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发明家:我成了科技大亨 > 第138章 嘉靖三十五年的除夕

“这个你不用担心。”木下正淳慢慢地开口说道,声音低沉而平稳,“我们会给你足够的银两来专门支付这笔奖励,绝对不会动用你的税收一分一毫。”

李继听到这里,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喜悦之情,他瞪大了眼睛,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

“如此甚好!那我就代替济州百姓多谢木下大人了!”李继激动地说道,他的声音微微颤抖着,充满了感激之意。

木下正淳连忙摆了摆手,微笑着回答道:“不必言谢,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如果真要说感谢的话,你应该感谢我的家主周大人才对。”

“周大人?”李继的脸上浮现出一丝疑惑之色,他皱起眉头,努力思索着这个名字,但却毫无头绪。

“此名在下倒是头回听闻,不知道周大人究竟是何方神圣?”李继好奇地问道,这可是木下正淳的上司,之前从没听说过。

“这个嘛……”木下正淳的语气变得有些淡然,他似乎在斟酌着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

过了片刻,他才缓缓地说道,“周大人的名讳并不是我等可以随意透露的事情。他身份尊贵,自然有其特殊之处。还请李大人见谅。”

木下正淳的话语虽然客气,但其中却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之前周博仁早已明令禁止大明境外之人泄露自己的任何底细,哪怕只是姓名也不得外传。

毕竟周博仁自己仍身任大明官员一职,尽管这职位如今稍显鸡肋,且他已有数月未曾向其上司胡宗宪禀报,但他却毫不担忧。

缘由无他,胡宗宪乃严嵩一脉之人,而严嵩一方正欲拉拢自己,自然不会为难他这么个微不足道的小官。

李继见状,也不好再追问下去,人家不肯说肯定有难言的苦衷。

“那是自然,是李某唐突了。”李继赶忙赔笑道。

“不过李某还有一事不解,还望木下大人解惑。”李继拱手道。

“但说无妨。”木下正淳笑着答道。

“既然这钱是由你们出,那为何还要通过本官来发放呢?直接发给百姓岂不是更省事?”李继疑惑地问道。

“我们只擅长打仗,不擅长民政。不过,我们也会派出人员与你们一起发放,作为监督,李大人没有意见吧?”木下正淳很老实,实话实说。

李继脸上的笑容如同盛开的花朵一般灿烂:“那是自然,大人明鉴!若不是大人英明神武、清正廉明,下官哪里敢保证手下是否有那些贪污受贿、违法乱纪之人呢?”

但是他心中暗自叫苦不迭,自己担任知县已经许久,但大部分钱财都被金学成这个家伙给卷走了,自己只能得到一些微不足道的小利益。

原本还指望着借这次机会大捞一笔,谁曾想竟然还有人在一旁虎视眈眈地盯着。

这些朝鲜人啊,真是让人无奈!他们畏惧倭国人如虎,却对大明人毫无敬畏之心。

若是大明人前来攻占此地,无论如何李继也会努力争取到一些好处才行。

只可惜事与愿违,如今这局面实在令人头疼不已。

李继一边想着,一边暗暗叹息,心中充满了无尽的苦涩。

赵德盛补给完毕,带着一号舰的官兵,回到了五岛。

当回到五岛时,时光已悄然流转至嘉靖三十五年除夕的当天。

此时此刻,整座岛屿都被浓厚的节日氛围所笼罩着,处处弥漫着喜庆祥和之气。

周家军的营地更是张灯结彩、热闹非凡。

就在这个时候,汪直带着他的家人一同前来拜访周博仁,并送上了一份沉甸甸的厚礼。

这份礼物不仅包含了前朝的名贵画作、珍奇古玩、金银首饰等稀世珍宝,甚至还有上品的倭刀。而其中最为重要的,则是那一箱箱堆积如山的金子与银子。

据估算,如果将这些金银全部换算成白银,其价值竟然高达 80 万两!

面对如此丰厚的馈赠,周博仁简直笑得合不拢嘴。

要知道,如今的周博仁正面临着财政困境。

实际上,若是他现在仍有余财,那也只能仰仗徐邦瑞掌管的工坊以及走私贸易了。

可惜的是,那些银子目前尚留在大明国内,对于解决眼前的燃眉之急可谓鞭长莫及。

毕竟,大规模制造马步枪和子弹所需的资金投入巨大无比,再加上还要维持五个营队的日常粮草供应,周博仁所带来的银两早已消耗殆尽。

此外,济州岛本身就贫困不堪,不仅无法收取到足够的银两,反而需要不断地补贴支出。

至于刚刚攻占下来的石见银山,由于技术限制,其产量也相对较低,难以满足需求。

不仅如此,周博仁派出的倭国武士团还顺利地攻占了济州,这让周博仁尝到了“外籍雇佣军”带来的甜头。

他们不需要牺牲大明的子民,也无需支付俸禄,只需提供少量的粮食,便能养活一批英勇善战的武士,实在是太过划算。

最重要的事,脏活累活不用自己干。

于是,周博仁开始着手招募第二批武士团成员。

然而,由于时间和资金的限制,毕竟招募这些人还需要支付一笔不菲的安家费用,再加上第一批招募来的人中有许多都是汪直原先的部下,因此第二批的招募工作进展得异常艰难。

到目前为止,他仅仅招募到了两千人而已。

对于这批新招募来的人员,周博仁计划先对他们进行严格的训练,然后将其派遣去戍守石见银山。

此外,他还会派遣周家军的第五营分成两批,一批驻守五岛,另一批则驻守石见,过一阵子就互相换防,负责指挥这两千名二期的倭国武士团。

赵德盛刚回来,就被周博仁抓壮丁,训练第二批武士团。

赵德盛:我谢谢你啊周老板。

唐诗雨和苏氏姐妹忙来忙去,布置了自己家的“宅子”。

投奔周博仁后,汪直哪敢住着自己原来的“宫殿”,早就让给周博仁一家居住。

周博仁则把宫殿作为第一营和近卫连的驻地,另外城外驻扎着其余各营。

三四五营也在除夕当天晚上赶了回来,周博仁与五个营长,二十五个连长以及影卫和近卫的负责人,共同度过了嘉靖三十五年的除夕,并在当晚去了各个营的驻地与士兵同乐。

嘉靖三十六年,开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