰,驱使着他不断向前。

终于,经过数日的奔波,他们抵达了辽东。在那里,金学成见到了那位备受敬仰的将军,殷尚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闻东夷倭寇,觊觎朝鲜,欲犯我大明藩属。朝鲜,我大明之东藩,世代受封,忠贞不贰。今倭贼猖獗,朝鲜告急,朕心甚忧。殷尚质,尔为辽东总兵,忠诚勇猛,素有威名。朕命尔率精兵,速往朝鲜,协力防守,保全朝鲜社稷,抵御倭贼。

尔等须恪守边疆,严阵以待,勿使倭贼得逞。凡有倭贼来犯,即当奋勇杀敌,以显我大明之威。尔等将士,当同心协力,勿负朕望。朝鲜若安,则大明东疆亦安,此乃朕之至愿。

朕已命有司,备足粮草,以供军需。尔等务必勉力,勿失战机。凡有功者,朕必厚赏,以示朕恩。若违朕命,贻误军机,朕必严惩不贷。

钦此!”

殷尚质恭敬地跪地叩首,然后双手接过圣旨。

殷尚质亲自送了些赏赐给传旨意的太监,并安排人妥善照顾他们的起居饮食。

殷尚质面对金学成时,脸上满是凝重与担忧。

殷尚质皱起眉头,语气严肃地问道:\"如今朝鲜的局势究竟如何?\"

金学成不敢有丝毫怠慢,连忙答道:\"将军大人,末将原本奉命镇守济州岛。但两个月前,突然有大批倭寇涌上岛屿,人数将近一万。这些倭寇个个身披铠甲,手持锋利的倭刀和弓箭,他们依仗武器优势,肆意屠杀我国百姓,残害我军士兵。李国主经过深思熟虑,推断这次倭寇来袭的目的与去年入侵朝鲜本土的那批相同,都是企图侵占我们的国家。迫不得已,李国主只能向大明请求援助。\"

金学成言辞恳切,眼神中透露出对倭寇的愤恨和对朝鲜民众的忧虑。

金学成身为武将,知道倭寇的残酷,也明白大明军队的支援对于朝鲜来说意味着什么。

殷尚质静静地听着金学成的汇报,心中暗自思忖着应对之策。

这不仅是一场保卫朝鲜的战斗,更是维护大明边疆安宁的关键一战。

“粮草估摸还有三日运到,之后我们立即出发。”殷尚质觉得事不宜迟,恐怕这时朝鲜本土上已经有不少倭寇登陆。

金学成满脸感激之色,扑通一声跪了下来,重重地磕了一个响头,口中说道:“小将谢过殷总兵大恩!若不是总兵大人出手相助,小将今日恐难全身而退。此等大恩大德,小将没齿难忘,日后定当涌泉相报!”说罢,又连磕了几个响头。

殷尚质赶忙扶起金学成,“金将军快快请起,抗击倭寇乃我辈军人分内之事。本将已了解大致情况,待粮草送达后便率领大军速速启程。只是这行军打仗,本将就不多说了,还需金将军多多配合。”

金学成站起身来,拱手道,“殷总兵放心,末将一定全力协助!”

正所谓人算不如天算,第二天一早,有斥候来报。

在广袤无垠的草原尽头,蒙古察哈尔部的打来孙和鞑靼部小王子率领着十万铁骑如汹涌的潮水般向辽东地区席卷而来。

察哈尔部的打来孙,乃是达延汗之孙,在蒙古部落中颇具影响力。

而鞑靼部的小王子,则是当时蒙古右翼的实际掌权者,他们掌控着右翼三万户,在蒙古内部的权力争夺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这两股势力的联合,犹如钢铁洪流一般,展现出蒙古部落在面对明朝时的团结与协作,令人惊叹。

消息像一阵风一样迅速传播开来,辽东地区的百姓们得知敌人即将来袭,心中充满了恐惧和不安。

百姓惊慌失措地收拾起行李,拉着家人匆匆逃离家园,四处寻找安全的避风港以躲避战乱之苦。

打来孙和小王子心怀叵测、野心勃勃,渴望征服辽东并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

他们早已垂涎辽东的财富和丰富资源,并下定决心要不惜任何代价占领这块肥沃的土地。

然而,事情并不总是按照计划发展。自从失去那宝贵的二十万两之后,金学成迫切希望能够回到朝鲜,继续守护他的小金库,过着平静安宁的日子。

正当金学成以为一切都将按部就班地进行时,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蒙古人突然介入其中,打破了原本的局面。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金学成陷入了困境。

此时的辽阳和广宁这两座坚城,已经成为前线。殷尚质当机立断,派出信使快马加鞭赶回京城求援。

同时组织城中军民积极备战,准备迎接蒙古大军的攻击。

金学成则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他既担心蒙古人的威胁,又牵挂着朝鲜的安危。

最终,他决定暂时留下,与殷尚质一同抵抗外敌。

在紧张的筹备工作中,辽东的将士们众志成城,坚守城池。他们加强城墙防御,修筑工事,训练士兵,准备与蒙古人展开一场生死较量。

而在城外,蒙古大军的旗帜飘扬,声势浩大。打来孙和小王子雄心勃勃,试图一举攻破辽东的防线。战争的阴影笼罩着整个辽东大地,一场激烈的冲突即将爆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