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发明家:我成了科技大亨 > 第141章 继续造船

大明发明家:我成了科技大亨 第141章 继续造船

作者:老街胖橘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23:30:21 来源:小说旗

明朝采取了果断的措施,将原本独立自主的安南国降级为安南都统使司。

从此,这个曾经的附属国失去了往日的地位,成为了明朝直接管辖的领土。

明朝对安南的行政区划进行了重新调整,将原来的十三道改为十三宣抚司。

每个宣抚司都设有宣抚使、同知、副使和佥事等职位,由安南都统负责任免和管理。

莫氏家族被任命为安南都统使,官阶为从二品。

这意味着他们将继续统治安南,但必须接受明朝的节制。

同时,安南的国土被划分为十三个承政司,但其中的清华、乂安、顺化和广南四个承政司实际上掌握在南方的南朝手中。

因此,明朝设立的安南都统司在名义上只能管辖到越北的九个宣抚司。

明朝还规定莫氏担任安南都统使的职务可以世袭传承,每三年需要向朝廷进贡一次。

而黎氏则被任命为副使,协助莫氏管理安南事务。

尽管如此,实际上安南北部地区再次归入了中国的版图之中,只是这种归属仅仅停留在名义上。

然而,令人惊奇的是,莫登庸似乎对这一切毫不在意,他心安理得地向明朝自称都统使,同时在国内继续称帝建元。

根据中国封建王朝的传统观念,如果敌国的君主亲自绑缚自己,请求投降,并献上土地图册和户籍,那么就意味着这个国家已经被消灭。

然而,安南黎朝由于内部纷争不断,无奈之下只得承认安南都统使司的存在。

此外,安南都统使司还隶属于广西布政使司的管辖范围。

从理论上讲,安南都统使司的确可以被视为明朝的领土。

不过,考虑到之前设立\"交趾布政使司\"所带来的经验教训,大明帝国选择对安南都统使司采取完全放任不管的态度。

与此同时,莫登庸在安南都统使司内部实现了完全的独立自主。

因此,对于安南都统使司,我们可以说是明朝收复的一块领土,但它同时也是一个享有高度自治权的\"特别行政区\"。

万历二十年的时候,南方的后黎朝成功复国之后,黎朝终于迎来了中兴的局面。

黎世宗黎维潭派遣使者前往大明,请求明廷恢复他们过去“安南国王”的册封。

然而,明廷却以局势尚未稳定为借口,暂时只授予了“安南都统使”的头衔。

不仅如此,明朝还要求黎朝开辟出高平、太原地区,将其交予莫氏子孙管理。

尽管黎朝的君臣们心中有千万个不愿意,但最终还是不得不答应让莫氏子孙割据高平之地。

万历二十年开始,黎氏被任命为都统使正使,而莫氏则因为得到明朝的庇护,被贬为副使。

在此后的时间里,直到明朝灭亡,安南都一直作为明朝版图内的一个行政自治单元存在着。

此后,莫氏一族五代人统治着高平,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康熙十六年,即1677 年,当时的郑主以莫氏依附吴三桂叛乱为理由,发兵攻占了高平。

安南都统使这个头衔一直延续到了明朝末期,直到南明的诸位皇帝才恢复了对黎朝皇帝安南国王的册封。

这次周博仁所下达的命令,乃是要从安南南部开始向北进攻,具体来说,便是要从当今越南的金瓯省一带展开登陆作战行动。

在周博仁所构想的蓝图之中,控制住金瓯省,并顺势打下马来西亚,掌控住海上通道,乃是他必须要完成的关键步骤。

而周博仁本人,则是坚定的海权论拥护者。

在前往五岛之前,周博仁便已经向周船师下单定制了数艘蒸汽舰。

一号舰的姊妹舰二号舰,以及新型蒸汽舰。

这些新的蒸汽舰相比于一号舰而言,体型增大了大约百分之四十左右,并且配备了四台蒸汽机组,其中两组被设定为备用机组。

之所以如此设计,实在是因为目前的蒸汽机技术尚未成熟完善,不得不采取这样的方案。

然而,由于传动系统存在问题,周博仁只得从系统中兑换出相应的技术,并传授给自己的三位徒弟。

至于更详尽的技术指标,周博仁自己也并不清楚,因此只能让蒋升等人摸索着前行,最终决定采用两组备用机组的方案。

马步枪研制成功并定型之后,他的三位徒弟也从五岛启程,返回至周船师的造船厂,着手制造这几艘蒸汽舰的蒸汽机。

船体所使用的材料是由铁龙骨与木材打造而成,并且外面还覆盖着一层铁板。

目前只能采用这种方案,实在是材料不过关。

现代的船用钢是专门用于制造海洋船只和内陆河运船舶船体结构的钢材,通常包括优质碳素钢和优质低合金钢。

对于船用钢来说,它需要具备一定的强度、韧性,同时也要拥有良好的耐低温性能和抗腐蚀能力,而且还要具有出色的焊接性能。

由于船舶在运行时处于极为恶劣的工作环境之中,因此船体外壳需要经受住海水的化学侵蚀、电化学腐蚀以及海生物、微生物的腐蚀作用。

另外,船体还要承受巨大的风浪冲击和交变负荷;再加上船舶独特的形状导致其加工方式异常复杂等多种因素影响,这就使得对船体结构用钢提出了极其严苛的要求。

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必须具备良好的韧性。

除此之外,船用钢还需要拥有较高的强度、优良的耐腐蚀性能、良好的焊接性能、优异的加工成型性能以及卓越的表面质量。

焊接设备周博仁已经从系统中兑换出来,由于是民用设备,并没有耗费多少积分,在造一号舰的时候就已经部分采用。

大面积钢板生产不出来,那就生产小面积的,焊接起来,用上加强筋。

按理说榫卯只能在木材上使用,钢铁上使用不来。

然而这也只是周博仁的想法,事实上,蒋铁匠创新使用了模具,使得部分大件也可以使用榫卯技术,做出了船用龙骨,小部分使用焊接技术。

然而,即便如此,还是有问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