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发明家:我成了科技大亨 > 第135章 申时行的折子

大明发明家:我成了科技大亨 第135章 申时行的折子

作者:老街胖橘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23:30:21 来源:小说旗

周博仁引发的蝴蝶效应让德川家康无法按照原定历史成为人质。

如果按照正常的历史发展轨迹来看,德川家康童年时期一直处于人质身份之中。

他先是于 1548 年,以仅仅六岁之龄成为织田家族的人质;接着在 1550 年,八岁时又成为了今川家族的人质。

时间来到了 1555 年,德川家康已经十四岁,迎来了他人生中的重要时刻——元服仪式。

所谓元服,乃是公元 682 年神武天皇借鉴中国古代的“冠礼”所创立的日本传统成人礼制度,这种仪式一直沿用到了江户时代。

德川家康获得了今川义元赐予的“元”字,他的名字也从原来的幼名竹千代摇身一变,成为了“松平次郎三郎元信”。

不仅如此,当他与今川义元的侄女喜结连理之际,他再次更名,将自己的名字改成了“元康”。

这些名字的变更见证了德川家康成长道路上的每一个关键节点,同时也反映出他所处环境的变化以及身份的转变。

当然,目前德川家康还是叫松平元信,没有参加成人礼,变成了吉川元春大将手下的一名小兵。

此时的松平元信正鬼鬼祟祟地尾随着段若云兄弟二人,他自以为自己做得天衣无缝,但实际上这兄弟俩早就察觉到了他的存在。

毕竟段氏兄弟都是经过严格训练的美械特种兵,而且经历过无数次魔鬼般的训练,这样的跟踪者怎么可能逃得过他们的法眼呢?

不过段氏兄弟并未轻举妄动,他们凭借着多年来培养出的默契,决定暂时按兵不动,看看这个矮小少年到底有何企图。

段若水推着小车缓缓前行,而段若云则看似漫不经心地留意着身后的动静。

松平元信却浑然不觉自己早已暴露,依然沾沾自喜地紧跟其后。

他的目光紧盯着前面二人,嘴里喃喃自语道:\"刚才看到的火绳枪看起来非常先进啊!独特的造型设计,想必能够射击到很远的距离,也许连雨水都无法对它造成影响。\"

他一边说着,一边情不自禁地舔了舔嘴唇。

其实,松平元信现在所使用的倭刀乃是从已逝“战友”那里得来的。

所谓的战友情谊,在他眼中根本无足轻重,只有武器才是最重要的。

他觊觎“战友”的这把刀已久,如今终于如愿以偿地得到手,不枉他自己的一番心血。

如果这次还能如法炮制,捡到前面那两个人的火绳枪,那么他可真是要飞黄腾达。

想到这里,松平元信的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贪婪之意。

傍晚时分,夕阳西下,余晖映照出一片金黄。

段氏兄弟迈着疲惫的步伐,终于回到了四营驻地。

在此之前,周博仁曾特意叮嘱过张老三,要将两名执行特殊任务的队员安排到他的亲卫小队中,并占用一个编制名额。

张老三并未多问,对于段氏兄弟的要求,他总是全力满足。

段若水放下沉重的装备箱,转头询问段若云:“那个尾巴怎么样了?”

段若云拿起红外望远镜向外远远张望了一眼,然后回答道:“还在那边的林子里。”

段若水提议道:“要不今晚咱们偷偷摸摸地过去,把他解决掉?”

然而,段若云却摇了摇头,冷静地分析说:“先别急,再观察一下。目前还不清楚他究竟想要做什么,如果他真的企图对家主不利,那我们再动手也不迟。”

松平元信望着军营,心里想,果然不错,是击败大将的军队,从身高和听到的口音看,应该是明军。

可是令自己疑惑的是,听说明军穿的都是红色的鸳鸯战袄,虽然自己不认得鸳鸯战袄是啥样子,不过他们的军服……明显不是红的。

如今这两人进入了军营,不好办了呀。

一号舰上。

赵德盛无聊地命令着炮击,这已经快到鸭绿江边了。

朝鲜这只是被默默炮击着,没有任何船只来攻击一号舰,难道被一号舰上挂着的倭寇旗帜吓坏了?

早在第一次炮击朝鲜南部的时候,朝鲜国主李峘就下达过命令,不得让水师去攻击那个奇怪的、没有帆的船只。

他心里明白得很,连济州都守不住了,难道还指望着本土主动出击吗?

这不是明摆着嫌弃自己死得不够快嘛!

好在那艘所谓的一号舰并没有军队登陆上岸,这才让李峘稍稍松了口气。

可怜的朝鲜国主李峘,此刻仍然在苦苦等待着他的金将军从大明搬来救兵。

然而,李峘并不知晓,金学成早在一月前就已乔装改扮,悄然回到了自己的家中。

自从殷总兵壮烈牺牲之后,大明正忙于调集兵马以应对入侵的蒙古两部,根本无暇顾及对朝鲜的支援事宜。

无奈之下,金学成也只能灰头土脸地打道回府。

钱都花光了,救兵却迟迟未到,金学成感到一阵绝望。

自己无法再去找国主复命,因为这次行动不仅损失了大量的银子,还没能请来救兵,如果如实禀报,恐怕会遭到严厉的惩罚。

更重要的是,国家的财政状况已经十分紧张,无法承受这样的亏损。

金学成无奈地收拾起自己多年来辛苦贪污得来的银两,心情沉重。

这些财富都是不义之财,但现在他不得不考虑自己和家人的安全。

金学成带着家眷悄悄离开,寻找一个安全的地方。

经过精心策划,金学成将银两分成数批,与家眷们一同踏上了逃亡之路。

他们小心翼翼地穿越山林小道,避开了可能出现的危险。

最终,他们成功抵达了辽东地区大明的势力范围内。

而此时,一号舰刚刚抵达鸭绿江边,完成了炮击朝鲜的任务,准备掉头南下,去原定的济州岛补给。

还有一个月,就要过年,赵德盛估计赶不上回到周博仁所在的五岛。

此时的大明京城。

申时行合上了刚写好的折子,《辽东防御论》。

明天就递上去,辽东已经到了不得不管的地步。

已经几个月没有师父周博仁的消息,东南的倭寇之乱,听说胡宗宪处死了徐海,就再也没有什么倭寇登陆的消息传来。

按理说自己师父应该有战功传来,然而这几个月并没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